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法石古船试掘简报和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世德 金秋鹏 +2 位作者 陈鹏 杨钦章 李祖涌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2期164-172,193-194,共11页
1976年,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海公社法石大队的中国农业银行东海营业所,在挖掘水井时,发现类似船板的松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闻讯后,即派人前往现场察看,并对带回的木块进行分析,同时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初步认为是一艘古代遗留的船体... 1976年,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海公社法石大队的中国农业银行东海营业所,在挖掘水井时,发现类似船板的松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闻讯后,即派人前往现场察看,并对带回的木块进行分析,同时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初步认为是一艘古代遗留的船体残骸。1981年春季和夏季,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两次派员前往实地考察。两个单位经反复酝酿、准备,并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决定联合进行试掘。试掘工作于1982年5月中旬开始,9月中旬结束。试掘中,清理出了古船后部的四个舱位,出土了一些船舶构件和古代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船 初步探讨 泉州海外交通 试掘简报 泉州市 泉州湾 科学史研究所 明清时期 探坑 出土
下载PDF
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在泉州的所见所闻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钦章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5年第1期74-74,共1页
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大航海时代”产生的殖民主义,欧洲的基督教在世界许多地方的传教事业骤然勃兴。一些教派和著名修道会,对远东地区,尤其是对中国沿海,抱着极大的兴趣。1575年由福建水师军官王望高导引,由奥斯定会士组成的西班牙公... 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大航海时代”产生的殖民主义,欧洲的基督教在世界许多地方的传教事业骤然勃兴。一些教派和著名修道会,对远东地区,尤其是对中国沿海,抱着极大的兴趣。1575年由福建水师军官王望高导引,由奥斯定会士组成的西班牙公使团,首先涉足“富有魅力的”泉州城。冈萨里斯·德·曼特刹根据公使团奥斯定会士的大量旅行报告,编纂成《中华大帝国史》一书,详细地记叙了其在泉州的所见所闻。西班牙公使团于公元1575年7月11日下午到达泉州,官府组织了欢迎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世纪 中国沿海 官府 水师 国史 公元 泉州港 西班牙人 远东地区 殖民主义
下载PDF
海神天妃故事在明代的西传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7年第1期66-70,共5页
天妃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和航海者所奉祀的海神,也是中国民间和海外部分华人、侨胞所信仰的主要神明之一。天妃俗姓林,福建莆田人,五代时闽国都巡检林惟愨的第六个女儿,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出生后弥月不啼,因名默,终生末嫁... 天妃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和航海者所奉祀的海神,也是中国民间和海外部分华人、侨胞所信仰的主要神明之一。天妃俗姓林,福建莆田人,五代时闽国都巡检林惟愨的第六个女儿,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出生后弥月不啼,因名默,终生末嫁,卒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相传她"能乘席渡海","常衣朱衣飞翻海上",①能支配降雨以免除水旱灾害,常常拯救海上危难船只,渔民感激其恩德,把她的死说成是升天为神,尊称她为妈祖,并在"飞升"的湄洲岛上建立庙宇,"里人祀之,威灵屡显,护国佑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庙 门多萨 西传 天妃 妈祖信仰 海神 明万历 娘妈 奥斯定会 中国皇帝 麻剌 西方人 欧洲 地区 兴化 故事 民间文学
下载PDF
船舶石制碇泊工具初考——从泉州湾新发现的三块石碇谈起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钦章 叶道义 《海交史研究》 1989年第1期4-13,2,99,共12页
石质的碇与石质的组合碇在历史上都有记载过。碇,本作磸,又作矴,字书释为"锤舟石",即稳定船身的石块。其后由简单的石块发展为木爪碇石,又由木爪碇石发展为铁锚。本文希冀通过我国东南沿海泉州湾近年来发现的三块海船石碇,结... 石质的碇与石质的组合碇在历史上都有记载过。碇,本作磸,又作矴,字书释为"锤舟石",即稳定船身的石块。其后由简单的石块发展为木爪碇石,又由木爪碇石发展为铁锚。本文希冀通过我国东南沿海泉州湾近年来发现的三块海船石碇,结合古代文献的记载,追溯亚非欧一些海洋国家,特别是日本博多湾发现的古碇,探讨在我国古代海船使用碇泊工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多湾 日本 泉州湾 海船 碇泊 军船 船舶 块石 碎石土
