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文殊根本续》壁画与转轮王观念关系考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鸿蛟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5,共8页
文章以元代夏鲁寺壁画中地位较为独特的般若佛母殿《文殊根本续》壁画为例,通过图像辨识与文本比对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转轮王观念与元朝皇室因素,并对这一举动背后的政治动因进行阐释和挖掘,同时亦从该壁画仪轨文献中找出与元代八思... 文章以元代夏鲁寺壁画中地位较为独特的般若佛母殿《文殊根本续》壁画为例,通过图像辨识与文本比对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转轮王观念与元朝皇室因素,并对这一举动背后的政治动因进行阐释和挖掘,同时亦从该壁画仪轨文献中找出与元代八思巴转轮王观念有关的仪仗和仪式部分,试图对其文本根据与思想来源作一推测。希冀本文对于研究元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治关系以及夏鲁寺壁画图像学的学者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鲁寺 般若佛母殿 《文殊根本续》壁画 转轮王观念
下载PDF
由兰州永登县博物馆藏明清唐卡看15—17世纪河湟地区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鸿蛟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6,F0002,共7页
甘肃河湟地区为汉、藏、蒙等多民族交汇的重要之地,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复杂性在此地得到了集中体现,其中尤以藏传佛教信仰及传播最为兴盛。文章即从甘肃永登县博物馆保存的一批明清唐卡入手,选取其中一套26幅的珍贵组画作为基准,将其与... 甘肃河湟地区为汉、藏、蒙等多民族交汇的重要之地,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复杂性在此地得到了集中体现,其中尤以藏传佛教信仰及传播最为兴盛。文章即从甘肃永登县博物馆保存的一批明清唐卡入手,选取其中一套26幅的珍贵组画作为基准,将其与其他唐卡的进行图像比对,通过对唐卡中上师的不同教派的分析,推测出这套唐卡是绘制在明清之际河湟地区鲁土司家族由噶举派改宗格鲁派之际;并结合文献试图对鲁土司家族及河湟地区15—17世纪藏传佛教的信仰变迁加以梳理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河湟地区 鲁土司家族 显教寺 唐卡
下载PDF
夏鲁寺文化艺术研究现状综述
3
作者 杨鸿蛟 王瑞雷 《西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53-62,共10页
夏鲁寺对于西藏元代历史和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起国内外藏学家和艺术史家的高度关注并为之倾心于研究,本文即从考古、艺术史、历史与语言学等专业角度对其学术史加以分述。
关键词 夏鲁寺 文化艺术 现状
下载PDF
《西藏绘画中的尼泊尔遗产》评介
4
作者 杨鸿蛟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1-63,140,共3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德国西藏艺术史学者大卫·杰克逊(David P.Jackson)的著作《西藏绘画中的尼泊尔遗产》,并对其作以简要评价。
关键词 大卫·杰克逊 《西藏绘画中的尼泊尔遗产》 评介
下载PDF
西藏早期罗汉组画图像样式与汉地源流研究——以大昭寺藏十六罗汉唐卡为切入点
5
作者 杨鸿蛟 王瑞雷 《中国藏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7,2,213,共12页
罗汉图像是汉藏佛教艺术交流史上最为经典的案例之一。文章以拉萨大昭寺所藏十六罗汉组画唐卡为切入点,结合一批14—16世纪藏传佛教罗汉组画唐卡与壁画图像遗存,还原并勾勒出一种学界鲜为关注的、受宋元时期中原内地罗汉图像范式影响的... 罗汉图像是汉藏佛教艺术交流史上最为经典的案例之一。文章以拉萨大昭寺所藏十六罗汉组画唐卡为切入点,结合一批14—16世纪藏传佛教罗汉组画唐卡与壁画图像遗存,还原并勾勒出一种学界鲜为关注的、受宋元时期中原内地罗汉图像范式影响的西藏早期罗汉图像样式。这些图像在图像特征与罗汉排序上均十分一致,均为十六罗汉与达摩多罗尊者的组合,布袋和尚,也即哈香未列其中。研究发现,迄今为止西藏现存此类罗汉组画绘制年代最早且纪年相对明确的遗存,分别是建于1390年和1416年的江孜宗山法王殿与拉萨哲蚌寺措钦大殿三世佛殿两处壁画,即至晚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此类十六罗汉与达摩多罗尊者组像即已形成并流传于西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罗汉 达摩多罗 江孜宗山法王殿 汉藏交流
原文传递
一件政治意义和艺术价值并重的礼物 清代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管见
