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复方和丹黄合剂对悬吊大鼠肌肉萎缩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20
1
作者 马永烈 孙亚志 杨鸿慧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复方和丹黄合剂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骨骼肌萎缩的防护效应。方法尾吊大鼠30d,口服中药复方,测定比目鱼肌(SOL)和腓肠肌(GAS)肌纤维百分含量和纤维面积,电镜检测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人参(RS)和丹黄(... 目的探讨人参复方和丹黄合剂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骨骼肌萎缩的防护效应。方法尾吊大鼠30d,口服中药复方,测定比目鱼肌(SOL)和腓肠肌(GAS)肌纤维百分含量和纤维面积,电镜检测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人参(RS)和丹黄(DH)组SOL的I型纤维含量较悬吊对照(SC)分别增加(13.5±0.96)%(P<0.05)和(11.2±0.84)%(P<0.05),GAS的I型纤维有增加趋势;RS和DH组SOL和GAS肌纤维面积都较SC组增加,RS组更明显(P<0.05);RS和DH组SOL肌小节结构较SC有所改善。结论人参复方和丹黄合剂可以部分改善悬吊引起的骨骼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模拟失重 大鼠 肌肉萎缩 肌肉组织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朝霞 马铁民 +3 位作者 杨鸿慧 吴大蔚 汪德生 张淑静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量及分布的变化 ,探讨该状态下易于发生心律失常的部分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1 6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尾部悬吊 30°模拟失重 2周组 ,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量及分布的变化 ,探讨该状态下易于发生心律失常的部分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1 6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尾部悬吊 30°模拟失重 2周组 ,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电子透射电镜检测大鼠心肌组织间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分布变化及缝隙连接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模拟失重组CX43表达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并出现分布紊乱 :横向侧缝连接占总连接比例增加 (P <0 .0 5 ) ,电镜扫描显示 ,部分缝隙连接间隙消失。结论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心肌间CX43表达减少及分布紊乱 ,从而可能改变心肌细胞间传导速度及途径 ,易于出现传导阻滞及折返 ,诱发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心肌 心律失常 缝隙连接 CX43
下载PDF
30°仰卧位不同G值冲击下真人和假人的动态响应输出 被引量:4
3
作者 谈诚 国耀宇 +1 位作者 杨鸿慧 姜世忠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研究30°仰卧位下,真人与假人接受不同量程的冲击过载条件时输出响应的变化,探讨假人替代真人进行冲击实验的可行性。方法在冲击塔上进行真人5人次,3量程(4.67,8.96,11.33G)共15次的冲击,以及HybridⅢ型汽车碰撞假人6量程(6.77,... 目的研究30°仰卧位下,真人与假人接受不同量程的冲击过载条件时输出响应的变化,探讨假人替代真人进行冲击实验的可行性。方法在冲击塔上进行真人5人次,3量程(4.67,8.96,11.33G)共15次的冲击,以及HybridⅢ型汽车碰撞假人6量程(6.77,10.39,16.93,21.11,24.98,31.11G),共12次的冲击,冲击波形为脉宽40~60ms的半正弦波。实验中实时监测真人实验前、中、后心电图变化。结果真、假人的额头和胸部的输出响应随平台输入G值的增大而增大,但真人在低G冲击下动态响应变化与假人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真人在冲击过程中有一过性心率增高,实验后迅速恢复。结论假人在一定程度上与真实人体存在差别。真人的心电图变化主要是由精神紧张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 冲击 人体替代品 动态响应
下载PDF
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谈诚 曹毅 +10 位作者 张丽芬 袁敏 王惠娟 牛东滨 赵琦 李志利 陈文娟 杨鸿慧 王林杰 李莹辉 白延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6-252,共7页
