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诊断试剂采购与管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锦云 杨正聪 +1 位作者 吴棣 蒋燕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年第3期286-287,298,共3页
结合医院体外诊断试剂采购与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采购流程及采购模式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本文从体外诊断试剂采购方式、"专机专用分析试剂"采购及采购相关事宜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体外诊断试剂采购与管理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体外诊断试剂 采购与管理
下载PDF
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困境及策略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锦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2-73,共2页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一方面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步履维艰,其中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满足社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解决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析。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困境 策略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现状的调研与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锦云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47-48,共2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并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特色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探寻解决的方法,希望给高职院校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以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心理 调研 对策
下载PDF
微信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锦云 《鄂州大学学报》 2015年第8期72-73,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对于各种新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渐普遍起来。微信作为当前使用率最高的公众服务平台,具有独特优势,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图书管理工作者应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对其进行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对于各种新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渐普遍起来。微信作为当前使用率最高的公众服务平台,具有独特优势,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图书管理工作者应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微信 应用
下载PDF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锦云 《文教资料》 2007年第13期24-25,共2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加剧了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给高等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针对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壮大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建...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加剧了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给高等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针对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壮大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高校
下载PDF
中日近代人才观比较——严复与伊藤博文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锦云 《鄂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56-58,共3页
中日两国在近代面临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时,各自分别采取了"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的不同接受姿态,其结果也大不相同。该文以严复与伊藤博文学成归国后的境遇示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关键词 中体西用 和魂洋才 严复 伊藤博文
下载PDF
知识型社会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锦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年第13期87-89,共3页
在简述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探讨了优化与创新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图书管理 优化 创新 知识型社会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图书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锦云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11期278-,共1页
随着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高等职业教育也越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模式的升级、信息技术的推广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上的革新和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掌握社会形势,抓住现实机遇,专注... 随着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高等职业教育也越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模式的升级、信息技术的推广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上的革新和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掌握社会形势,抓住现实机遇,专注解决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并不断进行经验的累积和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 信息化改革 图书数字化 校园网建设
下载PDF
试论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培养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锦云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7X期24-24,共1页
学生干部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和学联系衔接的桥梁,是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抓好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是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学生干部素质培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电子阅览室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究
10