6
作者 杨鸿蛟 《中国民族》 2023年第4期65-66,共2页
很多人看到清代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这件器物时,都一时难以准确地说出它的名称。它并非如今常见的壶的造型,而是仿造自古代青铜酒水器“盉”,敞口带盖,腹部圆鼓,曲柄直流,下承四柱足,因此被称为“盉壶”。又因其通体饰以藏传佛教莲托... 很多人看到清代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这件器物时,都一时难以准确地说出它的名称。它并非如今常见的壶的造型,而是仿造自古代青铜酒水器“盉”,敞口带盖,腹部圆鼓,曲柄直流,下承四柱足,因此被称为“盉壶”。又因其通体饰以藏传佛教莲托八吉祥为主的青花纹饰,被命名为“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同样式的瓷器存世有多件,散见各地,但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此件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因其是乾隆帝赐予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礼物,更显得尤为珍贵,属于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吉祥 七世达赖喇嘛 圆鼓 青花纹饰 西藏博物馆 乾隆帝 格桑嘉措 藏传佛教
原文传递
从中原流传到高原的“雪域佛韵” 清代金嵌珠宝檀香木唢呐管见
7
作者 杨鸿蛟 《中国民族》 2023年第4期66-67,共2页
2018年2月,《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这一展览不仅荣获了被誉为博物馆界“奥斯卡”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更因首次将诸多重要的西藏历史文物精品集中呈现给观众而创造了多个记录,成为涉藏文物展览... 2018年2月,《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这一展览不仅荣获了被誉为博物馆界“奥斯卡”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更因首次将诸多重要的西藏历史文物精品集中呈现给观众而创造了多个记录,成为涉藏文物展览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清代金嵌珠宝檀香木唢呐,作为该展览“雪域佛韵”单元的法器代表文物得以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列展览 首都博物馆 文物展览 檀香木 文化展 珠宝 集中呈现
原文传递
集中央政府权力象征与民族文化交融于一体 元代“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管见
8
作者 杨鸿蛟 《中国民族》 2023年第4期46-47,共2页
“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龙钮玉印是一枚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扎巴俄色(1246-1303年)的印信。印章为白玉质地,附双龙钮,高8.1厘米,方形印面,边长9.6厘米,系红色印绶,印文为阳刻八思巴篆字,四行十六字,系“大元帝师统领诸... “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龙钮玉印是一枚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扎巴俄色(1246-1303年)的印信。印章为白玉质地,附双龙钮,高8.1厘米,方形印面,边长9.6厘米,系红色印绶,印文为阳刻八思巴篆字,四行十六字,系“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藏语音译,现藏西藏博物馆。此印无论材质还是双龙钮形制,均具有极高的规格。从材质上来看,我国早期的印章主要以玉制作,取“君子佩玉”之意。至秦汉,只有皇帝才准用玉制印。到了元代,玉印开始颁赐给一品、二品官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师 大元 八思巴 权力象征 僧尼 元成宗 玉印
原文传递
元明时期西藏佛经在内地的流传及其对装帧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明娣 杨鸿蛟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西藏存世的古籍数量颇多,种类丰富。其中以藏传佛教经书的保存最为完备。西藏佛经大多装帧考究,材料奢华,集绘画、雕刻和工艺于一体,凝聚了西藏人民的智慧,对内地的装帧艺术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也是内地与西藏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见证。
关键词 元明时期 藏传佛教 流传 装帧艺术
原文传递
白居寺祖拉康内殿壁画图像考释——兼述般若佛母与十方佛组合图像在藏地的传播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鸿蛟 魏文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57,109,110,共23页
