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潘甘孜地块与秦岭褶皱带、扬子地台的关系及其发展史 被引量:57
1
作者 杨逢清 殷鸿福 +1 位作者 杨恒书 赖旭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8-218,共11页
松潘甘孜地块存在与否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论证了地块的古老基底为前震旦纪花岗质岩系。地块与南秦岭褶皱带可能都是古扬子地台的一部分。由于早古生代末的加里东运动造成的裂陷,使地块从扬子地台的西北部解体出来,但这次解体并不彻... 松潘甘孜地块存在与否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论证了地块的古老基底为前震旦纪花岗质岩系。地块与南秦岭褶皱带可能都是古扬子地台的一部分。由于早古生代末的加里东运动造成的裂陷,使地块从扬子地台的西北部解体出来,但这次解体并不彻底,裂陷槽后来逐渐被弥合填平。茅口期开始的峨眉地裂运动使地块再次从扬子地台解体出来,裂陷线大致沿木里、平武一线。这次裂陷是扬子地台周缘及内部同期张裂的一部分,反映扬子地台迅速北移造成的后缘、侧缘及内部的拉张作用,使地块连同南秦岭地区一起与邻区割裂开来。拉丁期时,松潘甘孜地块与南秦岭区整体强烈下陷,直至晚三叠世末晚印支运动将其海槽关闭,全部褶皱隆起成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地块 秦岭褶皱带 扬子地台
下载PDF
四川若尔盖唐克晚三叠世卡尼期侏倭组陆隆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逢清 王红梅 +1 位作者 杨恒书 谢树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6-63,共8页
四川若尔盖至唐克公路的133—134km公路碑处出露一套陆源碎屑沉积,根据所含双壳类化石,此地层属晚三叠世卡尼期沉积。这套地层具有浊流沉积、等深流沉积和正常深海沉积三种类型。从岩性特征、双壳生物相和遗迹相所提供的依据... 四川若尔盖至唐克公路的133—134km公路碑处出露一套陆源碎屑沉积,根据所含双壳类化石,此地层属晚三叠世卡尼期沉积。这套地层具有浊流沉积、等深流沉积和正常深海沉积三种类型。从岩性特征、双壳生物相和遗迹相所提供的依据分析,该地层形成于陆隆到盆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沉积环境 浊流 沉积 四川 地层
下载PDF
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及双壳类动物群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逢清 高勇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简述了深水相地层的特征 ,据地层内所含化石确证了地层时代 ;据所含菊石、遗迹化石及围岩的沉积特点和类... 根据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差异 ,黔南晚二叠世生物群和地层可分出两种类型 :“浅海台地型”和“次深海裂陷槽型”,后者为深水型。简述了深水相地层的特征 ,据地层内所含化石确证了地层时代 ;据所含菊石、遗迹化石及围岩的沉积特点和类型 ,证实研究区晚二叠世时为深水环境 ;较系统地研究了黔南晚二叠世深水相双壳类动物群 ,它们的特征为薄壳、壳体较小、个体数量多、壳表以光滑和同心饰为主。化石中以 Claraia,H unanopecten最为发育 ,建立了 H u-nanopecten exilis-Claraia primitiva组合 ,并与国内同期的双壳类组合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类 裂陷槽 深水相 晚二叠世 贵州
下载PDF
四川省壤塘县金木达晚三叠世深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逢清 熊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9,共7页
四川壤塘金木达日基沟晚三叠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遗迹化石 ,经鉴定有 38个遗迹属、6 3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的相对丰度 ,建立了 5个遗迹组合 ;全部遗迹组合均属于Nereites遗迹相。同时应用遗迹化石的生态习性分类、... 四川壤塘金木达日基沟晚三叠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遗迹化石 ,经鉴定有 38个遗迹属、6 3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的相对丰度 ,建立了 5个遗迹组合 ;全部遗迹组合均属于Nereites遗迹相。同时应用遗迹化石的生态习性分类、特征遗迹化石和遗迹相来进行沉积环境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遗迹相 沉积环境 晚三叠世 深水沉积
下载PDF
四川省若尔盖县巴西—吉求地区晚三叠世遗迹化石及遗迹相 被引量:9
5
作者 杨逢清 王治平 杨恒书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7年第3期291-296,共6页