下载PDF
从若干碑铭看清代中前期泉州的海关及贸易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8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明代中叶以降,由于国内外形势有了新的变化,泉州港的海外交通即逐步走向衰落。到了清代中叶,泉州港已经从宋元时期名闻遐迩的"东方第一港",下降成为我国地区性的港口,这就使泉州港海上交通的航线,贸易的主要对象和贸易方式等... 明代中叶以降,由于国内外形势有了新的变化,泉州港的海外交通即逐步走向衰落。到了清代中叶,泉州港已经从宋元时期名闻遐迩的"东方第一港",下降成为我国地区性的港口,这就使泉州港海上交通的航线,贸易的主要对象和贸易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主要活动区域逐渐被局限于印度洋以东的南海各国、日本和国内沿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关 清代中前期 海上交通 康熙 水上交通 福建 泉州 碑铭
下载PDF
元代泉州天主教遗迹和遗物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钦章 《中国天主教》 1991年第5期51-56,共6页
元代的泉州是一个国际商埠,以刺桐港闻名于世。元代的泉州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焦点,很多地方显露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的痕迹,各种艺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当地发现的许多历史遗迹和遗物,是研究天主教在泉州推进传教事业的... 元代的泉州是一个国际商埠,以刺桐港闻名于世。元代的泉州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焦点,很多地方显露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的痕迹,各种艺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当地发现的许多历史遗迹和遗物,是研究天主教在泉州推进传教事业的重要文献资料,现简略考述于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港 刺桐港 方济各会 文化焦点 亚美尼亚人 重要文献资料 主教座堂 总主教 中国文化 罗马教宗
下载PDF
试论泉州聂斯脱里教遗物
7
作者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4年第1期82-90,共9页
本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泉州明代城墙的拆除,一批垒砌在城基上的基督教墓石,即欧美学人所称"刺桐十字架"伴随出土。在这些弥足珍贵的古代圣徒遗物中,有二十多方显属聂斯脱里教派(中国文献惯常称为景教)所特有。尽管史籍或方志文... 本世纪三十年代,随着泉州明代城墙的拆除,一批垒砌在城基上的基督教墓石,即欧美学人所称"刺桐十字架"伴随出土。在这些弥足珍贵的古代圣徒遗物中,有二十多方显属聂斯脱里教派(中国文献惯常称为景教)所特有。尽管史籍或方志文献鲜有记录,仅从出土墓石和残碑判断,便可以预料这些遗物的重要性。中外学者纷纷以出土石刻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物 景教 聂斯托利教派 基督教教派 泉州 福建 基督教徒 墓石 叙利亚文
下载PDF
泉州法石乡发现宋元碇石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鹏 杨钦章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2期173-174,共2页
我国古时行船,停泊时用碇石沉于水中,借以稳定船身,其作用如后世的锚。因此,古语开船谓之"启碇",停船谓之"下碇"。碇,本作(石奠),又作矴,字书释为"(石垂)舟石",即稳定船身的石块。其后由简单的石块发展... 我国古时行船,停泊时用碇石沉于水中,借以稳定船身,其作用如后世的锚。因此,古语开船谓之"启碇",停船谓之"下碇"。碇,本作(石奠),又作矴,字书释为"(石垂)舟石",即稳定船身的石块。其后由简单的石块发展为木爪碇石,又由木爪碇石发展为铁锚。但古代碇石实物在我国早已不存,过去能看到的,只有1899年在日本佐贺县唐津市附近海中发现的一块元代碇石(图1),长299厘米,中段厚26.5厘米,宽36厘米,两侧凿有凹槽,由石灰岩制成。这块碇石现在作为珍贵文物,保存在唐津市凑疫神社里面。近年日本在博多湾附近海域发现许多元代忽必烈舰队的石锚,还有大量沉船遗物,日本考古界期待在我国也能发现这些古物。1975年4月间,泉州法石乡晋江滩地出土一件碇石(图2),因同一地层埋藏有大量宋元划花青瓷和白瓷片,知道是宋元遗物。这块碇石长232厘米,中段宽29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海外交通 宋元时期 元代 发现 石锚 石灰岩 忽必烈 珍贵文物 附近海域 日本
下载PDF
刺桐城墙的十字架 被引量:4
9
