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侃: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千年云冈石窟
1
作者 杭侃 《中国品牌》 2024年第4期83-83,共1页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走上“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杭侃表示,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凿的一处大型石窟群。云冈石...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走上“代表通道”接受采访。杭侃表示,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凿的一处大型石窟群。云冈石窟1961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1年的时候,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石窟群 北魏时期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人大代表
原文传递
杭侃寄语
2
作者 杭侃 《博物院》 2017年第1期12-12,共1页
台湾李俊明先生写了一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书名叫做《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个书名很煽情,我曾经用作讲座的标题,讲课的时候也经常提。但是,'我'毕竟不是'我们'。去博物馆的人数并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多。博物... 台湾李俊明先生写了一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书名叫做《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个书名很煽情,我曾经用作讲座的标题,讲课的时候也经常提。但是,'我'毕竟不是'我们'。去博物馆的人数并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多。博物馆是什么样的机构?去博物馆能够得到什么?博物馆究竟靠什么来吸引公众,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现代博物馆诞生于西方。关于博物馆的定义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200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原文传递
杭侃贺词
3
作者 杭侃 《美成在久》 2014年第1期20-,共1页
ORIENTATIONS是一本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以介绍、研究亚洲古代艺术品为主要对象的杂志,我在上海博物馆工作期间,ORIENTATIONS专文刊登介绍了我参与筹办的《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品展》,我自己也翻译介绍过美国学者研究中国佛教文物... ORIENTATIONS是一本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以介绍、研究亚洲古代艺术品为主要对象的杂志,我在上海博物馆工作期间,ORIENTATIONS专文刊登介绍了我参与筹办的《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品展》,我自己也翻译介绍过美国学者研究中国佛教文物的文章。这本杂志刊登的文章质量及选题范围都是我关注的。但据我所知,这本杂志在中国大陆的订阅数量有限。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适宜性、可展示性与可持续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思渝 杭侃 《世界建筑》 2023年第11期4-8,共5页
并非所有的考古遗址都适宜建造成为考古遗址公园,需要综合考虑本体、区位和价值条件。在建设成为考古遗址公园之后,在展示上,仍需处理针对遗址本体的展示问题,以及本体与可移动文物、周边相关联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考古遗址公园的可持... 并非所有的考古遗址都适宜建造成为考古遗址公园,需要综合考虑本体、区位和价值条件。在建设成为考古遗址公园之后,在展示上,仍需处理针对遗址本体的展示问题,以及本体与可移动文物、周边相关联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考古遗址公园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与考古学发掘研究的长期互动,以及将自身融入更为全面的区域发展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 展示 可持续 考古遗址公园
下载PDF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测绘简报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明浩 李若水 +3 位作者 莫嘉靖 黄雯兰 杭侃 徐怡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2,共8页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于1958年7月发掘,其后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及展示,2013年7月我们对墓室进行了详细测绘,重点记录了墓内仿木构形制及其加工砌筑方式,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在测绘的基础之上,通... 洛阳涧西七里河仿木构砖室墓于1958年7月发掘,其后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保护及展示,2013年7月我们对墓室进行了详细测绘,重点记录了墓内仿木构形制及其加工砌筑方式,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在测绘的基础之上,通过简要的对比研究,我们初步认为该墓的年代处于宋末金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七里河 宋金 仿木构砖室墓 加工砌筑方式
下载PDF
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活化与中国文化复兴 被引量:26
6
作者 杭侃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共2页