四川若尔盖巴西—求吉地区晚三叠世首次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22个遗迹属、34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4个遗迹组合:(1)Helminthopsis—Phycosiphon组合;... 四川若尔盖巴西—求吉地区晚三叠世首次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22个遗迹属、34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4个遗迹组合:(1)Helminthopsis—Phycosiphon组合;(2)Dendrotichnium—Neonereites组合;(3)Paleodictyon组合;(4)Taenidium—Cosmorhaphe组合。上述遗迹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her的Zophycos遗迹相和Nereites遗迹相。依据遗迹化石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认为该区晚三叠世的沉积环境经历了大陆斜坡中下部—大陆斜坡下部—深海盆地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遗迹相 晚三叠世 若尔盖县 古动物
下载PDF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逢清 王治平 朱世宏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6期34-41,共8页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首次发现大量遗迹化石。本文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两个遗迹组合,即Megagrapton-Arthrophycus组合及Neonereites-Phycosiphon组合... 四川松潘马拉墩晚三叠世侏倭组首次发现大量遗迹化石。本文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两个遗迹组合,即Megagrapton-Arthrophycus组合及Neonereites-Phycosiphon组合,大致相当于Seilacher(1967)[1]的Nereites遗迹相.同时利用遗迹化石及沉积特点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认为侏倭组的沉积环境为大陆斜坡下部至盆地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晚三叠世 侏倭组 古动物 松潘马拉墩
下载PDF
宁夏中卫、中宁地区纳缪尔期贫氧生物相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逢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1-279,共9页
宁夏中卫、中宁地区纳缪尔期动物群以游移的软体动物为主,伴以底栖固着的珊瑚、苔藓动物、腕足类和棘皮动物;个体小;具有以食肉或食腐肉及食沉积物为主的独特营养结构,食悬浮物的滤食性生物较少;有些化石已黄铁矿化。上述特征均直接与... 宁夏中卫、中宁地区纳缪尔期动物群以游移的软体动物为主,伴以底栖固着的珊瑚、苔藓动物、腕足类和棘皮动物;个体小;具有以食肉或食腐肉及食沉积物为主的独特营养结构,食悬浮物的滤食性生物较少;有些化石已黄铁矿化。上述特征均直接与贫氧环境的含氧度低有关。根据岩石学特征分析,本区纳缪尔期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贫氧、盐度不稳定、水动力较弱、能量较小的浅海深水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缪尔期 贫氧 生物相 石炭世
下载PDF
华南晚二叠世长兴期菊石古生态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逢清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60-370,共11页
根据长兴期菊石的地理分布,共生生物(牙形石、放射虫)的生存环境,围岩的化学元素含量和元素间的比值,以及古地磁资料,认为该时期菊石生存的最宜环境为盐度正常、温暖、平静的浅海深处。又据长兴期菊石的本身特点——壳形、包卷程度、壳... 根据长兴期菊石的地理分布,共生生物(牙形石、放射虫)的生存环境,围岩的化学元素含量和元素间的比值,以及古地磁资料,认为该时期菊石生存的最宜环境为盐度正常、温暖、平静的浅海深处。又据长兴期菊石的本身特点——壳形、包卷程度、壳饰和壳体浮心和重心的位置,推测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并以游泳能力的强弱将其分为3类。又根据菊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恢复了长兴期菊石的古生态,划分出底栖慢游和浅水游泳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石 环境 古生态类型 长兴期
下载PDF
广西来宾县城东南地区晚二叠世早期头足类
9
作者 杨逢清 熊鑫琪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3-203,267-268,共13页
一、地层概述本文研究的头足类化石采自广西来宾县城东南鹅头山、红水河蓬莱滩和泡水等地的合山组。1980年,笔者与广西区调队卢宏金一起观察了上述剖面,并实测了红水河蓬莱滩剖面,采集了大量的头足类化石。红水河蓬莱滩剖面合山组的地... 一、地层概述本文研究的头足类化石采自广西来宾县城东南鹅头山、红水河蓬莱滩和泡水等地的合山组。1980年,笔者与广西区调队卢宏金一起观察了上述剖面,并实测了红水河蓬莱滩剖面,采集了大量的头足类化石。红水河蓬莱滩剖面合山组的地层层序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东南地区 头足类 地层层序 上覆地层 登记号 鹅头 夹薄层 侧叶 层位
下载PDF
四川石棉田湾矿区晚震旦世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10
作者 杨逢清 杨铸生 贺金良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0,共4页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四川石棉田湾矿区以碳酸盐岩为主的上震旦统进行了研究,识别出4个3级层序,描述了各层序的特征,探讨了该区晚震旦世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和层序地层中体系域与金等贵金属矿床的关系。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晚震旦世 海平面变化 贵金属矿床 地层
