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8
1
作者
杨钟波
许建华
+1 位作者
陶耕
许双塔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各30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等氮量(125 kJ.kg-1.d-1)营养支持。手术前1 d、术后1 d和9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各30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等氮量(125 kJ.kg-1.d-1)营养支持。手术前1 d、术后1 d和9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CD8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9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增强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食管肿瘤
免疫性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胃(超)胸膜顶吻合术治疗食管癌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钟波
许建华
郭启祥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食管中下段癌行食管部分切除 ,食管胃 (超 )胸膜顶吻合 2 10例 ,与弓上吻合 88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基本相同 ,但胸膜顶组其他并发症少 ,残端癌发生率...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食管中下段癌行食管部分切除 ,食管胃 (超 )胸膜顶吻合 2 10例 ,与弓上吻合 88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基本相同 ,但胸膜顶组其他并发症少 ,残端癌发生率低。结论 :胃食管 (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食管胃吻合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罕见恶性肿瘤——15例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钟波
郭启祥
洪庆南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肉瘤的诊断方法与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 1995年手术治疗食管 (贲门 )恶性肿瘤 34 0 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食管癌肉瘤 15例 ,发生率为 0 .4 4 %。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巨大充盈缺损 ,食管镜检报告多为...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肉瘤的诊断方法与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 1995年手术治疗食管 (贲门 )恶性肿瘤 34 0 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食管癌肉瘤 15例 ,发生率为 0 .4 4 %。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巨大充盈缺损 ,食管镜检报告多为鳞癌。病理特征为癌与肉瘤两种成分并存 ,无鳞状上皮癌与肉瘤之间的过渡形态。结论 :尽管术前诊断率低 ,但胃镜检查仍是最有价值的术前诊断方法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手术切除率高 ,极少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肉瘤
病理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4
作者
杨钟波
郭启祥
《中国康复》
1999年第3期156-157,共2页
为探讨如何提高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对78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23例,其术前诊断率39.1%(9/23).其中食管钡透诊断率为13%(3/2...
为探讨如何提高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对78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23例,其术前诊断率39.1%(9/23).其中食管钡透诊断率为13%(3/23).胃镜诊断率为50%(9/18).且异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2例诊断亦由胃镜作出。残端癌2例出现于术前未能明确诊断而行胸内吻合术。提示胃镜检查与食管钡透是术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两者缺一不可;尽可能扩大切除范围及术后标本连续切片可防止漏诊及切缘癌细胞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性
肿瘤
食管癌
贲门癌
胃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腺针吸细胞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6
5
作者
许建华
杨钟波
+1 位作者
许双塔
叶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细胞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辅助化疗后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许建华
叶凯
+1 位作者
黄天从
杨钟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8期34-35,共2页
目的 研究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Ⅱ期及部分Ⅲ期乳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A组经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B组直接行改良根治术。术后再予化...
目的 研究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Ⅱ期及部分Ⅲ期乳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A组经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B组直接行改良根治术。术后再予化疗和,或内分泌、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1、3、5年乳腺癌因素病死率分别为5.56%、21.88%、35.00%,B组1、3、5年乳腺癌因素病死率分别为5.56%、19.35%、30.00%,5年生存率均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治疗Ⅱ期及部分Ⅲ期乳腺癌是可行的,而且美容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留乳头
乳晕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诊断的探讨(89例报告)
7
作者
许建华
郭启祥
+2 位作者
杨钟波
许双塔
叶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
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TEN蛋白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许双塔
贺雅莉
+2 位作者
许建华
黄旭
杨钟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食道癌手术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食道癌手术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食道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呈现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食道癌手术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食道癌手术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食道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呈现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其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食道癌组织中 ,PTEN蛋白的表达在食道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检测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 ,有助于了解食道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蛋白
食道癌
基因表达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附10例报告)
9
作者
郭启祥
郑今奋
+1 位作者
许鼎文
杨钟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12-12,共1页
近年来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又患食管癌并不少见。1988年以前,我们对此类病人除少数用结肠代食管外,常因手术复杂、并发症多而放弃手术。从1989年6月以来,我们对10例采用食管残胃吻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1例...
