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肝肠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进城 王志伟 +3 位作者 李朝龙 林建华 刘兴国 季锡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0,203,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肝肠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的损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分全肝缺血、肠缺血及肝肠联合缺血3组,分阻断前、阻断末(45 min)、再灌注后0.5、2、6 h共5个时间点,分别活杀5只大鼠取材,测定血浆及组织匀浆中...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肝肠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的损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5只,分全肝缺血、肠缺血及肝肠联合缺血3组,分阻断前、阻断末(45 min)、再灌注后0.5、2、6 h共5个时间点,分别活杀5只大鼠取材,测定血浆及组织匀浆中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并观察血尿素氮、血淀粉酶及肌酸激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肝肠缺血再灌注后,各组血浆及肺、心、肾、胰组织中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发生显著变化,血尿素氮、血淀粉酶及肌酸激酶混合性同工酶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肝肠联合缺血再灌注早期可引起机体其他脏器严重损伤;在相同热缺血时间内,肠缺血可能比肝脏缺血引起更大的其他重要脏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缺血 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 远隔器官损伤 实验 器官移植
下载PDF
顺铂-自制珊瑚人工骨缓释体系的制备及体外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进城 尹庆水 +4 位作者 林骏 黄华扬 丁焕文 张余 李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5,289,共4页
目的研制顺铂珊瑚羟基磷灰石缓释体,并分析其体外药物缓释对人U-2OS骨肉瘤细胞、骨转移乳腺癌细胞及骨转移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人工... 目的研制顺铂珊瑚羟基磷灰石缓释体,并分析其体外药物缓释对人U-2OS骨肉瘤细胞、骨转移乳腺癌细胞及骨转移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人工骨缓释体,将复合人工骨浸入模拟体液取得不同时间浸提液。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其体外抑瘤作用。结果顺铂分布均匀于复合人工骨孔隙内,除8周浸提液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率为29.92%外,其余浸提液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大于50%。结论该缓释体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在8周内对骨肿瘤细胞有良好的抑制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珊瑚羟基磷灰石 药物缓释系统 骨肉瘤 肿瘤转移 乳腺肿瘤 前列腺肿瘤
下载PDF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对其他脏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进城 季锡清 +2 位作者 李朝龙 林建华 刘兴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了解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按阻断血流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分为5组,即肝血流阻断前、阻断30 min末、再灌注后30 min、再灌注后2 h及再灌注后6 h。各组分别活杀5只大鼠取血检测血生化指标,同... 目的了解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5只,按阻断血流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分为5组,即肝血流阻断前、阻断30 min末、再灌注后30 min、再灌注后2 h及再灌注后6 h。各组分别活杀5只大鼠取血检测血生化指标,同时取心肌组织测ATPase活性;在缺血前及再灌注后6 h取肾、肺、心、胰组织匀浆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再灌注后早期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淀粉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及血浆丙二醛呈上升趋势,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组织ATP酶活性在再灌注后呈下降趋势。再灌注后6 h,各组织丙二醛含量较缺血前明显升高,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较缺血前明显下降。结论肝缺血再灌注早期可引起机体其他多脏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学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多脏器损伤
下载PDF
自制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体外抗肿瘤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杨进城 尹庆水 +3 位作者 林骏 李剑 黄华扬 张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3508-3511,共4页
目的:评价自制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实验于2006-01/12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及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实验室进行。①将南海澄黄海珊瑚礁块制成的珊瑚碳酸钙通过水热反应转变... 目的:评价自制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实验于2006-01/12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及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实验室进行。①将南海澄黄海珊瑚礁块制成的珊瑚碳酸钙通过水热反应转变成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后,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将复合人工骨一部分切开后行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以了解顺铂在人工骨孔隙中的分布及比例。②另精确称取复合人工骨1g浸入避光模拟体液50mL中,37℃,30r/min恒温振荡器中浸泡后,取得不同时间浸提液各10mL,将浸提液过滤除菌分装后再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粉剂低温保存。③以乳腺癌骨转移原代培养细胞(标本取自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手术切除标本)、高转移性肺癌SPCA-1细胞株及前列腺癌骨转移pc-3细胞株(购自中国生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为实验对象,利用MTT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单纯羟基磷灰石浸提液)、复合人工骨2,4,6及8周浸提液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作用(计算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①复合人工骨孔隙内顺铂分布均匀,能谱分析示复合顺铂占人工骨的体质量的10.05%。②复合人工骨2,4,6及8周浸提液体外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1.83%,68.34%,63.74%及62.35%;对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1.59%,80.14%、74.81%及62.89%;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5.04%,84.34%,65.66%及29.92%。除8周浸提液对前列腺癌的抑制率为29.92%为低度敏感外,复合人工骨8周内的浸提液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50%,为高度敏感。