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饱和脂肪酸对黄鳝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和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鸢劼 邴旭文 徐增洪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0-605,共6页
在不含脂肪酸的黄鳝基础饲料中,按正交法[L9(3^4)]分别添加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DHA(C20:5n-3+C22:6n-3),人工投喂饲养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31d后测定实验黄鳝血清溶菌酶(Lysozyme,LSZ)... 在不含脂肪酸的黄鳝基础饲料中,按正交法[L9(3^4)]分别添加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DHA(C20:5n-3+C22:6n-3),人工投喂饲养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31d后测定实验黄鳝血清溶菌酶(Lysozyme,LSZ)、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和血细胞吞噬活性。评价实验组及对照组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自由基(Free radical,FR)代谢以及脂质过氧化状态。采用SPSS11.5软件,Duncan多重比较实验组间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LSZ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为94.90U/mL(P〈0.05);血细胞吞噬率为2.6%-11.47%,吞噬指数介于0.02-0.227之间,实验组比对照组血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提高(P〈0.01);血清SOD及CAT活性分别在116.95-333.44U/mL及9.48-17.81U/mL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MDA含量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第4组MDA为6.48nmol/mL,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添加不饱和脂肪酸后,黄鳝血清LSZ活性和血细胞吞噬能力增加最明显的组合为C18:3n-3、C18:2n-6和EPA+DHA,添加量分别为1.30%、1.55%和0.25%,可显著增加黄鳝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此时血清中FR代谢水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不饱和脂肪酸 溶菌酶 自由基 血细胞吞噬能力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对黄鳝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鸢劼 邴旭文 徐增洪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4-228,共5页
按正交法L9(34)在不含脂肪酸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稀酸(C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稀酸(C22:6n-3,DHA),采用宝应湖野生黄鳝群体进行投喂饲养,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按正交法L9(34)在不含脂肪酸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稀酸(C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稀酸(C22:6n-3,DHA),采用宝应湖野生黄鳝群体进行投喂饲养,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对黄鳝增重率和增长率的第一限制因子为C18:3n-3,其次是C18:2n-6和EPA+DHA;影响肥满度的主要因子是C18:2n-6;对肝体指数产生一定影响的是EPA+DHA;对成活率没有产生影响。血清溶菌酶(LSZ)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血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显著地增加了黄鳝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由此得到黄鳝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UFA)C18:2n-6、C18:3n-3和EPA+DHA的最佳含量分别为1.30%、1.55%和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不饱和脂肪酸 溶菌酶 吞噬活性
下载PDF
泥鳅溃疡病的病原菌分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1 位作者 金日奉 段金荣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从患溃疡的泥鳅中分离出病原菌4株,分别为:02-7-01、02-7-02、02-7-03、02-7-04,其中02-7-04经人工感染健康泥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证实这株菌为泥鳅溃疡的病原菌.根据其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从患溃疡的泥鳅中分离出病原菌4株,分别为:02-7-01、02-7-02、02-7-03、02-7-04,其中02-7-04经人工感染健康泥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证实这株菌为泥鳅溃疡的病原菌.根据其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初步鉴定为致伤弧菌.对溃疡的组织病理观察,肌肉细胞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溃疡部位皮下肌肉组织水肿及炎细胞浸润;致病菌从肠道侵入而导致肠粘膜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定量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呋新、头孢哌酮、头孢他定、头孢曲松敏感;氨苄青、氧哌嗪、头孢唑啉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溃疡病 病原菌 分离 组织病理学 致伤弧菌 定量药敏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非01霍乱弧菌的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鸢劼 俞菊华 +2 位作者 陈辉 方苹 郭闯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530,共6页
