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中英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
作者 黄金菊 杨银权 《中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30期11-13,17,共4页
文章以全球化背景下中英两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与英国同学段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课程目标上,两国都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中国更侧重贡献社会和服务社会,而英... 文章以全球化背景下中英两国的历史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与英国同学段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课程目标上,两国都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中国更侧重贡献社会和服务社会,而英国更侧重个人发展和个人幸福;在课程内容上,两国都注重本国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国更关注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而英国更强调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英国历史课程标准存在众多优点,能给我国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育教学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课程标准 英国历史课程标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试论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建设——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
2
作者 杨银权 周海军 《大学教育》 2023年第22期18-21,共4页
地方院校的历史学专业承载了服务地方的使命,对该区域文化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历史学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文章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从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理论建设、实践建设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试论在新形势下地方院... 地方院校的历史学专业承载了服务地方的使命,对该区域文化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历史学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文章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从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理论建设、实践建设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试论在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如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有我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历史学 专业建设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陕西地产交易的宗族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银权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中国古代宗族血缘观念的深厚和聚族而居的特点,决定了土地买卖的宗族性特征非常明显,买主身份从宗亲血缘的视角来看,呈现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显著特征。在买主身份方面,亲族购买者比例较高,原因在于亲族对族人出售的地产具有优先权;... 中国古代宗族血缘观念的深厚和聚族而居的特点,决定了土地买卖的宗族性特征非常明显,买主身份从宗亲血缘的视角来看,呈现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显著特征。在买主身份方面,亲族购买者比例较高,原因在于亲族对族人出售的地产具有优先权;所以,土地在宗族内交易的比例较高,几乎占地产交易的一半。最后,宗族对寡妇出卖土地的行为更为慎重,有大量族人作为中人参与、见证寡妇的土地买卖。究其原因,主要是宗族在地方社会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力决定的;另外,还在于国家法律对宗法族规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族 土地买卖 清至民国 陕西
下载PDF
试论清代遣犯和流人群体对新疆开发的贡献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银权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54-57,共4页
清王朝在统一新疆后,为了加强对当地的有效治理,巩固其统治,大批的遣犯和流人被发往新疆各地。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这些特殊移民群体不仅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当地教育、社会习俗等文化方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清代 遣犯流人 新疆 开发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循良的特点及养成——以清代甘肃籍循良官吏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银权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46,共5页
清正廉明是清代甘肃卓异士人共有的特质,重视民生是他们始终铭记的信条,刚正不阿、处事平允是他们为官的准则。他们或被誉为"青天"、或被赞为"循良",或被"生祠以祷",成为中国古代优秀官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正廉明是清代甘肃卓异士人共有的特质,重视民生是他们始终铭记的信条,刚正不阿、处事平允是他们为官的准则。他们或被誉为"青天"、或被赞为"循良",或被"生祠以祷",成为中国古代优秀官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循良的养成不仅与儒家民本主义思想、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完备法令的约束与激励、家庭教育的培养等客观环境息息相关,更与士人传统儒家修齐治平等自我约束、自我期许关系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主义 清代 甘肃循良
下载PDF
被忽视的传统:中国古代隔离治疫发展述论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银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75-79,共5页
与近现代隔离机制相比,尽管中国古代的隔离措施、隔离方法、隔离观念还比较落后,但早在秦汉时期,甚至更早就已存在的避疫思想、隔离观念,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的隔离治疫历史不仅非常久远,而且要远早于西方社会。它历经秦汉时期的萌芽、... 与近现代隔离机制相比,尽管中国古代的隔离措施、隔离方法、隔离观念还比较落后,但早在秦汉时期,甚至更早就已存在的避疫思想、隔离观念,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的隔离治疫历史不仅非常久远,而且要远早于西方社会。它历经秦汉时期的萌芽、西晋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到两宋时期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尽管明清时期国家层面主导的隔离治疫事务有所衰落,但是以民间社会力量为主导的隔离治疫却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官绅协同的模式不仅促进了传统隔离治疫的发展,并为近现代隔离治疫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隔离措施 隔离治疫
下载PDF
