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养虾池主要水化学因子变化规律和氮的收支 被引量:81
1
作者 杨逸萍 王增焕 +1 位作者 孙建 胡明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虾池 精养虾池 水化学因子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台风暴雨对厦门港湾海水溶解无机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杨逸萍 郭卫东 +2 位作者 方志山 吴国琳 弓振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58,共7页
于1998年10号台风、2000年10号台风碧利斯和2000年6月厦门地区特大暴雨影响期间,在厦门港湾对表层海水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以及盐度、DO、Chl a等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定点连续观测。描述了台风暴雨期间和恢复期DIN、DIP的变... 于1998年10号台风、2000年10号台风碧利斯和2000年6月厦门地区特大暴雨影响期间,在厦门港湾对表层海水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以及盐度、DO、Chl a等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定点连续观测。描述了台风暴雨期间和恢复期DIN、DIP的变化特征。对水动力因素、底质再悬浮、有机物氧化降解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厦门港 湾海 水溶解无机氮 水溶解无机磷
下载PDF
9810号台风影响期间厦门湾海水化学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逸萍 郭卫东 +4 位作者 陈立军 钱华 薛建宏 吴国琳 弓振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关键词 海水化学 台风 厦门湾 热带风暴 盐度 PH值 溶解氧 化学耗氧量 叶绿素
下载PDF
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的行为与入海通量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1 位作者 陈海龙 宋瑞星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9-274,共6页
于1995年3、5月在九龙江口进行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研究不同形态磷的河口行为,并估算生物可利用磷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在S<20区域内,溶解活性磷(DRP)的行为受控于“缓冲机制”,其含量在8~10μg/dm3水平上下波动。颗粒磷中Mg... 于1995年3、5月在九龙江口进行两个航次的现场调查,研究不同形态磷的河口行为,并估算生物可利用磷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在S<20区域内,溶解活性磷(DRP)的行为受控于“缓冲机制”,其含量在8~10μg/dm3水平上下波动。颗粒磷中MgCl2。可提取磷(MgCl2-P)含量随盐度增大而增大,并与叶绿素a以及悬浮物中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NaOH/NaCl可提取磷(NaOH/NaCl-P)随盐度增大按指数关系下降,其含量与悬浮物中Fe、Mn、A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HCl可提取磷(HCl-P)在河口区的行为表现为保守混合。九龙江口生物可利用磷入海通量约517t/a,其中潜在生物可利用磷(PBAP)的贡献为溶解活性磷(DRP)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利用磷 入海通量 九龙江口
下载PDF
河口悬浮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与转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3-319,共7页
本文研究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浮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与释放。结果表明,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浮物中易于溶解释放的非磷灰石无机磷分别占总磷含量之21.3%和48.1%。水体盐度增大、缺氧环境以及海洋浮游植物渗出... 本文研究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浮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与释放。结果表明,长江口和九龙江口悬浮物中易于溶解释放的非磷灰石无机磷分别占总磷含量之21.3%和48.1%。水体盐度增大、缺氧环境以及海洋浮游植物渗出物和海洋细菌的作用,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悬浮物中磷释放到水相,同时引起固相内部磷形态的转化。文中对悬浮物中磷的潜在生物可利用形态也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悬浮物 化学形态 生物 矿物
下载PDF
示差脉冲极谱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锗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7-281,共5页
