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雄彬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第5期220-220,共1页
核心素养与通常意义上的素养不同,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自身的未来发展。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未来发展的主要时期,是学生核心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核心素质培育的重要性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信... 核心素养与通常意义上的素养不同,它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自身的未来发展。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未来发展的主要时期,是学生核心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核心素质培育的重要性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对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简述,并举例说明其具体实施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质 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寸草春晖未及报 长使先生悔不迭——《永久的悔》所透出的“孝”的反省和忏悔
2
作者 杨雄彬 《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第4期12-13,共2页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这是闺中少妇之悔;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是李煜的亡国之悔;挥泪斩马谡,自请贬三级——这是诸葛亮的知人不明之悔;而“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则是我国现代著名...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这是闺中少妇之悔;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是李煜的亡国之悔;挥泪斩马谡,自请贬三级——这是诸葛亮的知人不明之悔;而“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则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孝的忏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 忏悔 春晖 反省 永久 著名学者 国学大师 诸葛亮
下载PDF
书生·革命家·探索者——从《觅渡、觅渡、渡何处》看瞿秋白的不朽人生
3
作者 杨雄彬 《语文教学研究》 2013年第9期10-11,共2页
《觅渡、觅渡、渡何处》(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一册)是以政治散文而蜚声当代文坛的梁衡先生的一篇力作。文章阐述的是我党历史人物瞿秋白同志的不朽人生,即其由此岸(旧文人)到彼岸(职业革命家)的“觅渡”过程,并揭示了... 《觅渡、觅渡、渡何处》(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一册)是以政治散文而蜚声当代文坛的梁衡先生的一篇力作。文章阐述的是我党历史人物瞿秋白同志的不朽人生,即其由此岸(旧文人)到彼岸(职业革命家)的“觅渡”过程,并揭示了其伟大的人格意义,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深长的感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家 瞿秋白 人生 探索者 当代文坛 政治散文 语文读本 历史人物
下载PDF
毁损、劫掠、糟践:敦煌文物的悲剧——从《道士塔》看愚昧、无知、窳败所致的文化浩劫
4
作者 杨雄彬 《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8期14-15,共2页
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在奔涌着万斛情感的同时,每每闪耀着理性的思辨之光一“把知性融人感性”(余光中语)。即是说,他将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生命体验——“苦旅”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反思意味的文化散文,给人以深长的思考,深长的... 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在奔涌着万斛情感的同时,每每闪耀着理性的思辨之光一“把知性融人感性”(余光中语)。即是说,他将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生命体验——“苦旅”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反思意味的文化散文,给人以深长的思考,深长的感喟。选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的《道士塔》便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塔》 文化散文 敦煌文物 高中语文第三册 劫掠 愚昧 悲剧 无知
下载PDF
是仁慈忍让,还是故意养成其恶?——《郑伯克段亏鄢》新解
5
作者 杨雄彬 《语文教学研究》 2012年第10期12-13,共2页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转》中的名篇,现为人教版高中语文渎本(必修)第一册之课文。它主要向我们展示了公元前722年5月,郑庄公在鄢打败了他的弟弟共叔段这一历史事件。
关键词 《郑伯克段于鄢》 忍让 仁慈 故意 高中语文 历史事件 第一册 人教版
下载PDF
是追求完美,还是刻意“作秀”?——《一厘米》教学断想
6
作者 杨雄彬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一厘米》是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它已被选人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教材(上)。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女主人公陶影(一位普通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竭力要在儿子面前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形... 《一厘米》是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它已被选人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教材(上)。课文的主要意思是:女主人公陶影(一位普通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竭力要在儿子面前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的形象,并为此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教参对她的做法也是予以肯定的:“她是普通的.但又是可敬可佩的”。笔者也很愿意,很希望相信女主人公是在追求完美,因为笔者也是一个为人父者,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还是深有感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求 作秀 断想 教学 女主人公 语文教材 义务教育 短篇小说