在对养殖暗纹东方病害调查中,从呈典型症状病鱼腹腔和肠道粘液中分离到2株(J-1和H-3)菌株,经生化特性和血清型鉴定为非01群霍乱弧菌(Non-01Vibrio cholerae)。注射、创伤和浸泡3种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出现症状与自... 在对养殖暗纹东方病害调查中,从呈典型症状病鱼腹腔和肠道粘液中分离到2株(J-1和H-3)菌株,经生化特性和血清型鉴定为非01群霍乱弧菌(Non-01Vibrio cholerae)。注射、创伤和浸泡3种方式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同。为进一步确认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使用P1、P2引物,以非01群霍乱弧菌N92001菌株和01群霍乱弧菌N16961菌株为对照,对分离菌株进行PCR扩增,得到451bp的DNA片段。根据现有霍乱弧菌肠毒素ctx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3,P4,以N16961菌株为阳性对照,PCR扩增结果均得到大小为400bp的DNA片段。在对H-3菌株的扩增片段进行纯化、克隆和测序,得到407bp序列,该菌株与N16961菌株中肠毒素ctxA基因序列的完全一致,证实该片段源于ctxA基因。进一步说明从暗纹东方体内分离到的J-1和H-3菌株具有霍乱肠毒素ctxA,有一定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纯 非01群霍乱弧菌 肠毒素ctxA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对黄鳝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杨鸢劼 邴旭文 徐增洪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8-1022,共5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评价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添加比例列黄鳝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试验日粮按L9(3^3)正交设计在不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基础日粮中添加...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评价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添加比例列黄鳝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试验日粮按L9(3^3)正交设计在不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基础日粮中添加红花籽油(C18:2n-6来源)、亚麻籽油(C18:3n-3来源)和EPA/DHA混合油脂(C20:5n-3+C22:6n-3来源)。选用平均体长(34.5±2.4)cm、平均体重(37.8±3.5)g的黄鳝1000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9个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投喂1种试验日粮,试验期31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CAT活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清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1组、3组、4组、5组、6组、7组和8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生长试验可知,在保持较高生长性能的同时,当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C18:2n-6、C18:3n-3和C20:5n-3+C22:6n-3含量分别为1.30%、1.55%和0.25%时,黄鳝体内自由基的代谢及脂质过氧化处于最佳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不饱和脂肪酸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毛霉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张朝晖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9-1062,共4页
对病症表现为溃疡性疾病的暗暗暗暗暗(Takifagu obscurus)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观察。镜检溃疡和肌肉组织,可见丝状型粗大、无隔、分枝,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真菌菌丝。心、肝、脾和肠组织有少量炎细胞侵润,未见真菌菌丝和明显组织病... 对病症表现为溃疡性疾病的暗暗暗暗暗(Takifagu obscurus)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观察。镜检溃疡和肌肉组织,可见丝状型粗大、无隔、分枝,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真菌菌丝。心、肝、脾和肠组织有少量炎细胞侵润,未见真菌菌丝和明显组织病理变化。经Sabouraud培养基培养观察,37℃,24h菌丝顶端有淡黄色球形孢子囊;72h出现气生菌丝,孢子囊成熟,释放卵圆形孢囊孢子;120h后菌落充满平皿。肌体溃疡处皮下和肌肉组织切片镜检显示,大量菌丝体侵入皮下组织,炎细胞侵润,引起邻近肌肉组织变性坏死和间质水肿;粗大菌丝穿透粘膜入侵基底组织,同时导致小血管发生栓塞;菌丝着色显蓝色、分枝、呈直角。依据Ainsworth真菌分类系统鉴定为毛霉属(Mucorsp.)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真菌 组织病理 毛霉属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检测鳗弧菌 被引量:8
7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9-72,76,共5页
制备了鳗弧菌E3-11菌株的兔抗血清,并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诊断鳗弧菌的方法。该方法能检出⒈5×105个·ml-1浓度的E3-11菌株,对患病鱼体的组织培养物鳗弧菌进行检测,呈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对嗜水气单胞菌(... 制备了鳗弧菌E3-11菌株的兔抗血清,并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快速诊断鳗弧菌的方法。该方法能检出⒈5×105个·ml-1浓度的E3-11菌株,对患病鱼体的组织培养物鳗弧菌进行检测,呈现明显的阳性反应。对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柱状纤维粘细菌(C.columnaris),非01霍乱弧菌(Non-01)等几种在养殖中主要致病菌不发生交叉反应,同时该反应过程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速度快、实用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鳗弧菌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弧菌 鱼体 嗜水气单胞菌 菌株 组织培养 养殖 快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诊断 法能