目的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15名女性青年志愿者经历15 d-6°HDBR,于卧床前1天及卧床后第1天分别接受70°被动立位测试,记录测试全程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浆肾素活性(PRA)... 目的研究15 d-6°头低位卧床(HDBR)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15名女性青年志愿者经历15 d-6°HDBR,于卧床前1天及卧床后第1天分别接受70°被动立位测试,记录测试全程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结果经过15 d头低位卧床后,女性立位耐力不良的发生率为8/15(53.3%)。其中,晕厥前症状中止者为6/15(40.0%),立位后心动过速(POTS)中止者为2/15(13.3%)。立位刺激可引起舒张压、心率和血管总外周阻力明显增加(P<0.05),每博量和心输出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15 d HDBR可显著增加安静平卧位时的舒张压和心率,并减少每博量,但对血管总外周阻力和心输出量的影响并不明显(P>0.05)。立位耐力正常和不良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心率(HR)在立位刺激后有明显的增加,组间差异明显。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两组间NE基础水平有显著差异,但在立位刺激下的NE含量的变化幅度未有明显差别(P>0.05)。立位刺激可导致血浆中ATⅡ含量的明显升高,而15 d HDBR则可导致血浆PRA的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过15 d头低位卧床后,女性立位耐力不良发生率较高,且存在着不同的表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 立位耐力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模拟月球重力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自主神经调控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邹朋 何思扬 +8 位作者 赵琦 牛东滨 王惠娟 陈文娟 杨鸿慧 李志利 张剑锋 刘伯明 王林杰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建立月球重力模拟平台,探索模拟月球重力下人体心血管的影响及其自主神经调控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 20名成年健康受试者分别在穿着压力袜和对照(不着袜)的条件下进行连续2 h头高位10°卧床(head up tilt 10°bed rest,HUT10... 目的建立月球重力模拟平台,探索模拟月球重力下人体心血管的影响及其自主神经调控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 20名成年健康受试者分别在穿着压力袜和对照(不着袜)的条件下进行连续2 h头高位10°卧床(head up tilt 10°bed rest,HUT10°)。记录卧床过程中的心率、血压指标,同时采集连续心电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对心血管功能及其调控特征进行解析。结果与平卧位相比,对照组头高位10°卧床期间心率增快,舒张压增高。着袜组无明显心率和血压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着袜组在头高位10°卧床期间心率变异性增加。结论模拟月球重力条件下人体没有发生明显的心率和血压改变,但自主神经调控增强。下肢穿着压力袜结合头高位10°卧床可用于模拟月球重力对人体心血管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重力 自主神经调控 心率变异性 卧床
下载PDF
女性15d头低位卧床实验的组织实施与医学监督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林杰 张丽芬 +9 位作者 李志利 杨鸿慧 王惠娟 陈文娟 唐国华 王峻 周湘杰 窦跃龙 李莹辉 白延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5-240,共6页
头低位卧床实验(HDBR)是弥补在轨飞行资源限制的重要地面模拟途径。女性头低位卧床实验是探索我国女性航天员参与航天飞行任务防护方法的重要平台。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实施了女性15 d头低位卧床实验,用于评价、比较和改进失重生理效应... 头低位卧床实验(HDBR)是弥补在轨飞行资源限制的重要地面模拟途径。女性头低位卧床实验是探索我国女性航天员参与航天飞行任务防护方法的重要平台。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实施了女性15 d头低位卧床实验,用于评价、比较和改进失重生理效应的防护方法。本文介绍了实验概况,志愿者的选拔情况,卧床实验控制、测试项目和测试时间等。卧床过程中志愿者心率降低,卧床后期舒张压降低,卧床期间静摄水量与卧床前后基本持平。卧床实验的多项结果在本刊的系列文章中给出。本文中的数据是本刊其他关于心血管和肌肉系统文章的基本背景。营养供给、基本认知功能和口腔相关研究结果是成功组织本实验和非靶研究系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 生理效应 对抗措施
下载PDF
SZM510与Hyrid Ⅲ假人着陆冲击响应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红磊 刘炳坤 +3 位作者 姜世忠 王涛 杨鸿慧 姜俊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测定在固定支撑和有缓冲器支撑方式下两种假人对系统着陆冲击的响应;检验人椅系统内冲击测量位置的设置是否正确。方法采用两种支撑方式,分别对两种假人在水刹车冲击塔上进行冲击测试比较。结果两种假人在固定支撑和缓冲器支撑时对... 目的测定在固定支撑和有缓冲器支撑方式下两种假人对系统着陆冲击的响应;检验人椅系统内冲击测量位置的设置是否正确。方法采用两种支撑方式,分别对两种假人在水刹车冲击塔上进行冲击测试比较。结果两种假人在固定支撑和缓冲器支撑时对系统的响应是一致的;HyridⅢ假人身体上的响应与在座垫、座椅摆动中心等位置上所测得结果是一致的。结论把冲击的测量位置放在人椅系统的硬结构上能够反映人体的响应情况,SZM510假人能够适用于高冲击过载下的乘员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人 冲击塔 着陆冲击 动态性能
