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周期监控点蛋白Rad9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Ku70的相互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宇恒 +5 位作者 王玉兰 孔冰洁 赵云 叶琛 安莉莉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4-1067,共14页
Rad9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监控点调控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ad9也可与多种DNA损伤修复通路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是DNA双链断裂的一条重要修复途径.Ku70、Ku80和DNA依赖... Rad9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监控点调控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ad9也可与多种DNA损伤修复通路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是DNA双链断裂的一条重要修复途径.Ku70、Ku80和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共同组成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在非同源末端修复连接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检测到Rad9与Ku70有直接的物理相互作用和功能相互作用.我们在不同的细胞模型中发现,Rad9基因敲除、Rad9蛋白去除或Rad9表达降低会导致非同源末端连接效率明显下降.已有的研究表明,DNA损伤可导致细胞中Ku70与染色质结合增加及DNA-PKcs激酶活性增强.我们的结果显示,与野生小鼠细胞相比,Rad9基因敲除的小鼠细胞中, DNA损伤诱导的上述效应均减弱.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首次报道了Rad9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Ku70间有相互作用,并提示Rad9可通过调节Ku70/Ku80/DNA-PKcs复合物功能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9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KU70 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下载PDF
两种主流载体蛋白在大肠杆菌表面展示抗体应用中的系统分析(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 孙爽 +1 位作者 王海凤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09-1219,共11页
抗体表面展示技术对于新抗体的筛选和抗体亲和力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表面展示技术是噬菌体的表面展示和酵母的表面展示.大肠杆菌,以其培养简单和基因改造便捷,有望成为非常好的一种表面展示的宿主.但是,目前为止... 抗体表面展示技术对于新抗体的筛选和抗体亲和力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表面展示技术是噬菌体的表面展示和酵母的表面展示.大肠杆菌,以其培养简单和基因改造便捷,有望成为非常好的一种表面展示的宿主.但是,目前为止,大肠杆菌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于抗体的表面展示技术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在大肠杆菌外膜展示抗体的效率还不够高.作为外膜展示的载体,许多蛋白都被研究过,其中自转运蛋白(autotransporter,AT)和冰核蛋白(ice nucleation protein,INP)是人们研究最多的两种载体蛋白.还有一个原因是大肠杆菌作为宿主,在表达异源基因和展示异源蛋白过程中的存活率问题.在本研究中,系统地研究了Ag43β(一种自转运蛋白Antigen43的β结构域)和INPNC(去掉中间冗余序列的冰核蛋白的N端和C端)两种载体蛋白在强弱不同的三种启动子(T7、araBAD和lac)诱导表达的情况下,表达量、展示率、抗原亲和力以及宿主菌存活率的差异.我们发现,Ag43β展示的抗体在抗原亲和力上优于INPNC展示的抗体.在存活率方面,T7启动子诱导表达的存活率很低:用INPNC作为载体蛋白时只有0.0033%,用Ag43β作为载体蛋白时只有0.02%存活率.lac启动子诱导表达的存活率:用INPNC作为载体蛋白时为2.04%,用Ag43β作为载体蛋白时为13.27%.araBAD启动子诱导表达的存活率很高:用INPNC作为载体蛋白时为37.80%,用Ag43β作为载体蛋白时高达90.23%.但是araBAD诱导表达量和展示率都很低,所以其表现出的宿主高存活率意义有限.综合看来,由lac启动子驱动的、以Ag43β为载体蛋白的抗体表面展示系统是最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展示 自转运蛋白 冰核蛋白 SCFV 存活率
下载PDF
高质量抗体揭示Rad1蛋白在细胞中新的潜在活动机理(英文)
3
作者 王海凤 安莉莉 +4 位作者 孙爽 陈川 叶琛 杭海英 张秀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4-495,共12页
一组在进化上(从酵母到人)保守的基因Rad9、Rad1和Hus1在细胞周期监控点调控和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三个蛋白可以形成环形异源三聚体,即9-1-1蛋白复合体.9-1-1复合体被认为是Rad9、Rad1和Hus1行使功能的主要形式.到目前为止,没... 一组在进化上(从酵母到人)保守的基因Rad9、Rad1和Hus1在细胞周期监控点调控和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三个蛋白可以形成环形异源三聚体,即9-1-1蛋白复合体.9-1-1复合体被认为是Rad9、Rad1和Hus1行使功能的主要形式.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好的抗Rad1的抗体,严重阻碍了对Rad1和9-1-1复合体的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一株小鼠抗Rad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这个抗体能够有效地检测小鼠和人的内源Rad1蛋白,可以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等实验.利用该抗体,我们发现在DNA损伤剂羟基脲(HU)的诱导下,小鼠Rad1蛋白在Rad9+/+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而在Rad9-/-的小鼠胚胎干细胞中没有观察到该现象,这表明Rad9对Rad1的蛋白表达有调控作用.此外,内源的Rad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HU处理后并没有迁移进入细胞核的现象,这与先前广泛被人们所接受的在DNA损伤压力下Rad1和Hus1能够迁移进入细胞核并与Rad9形成9-1-1蛋白复合体的说法相矛盾.综合看来,Rad1和9-1-1蛋白复合体的分子作用机制比预期的要复杂,我们成功制备的Rad1单克隆抗体将成为研究Rad1以及9-1-1蛋白复合体的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9-Hus1-Rad1(9-1-1)蛋白复合体 Rad1 Rad1单克隆抗体 羟基脲(HU)
下载PDF