下载PDF
温室养殖暗纹东方鲀毛霉菌的鉴定、致病性和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贺艳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9-276,共8页
取温室养殖的1龄患真菌病暗纹东方鲀(Takifagu obscurus)进行观察,患病暗纹东方鲀体质鼠(25±3)g,体表出现点状白斑,变成黄棕色,形成环状苍白圈,病灶中心溃疡糜烂,可延伸至肌肉,死亡率达100%。病原菌分离和培养观察显... 取温室养殖的1龄患真菌病暗纹东方鲀(Takifagu obscurus)进行观察,患病暗纹东方鲀体质鼠(25±3)g,体表出现点状白斑,变成黄棕色,形成环状苍白圈,病灶中心溃疡糜烂,可延伸至肌肉,死亡率达100%。病原菌分离和培养观察显示,菌丝粗大、无隔、分枝、单兰氏染色旱阳性的真菌菌丝,适宜培养条件为Sabouraud培养基37℃,24h菌丝顶端有淡黄色球形孢子囊;72h出现气生菌丝,孢子囊成熟,释放卵圆形孢囊孢子。根据Ainsworth(1973)真菌分类系统可初步鉴定为毛霉菌(Mucors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孢子可通过注射及创伤感染方式感染健康暗纹东方鲀,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20d死亡率达100%;对实验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药敏试验以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抑菌质量浓度为6.0-24μg/mL;碘化钾和5-氟胞嘧啶其次。病埋组织学检查显示,菌丝着色呈蓝色、分支、书直角;菌丝侵入肌肉组织引起变性坏死、间质水肿;小血管有大量杆状或球状粗大菌丝,引起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毛霉属 分离箍定 组织病理
下载PDF
鱼类作为实验动物在环境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鸢劼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7-190,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组织和机构在毒理学研究中推荐的实验鱼品种,强调用鱼类作实验动物时所必需的实验控制条件和要求。对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试验的药物浓度设置、试验结果的观察和评价作了介绍。
关键词 环境毒理学 急性毒性试验 蓄积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及抗菌药物的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吴小琴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2-64,共3页
对河蟹育苗场各期蚤状幼体(Z1~Z5)、大眼幼体至Ⅴ期幼蟹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采样。采用"细菌生化鉴定编码"对育苗期的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进行鉴定,主要为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霍乱弧菌(V.cholerae)、荧光假单胞菌(P.fl... 对河蟹育苗场各期蚤状幼体(Z1~Z5)、大眼幼体至Ⅴ期幼蟹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采样。采用"细菌生化鉴定编码"对育苗期的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进行鉴定,主要为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霍乱弧菌(V.cholerae)、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和梅氏弧菌(V.metschnikovii)。采用扩散法(K-B法)对上述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各菌株对庆大霉素、氟哌酸、头孢哌酮、丙氟哌酸、氟嗪酸、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抑菌直径>16mm。同时选择氟哌酸和环丙沙星对荧光假单胞菌、溶藻弧菌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氟哌酸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IC分别为25μg/mL和0.78μg/mL;环丙沙星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IC分别为6.25μg/mL和0.025μg/mL。氟哌酸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BC均为6.25μg/mL;环丙沙星对荧光假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BC分别为50μg/mL和0.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致病菌 抗菌药物 分离 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在暗纹东方鱼屯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鸢劼 陈辉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2-85,共4页
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化能异养细菌和光合细菌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微生物制剂在暗纹东方鱼屯养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能促进优良单细胞藻类的生长,营造良好水色,氨氮、亚硝酸盐、硫... 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化能异养细菌和光合细菌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诱导、强化培养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微生物制剂在暗纹东方鱼屯养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能促进优良单细胞藻类的生长,营造良好水色,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的含量降低,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光合细菌是河鱼屯初孵仔鱼优良的开口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芽孢杆菌 光合细菌 暗纹东方鲀 开口饵料