我们现在经常说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是资源就应该可以讲利用,之所以特殊,是由于其不可再生。所以,笔者认为,只要是文化遗产资源的本体得以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应该倡导多种形式的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 我们现在经常说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宝贵资源,是资源就应该可以讲利用,之所以特殊,是由于其不可再生。所以,笔者认为,只要是文化遗产资源的本体得以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应该倡导多种形式的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主要从事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按照专业内的划分,我们一般将物质文化遗产称为文物,文物又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可移动文物为大众所接触的途径,主要在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与大众接触的途径,主要在旅游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资源 旅游景点 文化复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化 不可移动文物 中国 博物馆
下载PDF
辽墓壁画里的奉经图 被引量:1
7
作者 杭侃 赵献超 《美术大观》 2022年第4期34-37,共4页
作为辽代统治者的精神寄托和统治手段,佛教得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官方的资助和提倡下,建寺、饭僧、刻印佛经等佛教崇拜活动盛行。在举国浓厚的佛教氛围下,官方支持和民间宗教热情高涨,为达到宣传佛籍的神圣性以及记录和肯定出资者所... 作为辽代统治者的精神寄托和统治手段,佛教得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官方的资助和提倡下,建寺、饭僧、刻印佛经等佛教崇拜活动盛行。在举国浓厚的佛教氛围下,官方支持和民间宗教热情高涨,为达到宣传佛籍的神圣性以及记录和肯定出资者所获功德等目的,辽人诵读《大藏经》等佛典之举蔚然成风。辽墓壁画中的奉经图是墓主人读经转藏活动的缩影,体现墓主人生前围绕法宝的宗教崇拜活动。透过图像,我们可以一窥辽代社会流行的对特定经典的诵读乃至转读整部《大藏经》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化辽墓 奉经图 读经转藏 佛籍圣物
下载PDF
中国古代城墙的用砖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杭侃 《文物世界》 1998年第1期82-85,共4页
中国古代城墙的用砖问题杭侃(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古代的制砖技术,秦以前尚属稚嫩。秦早期都城雍、栎阳、咸阳及燕下都等战国遗址发现的空心砖和铺地砖,其造型和纹饰反映出制砖技术脱胎于制陶技术的痕迹。从咸阳将龙凤纹空心砖用作... 中国古代城墙的用砖问题杭侃(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古代的制砖技术,秦以前尚属稚嫩。秦早期都城雍、栎阳、咸阳及燕下都等战国遗址发现的空心砖和铺地砖,其造型和纹饰反映出制砖技术脱胎于制陶技术的痕迹。从咸阳将龙凤纹空心砖用作宫殿台阶①,和秦咸阳遗址北岸发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中华书局 中国考古学 明代中叶 标点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 《金史》 魏晋南北朝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文物考古工作
下载PDF
什么样的展览是一个好展览——《观看之外:十三场博物馆展览的反思与对话》新书推介 被引量:1
9
作者 杭侃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观展"栏目集结出书了。从2016年1月30日在源流运动的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第一篇文章《回不去的异乡——评国家博物馆"大象中原"展》,到2019年9月12日《以爱为名——中国民族博物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观展"栏目集结出书了。从2016年1月30日在源流运动的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第一篇文章《回不去的异乡——评国家博物馆"大象中原"展》,到2019年9月12日《以爱为名——中国民族博物馆"爱的密码"展览对谈录》,再到这篇序为止,"观展"栏目已经发表文章3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 博物馆展览 新书推介 考古文博 观展
下载PDF
重庆忠州城址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杭侃 《四川文物》 2001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配合三峡工程文物调查工作 ,本文作者曾于 1 994年调查淹没区内的古代城址。忠州城较具代表性。本文从实地调查资料和文献记载两方面分析和复原忠州城址的建置、沿革和地理历史风貌、保存现状等 ,对三峡库区的文物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忠州 城址 调查
下载PDF
科技引领,传承经典--云冈石窟的开凿与保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杭侃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1云冈石窟的重要地位云冈石窟开凿于大同城西16 km的武州山南麓,东西绵延1 km,现存大小窟龛254个,石雕造像5.9万余尊。其中主要洞窟45个,佛像最高者超过17 m(图1)。《水经注水》称赞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可见云冈石窟给时人... 1云冈石窟的重要地位云冈石窟开凿于大同城西16 km的武州山南麓,东西绵延1 km,现存大小窟龛254个,石雕造像5.9万余尊。其中主要洞窟45个,佛像最高者超过17 m(图1)。《水经注水》称赞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可见云冈石窟给时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初唐高僧道宣在《续高僧传·昙曜传》盛赞云冈石窟“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余里”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武州山 昙曜 水经注 石雕造像 视觉冲击 开凿
下载PDF
片羽吉光──亚洲协会展中的国外艺术珍品
12
作者 杭侃 胡江 《文物世界》 2000年第5期17-23,共7页
关键词 国外艺术珍品 上海博物馆 藏洛克菲勒 造像艺术 湿婆舞王 翡色瓷托盏
下载PDF
玛雅文明:文明的另一种模式
13
作者 杭侃 《文物世界》 2002年第1期3-9,共7页
关键词 玛雅文明 文明模式 祭祀金盘 狩猎纹彩陶盆 考古研究
下载PDF
参评感言
14