海水中Ge(Ⅳ)含量很低,一般为ng/dm^3数量级。目前用于海水中Ge(Ⅳ)的分析方法不多。早年有人用共沉淀富集-苯基芴酮盐光度法,近年则采用氢化物发生石墨炉原子吸收法。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研究者陆续利用Ge(Ⅳ)与某些多元酚(如邻苯三酚... 海水中Ge(Ⅳ)含量很低,一般为ng/dm^3数量级。目前用于海水中Ge(Ⅳ)的分析方法不多。早年有人用共沉淀富集-苯基芴酮盐光度法,近年则采用氢化物发生石墨炉原子吸收法。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研究者陆续利用Ge(Ⅳ)与某些多元酚(如邻苯三酚,邻苯二酚等)的络合物在V(Ⅳ)等氧化剂存在下产生的灵敏吸附催化波,进行矿石,合金等样品中微量锗的测定。但至今尚未见应用电分析法于海水中锗的分析。本文拟提出一个灵敏的示差脉冲极谱法,以测定海水中痕量Ge(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测定 示差脉冲 极谱法
下载PDF
硒在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中的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逸萍 李河典 胡明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3-148,共6页
硒在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中的分布杨逸萍,李河典,胡明辉(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关键词硒,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前言硒为中等生物制约元素。海洋浮游植物对硒的富集系数高达103~104[1].硒沿海洋食物链的传递[1~4]表... 硒在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中的分布杨逸萍,李河典,胡明辉(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关键词硒,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前言硒为中等生物制约元素。海洋浮游植物对硒的富集系数高达103~104[1].硒沿海洋食物链的传递[1~4]表明硒在生物体内可能被结合在细胞原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组分 海洋 浮游植物 藻类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口悬浮物中痕量生物元素的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逸萍 刘伟 胡明辉 《台湾海峡》 CAS 1988年第3期10-16,共7页
分别于1987年4,5,6月采集了福建九龙江口全盐度段表层悬浮物,测定了悬浮物含量及其中P,Se,Ca,Cd,Cu,Ti,Mn,V,Zn和Al等痕量生物元素的含量。在盐度为0—6之间,悬浮物主要是陆源的,其含量从200mg/L降至100mg/L,但各[元素/Al]值基本保持恒... 分别于1987年4,5,6月采集了福建九龙江口全盐度段表层悬浮物,测定了悬浮物含量及其中P,Se,Ca,Cd,Cu,Ti,Mn,V,Zn和Al等痕量生物元素的含量。在盐度为0—6之间,悬浮物主要是陆源的,其含量从200mg/L降至100mg/L,但各[元素/Al]值基本保持恒定。在盐度约大于6时,由于生物活动繁盛,这些痕量生物元素的[元素/Al]值都明显增大,表明这些元素随着九龙江口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过程而被结合到悬浮固相中去。“过剩”P和“过剩”Se浓度随盐度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表明,[P/Al)和[有机硒/Al]值适合于作为海洋浮游植物摄取元素的灵敏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Al 生物元素 河水 悬浮体 浮游植物 水生植物 九龙江口 福建
下载PDF
示差脉冲吸附伏安法测定海水浪量Cr(Ⅵ)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逸萍 刘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8-322,共5页
在 4.5×10^(-2)mol/l NH_4Cl-5.4×10^(-2)mol/l NH_3-2×10^(-3)mol/l 铜铁试剂溶液(pH~9.5)中,用示差脉冲吸附伏安法测定海水中痕量 Cr(VI)。导数峰电位为-1.40 V(VS.Ag/AgCl)、峰电流与 Cr(VI)浓度在 0.05~1.2 ng/ml... 在 4.5×10^(-2)mol/l NH_4Cl-5.4×10^(-2)mol/l NH_3-2×10^(-3)mol/l 铜铁试剂溶液(pH~9.5)中,用示差脉冲吸附伏安法测定海水中痕量 Cr(VI)。导数峰电位为-1.40 V(VS.Ag/AgCl)、峰电流与 Cr(VI)浓度在 0.05~1.2 ng/m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0.04 ng/ml。对 Cr(VI)含量为 0.35 ng/ml的海水样品,变异系数为 7.6%,平均回收率为92%。本法已应用于厦门近岸海水中 Cr(VI)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吸附伏安法 测定
下载PDF
海洋细菌作用下海水中铬化学形态的转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王培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2-79,共8页