下载PDF
异育银鲫类志贺邻单胞菌的鉴定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陆文浩 杨家新 +2 位作者 陈辉 顾伟 杨鸢劼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3,共6页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生理生化特征、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从濒死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x Cyprinus carpio ♂ )肝脏中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YCS07-01株)进行...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生理生化特征、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方法,对从濒死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 x Cyprinus carpio ♂ )肝脏中分离到的1株致病菌(革兰氏阴性杆菌,YCS07-01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菌株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分解肌醇;不发酵蔗糖、甘露醇、鼠李糖等;β-半乳糖苷酶、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阳性。负染电镜观察,菌株为两端钝圆直杆状,无芽胞,无荚膜,有4根鞭毛,大小为0.8~1.0μm×3.0μm。在以该菌16S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375179)和GenBank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YCS07-01与类志贺邻单胞菌ATCC14029^T(登录号X74688)的同源性为99%,并聚为一个分支。综合培养特征、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系统发育分析等将该菌鉴定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us shigelloid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对羧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对头孢唑啉、四环素和氨曲南中度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左氟沙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等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us shigelloides) 16S RDNA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VP7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诗英 刘林 +7 位作者 李婧慧 邹勇 倪金俤 杨鸢劼 贡成良 曹广力 薛仁宇 陈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94-1700,共7页
将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外衣壳蛋白VP7双基因(约0.9 kb)及团头鲂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约0.56 kp)经扩增并鉴定正确后,克隆至基因转移载体pFastBacTM Dual中,获得重组质粒pFastBac-β-VP71-VP72,以此研究草鱼免疫实验及免疫效果。重组质... 将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外衣壳蛋白VP7双基因(约0.9 kb)及团头鲂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约0.56 kp)经扩增并鉴定正确后,克隆至基因转移载体pFastBacTM Dual中,获得重组质粒pFastBac-β-VP71-VP72,以此研究草鱼免疫实验及免疫效果。重组质粒按10、30、60μg分为3组,同时设30μg空载体组及对照组。于免疫后第14、21、28、49天通过RT-PCR检测VP7的转录水平、间接凝集反应测定抗体水平及攻毒试验检测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pFastBac-β-VP71-VP72导入鱼体后,VP7基因在β-肌动蛋白启动子的驱动下持续表达,至第49天仍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各免疫组均有抗体产生,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21天达到最高,攻毒后10、30、60μg核酸疫苗免疫组死亡率分别为0%、0%、5%,而空载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和100%,表明pFastBac-β-VP71-VP72作为核酸疫苗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结果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核酸疫苗的研发与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VP7 核酸疫苗 β-肌动蛋白启动子
下载PDF
番茄红素油对鲫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孟妤 杨鸢劼 +1 位作者 单志萍 王建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以增长率、增重率、成活率、肥满度和肝体指数为生长性能评价指标,以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为抗氧化性指标,研究日粮中番茄红素(LCP)油对鲫鱼的影响。供试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平均体... 以增长率、增重率、成活率、肥满度和肝体指数为生长性能评价指标,以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为抗氧化性指标,研究日粮中番茄红素(LCP)油对鲫鱼的影响。供试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平均体长(22.4±1.13)cm、体重(180.60±37.23)g,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LCP含量为0.50%(Ⅰ组)、0.75%(Ⅱ组)和1.00%(Ⅲ组)的LCP油1.5%,即饲料中LCP含量分别为0.50%×1.5%、0.75%×1.5%、1.00%×1.5%,人工投喂饲养50 d。