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癌农杆菌在丝状真菌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长得 刘刚 +1 位作者 郑易之 邢苗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5期784-787,共4页
原生质体转化法是丝状真菌转化的传统方法,但其过程繁琐且转化效率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原本是进行植物遗传转化的标准方法,但近年来发现该方法还可用于丝状真菌的转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转化具有操作简便、转化效率高... 原生质体转化法是丝状真菌转化的传统方法,但其过程繁琐且转化效率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原本是进行植物遗传转化的标准方法,但近年来发现该方法还可用于丝状真菌的转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丝状真菌转化具有操作简便、转化效率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从而可以解决丝状真菌转化难的问题。在本文中,就其转化机制、特点和转化条件优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丝状真菌 转化 T-DNA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的四个维度
2
作者 杨长得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6,共2页
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引导学生走出复习误区等,提出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要有高度、梯度、效度及温度四个维度,初步阐述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复习 高度 温度 梯度 效度
下载PDF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3
作者 杨长得 《新课程》 2016年第8期25-25,27,共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结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是指学校设计开发的新的课程,即学校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结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是指学校设计开发的新的课程,即学校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校本课程开发 地方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 国家课程 当地社区 个性特长 学校特色 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创新
下载PDF
学生社团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以一位学校魔术社的校友为例
4
作者 杨长得 张夏乐 王淑琴 《新课程》 2018年第12期209-209,共1页
以一个鲜活的经典案例作为引子,初步阐述了学生社团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具有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以及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作用。
关键词 学生社团 高中 生涯规划教育
下载PDF
生涯教育,让选择更有力量--以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生涯教育实践为例
5
作者 杨长得 王淑琴 +1 位作者 闻佳鑫 汪亚安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1年第2期143-145,共3页
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释放学生的选择权。落实高中生涯教育,提升学生选择能力成为热门话题。文章以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生涯教育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师资建设、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等,总结了生涯教育存在的困惑... 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释放学生的选择权。落实高中生涯教育,提升学生选择能力成为热门话题。文章以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生涯教育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师资建设、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等,总结了生涯教育存在的困惑并进行初步讨论,以期对正在实施生涯教育的学校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教育 发展指导 选择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里氏木霉转化体系的建立和条件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刚 杨长得 +2 位作者 康康 邢苗 田生礼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8,共5页
目的: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实现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的遗传转化,并优化转化条件。方法:构建含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的双元载体pCAM-hph后,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获得转化菌株。将根癌农杆菌的转化菌株和里氏木霉的分生孢子共培养后... 目的: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实现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的遗传转化,并优化转化条件。方法:构建含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的双元载体pCAM-hph后,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获得转化菌株。将根癌农杆菌的转化菌株和里氏木霉的分生孢子共培养后在含100μg/mL潮霉素的抗性平板上筛选里氏木霉转化子,并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对转化子中的插入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使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转化里氏木霉,每106个分生孢子可获得25.8个转化子。最佳的转化条件为:农杆菌初始浓度为OD660约为0.8,孢子数为106个,共培养时间为48h,pH为5.0~5.5,培养温度为28℃。结论: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里氏木霉转化方法,并获得了最佳的转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根癌农杆菌 分生孢子 潮霉素磷酸转移酶 双元载体
原文传递
酪丁酸梭菌代谢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发酵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贵清 刘刚 杨长得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6,共7页
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可以利用葡萄糖、木糖、纤维二糖、阿拉伯糖等多种底物进行产酸发酵,主要发酵产物为丁酸和乙酸,是一种适合于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丁酸的菌种。将酪丁酸梭菌乙酸发酵关键基因取代为丁酸发酵... 酪丁酸梭菌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可以利用葡萄糖、木糖、纤维二糖、阿拉伯糖等多种底物进行产酸发酵,主要发酵产物为丁酸和乙酸,是一种适合于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丁酸的菌种。将酪丁酸梭菌乙酸发酵关键基因取代为丁酸发酵关键基因来构建突变株,可使突变株丁酸发酵量增多,乙酸发酵量减少。分别获得来源于丙酮丁醇梭菌的丁酸代谢关键酶基因——乙酰乙酰辅酶A转移酶基因(thl)、来源于酪丁酸梭菌本身的乙酸代谢关键酶基因片段——磷酸转乙酰基酶基因片段(pta)和来源于质粒pIMP1的红霉素抗性基因(em)。将它们与质粒pUC19相连构建为非复制性质粒pUC19-EPT。通过电转化将其导入酪丁酸梭菌中。利用红霉素抗性平板筛选获得转化子,通过PCR验证发现,获得的突变株染色体上pta被thl替换。在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发酵中,突变株丁酸得率为0.47,较野生型增大了34%,乙酸得率为0.05,较野生型下降了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丁酸梭菌 丁酸 乙酰乙酰辅酶A转移酶 磷酸转乙酰基酶 代谢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