于外加Cr(Ⅳ)和Cr(Ⅲ)的天然海水中接种海洋细菌,充氧条件下培养。在细菌对数生长期,大部分Cr(Ⅳ)被还原为Cr(Ⅲ)继而转化为有机铬。在稳定期,有机铬为溶解铬的主要形态,在无菌控制实验中,Cr(Ⅳ)和Cr(Ⅲ)... 于外加Cr(Ⅳ)和Cr(Ⅲ)的天然海水中接种海洋细菌,充氧条件下培养。在细菌对数生长期,大部分Cr(Ⅳ)被还原为Cr(Ⅲ)继而转化为有机铬。在稳定期,有机铬为溶解铬的主要形态,在无菌控制实验中,Cr(Ⅳ)和Cr(Ⅲ)浓度基本不随培养时间变化。说明在没有海洋细菌活动参与下,水中铬形态转化难以进行。实验结果为天然海水中溶解态铬的热力学不平衡状态提供部分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化学形态 海水
下载PDF
海洋浮游植物对硒的摄取和转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19-323,共5页
本文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生长过程对硒的摄取和转化。结果表明,在藻类生长初期,快速选择摄取Se(Ⅳ),并积累于藻相。在指数生长期,以溶解有机物形式排出体内多余硒。在稳定生长期各形态硒基本趋于稳定。藻类混种培养能提高对Se(Ⅳ)... 本文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生长过程对硒的摄取和转化。结果表明,在藻类生长初期,快速选择摄取Se(Ⅳ),并积累于藻相。在指数生长期,以溶解有机物形式排出体内多余硒。在稳定生长期各形态硒基本趋于稳定。藻类混种培养能提高对Se(Ⅳ)的摄取程度及溶解有机硒代谢速度。混种培养之稳定生长期,Se(Ⅳ),Se(Ⅵ),溶解有机硒,藻相Se含量分别占总硒量之1.0%,10.2%,28.1%,60.6%。Se(Ⅳ)/Se(Ⅵ)值为0.10。溶解有机硒/总溶解硒值为0.71,与天然海区现场调查结果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分析 海洋 浮游植物 摄取 转化
全文增补中
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的磷酸盐限制 被引量:132
12
作者 胡明辉 杨逸萍 +1 位作者 徐春林 J.P.哈里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39-443,共5页
通过生物培养试验发现,长江口海区春夏季的三角褐指藻、双突角毛藻、钙质角毛藻和异胶藻等浮游植物,在N:P=8—30的海水培养液中其生长同时受到N和P的限制;大于此比值范围,浮游植物生长受P限制;小于此比值范围受N限制长江口海区水体N:P... 通过生物培养试验发现,长江口海区春夏季的三角褐指藻、双突角毛藻、钙质角毛藻和异胶藻等浮游植物,在N:P=8—30的海水培养液中其生长同时受到N和P的限制;大于此比值范围,浮游植物生长受P限制;小于此比值范围受N限制长江口海区水体N:P一般高出Redfield比值1倍以上,利用高N:P比值的长江口水样进行生物试验,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长明显受P限制所试验浮游植物都显出对P优先吸收,而其水体最佳适宜生物生长的N:P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磷酸盐 长江口 海区
下载PDF
厦门海域鱼体稀土元素的生态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郭卫东 胡明辉 +2 位作者 杨逸萍 弓振斌 吴玉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8,共8页
于 1 995— 1 996年在厦门海域采集了 2 8种鱼类样品 ,用ICP MS法测定了 1 5种稀土元素 (REE)的含量 ,研究了鱼体稀土元素的组成和分布模式及与海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厦门海域鱼体REE总量介于 1 2 4— 5 96 5ng/g ,平均为 (7... 于 1 995— 1 996年在厦门海域采集了 2 8种鱼类样品 ,用ICP MS法测定了 1 5种稀土元素 (REE)的含量 ,研究了鱼体稀土元素的组成和分布模式及与海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厦门海域鱼体REE总量介于 1 2 4— 5 96 5ng/g ,平均为 (77 5± 2 8)ng/g。鱼体明显富集轻稀土 ,同时轻、重稀土之间则存在较大的分馏作用 ,说明轻稀土的生物学效应比重稀土更为显著。鱼类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体上与海水REE分布模式接近 ,并且鱼类REE含量与近岸陆架海水REE含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说明海洋鱼类对稀土元素的利用遵从丰度规律。鱼类对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在 1 0 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海域 鱼体 稀土元素 生态化学特征 ICP-MS法 分布模式 海水环境 富集系数
下载PDF
中国近岸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308
14
作者 郭卫东 章小明 +1 位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4-70,共7页
根据中国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普遍受营养盐限制的特征,提出了潜在性富营养化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富营养化分级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模式。运用该模式分别评价了厦门海域及中国近海的富养化程度。结果表明,厦门东海域尚处于... 根据中国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普遍受营养盐限制的特征,提出了潜在性富营养化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富营养化分级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模式。运用该模式分别评价了厦门海域及中国近海的富养化程度。结果表明,厦门东海域尚处于贫营养水平,而西海域则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水平;与厦门西海域相近,中国近海主要河口、海湾总体上处于磷限制或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富营养化 评价模式 中国 近岸海域