下载PDF
脉冲响应法在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祝郁 刘炳坤 +3 位作者 马红磊 杨鸿慧 姜俊成 马红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8192-8195,共4页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在骨力学特性的研究中脉冲响应法是一种振动分析技术,它可用来分析人体骨骼的动态特征。随着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这种振动分析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骨生物力学研究中。文章介绍了脉冲响应法... 骨骼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在骨力学特性的研究中脉冲响应法是一种振动分析技术,它可用来分析人体骨骼的动态特征。随着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这种振动分析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骨生物力学研究中。文章介绍了脉冲响应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骨生物力学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脉冲响应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响应 骨生物力学 骨折愈合评估
下载PDF
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下肢肌肉体积的影响及对抗措施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利 唐志全 +8 位作者 王林杰 谈诚 杨鸿慧 袁敏 陈文娟 王惠娟 唐国华 李莹辉 白延强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短期卧床模拟失重对女性肌肉体积的影响及下体负压联合自行车功量计的对抗效果。方法 22名女性健康志愿者进行15 d-6°头低位卧床实验(HDBR),随机分为卧床对照组(CON,n=8);下体负压组(LBNP,n=7)和自行车功量计结合下体负压... 目的研究短期卧床模拟失重对女性肌肉体积的影响及下体负压联合自行车功量计的对抗效果。方法 22名女性健康志愿者进行15 d-6°头低位卧床实验(HDBR),随机分为卧床对照组(CON,n=8);下体负压组(LBNP,n=7)和自行车功量计结合下体负压锻炼组(ERGO+LBNP,n=7)。卧床前后采用MRI技术检测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缝匠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体积。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卧床后所有被检测下肢肌肉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不同部位肌肉相比,腓肠肌体积降低百分比明显高于其它被检测肌肉。组间比较结果显示LBNP和ERGO+LBNP组比目鱼肌体积降低百分比明显低于CON(P<0.05)。肌肉萎缩的程度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和部位差异。结论短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导致女性下肢肌肉发生明显萎缩,下体负压以及和自行车功量计的结合对比目鱼肌的萎缩有一定的对抗效果,这种效应存在个体差异和部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 肌肉萎缩 下体负压 自行车功量计锻炼
下载PDF
抗阻力锻炼对8周尾吊大鼠骨丢失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志利 王惠娟 +8 位作者 陈文娟 谈诚 丁叶 祝郁 汪德生 马红磊 姜世忠 王军 杨鸿慧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抗阻力锻炼对8周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防护效果。方法 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HU)、尾吊+站立组(HU+ST)、尾吊+站立抗阻力锻炼组(HU+RE)。尾吊时间8周,尾吊期间锻炼组大鼠每周以65%~75%1RM进行抗阻力锻炼5... 目的研究抗阻力锻炼对8周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防护效果。方法 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组(HU)、尾吊+站立组(HU+ST)、尾吊+站立抗阻力锻炼组(HU+RE)。尾吊时间8周,尾吊期间锻炼组大鼠每周以65%~75%1RM进行抗阻力锻炼5 d,每天4组×12次。尾吊后分别用MicroCT和三点弯曲实验测量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周尾部悬吊大鼠松质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明显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增大,股骨最大载荷和刚性系数也显著降低。悬吊组和站立组大鼠股骨各测量参数之间没有显著区别。抗阻力锻炼明显提高了松质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降低了骨小梁分离度。锻炼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和刚性系数明显高于悬吊组和站立组;刚性系数高于悬吊组,与站立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抗阻力锻炼能够有效对抗尾吊大鼠骨密度的降低,减缓了骨强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尾吊 抗阻力锻炼 骨丢失