结论:自制顺铂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其缓释液在8周内可抑制及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骨 抗肿瘤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进城 林建华 +2 位作者 李朝龙 刘兴国 季锡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拟行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运用计算机工作站的三维重建功能,获得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三维图像。结果MRI重建后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拟行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运用计算机工作站的三维重建功能,获得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三维图像。结果MRI重建后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直观显示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大小、形态、走行及相互的解剖关系,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结论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术式的选择和术后观察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肝移植 三维图像 MRI
下载PDF
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治疗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进城 尹庆水 +7 位作者 夏虹 吴增晖 马向阳 艾福志 章凯 王建华 王智运 刘景发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系统用于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TARP系统治疗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患者35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 目的探讨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系统用于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采用TARP系统治疗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患者35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枕颈交界区CT扫描及MRI以评估局部畸形及颈脊髓腹侧压迫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17分法)评估术前术后脊髓损伤及恢复情况。术后3、6、12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CT,评价内固定效果及融合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MRI示颈脊髓腹侧压迫均有明显减轻,延髓脊髓角术后平均增加约29.7°,31例(89%)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4例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无变化。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寰枢椎再脱位、螺钉松动、断裂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TARP系统可对先天性枕颈交界区畸形合并腹侧颈脊髓压迫进行一期减压、复位及内固定,是枕颈交界区畸形理想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枕关节 畸形 内固定器
下载PDF
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体内成骨(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进城 林骏 +1 位作者 张余 尹庆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5321-5324,共4页
背景: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体内外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及抗肿瘤作用,但由于其所复合药物量较大,植入体内骨缺损处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是否影响骨的正常诱导、传导及生长? 目的:建立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成骨模型,... 背景: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体内外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及抗肿瘤作用,但由于其所复合药物量较大,植入体内骨缺损处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是否影响骨的正常诱导、传导及生长? 目的:建立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成骨模型,进一步分析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体内成骨效应及规律。方法:分别将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及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兔股骨两干骺端骨缺损模型,定期观察股骨 X 射线影像,并取材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材料降解和被新骨替代的速度、骨与材料界面的结合情况,材料内部新骨生长情况。结果与结论: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后与周围骨形成组织及骨桥连接较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快,植入 4 周后 X 射线片影像及组织切片示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边缘开始逐渐不清,并逐步与动物骨形成骨愈合。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后早期 8 周内局部以抑制组织细胞生长为主,6~12 周逐渐有组织结构向材料孔隙内生长且逐渐出现成骨细胞、骨基质及骨细胞,新生骨逐渐生长替代融合,26 周左右与周围骨形成骨愈合。说明复合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早期虽对骨愈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最终仍可自行与周围骨缺损达到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羟基磷灰石 顺铂 人工骨 成骨效应
下载PDF
自制抗肿瘤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进城 张余 尹庆水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160-3163,共4页
目的研制复合抗肿瘤自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评价其理化性能。方法通过水热反应制备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自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com-posite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扫... 目的研制复合抗肿瘤自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评价其理化性能。方法通过水热反应制备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通过真空冷冻干燥等处理将顺铂载入形成复合抗肿瘤自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com-posite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分析复合人工骨断面的孔隙、顺铂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将复合人工骨浸入模拟体液取得不同时间浸提液并植入大鼠肌袋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不同时期的体外缓释试验浸提液、体内缓释试验肌肉组织及血液中顺铂的浓度。结果 CCHA的孔隙结构未改变,孔隙内顺铂分布均匀,HPLC结果示顺铂和内标液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6 min和7.5 min,两者分离效果良好。体外缓释液中前2周顺铂出现快速释放,体外浸提液中顺铂的浓度极高[2周时浓度为(753.01±64.89)μg/mL;]至12周其顺铂浓度仍达到(134.54±9.88)μg/mL。动物植入CCHA后局部较长时间内可维持较高顺铂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及与人工骨的距离增加,局部的顺铂浓度呈下降趋势。结论 CCHA具有良好的缓释效能,可在局部维持一定时间的高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羟基磷灰石 顺铂 载药系统
下载PDF