下载PDF
黔西滇东地区浅海、滨海及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素新 喻建新 +3 位作者 杨逢清 彭元桥 殷鸿福 于吉顺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6,共6页
 对黔西滇东地区的贵州普定高窝、贵州六枝中寨和云南宣威密德3条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的大山物源成因和界线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在界线粘土岩中,其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见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绿泥石;碎屑物...  对黔西滇东地区的贵州普定高窝、贵州六枝中寨和云南宣威密德3条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的大山物源成因和界线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在界线粘土岩中,其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见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锆石、长石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物质。推断该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早期至少经历一至两次强烈的火山作用,并且有多个火山喷发源。界线粘土岩中火山物质的富集与贫乏可能与剖面离火山喷发源的远近有关。粘土岩物源物质的成因均为火山喷发,火山灰伴随正常沉积物沉积而形成即凝灰沉积而形成,与华南大部分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的物源成因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滇东地区 界线 粘土岩 物源 火山喷发 三叠系 黔西 早三叠世 晚二叠世晚期
下载PDF
黔西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研究——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素新 彭元桥 +3 位作者 喻建新 杨逢清 殷鸿福 史玉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6,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黔西威宁岔河陆相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粘土岩进行了研究。在界线粘土岩中,粘土矿物组合为伊—蒙混层矿物+蒙脱石+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和锆石,无球粒;多种化学成分在界线粘土...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黔西威宁岔河陆相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粘土岩进行了研究。在界线粘土岩中,粘土矿物组合为伊—蒙混层矿物+蒙脱石+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和锆石,无球粒;多种化学成分在界线粘土岩中出现了异常。据此得出岔河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事件地层界线确定在第66f层比较合适;第66f和68a这两层粘土岩为此剖面的界线粘土岩;自第66f层底部至第68a层顶部这一段地层为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层(组);界线粘土岩的成因可能是由于火山喷发、火山灰降落伴随正常沉积物沉积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岩 陆相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岔河剖面
下载PDF
黔南紫云四大寨长兴期小有孔虫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松竹 裴景成 +1 位作者 杨逢清 高勇群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首次报道了产自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长兴期的有孔虫动物群 ,共计有 9属 2 2种。
关键词 黔南紫云 四大寨 长兴期 小有孔虫 晚二叠世
下载PDF
第四纪土壤微生物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微生物找矿依据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红梅 杨逢清 +1 位作者 谢树成 周修高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利用第四纪土壤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法可以指示下伏基岩的金矿化。提取金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第四纪土壤的B.cereus,进行微生物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探讨金离子与B.cereus芽孢计数的本质联系,从而为解决该找矿法... 利用第四纪土壤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法可以指示下伏基岩的金矿化。提取金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第四纪土壤的B.cereus,进行微生物与金离子的相互作用实验,探讨金离子与B.cereus芽孢计数的本质联系,从而为解决该找矿法的理论基础提供依据。实验证实,低含量的金离子不能促进B.cereus转化成芽孢;当金含量升高到一定范围时,可以对B.cereus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促使其由营养体向芽孢转化,使矿化区土壤芽孢计数值很高,从而具有找矿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离子 金矿床 BacillusCereus芽孢计数法 微生物 土壤 第四纪 找矿方向
