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络药理学分析活性成分及潜在治疗靶点
1
作者 敬言 马涉 +3 位作者 黄仁俊 杨骁侠 汤笑尘 于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346-4352,共7页
背景:右归丸具有温肾助阳、益精填髓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肾阳虚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具有较好的疗效。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①网络药理学分析:通... 背景:右归丸具有温肾助阳、益精填髓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肾阳虚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具有较好的疗效。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①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TCMSP等数据库获取经过筛选后的右归丸有效成分与作用基因靶点,在GeneCards等数据库中收集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基因,取二者交集进行拓扑结构分析,得到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治疗靶点。使用R软件对核心治疗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②分子对接:运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中药活性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分子结合能预测。③动物实验: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退变组与退变+右归丸组,每组6只。取退变组与退变+右归丸组大鼠,采用纤维穿刺法制备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造模后2周,退变+右归丸组大鼠给予右归丸汤剂(1次/d)灌胃,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结论:①筛选出右归丸有90种活性成分和64种靶点,且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大豆黄素,4′-O-甲基尼亚萨酚。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AKT1、白细胞介素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富集分析发现,交集基因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改善椎间盘退变。②分子对接实验验证了右归丸中的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等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能力。③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退变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退变+右归丸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低于退变组(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退变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细胞数量减少;退变+右归丸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可见重建趋势,髓核细胞数量较退变组增加。④结果表明,右归丸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等核心靶点改善椎间盘退变,进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腰椎间盘突出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潜在靶点 纤维环穿刺
下载PDF
针刀疗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向东 谢国庆 +5 位作者 王庆甫 杜春林 余军 时宗庭 杨骁侠 薛志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81-1683,16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诊断为颈性眩晕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刀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及常规非手术治疗组)和治疗组:针刀+SGB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椎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诊断为颈性眩晕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刀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及常规非手术治疗组)和治疗组:针刀+SGB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组针刀+SGB组较对照组3组之任一疗法改善均更明显。针刀+SGB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中针刀疗法有效率为86.6%,SGB疗法有效率为86.6%,常规非手术疗法有效率为76.7%,4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组治疗颈性眩晕均有效果,而SGB+针刀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具有疗效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刀疗法
下载PDF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向东 裴晓华 +3 位作者 时宗庭 王庆甫 杨骁侠 薛志朋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男15例,女33例。年龄47~75岁,中位数58.5岁。病程3个月至8年,中位数23.5个月。3例有膝关节扭伤史,38例合并膝骨关节炎。均有...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男15例,女33例。年龄47~75岁,中位数58.5岁。病程3个月至8年,中位数23.5个月。3例有膝关节扭伤史,38例合并膝骨关节炎。均有膝关节疼痛、髌内侧压痛,且Shelf征及MPP试验均为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38例、Mc Murray试验阳性37例、浮髌试验阳性2例、关节弹响32例、关节交锁27例、打软腿26例、股四头肌萎缩19例。结果:48例患者均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均由髌内侧滑膜皱襞病变引起,术中彻底切除病变的滑膜皱襞。病变的滑膜皱襞形态按Sakakibara法分类,A型3例、B型7例、C型30例、D型8例。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51±17)分提高至术后(89±11)分。结论:关节镜检查可直观、准确地发现引发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病变滑膜皱襞,并在术中彻底切除,迅速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膝关节功能,应作为诊断和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滑膜皱襞综合征
下载PDF
尪痹制剂与非甾体抗炎药对比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恒平 方心 +4 位作者 薛斌 于栋 时宗庭 杨骁侠 张清烽 《河北中医》 2017年第2期180-184,189,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尪痹制剂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手工和在线检索尪痹制剂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电子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 目的系统评价尪痹制剂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手工和在线检索尪痹制剂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电子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依据纳入标准筛选合格研究并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组评分方法行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学质量评价,Revman软件实施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绘制倒置漏斗图等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纳入4篇临床研究文献,全部研究均报道了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甾体抗炎药比较,尪痹制剂治疗OA有效率较高[OR=5.76,95%CI(2.43,13.65),Z=3.97,P<0.0001],且不良反应率较低[OR=0.09,95%CI(0.03,0.25),P<0.000001],但在改善关节疼痛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3,95%CI(-0.36,0.11),P=0.29]。尪痹制剂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非甾体抗炎药组。结论基于目前证据,尪痹制剂可以有效治疗KOA,安全性较好,但鉴于较低的纳入研究质量以及本研究的局限性,目前证据尚难以得出较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中药疗法 计算机系统 Meta分析