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术后TARP翻修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进城 马向阳 +7 位作者 尹庆水 夏虹 吴增晖 王智运 许俊杰 陈旭琼 邱锋 周鑫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4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评价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在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减压术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TARP内固定翻修手术治疗30例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减压术后症状无改善... 目的评价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在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减压术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TARP内固定翻修手术治疗30例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后路减压术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的患者。通过手术前后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颈椎CT扫描及三维重建、MRI检查观察寰枢椎脱位和颈脊髓压迫改善情况,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翻修手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20~250 min,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出血量120 mL。随访6~3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30例患者寰枢椎脱位均获得满意减压复位,脊髓压迫完全解除,术后3~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寰齿间隙从术前的(9.1±1.4)mm降至术后的(1.6±1.4)mm,颈髓角从术前(116.5±12.0)°提高到术后(149.3±10.4)°,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42,P=0.000;t=—16.520,P=0.000)。29例神经功能获得改善、1例无变化;JOA评分由术前的(10.8±2.3)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14.5±1.9)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40,P=0.000)。随访期内无寰枢椎再次脱位或症状加重表现;1例术后2周出现肺部感染,术后1个月枢椎螺钉松动,予抗感染治疗及螺钉调整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TARP内固定是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对于后路减压术后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困难的翻修病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寰枢关节 脱位 治疗失败 经口手术 骨板 内固定
下载PDF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进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多器官联合移植 腹部 手术方式 适应证
下载PDF
复合顺铂珊瑚人工骨对骨巨细胞瘤作用的体内实验
11
作者 杨进城 林骏 +1 位作者 张余 尹庆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23-2526,共4页
目的:建立骨巨细胞瘤肿瘤模型并进一步评价自制复合珊瑚人工骨对骨巨细胞瘤的体内抑制作用。方法:采骨巨细胞瘤原代培养细胞,建立骨巨细胞瘤肿瘤模型,对肿瘤模型进行进一步鉴定确定为骨巨细胞瘤肿瘤模型后,将复合顺铂珊瑚人工骨(composi... 目的:建立骨巨细胞瘤肿瘤模型并进一步评价自制复合珊瑚人工骨对骨巨细胞瘤的体内抑制作用。方法:采骨巨细胞瘤原代培养细胞,建立骨巨细胞瘤肿瘤模型,对肿瘤模型进行进一步鉴定确定为骨巨细胞瘤肿瘤模型后,将复合顺铂珊瑚人工骨(composite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CHA)植入肿瘤模型内,评价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安全性能。结果:原代培养的骨巨细胞瘤在裸鼠体内可成瘤,骨巨细胞瘤成瘤率较低且瘤结节生长较慢,瘤结节植入CCHA后,瘤结节出现明显缩小并逐渐包括局部小块皮肤干性发黑坏死,对照组植入(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后瘤结节无明显变化,两组裸鼠重要脏器未见组织细胞损伤。结论:复合人工骨在体内对骨巨细胞瘤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且对机体无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瘤 珊瑚 羟基磷灰石 顺铂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诊断与分型 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二)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进城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寰枢椎脱位是指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感染炎症和手术等因素造成寰椎与枢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颈脊髓压迫的病理改变.寰枢椎解剖位置特殊,脱位常进行性加重,引起高位颈脊髓压迫,造成延髓-颈髓损... 寰枢椎脱位是指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感染炎症和手术等因素造成寰椎与枢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颈脊髓压迫的病理改变.寰枢椎解剖位置特殊,脱位常进行性加重,引起高位颈脊髓压迫,造成延髓-颈髓损害,进而导致四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关节 脱位 诊断 分型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探 被引量:28
13
作者 马向阳 杨进城 +9 位作者 尹庆水 夏虹 吴增晖 章凯 王建华 艾福志 许俊杰 王智运 邱锋 麦小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折复位不佳者3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8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不进行后路植骨;待术后随访CT复查显示齿状突骨折骨性愈合后,二期后路手术取出内固定,观察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共置入直径3.5mm的寰椎、枢椎螺钉各16枚,其中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3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3枚,枢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1枚、椎板螺钉固定5枚;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一期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左、右旋转均约35°~55°,平均约45°。二期后路钉棒内固定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颈椎左、右旋转均约50°~70°,平均约60°;随访6~12个月后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颈椎左、右旋转均约80°~90°,平均约85°。结论:对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齿状突骨折 新鲜骨折 钉棒固定 非融合
下载PDF
枢椎椎板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抗拔出强度的比较 被引量:24