近年来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又患食管癌并不少见。1988年以前,我们对此类病人除少数用结肠代食管外,常因手术复杂、并发症多而放弃手术。从1989年6月以来,我们对10例采用食管残胃吻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42~65岁。肿瘤病变长度3~8cm,其中1例食管双癌。从胃大部切除后至患食管癌时间最短4年,最长25年。胃大部切除术式均为Billorth Ⅱ式。全组病例于胃术后消化道功能均基本正常。二、手术方法经左第六肋间切口进胸,探查后如能切除,则从膈上向上游离食管至适当高度,并将食管周围淋巴结清扫。后切开左膈肌探查腹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食管
残胃吻合术
病变长度
胃大部切除
肋间切口
淋巴结清扫
手术时间
代食
切除术式
管状吻合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合并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杨钟波
江滨
+3 位作者
任汉云
丘镜滢
王贺
王德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57-759,共3页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男 2 7例 ,女 13例 ,中数年龄 35 5岁 ) ,出现真菌感染者使用两性霉素B ,剂量为 5~ 5 0mg/d ,用药天数为 5~ 85d ,中数 2...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男 2 7例 ,女 13例 ,中数年龄 35 5岁 ) ,出现真菌感染者使用两性霉素B ,剂量为 5~ 5 0mg/d ,用药天数为 5~ 85d ,中数 2 1d。结果 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5 2 5 % ,真菌清除率为 5 6 2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寒战、发热 2 5 % ,低血钾 12 5 % ,肝肾功能损害各为15 0 %。结论 两性霉素B因其抗菌谱较广 ,且疗效好 ,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中为高效药物 ,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大 ,限制其使用。我们的研究表明 :只要合理用药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恶性血液肿瘤
真菌病
并发症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CD44v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11
作者
杨钟波
许建华
+2 位作者
许双塔
邱建龙
吴珊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8-459,共2页
目的 为探讨食管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 avidin biotin complex法 ,检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 结果 CD44v6的表达的阳性率 :浸润于粘膜以及粘膜下层为 3 3 % ( 3 2 /4 7) ,...
目的 为探讨食管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 avidin biotin complex法 ,检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 结果 CD44v6的表达的阳性率 :浸润于粘膜以及粘膜下层为 3 3 % ( 3 2 /4 7) ,浸润达肌层者为 2 5 % ( 6/2 4)。浸润达浆膜层者为 68% ( 3 2 /4 7) ;淋巴结转移阳性者阳性率为 72 % ( 3 4/4 7) ;临床病理分期第 1、2、3期阳性率分别为 2 2 % ( 2 /9) ,2 9% ( 7/2 4)和 68% ( 3 2 /4 7)。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CD44v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病理分期呈现明显负相关。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 ,CD44v6的过度表达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检测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 ,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食管癌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
6
12
作者
杨钟波
郭启祥
《浙江肿瘤》
CAS
1998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目的)观察抗肿瘤新药康莱特(KLT)乳加顺铂(DDP)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治疗组15例KLT乳200ml+DDP40mg胸腔内注入;对照组15例单用顺铂100mp胸腔内注入。(结果)治疗组CR为66.7%(10/15...
(目的)观察抗肿瘤新药康莱特(KLT)乳加顺铂(DDP)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治疗组15例KLT乳200ml+DDP40mg胸腔内注入;对照组15例单用顺铂100mp胸腔内注入。(结果)治疗组CR为66.7%(10/15),无毒副作用出现;对照组CR为26.7%(4/15),出现消化道反应3例,肾毒性反应1例。(结论)以KLT乳加DDP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高,毒副反应轻,是一值得推广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顺铂
恶性
胸腔积液
药物疗法
治疗
原文传递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价值
被引量:
6
13
作者
许建华
杨钟波
+2 位作者
叶凯
黄天丛
郑正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1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上食管癌
价值
淋巴结转移
手术方式
并发症发生率
恶性肿瘤
转移途径
原文传递
胸上段食管癌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叶凯
许建华
+2 位作者
郭启祥
许双塔
杨钟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65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36.9%、21.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65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36.9%、21.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根治程度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根治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为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肿瘤根治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回归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18例分析
15
作者
叶凯
许建华
+2 位作者
杨钟波
许双塔
郭启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1998—2002年我院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胃代食管、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18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食管内翻拔脱术
人食管癌
非开胸
老年
治疗
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胃代食管
原文传递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文献复习附19例报告)
16
作者
曾奕明
何秋玉
+2 位作者
刘又荣
许建华
杨钟波
《综合临床医学》
1994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报告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nary malignant neoplasm,MPMN)19例,复习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见表1、表2).19例MPMN中男10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0.9.年龄40~68岁,平均49.6岁.同时性MPM...