结果显示:4个试验组鲫鱼成活率均达到100%,Ⅰ、Ⅱ、Ⅲ3个处理组增长率依次为10.40%、13.14%和19.05%,增重率为51.13%、60.19%和71.88%,增长率和增重率随LCP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与其他处理组相比,Ⅲ组鲫鱼增长率最高(P<0.05),Ⅱ和Ⅲ组增重率有显著提高(P<0.05)。3个处理组肥满度依次为1.79%、1.76%和1.63%,随着LCP添加量的增加肥满度逐渐降低,Ⅰ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肝体指数依次为3.82%、3.51%和4.11%,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血清SOD活性分别为107.54 U/ml、142.38 U/ml和147.62 U/ml,Ⅱ和Ⅲ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CAT活性分别为4.16 U/ml、3.91 U/ml和5.26 U/ml,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MDA含量分别为9.85 nmol/ml、9.05 nmol/ml和10.90nmol/ml,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P>0.05)。从以上试验结果可得出,在鲫鱼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0.75%×1.5%LCP时,不仅有利于鲫鱼的生长,还具有抑制血清CAT活性和MDA含量升高,以及提高SOD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油 鲫鱼 饲料添加剂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
下载PDF
银鲫不动杆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陆文浩 陈辉 +3 位作者 邹勇 杨鸢劼 王习达 黄春贵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6-161,共6页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体内分离到5株可疑菌株,经API 20NE细菌生化鉴定,YCS07-04株鉴定率为99.5%,T值符合率0.9,菌株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采用3种不同浓度进行感染试验,5.0×106cfu/ml浓度组注射感染14 d死亡率达100%,浸泡感染14 d死亡3...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体内分离到5株可疑菌株,经API 20NE细菌生化鉴定,YCS07-04株鉴定率为99.5%,T值符合率0.9,菌株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采用3种不同浓度进行感染试验,5.0×106cfu/ml浓度组注射感染14 d死亡率达100%,浸泡感染14 d死亡3尾;对照组未出现病症和死亡。菌株在营养琼脂菌落生长良好,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混浊,有菌膜及沉淀生长;血琼脂平皿菌落呈灰白色,直径2~3 mm,不溶血;麦康凯琼脂菌落半透明圆形;在SS琼脂培养基中不生长。经负染电镜观察,菌株末端圆形短杆状,偶尔可见不规则丝状体,大小为(1.0~1.5)μm×(1.5~2.5)μm,无芽孢、荚膜和鞭毛,表面凹凸不平,静止期呈球形。药敏试验表明,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左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洛美沙星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中度敏感;对羧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和氨曲南等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鲍曼不动杆菌 病原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饲料中补充番茄红素对鲫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妤 杨鸢劼 +1 位作者 王建美 单志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番茄红素(lycopene,LCP)含量为0.50%、0.75%和1.00%的番茄红素油1.5%,对照组为1.5%的鱼油,即饲料中番茄红素添加量为0、75.0、112.5、150.0 mg.kg-1。人工投喂饲养平均体长22.4±1.13cm,平均体重180.60±37...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番茄红素(lycopene,LCP)含量为0.50%、0.75%和1.00%的番茄红素油1.5%,对照组为1.5%的鱼油,即饲料中番茄红素添加量为0、75.0、112.5、150.0 mg.kg-1。人工投喂饲养平均体长22.4±1.13cm,平均体重180.60±37.23 g的鲫鱼50 d。每网箱随机取样20尾(n=20)试验鱼,进行血清总超氧化歧化酶活性(T-SOD)、丙二醛含量(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SH-Px)、一氧化氮含量(NO)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OH)测定,以研究番茄红素对养殖鲫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SPSS11.5软件Duncan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添加番茄红素试验组血清T-SOD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49、43.33和48.57 U.mL-1,番茄红素添加量112.5和150.0 mg.kg-1组的血清T-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番茄红素试验组血清中MD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75、4.55和2.70 nmol.mL-1,添加番茄红素和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番茄红素试验组血清GSH-Px活力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9.32、138.77和122.61 U,添加番茄红素的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GSH-Px活力均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番茄红素试验组血清NO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12.83、8.30和13.02μmol.mL-1,添加番茄红素75.0和150.0 mg.kg-1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O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番茄红素试验组血清中抑制.OH能力比对照组降低了318.50、290.91和277.99 U.mL-1,添加番茄红素75.0 mg.kg-1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抑制.OH能力差异显著(P<0.05)。