清朝陕西解元时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银权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清朝陕西解元时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从解元产生的周期来看,咸丰朝最短,同治朝最长。所以,虽然解元的时间分布与皇帝在位时间长短成正比关系,但与解元产生周期没有直接关系。从影响解元时间分布的因素来看,解元的时间分布不仅... 清朝陕西解元时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从解元产生的周期来看,咸丰朝最短,同治朝最长。所以,虽然解元的时间分布与皇帝在位时间长短成正比关系,但与解元产生周期没有直接关系。从影响解元时间分布的因素来看,解元的时间分布不仅与皇帝在位时间长短有关,而且与科举制度变革、社会局势的稳定与否、统治者的政策导向,甚至与外部环境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陕西 解元 时间分布
下载PDF
清代甘肃进士时间与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银权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7-113,共7页
进士人数的多寡及分布,不仅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经济、教育、文化等发展水平,而且是文风、士习的直接反映。甘肃作为地处西北的边地省份,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清代甘肃共产生进士332名。这332名进士在清代各朝的分布状况... 进士人数的多寡及分布,不仅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经济、教育、文化等发展水平,而且是文风、士习的直接反映。甘肃作为地处西北的边地省份,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清代甘肃共产生进士332名。这332名进士在清代各朝的分布状况,不仅与甘肃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与清朝整个社会的发展轨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清代 甘肃进士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略论清代陕西籍解元地理分布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银权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20-24,共5页
清朝陕甘合闱时期陕西籍解元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这一时期的解元主要分布在西安府、同州府等关中地区,陕北和陕南的解元人数非常少,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究其原因,影响解元分布的因素非常复杂,既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清朝陕甘合闱时期陕西籍解元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这一时期的解元主要分布在西安府、同州府等关中地区,陕北和陕南的解元人数非常少,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究其原因,影响解元分布的因素非常复杂,既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文化教育程度有关,也与学校教育机构的分布、行政设置、自然环境、交通道路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导致人才地理分布不均衡的最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所以,教育资源的不均状态,不仅在今天存在,早在科举时代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陕西 解元分布
下载PDF
科举制废除利弊之再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银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0-22,共3页
科举制在晚清废除是其自身弊端和近代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举制的废除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以及中国新兴知识分子的形成,而且究科举精髓被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借鉴,甚至我们今天的公... 科举制在晚清废除是其自身弊端和近代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举制的废除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以及中国新兴知识分子的形成,而且究科举精髓被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借鉴,甚至我们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也在某种程度上与科举制有相似性。此外,科举废除所产生的诸如社会秩序的动荡、传统知识人对国家向心力的丧失,等等。所以,科举废除是利是弊,我们需要从两方面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新式学堂 废科举
下载PDF
士人之殇——清代甘宁青士人弃儒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银权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52-55,60,共5页
科举时代的士人弃儒现象并不鲜见,他们或弃儒而耕、而医、而戎,甚至而商,其人弃儒原因也各不相同。清代甘宁青士人之弃儒原因,除了科举竞争激烈、家庭贫困、身体疾患、亲老等因素外,清代陕甘合闱的科考制度、地处西北边陲的地理环境及... 科举时代的士人弃儒现象并不鲜见,他们或弃儒而耕、而医、而戎,甚至而商,其人弃儒原因也各不相同。清代甘宁青士人之弃儒原因,除了科举竞争激烈、家庭贫困、身体疾患、亲老等因素外,清代陕甘合闱的科考制度、地处西北边陲的地理环境及频繁的社会动荡都是加剧士人弃儒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甘宁青 士人 弃儒
下载PDF
试论科举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银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7-39,共3页
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科举入仕的中断使得旧式士人转而从商、从军,这不仅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经济基础,还为清王朝的覆亡培育了直接的掘墓人。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儒家的忠君思想开始动摇,大批士人的留学... 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科举入仕的中断使得旧式士人转而从商、从军,这不仅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经济基础,还为清王朝的覆亡培育了直接的掘墓人。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儒家的忠君思想开始动摇,大批士人的留学和新式学堂教育为他们接受西方革命学说提供了机会,而这又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废除 新式学堂 辛亥革命
下载PDF
论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的特点及意义——对传统科举的挑战与冲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银权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7-60,共4页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既与传统的科举制度有所相似,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多地打破了旧科举的一些限制,力图体现自身特色,特别是它所倡导的平均主义、开设女科等举措无疑加速了清末科举制的废除进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平天...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既与传统的科举制度有所相似,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多地打破了旧科举的一些限制,力图体现自身特色,特别是它所倡导的平均主义、开设女科等举措无疑加速了清末科举制的废除进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平天国的科举制考试是古代科举考试和近现代考试制度的一个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科举考试 特点 意义