本文报告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nary malignant neoplasm,MPMN)19例,复习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见表1、表2).19例MPMN中男10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0.9.年龄40~68岁,平均49.6岁.同时性MPMN13例(间隔≤1年),非同时性(】1年)6例,后者第一癌与第二癌间隔1年1个月~10年,平均3年10个月.2 讨论2.1 发病情况 MPMN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为2.7~6%”.国内资料差别也很大,陈瑞芬报告为0.07%,另一组资料为1.5%.总的来看,国内发病率较国外为低.但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MPMN的发病率将逐渐增高;同时诊断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MPMN认识的加深也将使更多的患者免于被误诊为转移性肿瘤而得到确诊.关于性别文献报告也不尽一致,陈瑞芬40例中女多于男(22:18),而姚松朝16例中男性占13例,本文男女比例1:0.9.作者认为这种差异与病例选择有关.本文平均发病年龄49.6岁,与国内资料相近,提示国内MPMN高发年龄为50岁左右.Spratt的资料显示MPMN第二癌的发生多在35岁以后,第三癌的发生则多在50岁以后,年龄越大越可能发生MPMN.在发病时间上,本文68%为同时性MPMN;在非同时MPMN6例中,第一癌与第二癌间隔平均为3年10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
原发性
癌
肿瘤
病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8
1
作者
杨钟波
许建华
陶耕
许双塔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
出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432-434,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各30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等氮量(125 kJ.kg-1.d-1)营养支持。手术前1 d、术后1 d和9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CD8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9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增强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食管肿瘤
免疫性
手术后期间
Keywords
enteral nutrition
nsophageal neoplasma
immunology
postoperative period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胃(超)胸膜顶吻合术治疗食管癌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钟波
许建华
郭启祥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肿瘤科
出处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5-46,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食管中下段癌行食管部分切除 ,食管胃 (超 )胸膜顶吻合 2 10例 ,与弓上吻合 88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基本相同 ,但胸膜顶组其他并发症少 ,残端癌发生率低。结论 :胃食管 (超 )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食管胃吻合术
Keywords
esophageal carcinoma
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is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罕见恶性肿瘤——15例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杨钟波
郭启祥
洪庆南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肿瘤科
福建省泉州市一八医院外科
出处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肉瘤的诊断方法与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 1995年手术治疗食管 (贲门 )恶性肿瘤 34 0 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食管癌肉瘤 15例 ,发生率为 0 .4 4 %。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巨大充盈缺损 ,食管镜检报告多为鳞癌。病理特征为癌与肉瘤两种成分并存 ,无鳞状上皮癌与肉瘤之间的过渡形态。结论 :尽管术前诊断率低 ,但胃镜检查仍是最有价值的术前诊断方法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手术切除率高 ,极少转移 。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肉瘤
病理
外科手术
Keywords
esophageal neoplasms
carcinosarcoma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4
作者
杨钟波
郭启祥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出处
《中国康复》
1999年第3期156-157,共2页
文摘
为探讨如何提高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对785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23例,其术前诊断率39.1%(9/23).其中食管钡透诊断率为13%(3/23).胃镜诊断率为50%(9/18).且异时性多原发性食管癌2例诊断亦由胃镜作出。残端癌2例出现于术前未能明确诊断而行胸内吻合术。提示胃镜检查与食管钡透是术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两者缺一不可;尽可能扩大切除范围及术后标本连续切片可防止漏诊及切缘癌细胞残留。
关键词
多原发性
肿瘤
食管癌
贲门癌
胃癌
诊断
治疗
Keywords
multi-primary carcinoma
esophagus cancer
proximal gastric cancer
stomach cancer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腺针吸细胞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6
5
作者
许建华
杨钟波
许双塔
叶凯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出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433-43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细胞诊断学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辅助化疗后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被引量:
5
6
作者
许建华
叶凯
黄天从
杨钟波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年第8期34-35,共2页
文摘
目的 研究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Ⅱ期及部分Ⅲ期乳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A组经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B组直接行改良根治术。术后再予化疗和,或内分泌、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1、3、5年乳腺癌因素病死率分别为5.56%、21.88%、35.00%,B组1、3、5年乳腺癌因素病死率分别为5.56%、19.35%、30.00%,5年生存率均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治疗Ⅱ期及部分Ⅲ期乳腺癌是可行的,而且美容效果较好。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留乳头