作者 杭侃 《文物世界》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本文是作者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参加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的初评工作,对特展和艺术与历史类陈列如何创新这两个问题的感想。陈列的创新首先是内容的创新,陈列的形式要与内容恰当地结合,而不是片面追求高投... 本文是作者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参加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的初评工作,对特展和艺术与历史类陈列如何创新这两个问题的感想。陈列的创新首先是内容的创新,陈列的形式要与内容恰当地结合,而不是片面追求高投入,大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列展览 艺术形式 机制创新 博物馆 资源配置 制作模式
下载PDF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课题组 徐苹芳 +6 位作者 严文明 赵辉 陈星灿 许宏 朱岩石 杭侃 袁靖 《南方文物》 2011年第1期1-12,共12页
一、"十一五"期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考古学的研究资料来自田野考古工作。"十一五"期间的田野考古工作量很大,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必然导致大量地下古代遗存被发现。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第三次全国文... 一、"十一五"期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考古学的研究资料来自田野考古工作。"十一五"期间的田野考古工作量很大,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必然导致大量地下古代遗存被发现。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一些从未登录的古代遗址同时被发现,为考古学界提供了大量新资料。但是真正有质量的资料还是来自那些有充分调研的,即通常所说带有明确课题意识的"主动发掘"的田野考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聚落形态 考古学研究 窑址 建筑基址 城址 遗迹 家族墓地 墓葬制度 学科 陵园 农业起源 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时代 聚落遗址 “十二五”规划 调研报告
下载PDF
遗址博物馆论稿 被引量:6
16
作者 巨洒洒 杭侃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共6页
狭义的遗址博物馆是指经过考古发掘之后,认为有必要在遗址地建造的博物馆。从保护与展示、研究、教育功能三方面.论述遗址博物馆的不同建馆模式和遗迹保护中大环境与微环境的双重重要性.提出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应当考虑后续研究工作和考... 狭义的遗址博物馆是指经过考古发掘之后,认为有必要在遗址地建造的博物馆。从保护与展示、研究、教育功能三方面.论述遗址博物馆的不同建馆模式和遗迹保护中大环境与微环境的双重重要性.提出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应当考虑后续研究工作和考古工作的持续开展,并能与当地社区相关联.从而成为遗址地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调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保护与展示 研究功能 教育功能 遗址博物馆
下载PDF
中国古代城市的防洪排涝
17
作者 杭侃 《协商论坛》 2021年第8期56-59,共4页
多难兴邦翻开二十四史,各地灾荒和饥馑的年代几乎没有间断过。中国以农立国,温饱问题是长期萦绕在古人心中的大事。农耕民族在古代只能靠天吃饭,于是,发展水利,抗旱排涝,就成了弥补一些地区先天不足的最能动的手段。王安石变法期间,农... 多难兴邦翻开二十四史,各地灾荒和饥馑的年代几乎没有间断过。中国以农立国,温饱问题是长期萦绕在古人心中的大事。农耕民族在古代只能靠天吃饭,于是,发展水利,抗旱排涝,就成了弥补一些地区先天不足的最能动的手段。王安石变法期间,农田水利是他试图变法图强而采取的一项全国性措施,由此可见,治水在统治阶级眼中始终是一件牵动国家命运的大事。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六月,汴河在开封附近决口,宋太宗率领文武百官前去查看,看到堵口困难,宋太宗亲自下到洪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农立国 农耕民族 多难兴邦 王安石变法 防洪排涝 变法图强 二十四史 农田水利
下载PDF
草原民族的马背生活
18
作者 杭侃 《档案与社会》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提起大草原,这首雄浑苍劲的北朝乐府民歌.就会在耳旁悠然回荡。
关键词 草原 少数民族 游牧生活 民族史志 蒙古族
下载PDF
三峡小城故事多
19
作者 杭侃 《中国三峡建设》 2006年第2期58-65,共8页
动笔写这篇文章时,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这个题目。三峡里的城的确不大,“面江枕山”的忠州城只有五里多长;以盛产榨菜而闻名全国的涪陵,在同治《涪州志》中只是一座“周四里”的小城。其它的如王昭君的故乡归州(秭归),旧城也仅“周... 动笔写这篇文章时,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这个题目。三峡里的城的确不大,“面江枕山”的忠州城只有五里多长;以盛产榨菜而闻名全国的涪陵,在同治《涪州志》中只是一座“周四里”的小城。其它的如王昭君的故乡归州(秭归),旧城也仅“周围三里分”,开县旧城(里城)“周二里许”,更是小得可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 故事 旧城
下载PDF
云冈不同时期的景观与云冈堡的修建
20
作者 刘天歌 杭侃 《文物季刊》 2022年第2期52-58,共7页
自北魏时期始凿石窟以来,不同时期的开凿与营造不断改变着武州山山体面貌和周围景观。本文结合武州山及周边地理环境、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探讨北魏至明清云冈石窟景观,由北魏时期以昙曜五窟为中心、山下石窟与山上寺院相结合,到辽金时... 自北魏时期始凿石窟以来,不同时期的开凿与营造不断改变着武州山山体面貌和周围景观。本文结合武州山及周边地理环境、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探讨北魏至明清云冈石窟景观,由北魏时期以昙曜五窟为中心、山下石窟与山上寺院相结合,到辽金时期在窟前加盖木构佛寺并改拨河道、形成新的区域划分,再到明代因军事防御需求修建云冈堡,石窟的宗教活动有所衰落、寺院重心转移至5~8窟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石窟景观 云冈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