下载PDF
椎间孔镜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骁侠 于栋 张清烽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2期42-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收治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23例,均采用椎间孔镜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60~240 min,术中出血量100~250 mL,总住院时间7~10 d...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收治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23例,均采用椎间孔镜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60~240 min,术中出血量100~250 mL,总住院时间7~10 d。23例切口甲级愈合;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时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5.7%。结论:椎间孔镜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 经皮椎弓根螺钉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动力失衡模型兔颈椎间盘病理改变及终板软骨细胞的迁移凋亡规律 被引量:7
6
作者 于栋 刘侃 +3 位作者 时宗庭 杨骁侠 刘恒平 张清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75-1679,共5页
背景:颈肌在维持椎体力学平衡以及颈椎病致病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临床多种颈部症状的主导病因,颈椎力学失平衡及颈椎间盘的退变可看作是以颈肌为主的软组织病变的结果。目的:观察颈前肌短缩痉挛所致颈椎动力... 背景:颈肌在维持椎体力学平衡以及颈椎病致病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临床多种颈部症状的主导病因,颈椎力学失平衡及颈椎间盘的退变可看作是以颈肌为主的软组织病变的结果。目的:观察颈前肌短缩痉挛所致颈椎动力失衡模型兔颈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的病理变化,以及异常应力下椎间盘各结构细胞的凋亡规律。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8只,随机分成模型组(n=14)、假手术组(n=14)。模型组于甲状软骨外下方约1 cm处将双侧胸锁乳突肌用医用硅胶硬管垫起致其短缩,建立颈椎动力失衡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胸锁乳突肌分离其中部后,直接逐层缝合。于造模后2个月同一时间取材。颈椎间盘及终板软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颈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的迁移变化情况,运用TUNEL法检测颈间盘终板软骨、纤维环中细胞的凋亡情况。实验方案经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模型组颈椎间盘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而假手术组未见明显改变;模型组颈椎间盘终板关节软骨区与纤维环区界限明显,未发现明显细胞迁移现象,但椎间盘终板生长软骨区细胞已明显向关节软骨区迁移;模型组椎间盘关节软骨区、生长软骨区出现细胞过度凋亡,其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纤维环区细胞亦出现一定程度的凋亡,其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有明显增加(P<0.05);(2)结果表明,颈前肌短缩痉挛所致动力失衡(颈椎肌性痉挛所致的异常应力),短期内未发现终板软骨与纤维环之间的细胞迁移,但早期即可出现生长软骨层细胞明显向关节软骨层迁移,且椎间盘的终板软骨、纤维环区发生显著的细胞凋亡现象,可为研究椎间盘早期退变的病因机制提供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痉挛 椎间盘退变 颈椎 终板 软骨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关节镜下定点局限成形治疗跟腱Haglund病15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栋 时宗庭 +4 位作者 杨骁侠 张清烽 马占华 陈兆军 张毅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定点局限成形治疗跟腱Haglund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采用关节镜定点局限成形治疗跟腱Haglund病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1-54岁,平均37.5岁;左踝8例,右踝7例。术前均表现为跟骨后上...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定点局限成形治疗跟腱Haglund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采用关节镜定点局限成形治疗跟腱Haglund病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1-54岁,平均37.5岁;左踝8例,右踝7例。术前均表现为跟骨后上方、跟腱止点部疼痛,主动及被动跖屈时症状加重,经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三个时点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踝关节评分(AOFA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踝关节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疼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定点局限成形治疗跟腱Haglund病,镜下仅清除与体征相关的后跟部分,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创伤小。且短期随访表明,随着术后康复时间延长,疗效可进一步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Haglund病 局限成形 关节镜
原文传递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关节镜下病理学分级——附15例临床病例报告
8
作者 田向东 马玉峰 +6 位作者 王庆甫 时宗庭 杜春林 黄沪 杨骁侠 会敏 宋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关节镜下病理学分级特征。方法:搜集我院2007年-2012年所有关节镜病例,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PVN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X线片、MRI检查。结果:将膝关节X线、MRI等影像学表现以...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关节镜下病理学分级特征。方法:搜集我院2007年-2012年所有关节镜病例,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PVN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X线片、MRI检查。结果:将膝关节X线、MRI等影像学表现以及关节镜术后病理学表现和镜下病变程度、病变范围进行对照,总结膝关节PVNS镜下病理学分级特征:滑膜细胞病理结果均是PVNS.其中,15例关节镜下可见局限或弥漫性、黄褐色滑膜增生、充血、肥厚或软组织结节,增殖的滑膜簇居成团或绒毛样突出,关节内积液明显,未侵犯关节内其他组织,X线(4/15),MRI(15/15);5例可见滑膜增生并侵犯关节内脂肪垫,X线(0/15),MRI(5/15);4例可见滑膜增生并受累半月板或交叉韧带,X线(0/15),MRI(3/15);2例可见滑膜增生并侵犯关节软骨或骨,X线(0/15),MRI(2/15)。结论:(1)膝关节X线、MRI两种检查中,MRI表现和镜下观察最为相符,因而对PVNS诊断特异性较高;(2)膝关节PVNS根据镜下病理学表现,可分为三级,并根据此分级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3)关节镜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PVNS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膝关节 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病理学分级