下载PDF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彭元桥 殷鸿福 杨逢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69-776,共8页
着重介绍了几个目前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TPTB)研究的重点剖面及其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 ;分析了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综合地层学研究现状 ,包括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 ;剖析了陆相二叠... 着重介绍了几个目前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TPTB)研究的重点剖面及其生物地层学研究进展 ;分析了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综合地层学研究现状 ,包括生物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磁性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 ;剖析了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生物地层方面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存在晚二叠世与早三叠世生物混生的层位 ,其中不同类别生物的时间界线常不一致 ,又由于陆相界线地层中含脊椎动物化石的层位一般较少 ,以脊椎动物化石 (Lystrosaurus)为标准的精确界线常不确定 ,因而需重新寻找并确定陆相三叠系底界的标准化石。事件地层标志可能会成为连结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高精度对比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生物地层 事件地层 磁性地层 层序地层
下载PDF
黔西滇东早三叠世早期Annalepis(脊囊属)的出现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喻建新 黄其胜 +1 位作者 Broutin J 杨逢清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2-300,共9页
为解决早三叠世卡以头组地质时代和植物组合问题,对采于黔西滇东地区两条二叠系-三叠系海陆交互相界线剖面卡以头组中、下部的植物化石Annalepis(脊囊属)进行深入研究。与Annalepis同层或上部层位见有早三叠世早期的海相双壳类、介形类... 为解决早三叠世卡以头组地质时代和植物组合问题,对采于黔西滇东地区两条二叠系-三叠系海陆交互相界线剖面卡以头组中、下部的植物化石Annalepis(脊囊属)进行深入研究。与Annalepis同层或上部层位见有早三叠世早期的海相双壳类、介形类、腕足类、菊石类及大羽羊齿植物群残余分子,因此可以确定Annalepis在该地区出现于早三叠世早期的印度期(Induan),说明卡以头组(至少中、下部)地质时代属早三叠世早期。推测我国南方的Annalepis在早三叠世始于黔西滇东,随后向北迁移、中三叠世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由早三叠世An-nalepis和大羽羊齿植物群残存分子共同构成的我国南方早三叠世早期植物组合,填补了早三叠世晚期岭文组与晚二叠世B期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Ullmannia cf.bronnia-Annularia pinglouensis组合之间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alepis 早三叠世早期 卡以头组 黔西 滇东 华南
下载PDF
南非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元桥 高勇群 +2 位作者 杨逢清 殷鸿福 G.R.Shi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从岩石地层研究着手,介绍了南非卡鲁盆地内综合地层研究的相关成果。在生物地层方面,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的研究在该区具有传统优势,孢粉化石的研究则是在最近几年才取得较大进展,在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菌孢化石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约... 从岩石地层研究着手,介绍了南非卡鲁盆地内综合地层研究的相关成果。在生物地层方面,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的研究在该区具有传统优势,孢粉化石的研究则是在最近几年才取得较大进展,在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菌孢化石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约1 m厚的地层内的富集事件属首次报道。