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远威绘画
1
作者 杨远威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I0002-I0013,F0003,共13页
下载PDF
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远威 钱德玲 佟国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1-186,191,共7页
为了研究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按照动力相似关系设计了一个1/50缩尺模型,并实施了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不同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曲线、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 为了研究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按照动力相似关系设计了一个1/50缩尺模型,并实施了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不同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曲线、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层间剪力、应变和位移响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结构自振频率降低,阻尼比基本呈增大趋势,振型曲线幅值减小;实验结束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不大,说明结构的损伤不大;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地震强度和地震波的波形有关;结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超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框架核心筒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法律英语翻译之常犯错误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远威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4期174-175,共2页
法律英语涉及到法律精神的准确表达,关系到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因此用词准确严密、结构错综复杂,这给翻译带来很多困难。本文从法律英语的特点入手,从法律英语的词汇、行文等方面分析法律英语翻译中常见的错误,探讨其对策。
关键词 法律英语 翻译 常犯错误 对策
下载PDF
绘画创作的个性化特征
4
作者 杨远威 《剧影月报》 2009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在当前艺术市场空前繁荣的环境之下.应该说,大多数艺术家部非常重视个『生特点的铺陈和张扬。而当我们赞扬一个画家的作品时,也往往会不忘说上一句:作品有个人面貌,个人风格较突出。艺术作品个注化特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本来是... 在当前艺术市场空前繁荣的环境之下.应该说,大多数艺术家部非常重视个『生特点的铺陈和张扬。而当我们赞扬一个画家的作品时,也往往会不忘说上一句:作品有个人面貌,个人风格较突出。艺术作品个注化特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本来是不需要拿出来讨论的。那么,为什么今天画家和理论家会对此产生兴趣,看来,大家认为现阶段对这个艺术创作本质性问题又有了重新认识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特征 绘画创作 艺术作品 个人风格 艺术市场 重新认识 艺术创作 艺术家
下载PDF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钱德玲 张泽涵 +3 位作者 戴启权 杨远威 蒋玉敏 钱礼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超限高层建筑高度高、层数多、整体结构复杂等特点,依据一致相似率对一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通过计算探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模型分别采用人工质量模型、忽略重力模型、欠人工质量模型三种方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超限高层建筑高度高、层数多、整体结构复杂等特点,依据一致相似率对一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通过计算探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模型分别采用人工质量模型、忽略重力模型、欠人工质量模型三种方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欠人工质量模型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可以通过附加人工质量来调整加速度相似比至合理水平,以利于振动台试验的实施。通过合理的配重模型设计,可以减小重力失真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振动台试验更加准确地反映原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超限高层建筑 模型设计 欠人工质量模型
原文传递
液化地基上超高层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泽涵 钱德玲 +3 位作者 戴启权 蒋玉敏 杨远威 钱礼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4-120,共7页
为了研究液化地基上超高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设计了液化场地超高层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超高层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反应、结构顶层加速度响应组成和地基孔隙水压力。... 为了研究液化地基上超高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设计了液化场地超高层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超高层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反应、结构顶层加速度响应组成和地基孔隙水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加速度峰值的增大,结构的自振频率下降,阻尼比增大;由于结构刚度变化不大,结构振型曲线的形状变化不明显;结构的动力响应不仅与输入地震波的加速度峰值有关,还与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关;结构顶层的加速度反应主要由结构弹塑性变形加速度分量组成,其次是基础转动引起的摆动加速度分量和平动加速度分量;当地震波加速度到达第1个峰值时,砂土层的超孔隙水压力存在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液化场地 振动台试验 动力特性 动力响应
原文传递
液化场地超高层建筑群桩基础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戴启权 钱德玲 +3 位作者 张泽涵 佟国锋 杨远威 钱礼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72-2579,共8页
进行液化地基–群桩–超高层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试验,再现饱和砂土地基液化诱发的结构体系侧向大变形的震害现象。通过试验,研究相互作用体系下地基液化、体系侧向大变形前后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对地基超孔隙水压力、群桩体系的... 进行液化地基–群桩–超高层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试验,再现饱和砂土地基液化诱发的结构体系侧向大变形的震害现象。通过试验,研究相互作用体系下地基液化、体系侧向大变形前后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对地基超孔隙水压力、群桩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桩身应变、桩底接触压力和桩顶位移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的规律主要有:群桩内外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过程存在差异;随着激励峰值的提高,砂土层达到液化条件,群桩体系的频率降低、阻尼比增大;桩基的动力响应与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和频谱特性均有关;桩身应变变化量峰值沿桩身向上逐渐增大,桩顶裂缝多;不同地震波激励下,桩顶位移响应规律差异较大;承台两端角桩在地震波激励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一拉一压现象,揭示了结构体系大变形的根本原因。提出:提高群桩的抗压拔性能、改善地基的液化条件可提升超高层建筑–群桩体系的抗震能力。研究结果对超高层建筑–群桩体系抗震研究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液化场地 群桩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体系大变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