作者 约翰·福斯特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9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1952年11月,我从一位大约两年前由福建泉州回到英国的医生①那里得到一份笔录。他的中国朋友送给他许多佛教、穆斯林、基督教石刻的照片,这些照片是他近年来收集的,并希望在西方出版。一下子我认出有15张无疑是基督教的十字架,其中5张... 1952年11月,我从一位大约两年前由福建泉州回到英国的医生①那里得到一份笔录。他的中国朋友送给他许多佛教、穆斯林、基督教石刻的照片,这些照片是他近年来收集的,并希望在西方出版。一下子我认出有15张无疑是基督教的十字架,其中5张两边有天使像,7张带有很多碑文。此外,还有一本由石刻收集人吴文良编的《泉州古代石刻集前言》。此书曾寄给阿·克·穆尔教授(A·C·Moule),请他帮助翻译吴的部分专论,联系其他有关的学者破译这些石刻上的文字并确定这些新发现的含义。我认为与其在每段引文的结尾注明它的出处,不如在此先向他的大力鼎助表示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 图案 墓石 阿拉伯文 阿拉伯语 插页 石雕 雕塑 天使 《可兰经》 叙利亚文 八思巴文 城墙
下载PDF
拉达出使福建记 被引量:2
10
作者 德·拉达 C·R·博克塞 +1 位作者 何高济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6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本旅行报告译自博克塞(C·R·Boxer)汇编的《十六世纪的南中国》,(South China in the S ixteenth Ceutury,Haklugt Society,1953)书里共收集了三个十六世纪欧洲人到福建、广东的行纪;《拉达出使福建记》就是其中之一,系根据西... 本旅行报告译自博克塞(C·R·Boxer)汇编的《十六世纪的南中国》,(South China in the S ixteenth Ceutury,Haklugt Society,1953)书里共收集了三个十六世纪欧洲人到福建、广东的行纪;《拉达出使福建记》就是其中之一,系根据西班牙圣奥斯定会修士加斯帕·德·圣奥斯定所著《菲律宾群岛的征服》(马德里,1698)中收录的原报告译为英文。博克塞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欧洲和东方的交往史,著述颇多,在西方学术界享有盛名。一九八二年曾经前来我国,到北京、西安、泉州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他治学严谨,在译注本文时,尽管不谙中文,仍特邀中国学者给他译出有关史料。《拉达出使福建记》是实地访问的奥斯定会主教的原始记录,写于1575年末或1576年初,门多萨(Mendoza)编篡出版的著名的《中华大帝国史》(罗马,1585),其第二部分第二卷主要取材于此文。行纪中不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宅比较具体生动地记载了当时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农村的状况和官场的礼仪规制,对于我们研完明代中西交通史、天主教入华传教活动以及福建地方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南 福建 军门 里格 北京 总督 泉州 馆舍 城镇 士兵 军衔 译员
下载PDF
伊斯兰教墓碑
11
作者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8年第2期2-2,共1页
下载PDF
刺桐城和中国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12
作者 傅吾康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9年第2期72-72,共1页
刺桐城,泉州的古称,是宋元和明代(公元10~16世纪)除了广东之外中国最重要的商港。众多前来经商的阿拉伯、波斯商人带来自己的宗教和民族文化传统,但是他们逐渐地中国化。阿拉伯、波斯和欧洲的旅行家,例如伊本·巴都他、拉希·... 刺桐城,泉州的古称,是宋元和明代(公元10~16世纪)除了广东之外中国最重要的商港。众多前来经商的阿拉伯、波斯商人带来自己的宗教和民族文化传统,但是他们逐渐地中国化。阿拉伯、波斯和欧洲的旅行家,例如伊本·巴都他、拉希·依丁和马可·波罗,在旅行记中报告了刺桐城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性。但从明代后期开始,港口渐渐地被淤塞,海外交通贸易转移到厦门,明朝禁止海外贸易也造成了泉州的衰落。在满清,刺桐城畴昔的光荣几乎被人遗忘,并且成为一个名气不很大的府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史 刺桐城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博物馆 博物院 文化机构
下载PDF
泉州最近发现的印度教“舞王”雕像
13
作者 黄世春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今年七月,泉州考古工作者黄世春在晋江池店发现了印度教破坏神'舞王'湿婆雕像。(封三图1)该石雕嵌筑在兴济亭的壁龛上,当地群众长期误认为是佛教艺术品中的观世音。石雕具有浓厚的异域情调,显系辉绿岩雕成,高四十八厘米,广六十... 今年七月,泉州考古工作者黄世春在晋江池店发现了印度教破坏神'舞王'湿婆雕像。(封三图1)该石雕嵌筑在兴济亭的壁龛上,当地群众长期误认为是佛教艺术品中的观世音。石雕具有浓厚的异域情调,显系辉绿岩雕成,高四十八厘米,广六十六厘米,厚二十二厘米,浮雕着莲座上的四臂神湿婆,头戴孔雀羽做成的扇形冠。左上手握达莫如鼓,右上手抓活蛇;左下手持长矛,右下手拿铃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新婆罗门教 湿婆 泉州 福建
下载PDF
伊斯兰教墓葬挡垛石
14
作者 陈达生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8年第2期2-2,共1页
下载PDF
积极开展泉州湾宋代海船科研活动
15
作者 杨钦章 《海交史研究》 1980年第1期76-76,共1页