14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7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刘景发 赵卫东 林斯萍 何帆 杨进城 廖穗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比较枢椎椎板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为临床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枢椎标本上进行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和双皮质椎板螺钉固定,测试螺钉拔出力。结果: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 目的:比较枢椎椎板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强度,为临床应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在7具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枢椎标本上进行枢椎单皮质椎弓根螺钉和双皮质椎板螺钉固定,测试螺钉拔出力。结果: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875.3±403.2N,双皮质枢椎椎板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平均为679.5±308.2N;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大于椎板螺钉,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枢椎椎板螺钉进行双皮质固定具有可靠的力学固定强度,可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补充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螺钉 椎板螺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 被引量:31
15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7 位作者 夏虹 吴增晖 章凯 王建华 艾福志 杨进城 王智运 麦小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0-553,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术式治疗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效果,探讨其术式选择。方法:2002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2168岁。术前均伴有颈项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7例合并不程度... 目的:总结应用不同术式治疗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效果,探讨其术式选择。方法:2002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2168岁。术前均伴有颈项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7例合并不程度寰枢水平的颈脊髓损伤症状。19例为单纯齿状突骨折,65例合并寰枢椎脱位。入院后均行颅骨牵引,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复位。根据骨折线类型、伴随损伤和骨质情况,58例采用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A组),26例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B组)。结果: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A组58例患者54例获得骨性愈合,4例纤维性愈合,颈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正常;B组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旋转功能不同程度受限。结论:Ⅱ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应根据齿状突的骨折线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可保留颈椎的正常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经口咽前路减压侧块关节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颈椎压力固定器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邹小宝 马向阳 +5 位作者 杨进城 夏虹 尹庆水 吴增晖 陈树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减压侧块关节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联合颈椎压力固定器(mini compressive cervical frame/C—JAWS)内固定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经LI咽前路减压侧块关节cage植骨融合联合C—J...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减压侧块关节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联合颈椎压力固定器(mini compressive cervical frame/C—JAWS)内固定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经LI咽前路减压侧块关节cage植骨融合联合C—JAWS内固定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14例,包括单纯难复性寰枢椎脱位8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后路术后复发1例,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4例,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枕颈融合术后复发1例。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ASIA运动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估,术前D级9例,E级5例。术后定期随访X线、CT评价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神经廊管损伤。术后1例患者诉颈部不适,1例患者诉咽喉部异物感.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患者枕颈部疼痛和肢体麻木无力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9例术前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中3例术后改善为E级,其余6例分级无变化;5例术前分级为E级的患者术后分级无变化。ASIA运动评分由术前68.1±9.7分改善至术后的91.7±6.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20,P=-0.000)。随访3~24个月,平均12.2±6.8个月,X线片、CT复查示无复发脱位,cage位置满意,C—JAWS固定良好,无松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经I:1咽前路减压寰枢椎侧块关节cage植骨融合联合C—JAWS内固定术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一种有效的、可选择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寰枢关节 融合器 颈椎压力固定器
下载PDF
自行防旋转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向阳 +2 位作者 杨进城 陈树金 邹小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031-3037,共7页
背景: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寰枢椎失稳和或脱位的主要术式,但是常规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的连接棒是圆柱形,为增强复位功能,连接棒预弯的曲度一般较大,在拧螺母固定时连接棒容易发生旋转,需要额外的辅助器械把持和固定连接棒的方... 背景: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寰枢椎失稳和或脱位的主要术式,但是常规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的连接棒是圆柱形,为增强复位功能,连接棒预弯的曲度一般较大,在拧螺母固定时连接棒容易发生旋转,需要额外的辅助器械把持和固定连接棒的方向,但辅助器械存在手术术野遮挡,且当辅助器械把持不稳时可能造成脊髓的过度骚扰和意外损伤。自行防旋转寰枢椎钉棒系统是一种既保持了常规钉棒系统的优点,又具有自行防旋转的功能,但其生物力学性能与常规钉棒系统之间的差异需进一步研究。目的:通过建立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评估新型自行防旋转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创建上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钉棒内固定系统的应力分布云图。结果与结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好,其中常规及新型钉棒系统模型分别包含198 330个节点和964 747个单元,246 788个节点和996 069个单元。两种内固定系统均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且主要应力分布区域基本一致,主要集中螺钉-骨质界面、螺钉-连接棒界面,其中新型自行防旋转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的主要应力分布区域的应力均值高于常规钉棒系统,但2种钉棒内固定系统连接棒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钛合金棒的屈服强度(795-827 MPa)和极限强度(860-896 MPa)。提示新型自行防旋转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连接棒的设计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新型连接棒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脊柱内固定装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应力 物理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上颈椎 寰枢椎失稳 寰枢椎脱位 后路内固定 钉棒系统 自行防旋转 生物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两种支撑体在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8