下载PDF
模拟失重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肌肉退行性变化的中药防护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颀 沈羡云 +3 位作者 马永烈 杨鸿慧 孟京瑞 张淑静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观察四组中药合剂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肌肉退行性变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对机体的影响.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单纯尾吊组、丹黄刺组(尾吊同时给予丹参、黄芪和刺五加生... 目的观察四组中药合剂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肌肉退行性变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对机体的影响.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单纯尾吊组、丹黄刺组(尾吊同时给予丹参、黄芪和刺五加生药的水煎剂)、参川熟组(尾吊同时给予川芎生药、熟地和人参地上甙的水煎剂)、参山杜组(尾吊同时给予西洋参、山楂、杜仲生药的水煎剂)、参银生组(尾吊同时给予人参根、银杏叶、生地的水煎剂). 实验第30d,经心脏取血,检测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性、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细胞压积、红细胞形态、肌肉重量、肌纤维类型和面积等指标.结果单纯尾吊导致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0.001),肌肉重量、肌肉纤维面积、Ⅰ型纤维比例显著下降(p<0.05,0.01),中切和低切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异形红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01);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DImax)和积分变形指数(IDI)(p<0.001,0.01)、血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01).中药合剂组与单纯尾吊组相比, 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较大改善,并可显著增加尾吊大鼠腓肠肌重量(p<0.05).结论中药合剂可改善尾吊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及肌肉组织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血液流变学参数 红细胞形态 肌肉萎缩
下载PDF
不同重力环境下足底受力的步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永明 赵自强 +8 位作者 谈诚 张剑锋 曹毅 杨鸿慧 陈文娟 王慧娟 刘书娟 李志利 王林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明确模拟零重力环境下人体行走和跑步时的足底受力特征。方法:8名健康成年受试者分别在零重力跑台和正常重力跑台上进行3km/h、7km/h和10km/h的行走和跑步活动。利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运动过程中的足底受力情况进行采集分... 目的:明确模拟零重力环境下人体行走和跑步时的足底受力特征。方法:8名健康成年受试者分别在零重力跑台和正常重力跑台上进行3km/h、7km/h和10km/h的行走和跑步活动。利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运动过程中的足底受力情况进行采集分析。结果:模拟零重力环境下步行的步态周期时间与正常重力环境并无显著差别。随着速度的增加,步态周期时间有明显的下降,不同速度之间差异明显(P<0.05)。但与地面正常重力环境比较,模拟零重力环境下的支撑相明显缩短(P<0.01)。足底压力结果显示,随着速度的增加,足底最大受力和垂直冲量均有显著的升高,不同速度之间相差明显(P<0.01),模拟零重力环境下明显小于正常重力环境(P<0.05)。时相对称性和垂直冲量比等平衡性指标显示模拟失重环境下人体的运动平衡功能明显低于正常重力环境(P<0.05),但不同速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模拟零重力环境足底生物力学特征发生改变,可能是太空失重环境下体育训练后骨丢失和肌萎缩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足底受力 垂直冲量 时相对称性指数
下载PDF