乳晕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术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诊断的探讨(89例报告)
7
作者
许建华
郭启祥
杨钟波
许双塔
叶凯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出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
诊断
分类号
R735.104 [医药卫生—肿瘤]
R735.204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TEN蛋白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许双塔
贺雅莉
许建华
黄旭
杨钟波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6-77,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食道癌手术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食道癌手术标本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食道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呈现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其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食道癌组织中 ,PTEN蛋白的表达在食道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检测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 ,有助于了解食道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关键词
PTEN蛋白
食道癌
基因表达
生物学行为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附10例报告)
9
作者
郭启祥
郑今奋
许鼎文
杨钟波
机构
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12-12,共1页
文摘
近年来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又患食管癌并不少见。1988年以前,我们对此类病人除少数用结肠代食管外,常因手术复杂、并发症多而放弃手术。从1989年6月以来,我们对10例采用食管残胃吻合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42~65岁。肿瘤病变长度3~8cm,其中1例食管双癌。从胃大部切除后至患食管癌时间最短4年,最长25年。胃大部切除术式均为Billorth Ⅱ式。全组病例于胃术后消化道功能均基本正常。二、手术方法经左第六肋间切口进胸,探查后如能切除,则从膈上向上游离食管至适当高度,并将食管周围淋巴结清扫。后切开左膈肌探查腹腔情况。
关键词
游离食管
残胃吻合术
病变长度
胃大部切除
肋间切口
淋巴结清扫
手术时间
代食
切除术式
管状吻合器
分类号
R9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合并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杨钟波
江滨
任汉云
丘镜滢
王贺
王德炳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细菌室
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57-759,共3页
文摘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男 2 7例 ,女 13例 ,中数年龄 35 5岁 ) ,出现真菌感染者使用两性霉素B ,剂量为 5~ 5 0mg/d ,用药天数为 5~ 85d ,中数 2 1d。结果 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5 2 5 % ,真菌清除率为 5 6 2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寒战、发热 2 5 % ,低血钾 12 5 % ,肝肾功能损害各为15 0 %。结论 两性霉素B因其抗菌谱较广 ,且疗效好 ,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中为高效药物 ,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大 ,限制其使用。我们的研究表明 :只要合理用药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恶性血液肿瘤
真菌病
并发症
药物治疗
Keywords
Amphotericin B
Hematologic neoplasms
Mycoses
分类号
R550.5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CD44v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4
11
作者
杨钟波
许建华
许双塔
邱建龙
吴珊鹏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8-459,共2页
文摘
目的 为探讨食管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 avidin biotin complex法 ,检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 结果 CD44v6的表达的阳性率 :浸润于粘膜以及粘膜下层为 3 3 % ( 3 2 /4 7) ,浸润达肌层者为 2 5 % ( 6/2 4)。浸润达浆膜层者为 68% ( 3 2 /4 7) ;淋巴结转移阳性者阳性率为 72 % ( 3 4/4 7) ;临床病理分期第 1、2、3期阳性率分别为 2 2 % ( 2 /9) ,2 9% ( 7/2 4)和 68% ( 3 2 /4 7)。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CD44v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病理分期呈现明显负相关。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 ,CD44v6的过度表达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检测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 ,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对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CD44V6
食管癌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Neoplasm,esophagus
metastasis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
6
12
作者
杨钟波
郭启祥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浙江肿瘤》
CAS
1998年第4期251-252,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抗肿瘤新药康莱特(KLT)乳加顺铂(DDP)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治疗组15例KLT乳200ml+DDP40mg胸腔内注入;对照组15例单用顺铂100mp胸腔内注入。(结果)治疗组CR为66.7%(10/15),无毒副作用出现;对照组CR为26.7%(4/15),出现消化道反应3例,肾毒性反应1例。(结论)以KLT乳加DDP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高,毒副反应轻,是一值得推广的疗法。
关键词
康莱特
顺铂
恶性
胸腔积液
药物疗法
治疗
Keywords
Kanglaite Cisplatine Pleural effusion Drug therapy
分类号
R561.305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价值