作者 蒲志超 马向阳 +5 位作者 杨进城 夏虹 吴增晖 尹庆水 艾福志 王建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比较钛网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在颈椎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前路钛板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恢复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融合率、沉降率的差异。方法 75例确诊为两个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 目的比较钛网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在颈椎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前路钛板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恢复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融合率、沉降率的差异。方法 75例确诊为两个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40例行钛网支撑体植骨,35例行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均行椎前钉板系统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颈椎曲度变化、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分别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9个月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C2~7Cobb角、D值评价颈椎的曲度,同时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后缘高度(HPB)评价支撑体融合沉降情况,对各参数不同时期间差值分别行组间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前D值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9个月融合节段前后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9个月沉降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组明显存在早期沉陷,影响融合节段椎间高度。结论 n-HA/PA66颈椎支撑体相对于钛网支撑植骨具有提高融合率、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支撑体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钛网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颈椎支撑体 前路植骨融合 测量
下载PDF
血流阻断的缺血预处理技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季锡清 李朝龙 +4 位作者 杨进城 刘兴国 王孟龙 林智琪 林建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8,7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在血流阻断的伴有肝硬化的肝癌切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手术切除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IP组18例,肝门阻断切肝前先给予缺血5 min、灌注5 min的缺...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在血流阻断的伴有肝硬化的肝癌切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手术切除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IP组18例,肝门阻断切肝前先给予缺血5 min、灌注5 min的缺血预处理;对照组16例,单纯肝门阻断切肝,2组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和肝灌注1 h时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变化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术后1、3、7 d,IP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6.985, P<0.01);术后3、7 d,IP组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t=3.447, P<0.05);术后1 d,IP组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t=3.360, P<0.05)。术后1 h,IP组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771, P<0.05)。结论IP对肝癌患者入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是通过下调Fas-mRNA表达和抑制Caspase-3的活性,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该技术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阻断 肝缺血 预处理 肝癌 切除术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向阳 杨进城 +7 位作者 邹小宝 许俊杰 夏虹 尹庆水 吴增晖 章凯 王建华 艾福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术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77例骨折时间超过3周的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男52例,女25例,年龄16~65岁(37.0±14.5岁),根据骨折后时间长短和复位的难易程度,5... 目的:探讨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术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77例骨折时间超过3周的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男52例,女25例,年龄16~65岁(37.0±14.5岁),根据骨折后时间长短和复位的难易程度,5例患者采用前路单枚中空拉力螺钉固定,6例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40例采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26例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固定融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术前ASIA分级D级32例,E级45例;术前J0A评分12.9±2.4分。术后定期复査X线片、CT,评价齿状突骨折愈合、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情况。结果:7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颈项部疼痛、四肢麻木及肌力下降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前32例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中20例术后改善为E级,其余患者分级无变化;术后J0A评分改善至15.2±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1,P=0.000)。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27.0±9.6个月),1例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者齿状突骨折呈纤维/瘢痕愈合,4例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及6例寰枢椎后路钉棒临时固定者的齿状突骨折均获复位及骨折端的骨性愈合,40例后路及26例前路固定植骨融合者的寰枢椎脱位均获复位及寰枢椎间的骨性融合。结论: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根据骨折时间及骨折复位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齿状突骨折 陈旧性骨折 术式选择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