作者 杨锦云 《科技传播》 2015年第10期123-124,共2页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在高职院校建设电子阅览室,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储备,而且提高了获取信息的速度,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在建设电子...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在高职院校建设电子阅览室,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储备,而且提高了获取信息的速度,对于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在建设电子阅览室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促进高职院校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电子阅览室 对策
下载PDF
城市形象传播视角下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以苏州博物馆西馆为例
11
作者 杨锦云 魏洁 《设计》 2024年第16期152-154,共3页
针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现象和问题,将博物馆展示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优势助力传播城市形象。从城市形象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与内在关系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形象传播视角下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以苏州博物馆西馆为例... 针对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现象和问题,将博物馆展示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优势助力传播城市形象。从城市形象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点与内在关系角度出发,分析城市形象传播视角下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以苏州博物馆西馆为例探索其对苏州城市形象的建构作用。博物馆通过转译典型符号、打造场景叙事、融合数字技术等方法,能够有效传播城市形象。归纳适用于传播城市形象的博物馆展示设计路径,为博物馆参与构建与传播城市形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博物馆 展示设计 符号转译 场景叙事 交互体验
下载PDF
某医院HIV感染检出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友芬 李俊如 +2 位作者 李建 杨锦云 李明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375-1376,共2页
目的了解凉山HIV的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52010年凉山州某医院HIV检测资料,并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6年共检测27 036例,HIV阳性524例,检出率1.94%。其中,2005年的检出率为0.5%,2010年的检出率为... 目的了解凉山HIV的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52010年凉山州某医院HIV检测资料,并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6年共检测27 036例,HIV阳性524例,检出率1.94%。其中,2005年的检出率为0.5%,2010年的检出率为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4例HIV感染者中男性370例,女性154例,男∶女为2.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140岁组,构成比76.33%,其次为020岁年龄组,构成比1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分布以彝族为主,构成比为84.73%,其次为汉族,构成比为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科别广泛,但以外科、内科、门诊为多。结论凉山地区HIV感染呈急速上升态势,务必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感染 流行特征
下载PDF
细菌半定量培养新法(十二级法)研究报告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肇立 周文 +5 位作者 李俊如 李键 杨锦云 任萍 陈旭 黄静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建立开放部位非均质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的新方法 (十二级法)。方法采用"十二级法"和传统"四区划线法"(即五级法)对"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咽拭子及临床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从重复性、区分细菌相对数量的细致性及... 目的建立开放部位非均质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的新方法 (十二级法)。方法采用"十二级法"和传统"四区划线法"(即五级法)对"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咽拭子及临床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从重复性、区分细菌相对数量的细致性及临床诊断符合率等方面予以比较。结果重复性:"十二级法"和"四区划线法"均较差,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45%和20.38%,但前者受操作等因素影响较小,结果差异多在1-2个档次之内;后者受操作等因素影响明显,同一标本的同种细菌为1+4+。区分细菌相对数量的细致性:"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咽拭子的非厌氧菌半定量培养;若用"十二级法"判读,非β-溶血性链球菌、奈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G-杆菌和酵母样真菌的平均携带量分别为0.45、0.35、〈0.1、〈0.1和〈0.1,差别显著;若用"四区划线法"判读,以上各菌却有可能差别不大。诊断符合率:对于痰培养的机会致病菌,若与涂片中白细胞区域优势菌对应以"十二级法"菌量〉该菌口咽部正常携带量为"可疑感染菌"判定标准,阳性率18.92%(521/2754),与临床确诊加疑诊的符合率〉85%;若以其"四区划线法"菌量大于非β-溶血性链球菌菌量为"可疑感染菌"判定标准,则阳性率仅5.92%(163/2754),漏诊较多。二者比较,2χ=213.94,P〈0.001。结论 "十二级法"优于"四区划线法",值得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半定量培养 十二级法 四区划线法
下载PDF
试论高职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意义
14
作者 杨锦云 《职业技术》 2007年第6期70-70,共1页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服务学生、培养学生,推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本文试论述通过转变教育职能,实现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生为本 高职教育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凉山州HIV与HBV、HCV、TP重叠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友芬 杨锦云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研究HIV合并HBV、HCV、TP感染的现状及其特点,为HIV/AIDS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406例HIV阳性血清进行HBV、HCV、TP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HIV感染者HBV、HCV、TP感染率。结果 406例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 目的研究HIV合并HBV、HCV、TP感染的现状及其特点,为HIV/AIDS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406例HIV阳性血清进行HBV、HCV、TP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HIV感染者HBV、HCV、TP感染率。结果 406例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有68例(16.7%),感染HCV有210例(51.7%),感染TP有69(17.0%)。同时感染HBV/HCV的有34例(8.41%),感染HBV/TP的有6例(1.5%),感染HCV/TP的有28例(6.9%),同时感染HBV/HCV/TP的有4例(0.93%)。结论治疗HIV应注意HCV、HBV、TP的多重感染治疗,并加强HIV、HCV、HBV、TP感染者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梅毒 合并感染
下载PDF