空间飞行MG63细胞重力敏感新miRNA HN22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铠 吴峰 +7 位作者 杨超 徐子涵 张洪玉 王海龙 杨鸿慧 谭映军 李莹辉 戴钟铨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筛选空间飞行引起的MG63成骨细胞差异表达新miRNA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对空间飞行后的MG63成骨细胞small RNA(sRNA)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空间飞行导致显著变化的新miRNA。利用地面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实验验证其表达变化情... 目的筛选空间飞行引起的MG63成骨细胞差异表达新miRNA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对空间飞行后的MG63成骨细胞small RNA(sRNA)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空间飞行导致显著变化的新miRNA。利用地面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实验验证其表达变化情况;采用miRNA转染分析其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多种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综合预测其靶基因并检测其潜在靶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GO注释和Panther pathway进行靶基因功能分析。结果新miRNA HN22在空间飞行和地面回转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均发生显著表达变化;HN22转染显著提高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靶基因预测结果分析显示HN22可影响成骨细胞Wnt信号通路与钙黏蛋白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中的Wnt5a与HN22的表达趋势相反,是其潜在的靶基因。结论HN22可响应微重力变化,并靶向Wnt信号通路中的Wnt5a与钙黏蛋白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行 成骨细胞 新miRNA 骨丢失
下载PDF
有机铜标准物质的研制
14
作者 姜波 关紫烽 +1 位作者 杨鸿慧 孟葵花 《润滑油》 CAS 2002年第5期57-59,共3页
介绍原子光谱用有机铜标准物质的研制 ,所研制的有机铜标准物质稳定可靠 ,可以满足实际测定的需要。
关键词 有机铜标准物质 研制 原子光谱 润滑油 铜含量 分析
下载PDF
原子光谱用有机钠标准物的研制
15
作者 姜波 关紫烽 +1 位作者 杨鸿慧 孟葵花 《润滑油》 CAS 2004年第5期51-53,共3页
介绍原子光谱用有机钠标准物质的研制。采用石油磺酸钠作为有机钠化合物,以低凝点基础油为配制用油,用美国CONSTANT公司的有机钠标准物质对自制有机钠标准物质进行标定,同时进行回收实验,以及用ICP对自制有机钠标准物质杂质量含量进行... 介绍原子光谱用有机钠标准物质的研制。采用石油磺酸钠作为有机钠化合物,以低凝点基础油为配制用油,用美国CONSTANT公司的有机钠标准物质对自制有机钠标准物质进行标定,同时进行回收实验,以及用ICP对自制有机钠标准物质杂质量含量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为期2年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有机钠标准物质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实际测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钠标准物质 研制 原子光谱
下载PDF
直接进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润滑油中锌含量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鸿慧 《润滑油》 CAS 1999年第6期48-52,共5页
介绍了油样经溶剂油稀释后,直接用空气/ 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润滑油中锌含量的方法。对该方法准确性及精密度进行了考查,同时,考查共存元素对测定锌含量的影响,并与化学法、灰化法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润滑油 含量 试验 原子吸收光谱法 直接进样
下载PDF
直接进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润滑油中铅含量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波 杨鸿慧 《润滑油》 CAS 1999年第2期47-49,共3页
介绍厂用溶剂油稀释样品,直接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汽车发动4几润滑油中铅含量的方法。当样品溶液的粘度与标准溶液的粘度基本一致时,得到了较理想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润滑油 直接测定
下载PDF
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方法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成杰 谢平平 +1 位作者 崔光淑 杨鸿慧 《润滑油》 CAS 2013年第1期39-41,共3页
文章介绍了石油产品中氮化物的存在形式以及不同的测定方法,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氮化物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氮化物形态的分析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不同的样品的氮含量分析应选择... 文章介绍了石油产品中氮化物的存在形式以及不同的测定方法,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氮化物的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氮化物形态的分析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不同的样品的氮含量分析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物 氮含量 测定方法 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