本文在对白居寺祖拉康一层内殿大日如来与四臂般若佛母和十方佛壁画图像志研究的基础上,追溯和梳理了般若佛母与十方佛图像在藏地传播的源流,总结和分析出这一图像组合与大日如来、金刚界曼荼罗与释迦牟尼佛等图像组合出现的规律及其宗... 本文在对白居寺祖拉康一层内殿大日如来与四臂般若佛母和十方佛壁画图像志研究的基础上,追溯和梳理了般若佛母与十方佛图像在藏地传播的源流,总结和分析出这一图像组合与大日如来、金刚界曼荼罗与释迦牟尼佛等图像组合出现的规律及其宗教意涵,丰富了现有藏传佛教图像研究中对于后弘初期金刚界曼荼罗以及以其为代表的瑜伽续曼荼罗图像构成与流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佛母 十方佛 大日如来 白居寺 般若佛母曼荼罗 瑜伽续
原文传递
吐蕃佛教传统中的般若信仰及其在11世纪卫藏的复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鸿蛟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164,219-220,共11页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广泛流传于北传佛教地区,在藏传佛教信仰中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后弘期初期(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期),吐蕃时期的佛教传统在安多、河西一带得以延续,般若经论、教诫仍然传承有序,这为后弘期佛教...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广泛流传于北传佛教地区,在藏传佛教信仰中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后弘期初期(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期),吐蕃时期的佛教传统在安多、河西一带得以延续,般若经论、教诫仍然传承有序,这为后弘期佛教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从后藏地区3座寺院11世纪般若佛母殿遗存,以及现存同一时期具有浓厚吐蕃时代书体遗风的藏文《般若经》典籍遗存出发,引申出后弘初期卫藏地区般若信仰的流传,吐蕃及其后分裂时期般若信仰传统,以及后弘初期下路弘法与这一传统之间的承继关系等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经典译写及其社会功能两个维度对吐蕃、分裂割据时期的般若信仰进行深入探讨与梳理,另一方面对下路弘法传承与卫藏地区般若信仰之间的关系加以挖掘,以此讨论后弘初期也即佛教复兴运动最初的阶段,吐蕃般若信仰藉下路弘法使佛教重燃于卫藏的相关史实,从而认识经由汉藏一线的下路弘法保留下来的吐蕃佛教传统对于后弘初期卫藏佛教重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般若信仰 卫藏地区 后弘初期 下路弘法
原文传递
“灵感高原——当代西藏主题绘画邀请展”综述
12
作者 杨鸿蛟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0-30,共1页
2008年7月3日至6日,“灵感高原——当代西藏主题绘画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协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展览共展... 2008年7月3日至6日,“灵感高原——当代西藏主题绘画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协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展览共展出了六十余位当代画家的105幅作品,是迄今西藏专题画展中规格最高、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绘画 高原 灵感 综述 保护与发展
原文传递
首都师范大学 “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成立
13
作者 杨鸿蛟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3,共1页
为促进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的发展,为给国内外佛教文物与艺术学者搭建一个研究与合作的平台,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
关键词 首都师范大学 美术研究所 佛教文物 国内外 艺术
原文传递
定日瓦·确吉坚赞和他的出版生涯
14
作者 杨鸿蛟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文章从探求木刻插图本《般若八千颂》的相关出版信息入手,确定了定日瓦·确吉坚赞是其出版人。在对定日瓦·确吉坚赞的生平特别是其在雕版印书方面的成就考证叙述中,部分再现了20世纪上半叶我国藏区私家雕版业的存在状况。
关键词 定日瓦·确吉坚赞 藏族 雕版印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