下载PDF
清代知识女性的知识养成及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银权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清代知识女性人数多于历朝,她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与家庭环境、婚姻生活以及与她们不同寻常的阅历有关,而艺妓则是在与名士的交往酬唱中学识大增。此外,清代知识女性关注社会事务的色彩比较明显,尤其是在清初和清末的社会动荡之际。
关键词 清代 知识女性 知识养成 特点
下载PDF
科举制的废除与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萌芽与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银权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科举制的废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直到1905年最终废除的过程。科举制的废除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不但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加速了社会近代化转型的进程和新式学堂教育的普及,而且打破了长期以来... 科举制的废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直到1905年最终废除的过程。科举制的废除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不但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加速了社会近代化转型的进程和新式学堂教育的普及,而且打破了长期以来男子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得中国女性逐渐获得了享受国民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封建制度下文化教育被垄断的解禁,也是男女教育平等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新式学堂 女子学校教育
下载PDF
清代三次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及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银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八股文作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法定文体,在其运行的几百年间,为统治阶级笼络人才,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陈旧、刻板的弊端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渐暴露。在清代就有过三次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这几次改革...  八股文作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法定文体,在其运行的几百年间,为统治阶级笼络人才,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陈旧、刻板的弊端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渐暴露。在清代就有过三次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这几次改革对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八股文 科举制改革 知识分子
下载PDF
论降清知识分子在缓解社会及民族矛盾方面的作用
17
作者 杨银权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6-79,共4页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处在汉族人民汪洋大海般的包围之中,各地的反清斗争绵延不断,使得清王朝的统治者十分棘手。究其根源,则是因为清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激起了广大汉族人民的仇视。对于清政权来说,要想在中原站稳脚跟、巩固...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后,处在汉族人民汪洋大海般的包围之中,各地的反清斗争绵延不断,使得清王朝的统治者十分棘手。究其根源,则是因为清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激起了广大汉族人民的仇视。对于清政权来说,要想在中原站稳脚跟、巩固统治,必须首先缓和各种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而对于采取何种措施来达到这样的目的,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降清知识分子以其娴熟的治理国家经验帮助清王朝统治者实现了这一目的,从而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清知识分子 民族矛盾 社会矛盾 清王朝
下载PDF
归附汉族知识人在清初人才战略中的作用
18
作者 杨银权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9-121,共3页
虽然归附知识人没有忠于大明王朝,他们却为清王朝政权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重视人才策略的制定、人才的培养及选拔途径、人才选拔的标准,无一不是在归附汉族知识人的建议下制定和实施的。事实证明,他们的活动... 虽然归附知识人没有忠于大明王朝,他们却为清王朝政权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重视人才策略的制定、人才的培养及选拔途径、人才选拔的标准,无一不是在归附汉族知识人的建议下制定和实施的。事实证明,他们的活动对清早期的战争和清初的政权巩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知识人 人才战略
下载PDF
试论清代甘肃士人向上流动的捷径——以军功奖叙为例
19
作者 杨银权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在科举正途之外,经由军功向上流动成为清代甘肃读书人科举之外的一条重要途径。其经此而跻身士绅群体者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所获功名和学衔也各不相同。其中,既有经此途径获取功名学衔改变身份者,也有因此获得出仕机会和资格者。探究这一... 在科举正途之外,经由军功向上流动成为清代甘肃读书人科举之外的一条重要途径。其经此而跻身士绅群体者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所获功名和学衔也各不相同。其中,既有经此途径获取功名学衔改变身份者,也有因此获得出仕机会和资格者。探究这一突出现象的原因,既与甘肃地处西北边疆、军事人才众多有密切关系,也与甘肃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息息相关。此外,经由军功获得学衔及功名的品级也与士人原有的学衔呈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甘肃士人 军功奖叙
下载PDF
论归附知识分子在皇太极强化中央集权中的作用
20
作者 杨银权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99,共3页
对于努尔哈赤建立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是十分不满的,特别是对朝贺时四大贝勒与他南面并坐的局面更是无法容忍。所以他倾心仿照明朝大搞专制集权,以达到提高皇权,加强统治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那些被时人和后... 对于努尔哈赤建立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是十分不满的,特别是对朝贺时四大贝勒与他南面并坐的局面更是无法容忍。所以他倾心仿照明朝大搞专制集权,以达到提高皇权,加强统治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那些被时人和后人严厉批评的降人知识分子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纷纷上疏,提出了合理解决这一矛盾的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皇太极不但提高了皇权、巩固了君权、完善了各种制度和机构建设,而且使封建王朝体制日渐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降知识分子 皇太极 中央集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