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旭 杨肇立 +5 位作者 周文 李俊如 李键 杨锦云 任萍 黄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探讨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肺炎克雷伯菌的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查阅2005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住院... 目的探讨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肺炎克雷伯菌的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查阅2005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住院患者痰内筛检出肺炎克雷伯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白细胞吞噬菌的确存在,但阳性率不高;肺炎克雷伯菌131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为0.1、≥0.2的阳性率分别为52.78%、66.31%;两者确诊率比较,χ2=5.24,0.05<P<0.1。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C级的阳性率分别为64.77%、58.14%;两者确诊率比较,χ2=0.54,P>0.25。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实验并报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肺炎 呼吸道感染 痰半定量培养 细菌数量
下载PDF
下呼吸道大肠埃希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俊如 杨肇立 +5 位作者 周文 李键 杨锦云 任萍 陈旭 黄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大肠埃希菌的菌量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选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大肠埃希菌的菌量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选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的涂片对应菌做鉴定及药敏试验(当地健康人群口咽部G-杆菌的携带概率为33%,平均携带菌量小于0.1,故临床标本G-杆菌量以≥O.1为筛检指标)。查阅2005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住院病人痰内筛检出大肠埃希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大肠埃希菌163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的临床诊断率为43.33%,≥O.2的临床诊断率为50.38%;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的临床诊断率为55.56%,C级的临床诊断率为38.18%;前者高于后者17.38%,但r=4.89,P〈0.05。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大肠埃希菌的相对数量≥O.1时,应做药敏试验并报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下呼吸道感染 痰半定量培养 细菌数量
下载PDF
下呼吸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键 杨肇立 +5 位作者 陈旭 周文 李俊如 杨锦云 任萍 黄静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筛检表皮葡萄球菌的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十二级法。查阅2005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住院患者痰内筛检出...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筛检表皮葡萄球菌的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十二级法。查阅2005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住院患者痰内筛检出表皮葡萄球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表皮葡萄球菌101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为0.1、≥0.2的临床诊断例数/总例数(阳性率)分别为2/10(20.00%)、54/91(59.34%);二者比较,=11.75,P<0.005。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C级的临床诊断例数/总例数(阳性率)分别为32/56(57.14%)、24/45(53.33%);二者确诊率比较,=0.55,0.75<P<0.90。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表皮葡萄球菌的相对数量>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试验并报告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下呼吸道感染 痰半定量培养 细菌数量
下载PDF
痰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十二级法筛检鲍曼不动杆菌探讨
19
作者 任萍 杨肇立 +5 位作者 李俊如 李建 陈旭 周文 杨锦云 黄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64-156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半定量培养十二级法在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以及该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所有细菌培养的痰标本肉眼检查合格后,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油镜观察,并做十二级法半定量培养;以其相对数量大于口咽部... 目的探讨细菌半定量培养十二级法在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以及该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所有细菌培养的痰标本肉眼检查合格后,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油镜观察,并做十二级法半定量培养;以其相对数量大于口咽部正常携带平均数量的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和白细胞吞噬菌为拟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的全部痰标本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病历做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139株,其首次培养相对数量0.1、≥0.2的出院诊断率分别为71.0%、88.1%;二者的临床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吞噬率38.13%(53/139)。标本质量A+B级和C级的临床诊断率分别为82.9%、55.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于ICU(66株,占47.5%)和呼吸内科(30株,占21.6%)。对试验药物大多耐药,泛耐药菌株66株(占47.48%)。结论不单仅以白细胞吞噬菌为筛检指针,同时兼用相对数量大于或等于0.1为筛检指针比较适宜;痰标本的高质量有利于感染菌检出;ICU和呼吸科系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灾区;该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切实强化耐药性监测及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半定量培养 十二级法 筛检指针 耐药性
下载PDF
痰液半定量培养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系
20
作者 周文 杨肇立 +5 位作者 李俊如 李键 杨锦云 任萍 陈旭 黄静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痰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断的关系。方法涂片观察标本质量、白细胞吞噬菌及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同时采用细菌半定量12级法培养。查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 目的探讨痰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断的关系。方法涂片观察标本质量、白细胞吞噬菌及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同时采用细菌半定量12级法培养。查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的确存在,但不多见。铜绿假单胞菌128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0.2、≥0.3的确诊率分别为76.9%、78.3%、76.1%;三者的确诊、疑诊、否诊比较,=-52.096,P>0.995。首次培养标本质量为A、B、C级的确诊率分别为91.7%、79.4%、63.4%;A+B级与C级1次的确诊率比较,=4.82,P<0.05;C级1次与C级2次(第1次为C级,第2次未必)的确诊率比较,=0.014,P>0.9。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对数量>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下呼吸道感染 出院诊断 痰半定量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