一九七九年,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根据陈列的需要,围绕宋代海船这个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为海外交通史研究和陈列服务。几年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科技人员不足,现有实验设备简陋,在一些问题上,如发掘... 一九七九年,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根据陈列的需要,围绕宋代海船这个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为海外交通史研究和陈列服务。几年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科技人员不足,现有实验设备简陋,在一些问题上,如发掘报告的修改和陈列的处理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为了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船 船舶 泉州湾 发掘报告
下载PDF
元代南中国沿海的景教会和景教徒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钦章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9-55,共7页
中世纪的基督教是以多种形式代表的:景教(聂斯脱里派Nestorianism)、天主教(方济各派Franciscans)、东正教等。景敬教会的影响在远东曾一度遥遥领先。景教的出现要追溯到五世纪时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聂斯脱里,他坚持认为圣母玛利... 中世纪的基督教是以多种形式代表的:景教(聂斯脱里派Nestorianism)、天主教(方济各派Franciscans)、东正教等。景敬教会的影响在远东曾一度遥遥领先。景教的出现要追溯到五世纪时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聂斯脱里,他坚持认为圣母玛利亚不是耶稣的母亲,而是上帝托身人的母亲,这一论说被认为叛教异端,于公元431年聂斯脱里被以弗所会议驱逐,跟随他的景教徒只好退居美索不达米亚,他们从那里又分散到整个亚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徒 教会 沿海 中国 元代 美索不达米亚 君士坦丁堡 圣母玛利亚
原文传递
对泉州湿婆雕像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钦章 《南亚研究》 1984年第1期7-16,53+58+79+3,共14页
近几十年来,对泉州元代印度教寺庙遗址的调查以及对出土的建筑构件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泉州的元代印度教寺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印度教文化遗存,它的发现引起了中印关系史、宗教美术史研究者的注目,特别是近十方辉绿岩雕... 近几十年来,对泉州元代印度教寺庙遗址的调查以及对出土的建筑构件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泉州的元代印度教寺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印度教文化遗存,它的发现引起了中印关系史、宗教美术史研究者的注目,特别是近十方辉绿岩雕刻的湿婆崇拜物的发现(现陈列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为研究泉州印度教的传入、派属以及雕刻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近几年来,随着整理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湿婆派 毗湿奴派 泉州海外交通 南印度 古代印度 雕刻艺术 寺庙 元代 辉绿岩
原文传递
宋代的海船与海员生活
18
作者 杨钦章 《文史知识》 1983年第9期76-81,129,共7页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海滩上发掘出一艘宋代远洋海船,在船舱中发现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1982年,在泉州湾内法石晋江之畔,又试掘到一艘宋代沉船。它们不仅是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还对人们了解我国宋代的造船技术、航海史,以及经济... 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海滩上发掘出一艘宋代远洋海船,在船舱中发现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1982年,在泉州湾内法石晋江之畔,又试掘到一艘宋代沉船。它们不仅是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还对人们了解我国宋代的造船技术、航海史,以及经济贸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贸易活动 造船技术 泉州湾 后渚港 石晋 历史文物 航海史 泉州港 海上丝绸之路 船用设备
原文传递
泉州法石发现宋代碇石
19
作者 陈鹏 杨钦章 《考古》 1984年第10期903-903,共1页
1982年夏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联合对泉州湾内法石乡的一艘古代海船进行试掘时,在工作地点约百米处江边的滩地上,发现了一块碇石,该石的发现经过是:
关键词 泉州海外交通 中国科学院 博物馆 福建省 发现 工作地点 科学史研究所 古代 滩地 宋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