下载PDF
厦门湾底栖生物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与环境意义 被引量:15
15
作者 石谦 郭卫东 +3 位作者 胡明辉 杨逸萍 吴玉梅 弓振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94,共8页
用ICP-MS法测定了厦门湾及邻近海域底栖大型藻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研究了底栖生物稀土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与生态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大型藻类稀土含量介于0 780~49 1μg/g,其中绿藻类的稀土总量最高,平均为24 3... 用ICP-MS法测定了厦门湾及邻近海域底栖大型藻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研究了底栖生物稀土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与生态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大型藻类稀土含量介于0 780~49 1μg/g,其中绿藻类的稀土总量最高,平均为24 3μg/g.软体动物稀土元素含量在0 365~21 6μg/g,以双壳类的稀土总量最高,平均为12 9μg/g.节肢动物稀土元素含量最低,范围是0 154~0 807μg/g.各类底栖生物的稀土配分特征总体上都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的富集,其中铈、镧、钕在总稀土元素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多数底栖生物的北美页岩归一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4分组效应,但不同类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底栖生物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分布模式表现出种类之间及地理分布上的差异,这对生态环境监测中种类的选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 稀土元素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厦门湾
下载PDF
南沙渚碧礁生态系营养关系的稳定碳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郭卫东 杨逸萍 +2 位作者 吴林兴 王汉奎 胡明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4-101,共8页
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了南沙渚碧礁生态系食物网主要生物类群之间的营养关系 .结果表明 ,生物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其营养来源有密切关系 .浮游植物的δ13C为 - 1 8.3‰ ,与其所处海域的环境条件一致 .浮游动物的δ13C值变化较... 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了南沙渚碧礁生态系食物网主要生物类群之间的营养关系 .结果表明 ,生物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其营养来源有密切关系 .浮游植物的δ13C为 - 1 8.3‰ ,与其所处海域的环境条件一致 .浮游动物的δ13C值变化较大 ,范围为 - 2 0 .4‰~ - 1 0 .9‰ ,表明可能存在浮游植物和碎屑两种营养来源 .珊瑚和砗磲的碳同位素组成 (- 1 7‰~ - 1 5‰ )与浮游动物相差较大 ,暗示共生虫黄藻可能在这些珊瑚的营养来源中起重要作用 .底栖海参 (- 9.6‰ )和蜘蛛螺 (- 1 2 .5‰ )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它们沉积物食性的营养特征吻合 .鱼类的δ13C值变化范围较大(- 1 7.7‰~ - 1 0 .9‰ ) ,未表现出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营养关系 珊瑚礁生态系 浮游动物 物质循环 浮游植物
下载PDF
台风暴雨影响期间厦门湾海水盐度、pH、溶解氧和COD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卫东 杨逸萍 +1 位作者 弓振斌 胡明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5,共5页
研究了在两次台风和一次暴雨期间及随后的恢复期内 ,厦门湾表层海水盐度、pH、溶解氧以及COD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台风暴雨期间两站位盐度、pH和溶解氧呈下降趋势而COD则正好相反。随后几日这些参数逐渐回落到风雨前的水平。对影响这... 研究了在两次台风和一次暴雨期间及随后的恢复期内 ,厦门湾表层海水盐度、pH、溶解氧以及COD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台风暴雨期间两站位盐度、pH和溶解氧呈下降趋势而COD则正好相反。随后几日这些参数逐渐回落到风雨前的水平。对影响这些参数变化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海水化学 厦门湾 盐度 PH 溶解氧 COD