下载PDF
《论语》——引领教师走向成熟的导师
7
作者 杨雄彬 阳玉林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3期43-43,共1页
一般来说,老师在进行《(论语)六则》备课时,往往只会联想到《论语》只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研究万世师表——孔子的宝贵资料,是我国科举考试儒生必读的“四书”之一,根本就不会想到它还是一部教育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值得一... 一般来说,老师在进行《(论语)六则》备课时,往往只会联想到《论语》只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研究万世师表——孔子的宝贵资料,是我国科举考试儒生必读的“四书”之一,根本就不会想到它还是一部教育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值得一读再读的宝贵的教科书。当你对这部仅有一万一千余字的书读得娴熟于心的时候。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它何止是一部珍贵的教科书!它分明是一个用独特语言引领我们教师走向成熟的教育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成熟 教师 引领 教育工作者 导师 “四书” 科举考试
下载PDF
言“志”以“礼”,评“志”以“礼”——《子路、曾哲、冉有、公两华侍坐》中的“礼”
8
作者 肖录斌 杨雄彬 《语文教学研究》 2013年第2期9-11,共3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时代新旧交替,礼乐革故鼎新;大潮汹涌,哲人关注;学派蜂起,百家争鸣,纷纷对礼崩乐坏的世道提出自己的拯救之方。比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礼治礼让,墨家的兼爱非攻...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时代新旧交替,礼乐革故鼎新;大潮汹涌,哲人关注;学派蜂起,百家争鸣,纷纷对礼崩乐坏的世道提出自己的拯救之方。比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礼治礼让,墨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严刑峻法,等等。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便是儒家思想,两千年来尊崇不替。儒家是孔子创立的,其思想理念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里。可以这样说,在《论语》的篇章里,都氤氲着儒家的核心思想——礼:“礼”蕴文中,“礼”透字外。我们不妨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具体来谈,以借一斑而窥全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 “志” 子路 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 《论语》 思想大解放 封建统治者
下载PDF
电压切换回路设计缺陷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雄彬 张晓霞 《电力建设》 2008年第12期55-57,共3页
2007年11月3日中山局220kV小榄站全站失压,针对这次跳闸事故,分析了电压切换回路电压切换原理,指出电压切换回路的信号回路存在隐性缺陷,若运行方式变更.无法对信号"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准确报警,给变电站二次系统稳定运行留... 2007年11月3日中山局220kV小榄站全站失压,针对这次跳闸事故,分析了电压切换回路电压切换原理,指出电压切换回路的信号回路存在隐性缺陷,若运行方式变更.无法对信号"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准确报警,给变电站二次系统稳定运行留下隐患。结合实际提出了电压切换回路的改进方法和维护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切换 刀闸辅助接点 双位置继电器接点
原文传递
《端午的鸭蛋》:仅仅是诗意的怀想吗?
10
作者 杨雄彬 《语文月刊》 2016年第2期55-57,共3页
《端午的鸭蛋》,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先生的一组系列文章《家乡的食物》中的其中一篇华章,编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下)。这是一篇令人咂嘴不己的写风俗、谈食物、温旧梦、记乡情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以他的生花妙笔,将... 《端午的鸭蛋》,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先生的一组系列文章《家乡的食物》中的其中一篇华章,编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下)。这是一篇令人咂嘴不己的写风俗、谈食物、温旧梦、记乡情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以他的生花妙笔,将生活艺术化,即把原本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端午风俗)写得饶有情趣,饶有意味,将原本再寻常不过的小小的咸鸭蛋写得别有滋味,别有特色:那“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的绘声绘色,以及动感、快感;那“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们自己挑一个……淡青壳的……秀气”的活灵活现:“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的淡而有味,淡而别具一格,恰称人怀抱,直令人有大快朵颐之想:那“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以及家家喝雄黄酒、户户午餐“十二红”的盎然、熙然、醺然,真个是何其乐,何其美!令人不由得莞尔一笑日:“桃花源之民欤?”慨然而叹曰:“生活多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蛋 端午 生活艺术化 诗意 回忆性散文 语文教材 日常生活 别具一格
原文传递
《渐》之别解
11
作者 杨雄彬 《语文月刊》 2015年第4期62-64,共3页
现代作家丰子恺先生的《渐》(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是其于岁月之河中感悟人生的一篇随笔,很是脍炙人口的。作者认为:“渐”——时间的缓慢过去而人不能察觉;事物的变更渐进,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因为它“是用每步相差极微... 现代作家丰子恺先生的《渐》(人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是其于岁月之河中感悟人生的一篇随笔,很是脍炙人口的。作者认为:“渐”——时间的缓慢过去而人不能察觉;事物的变更渐进,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因为它“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为此,作者还列举了生活中的很多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解 语文读本 现代作家 人教版 丰子恺 作者 事物 痕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