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布式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钦超 符江升 王秉旭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11年第11期43-44,47,共3页
传统的集中式最大功率跟踪虽然可以使太阳能阵列的电量保持最大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会有失配的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有多个最大功率点,存在次优的最大功率点,传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文中的分布式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可... 传统的集中式最大功率跟踪虽然可以使太阳能阵列的电量保持最大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会有失配的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有多个最大功率点,存在次优的最大功率点,传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文中的分布式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可以使这种失配对系统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文章分析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运行原理,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分布式 最大功率跟踪 阴影失配
下载PDF
分布式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系统的研究
2
作者 杨钦超 符江升 王秉旭 《变频技术应用》 2012年第5期117-119,共3页
传统的集中式最大功率跟踪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输出效率和系统的响应速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会有失配的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有多个最大功率点,存在次优的最大功率点,传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方式难以解决这样的问... 传统的集中式最大功率跟踪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输出效率和系统的响应速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系统会有失配的问题,可能导致系统有多个最大功率点,存在次优的最大功率点,传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方式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影响着光伏发电的进一步推广。本文中的分布式最大功率跟踪方法,说明了可以使这种失配对系统影响降到最小的基本原理,文章分析了这种方法的结构形式与运行优点,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分布式 最大功率跟踪 阴影失配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光伏电池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符江升 肖大帅 杨钦超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12年第2期44-46,共3页
介绍一种以输出特性为基础的光伏电池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光伏电池的4个标准性能参数拟合出电池输出特性,它能模拟光伏阵列在任意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下的输出特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 介绍一种以输出特性为基础的光伏电池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光伏电池的4个标准性能参数拟合出电池输出特性,它能模拟光伏阵列在任意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下的输出特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输出特性 MATLAB/SIMULINK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超级电容均压及充放电设计
4
作者 肖大帅 符江升 杨钦超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12年第1期24-26,34,共4页
由于超级电容器单体性能参数的离散性,当多个单体串联组成电容器组时,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造成过充或过放现象,严重危害超级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文中提出以FPGA为检测、控制单元,对电容进行有效地充放电控制,防止过充或过放,提高超级电容... 由于超级电容器单体性能参数的离散性,当多个单体串联组成电容器组时,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造成过充或过放现象,严重危害超级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文中提出以FPGA为检测、控制单元,对电容进行有效地充放电控制,防止过充或过放,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循环使用次数,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 超级电容 串联均压
下载PDF
浅析延津110kV胡堤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
5
作者 黄俊臣 杨钦超 白峰 《河南科技》 2014年第4期37-38,共2页
随着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以及数字变电站的发展和实现,建设智能化变电站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智能化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和重要终端,既担负着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重要功能,又是实现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的... 随着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以及数字变电站的发展和实现,建设智能化变电站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智能化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和重要终端,既担负着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重要功能,又是实现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的有力支撑。本文结合目前一次设备的应用发展情况和二次系统的主要特点,深入分析了延津110kV胡堤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技术方案 网络结构
下载PDF
基于卓越绩效与运营监测深度融合的电力企业管理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钦超 宁云华 申林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8年第3期7-9,共3页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电网公司应用过程中,自我评价结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卓越绩效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建立卓越绩效与运营监测深度融合的管理新模式,可以解决自我评价不深、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问题。介绍了运营监测管理...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电网公司应用过程中,自我评价结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卓越绩效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建立卓越绩效与运营监测深度融合的管理新模式,可以解决自我评价不深、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问题。介绍了运营监测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论证了卓越绩效与运营监测管理深度融合的必要性,构建了卓越绩效管理评价与运营监测深度融合企业管理新模式,以"监测评价层、分析诊断层、协调改进层"三层融合为基础,以"四项管控、五大阶段"管控运行为机制保障,最终实现公司专业管理能力、效率和效益双提升。构建的电力企业管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绩效 运营监测 融合 管理新模式
下载PDF
血浆中游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吉世军 白静 杨钦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游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发病并于发病后12 h内入院的AMI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随访30 d,按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将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游离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发病并于发病后12 h内入院的AMI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随访30 d,按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n=20)和非MACE组(n=101)。收集患者住院的一般资料,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酶标法检测NETs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浆游离NETs对AMI患者短期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BNP、CK-MB、cTnⅠ水平以及糖尿病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血浆游离NETs水平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游离NETs水平升高(OR=6.902,95%CI:3.724~9.085)是AMI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游离NETs水平预测AMI患者30 d内发生MAC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和75.0%。结论外周血浆游离NETs水平与AMI患者短期预后相关,有望成为评估AMI患者预后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游离NETs cTn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