下载PDF
近岸和河口地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俊 弓振斌 +2 位作者 李云春 温裕云 杨逸萍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73,共10页
稀土元素对研究和探索水体许多宏观、微观过程能起到很好的表征作用。对河口水体痕量稀土元素分离、富集和测定进行了总结,综述了近岸和河口地区稀土元素元素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稀土元素近岸和河口地区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回顾... 稀土元素对研究和探索水体许多宏观、微观过程能起到很好的表征作用。对河口水体痕量稀土元素分离、富集和测定进行了总结,综述了近岸和河口地区稀土元素元素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稀土元素近岸和河口地区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回顾了过去研究中的不足及其对后续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并展望了近岸和河口地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近岸河口地区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河口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与迁移的围隔生态系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卫东 胡明辉 +2 位作者 杨逸萍 弓振斌 Wong C S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6-283,共8页
利用围隔式生态实验装置研究了加拿大False河口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Pb、Zn、Cd、Cu在海水环境中的行为。实验模拟了 4种环境条件 :( 1)高生产力 ;( 2 )低生产力 ;( 3 )高悬浮物含量 ;( 4 )还原环境。结果表明 ,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在海水... 利用围隔式生态实验装置研究了加拿大False河口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Pb、Zn、Cd、Cu在海水环境中的行为。实验模拟了 4种环境条件 :( 1)高生产力 ;( 2 )低生产力 ;( 3 )高悬浮物含量 ;( 4 )还原环境。结果表明 ,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在海水环境中的行为既取决于元素自身性质 ,亦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还原环境能抑制重金属的释放 ,有助于体系中原有的重金属清除出水柱。低生产力条件下 ,Pb、Zn表现出释放行为 ,而高生产力和高悬浮物含量条件下 ,Pb、Zn表现出先释放后迁移 ,而Cd、Cu则呈现出相反的图象。研究了实验期间 4种重金属释放与迁移的净通量 ,表明氧化条件下Cu、Zn净释放通量比Cd、Pb高 1~ 2个量级。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释放 迁移 围隔生态系 污染 海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润滑油基础油化学族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钱华 弓振斌 杨逸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83-1089,共7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族组成进行了分离分析 .以键合氰基柱和硅胶柱双柱切换的方式 ,正己烷为流动相 ,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经典柱色谱分析得到的样品分析结果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饱和烃、芳烃和胶质分析进行定量校正...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族组成进行了分离分析 .以键合氰基柱和硅胶柱双柱切换的方式 ,正己烷为流动相 ,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 .经典柱色谱分析得到的样品分析结果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饱和烃、芳烃和胶质分析进行定量校正的依据 ,使用该种定量校正方法可得到不同产地和馏程的基础油族组成分析的定量校正因子 .为了简化数据处理过程、提高分析速度 ,引入平均校正因子 ,即同一馏程的样品定量校正因子为多产地样品校正因子的平均值 .用该种定量校正方法对已知样品和未知样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润滑油生产工艺中对烃类族组成快速分析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化学族组成 平均校正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示差折光检测器 定量校正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