被引量:
6
13
作者
许建华
杨钟波
叶凯
黄天丛
郑正荣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1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上食管癌
价值
淋巴结转移
手术方式
并发症发生率
恶性肿瘤
转移途径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胸上段食管癌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叶凯
许建华
郭启祥
许双塔
杨钟波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4-8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65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36.9%、21.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根治程度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根治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为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肿瘤根治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回归分析
预后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18例分析
15
作者
叶凯
许建华
杨钟波
许双塔
郭启祥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肿瘤科
出处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文摘
1998—2002年我院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胃代食管、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18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食管内翻拔脱术
人食管癌
非开胸
老年
治疗
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胃代食管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文献复习附19例报告)
16
作者
曾奕明
何秋玉
刘又荣
许建华
杨钟波
机构
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内科
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
出处
《综合临床医学》
1994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摘
本文报告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nary malignant neoplasm,MPMN)19例,复习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见表1、表2).19例MPMN中男10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0.9.年龄40~68岁,平均49.6岁.同时性MPMN13例(间隔≤1年),非同时性(】1年)6例,后者第一癌与第二癌间隔1年1个月~10年,平均3年10个月.2 讨论2.1 发病情况 MPMN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为2.7~6%”.国内资料差别也很大,陈瑞芬报告为0.07%,另一组资料为1.5%.总的来看,国内发病率较国外为低.但随着治疗技术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MPMN的发病率将逐渐增高;同时诊断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MPMN认识的加深也将使更多的患者免于被误诊为转移性肿瘤而得到确诊.关于性别文献报告也不尽一致,陈瑞芬40例中女多于男(22:18),而姚松朝16例中男性占13例,本文男女比例1:0.9.作者认为这种差异与病例选择有关.本文平均发病年龄49.6岁,与国内资料相近,提示国内MPMN高发年龄为50岁左右.Spratt的资料显示MPMN第二癌的发生多在35岁以后,第三癌的发生则多在50岁以后,年龄越大越可能发生MPMN.在发病时间上,本文68%为同时性MPMN;在非同时MPMN6例中,第一癌与第二癌间隔平均为3年10个月.
关键词
多发性
原发性
癌
肿瘤
病理
分类号
R730.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杨钟波
许建华
陶耕
许双塔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食管胃(超)胸膜顶吻合术治疗食管癌
杨钟波
许建华
郭启祥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食管罕见恶性肿瘤——15例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杨钟波
郭启祥
洪庆南
《肿瘤防治杂志》
200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胃双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杨钟波
郭启祥
《中国康复》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乳腺针吸细胞学的应用价值
许建华
杨钟波
许双塔
叶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辅助化疗后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许建华
叶凯
黄天从
杨钟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食管癌和贲门癌早期诊断的探讨(89例报告)
许建华
郭启祥
杨钟波
许双塔
叶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PTEN蛋白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许双塔
贺雅莉
许建华
黄旭
杨钟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附10例报告)
郭启祥
郑今奋
许鼎文
杨钟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合并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杨钟波
江滨
任汉云
丘镜滢
王贺
王德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1
原文传递
11
CD44v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杨钟波
许建华
许双塔
邱建龙
吴珊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原文传递
12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杨钟波
郭启祥
《浙江肿瘤》
CAS
1998
6
原文传递
13
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价值
许建华
杨钟波
叶凯
黄天丛
郑正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
6
原文传递
14
胸上段食管癌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
叶凯
许建华
郭启祥
许双塔
杨钟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
1
原文传递
15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18例分析
叶凯
许建华
杨钟波
许双塔
郭启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原文传递
16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文献复习附19例报告)
曾奕明
何秋玉
刘又荣
许建华
杨钟波
《综合临床医学》
199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