在地球化学地层方面,南非有机碳同位素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变化趋势与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存在相似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海、陆相界线地层对比的辅助标志。在磁性地层方面,南非卡鲁盆地内的磁极性存在从反向到正向然后再反转(R-N-R)的变化,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则位于第一反向极性带的顶部。同时,结合目前全球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陆相界线地层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指出华南地区可能为突破传统观念的研究地区,陆地事件地层研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卡鲁盆地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生物地层 地球化学地层 磁性地层 事件地层
下载PDF
四川雅江县上三叠统雅江组和两河口组深水遗迹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斌 杨逢清 +2 位作者 郭建秋 钟长洪 李振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44,共4页
在雅江县雅江—道孚公路边的上三叠统雅江组—两河口组地层剖面上,首次发现了Protopaleodictyon,Phycosiphon,Planolites,Phycodes,Paleodictyon,Squamodictyon,Urohelminthoida,Lophoctenium,Ovatiichnum等9个遗迹属,共15个遗迹种,归属... 在雅江县雅江—道孚公路边的上三叠统雅江组—两河口组地层剖面上,首次发现了Protopaleodictyon,Phycosiphon,Planolites,Phycodes,Paleodictyon,Squamodictyon,Urohelminthoida,Lophoctenium,Ovatiichnum等9个遗迹属,共15个遗迹种,归属于Nereites遗迹相。遗迹化石及遗迹相特征反映该区上三叠统雅江组和两河口组的沉积环境为次深海—深海的大陆斜坡中下部—深海盆地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遗迹相 沉积环境 上三叠统 四川 雅江县 雅江组-两河口组
下载PDF
川西北若尔盖一带三叠系层序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赖旭龙 杨逢清 +1 位作者 杜远生 杨恒书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7年第2期193-199,204,共8页
川西北地区三叠系广泛发育,其地层层序及岩性特征与相邻的西秦岭南部一带十分相似。根据若尔盖—南坪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对比研究,将该区三叠系划分为:中三叠统光盖山组和上三叠统咀朗组、纳鲁组、卡车组4个岩石地层单位。通过沉积... 川西北地区三叠系广泛发育,其地层层序及岩性特征与相邻的西秦岭南部一带十分相似。根据若尔盖—南坪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对比研究,将该区三叠系划分为:中三叠统光盖山组和上三叠统咀朗组、纳鲁组、卡车组4个岩石地层单位。通过沉积相标志的综合分析,该区中—晚三叠世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种沉积类型:碳酸盐岩碎屑流沉积,等深流沉积,陆源碎屑浊流沉积,非重力流正常深海盆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地层层序 沉积环境 川西北 碎屑岩沉积
下载PDF
四川九寨沟隆康、漳扎火山岩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广策 赖旭龙 杨逢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12,共6页
论述了四川九寨沟隆康、漳扎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时代及其构造学意义。火山岩呈层状、似层状 ,与海相碳酸盐岩、硅质岩互层 ,岩石细碧岩化 ,属古海相火山岩 ;以基性、中基性为主 ;既有碱性的 ,也有拉斑的 ;既有钾质的 ,也有钠质的。火... 论述了四川九寨沟隆康、漳扎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时代及其构造学意义。火山岩呈层状、似层状 ,与海相碳酸盐岩、硅质岩互层 ,岩石细碧岩化 ,属古海相火山岩 ;以基性、中基性为主 ;既有碱性的 ,也有拉斑的 ;既有钾质的 ,也有钠质的。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分布型式介于大陆裂谷型与拉脊山寒武纪、陕甘川邻接区元古宙古洋盆类型之间 ,是小型陆间洋盆阶段的产物。火山岩的时代经详细调查 ,证实该地有两期火山岩。其中一期火山岩细碧岩化较强 ,在与其互层的碳酸盐岩中发现大量泥盆纪牙形石 ,时代属泥盆纪。火山岩的 K-Ar法同位素年龄值为 2 2 4~ 2 77Ma,代表古洋盆闭合造山和火山岩细碧岩化的年代。该期火山岩形成于南秦岭泥盆纪时的南秦岭洋早、中期阶段 ,在中三叠世印支运动主幕南秦岭主体造山阶段遭受绿片岩相变质而变成细碧角斑岩。另一期火山岩较新鲜 ,其 K-Ar法同位素年龄值为 2 2 6Ma,是晚三叠世早、中期南秦岭洋再度开裂的产物 ,晚三叠世末期印支运动末幕的南秦岭终结造山运动不强烈 ,因而火山岩的变质程度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九寨沟 火山岩 构造环境 三河口群 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