添加番茄红素各试验组间比较T-SOD活性、GSH-Px活力、MDA含量、NO含量和抑制.OH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鲫鱼人工配合饲料的油脂中添加番茄红素,有效地提高了养殖鲫鱼内源性抗氧化物质的水平,实现了抗氧化剂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油 鲫鱼 饲料添加剂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燕飞 徐宇 +4 位作者 许志强 杨鸢劼 柏如发 葛家春 潘建林 《水产养殖》 CAS 2017年第6期39-42,共4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一种在淡水中生长育肥、在海水中生殖繁衍的洄游性甲壳类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辽河、瓯江三大水系,其中长江水系河蟹因其生长快、个体大而成为我国河蟹养殖业的主力军。20世纪5...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一种在淡水中生长育肥、在海水中生殖繁衍的洄游性甲壳类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辽河、瓯江三大水系,其中长江水系河蟹因其生长快、个体大而成为我国河蟹养殖业的主力军。20世纪50年代沿海河流兴修水利工程,阻断了河蟹的洄游路线,造成降海产卵的亲蟹减少,幼蟹又难以入湖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育种进展 河蟹养殖业 遗传 长江水系 生长育肥 甲壳类动物 水利工程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池塘细菌群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宇 邓燕飞 +2 位作者 杨志强 葛家春 杨鸢劼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探究江苏省射阳地区沿海滩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态育苗池塘细菌群落结构,分别对养殖池塘水体(S7,S8,S9)和池塘底泥(N7,N8,N9)细菌群落16SrDNA的V3、V4、V5可变区进行扩增,检测合格的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Qiime(v1.7... 为探究江苏省射阳地区沿海滩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态育苗池塘细菌群落结构,分别对养殖池塘水体(S7,S8,S9)和池塘底泥(N7,N8,N9)细菌群落16SrDNA的V3、V4、V5可变区进行扩增,检测合格的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Qiime(v1.7)软件,对序列阈值97%相似性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分别以门、纲、目、科和属的分类水平对样本进行α-多样性指数分析;以Chaol指数和Shannon指数评估菌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3个生态育苗池塘得到OTU分别为8 881、7 406、8 566个。S7微生物归属于16门、29纲、58目、97科、191属;S8为9门、18纲、38目、68科、132属;S9为17门、32纲、60目、111科、227属。N7为41门、103纲、198目、325科、572属;N8为42门、103纲、203目、318科、534属;N9为40门、99纲、196目、323科、578属。养殖水体优势菌群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池塘底泥优势菌群以变形菌门为主,其次为拟杆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养殖池塘底泥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养殖水体,水体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S9>S7>S8,物种的多样性S7>S9>S8。池塘底泥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N7>N9>N8,物种的多样性N7> N9>N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态育苗 养殖水体 底泥
下载PDF
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急性毒性实验和概率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宇 杨鸢劼 +2 位作者 葛家春 许志强 邓燕飞 《河北渔业》 2017年第1期2-6,共5页
本实验为掌握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的半致死剂量(LD50)。通过预实验,得到实验剂量的上限剂量对数值(Xk)和下限剂量对数值(Xi),实验组间距(d),再确定实验组药物浓度。实验设1个对照组,7个实验组药物浓度分别为15.85,19.50,23.99,29.5... 本实验为掌握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的半致死剂量(LD50)。通过预实验,得到实验剂量的上限剂量对数值(Xk)和下限剂量对数值(Xi),实验组间距(d),再确定实验组药物浓度。实验设1个对照组,7个实验组药物浓度分别为15.85,19.50,23.99,29.51,36.31,44.67和54.95mg/L。每个实验组放置雌、雄蟹蟹种各10只,平均体重(5.95±0.48)g。以一次性给药方式,观察和记录24h和48h实验蟹种的死亡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中概率单位程序进行概率回归分析。实验结果显示,7个实验组聚维酮碘对中华绒鳌蟹蟹种24h急性毒性试验死亡率分别为0、0、0.15%、0.35%、0.85%、0.95%、100.0%、100.0%。直线回归方程:Y=-16.104 1+11.519 2log(Dose),R2=0.897 4(P>0.8)。24h半致死剂量(LD50)为25.004 86mg/L,95%可置信区间23.313 96~26.806 31mg/L。48h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蟹种在24h基础上均无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 中华绒鳌蟹 蟹种 急性毒性 SAS
下载PDF
3种药物对中华绒螯蟹蟹种蜕壳及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源浩 邓燕飞 +4 位作者 葛家春 潘栋梅 杨鸢劼 许志强 徐宇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为获得安全、便于操作的蟹种消毒方法,实验选择池塘养殖中健康和步足损伤的蟹种,通过高锰酸钾、聚维酮碘、土霉素3种药物对实验蟹种进行浸泡和投喂,观察药物对步足损伤蟹种蜕壳和成活率的影响。
关键词 蟹种 蜕壳 中华绒螯蟹 河蟹养殖 聚维酮碘 损伤组 高淳 淡水水产 池塘养殖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