原文传递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云辉 于栋 +5 位作者 时宗庭 杨骁侠 马涉 刘恒平 刘侃 张清烽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LD)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临床资料。106例均为单间隙患者,按... 目的:观察并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LD)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临床资料。106例均为单间隙患者,按照Pfirrmann腰椎间盘退变分级标准:Ⅰ级6例,Ⅱ级8例,Ⅲ级28例,Ⅳ级34例,Ⅴ级30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分组VAS及ODI评分,并计算出VAS评分和ODI评分改善率;分析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与改善率的相关性,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级术后各时间节点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级与Ⅳ、Ⅴ级术后各时间节点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分级与VAS评分和ODI评分改善率行相关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但Pfirrmann分级与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整体相关。该分级对微创术前患者、术式的合理选择及术后疗效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切除术 椎间盘退变分级 改善率
原文传递
肌骨超声引导下精准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35例 被引量:25
10
作者 时宗庭 刘恒平 +5 位作者 于栋 王庆甫 张毅 杨骁侠 张清烽 王宝剑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肌骨超声引导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回顾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35例:其中男11例,... 目的:观察应用肌骨超声引导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回顾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35例:其中男11例,女24例;年龄31~66岁,平均47.5岁;病史1d^41个月。术后1周、2周及4周随访收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信息(ODI评分)。术后10min、1周及2周收集VAS评分信息。对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VAS评分进行分析比较,总结疗效。结果:1周后有5例病人ODI评分无好转,总有效率为85.7%.术后10min VAS评分无改变7例,总有效率80%.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前后ODI评分、VAS评分分别行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定位准确,对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疗效显著;2)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操作安全,无并发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针刀 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原文传递
“弯针穿刺”在高髂嵴L_5S_1间盘突出症射频髓核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栋 杨骁侠 +3 位作者 张清烽 刘恒平 时宗庭 刘思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9-31,36,共4页
目的:观察"弯针穿刺"在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纳入本科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间确诊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96例,其中髂嵴高于L5上终板者为高髂嵴病例组31例,髂嵴低于L5上终板者为... 目的:观察"弯针穿刺"在高髂嵴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纳入本科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间确诊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96例,其中髂嵴高于L5上终板者为高髂嵴病例组31例,髂嵴低于L5上终板者为低髂嵴病例组65例,前者以"弯针穿刺"后,行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者以常规直针穿刺后行相同术式。通过采用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腰椎功能MacNab评定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高髂嵴病例采用弯针穿刺、低髂嵴病例采用常规直针穿刺,除1例高髂嵴病例外,均成功抵达消融靶点,两组VAS及MacNab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确切。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结论:应用"弯针穿刺"于高髂嵴L_5S_1间盘突出症的髓核消融术中,可切实克服常规直针难以达到靶点的技术困难,并达到与低髂嵴病例组常规穿刺手术相近的临床疗效,可操作性较强,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高髂嵴 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 弯针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脊柱内镜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张云辉 于栋 +4 位作者 时宗庭 刘侃 刘恒平 杨骁侠 张清烽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16,21,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内镜术后疼痛缓解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脊柱内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收集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淋巴...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内镜术后疼痛缓解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脊柱内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收集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VAS评分,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分析手术前后NLR和外周血细胞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前NLR与术前疼痛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截取最佳诊断效能的NLR截点值;按截点值高低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术后单核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大于术前,术后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NLR值与术前疼痛VAS评分正相关(R=0.719,P<0.05),NLR值越高,疼痛症状越明显。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内镜术后疼痛缓解不良的独立因素。ROC工作曲线提示当NLR=1.708时预测效能最大(区域面积为0.726,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提示低NLR组术后评分低于高NLR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内镜术后,NLR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内镜术后疼痛预测的重要评估值,尤其当NLR≥1.708时,应充分考虑其术后疼痛缓解不良的高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 外周血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