诺贝尔化学奖和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共同奖励DNA修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典出生的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美国人保罗·莫里奇(Paul Modrich)和土耳其出生的阿齐兹·桑卡尔(Aziz Sancar),以奖励他们在"DNA修复机制研究"中的杰出贡献.2015年拉斯克基础...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典出生的托马斯·林达尔(Tomas Lindahl)、美国人保罗·莫里奇(Paul Modrich)和土耳其出生的阿齐兹·桑卡尔(Aziz Sancar),以奖励他们在"DNA修复机制研究"中的杰出贡献.2015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虽然也奖给DNA损伤修复主题,但获奖人却不同,授予了两位美国人伊夫林·威特金(Evelyn M.Witkin)和史蒂芬·埃利奇(Stephen J.Ell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机制 拉斯克 诺贝尔化学奖 基础医学研究 伊夫林 林达尔 托马斯 利奇 获奖人 里奇
下载PDF
揭示生命奥秘的荧光——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5
作者 杭海英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5-30,共6页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日籍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非(Martin Chalfie)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荧光蛋白质、改造和开发其在生物及相关...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日籍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非(Martin Chalfie)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荧光蛋白质、改造和开发其在生物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应用中做出的杰出成就。下村修首先在水晶水母(Aequorea victoria)的发光器官里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质(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查非的研究揭示GFP可以在别的生物如细菌和线虫表达、发光,并可用于各种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示踪;钱永健则对GFP的结构和发光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将GFP改造成各种颜色的荧光蛋白质和多种便于使用的型式,使它们在各类研究甚至非研究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三人专业背景和贡献方式各不相同,就像一场最终获得冠军的接力赛跑,三人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对于强调创新的今天都具有深刻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质 蛋白质示踪 发光基团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揭示出枯草芽孢杆菌多态异质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春春 赵云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3-402,共10页
新近的研究发现,微生物群体异质性现象普遍存在,与微生物群体许多关键功能密切相关.微生物群体中的多种异质性状态需要单细胞水平的分析技术才能被揭示,流式细胞术是获取异质性状态精确分布的重要工具.但微生物细胞尺寸微小、生物分子... 新近的研究发现,微生物群体异质性现象普遍存在,与微生物群体许多关键功能密切相关.微生物群体中的多种异质性状态需要单细胞水平的分析技术才能被揭示,流式细胞术是获取异质性状态精确分布的重要工具.但微生物细胞尺寸微小、生物分子含量少、常常缺乏特异性试剂等都限制着传统流式细胞技术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本论文采用新型的低背景、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流式细胞仪,以增强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以及紫外光激发的细菌自发荧光水平这三个无需任何荧光标记就可以检测的信号为参数,首次揭示出不同生长状态的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复杂、动态的异质性状态分布.这一方法鉴定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多种状态及其与生理功能相关的、高度关联的变化,可能对该菌的生理变化规律及其分子机理的认识提供新的机遇.本论文也讨论了这一采用新型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流式细胞仪测量非标记细胞参数的方法对于广泛开展各种微生物多态性研究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异质性 流式细胞术 枯草芽孢杆菌 前向散射光 侧向散射光 NAD(P)H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检测技术新进展——三色荧光级联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春春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6,共5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是指能量从一种受激发的荧光基团(fluorophore)以非辐射的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荧光基团的物理现象.FRET的能量转移效率是两个荧光基团间距离的函数,并对此距离十分敏感,它的...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是指能量从一种受激发的荧光基团(fluorophore)以非辐射的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荧光基团的物理现象.FRET的能量转移效率是两个荧光基团间距离的函数,并对此距离十分敏感,它的有效响应距离一般在1~10nm之间,因而可被用于测定原子间及分子间的距离.这一特点使FRET技术在大分子构象变化、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细胞信号通路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常常涉及多于两个的大分子间相互作用,二色荧光基团的FRET技术不能满足这种生物学研究的需求.最近,两个研究小组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了分别基于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的三色荧光级联FRET技术.这一技术的出现将会极大地促进生物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共聚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浅谈社会支持对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杭海英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年第9期36-39,共4页
以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为变量设计了调查问卷,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与其职业倦怠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在大力度的社会支持影响下,高校图书... 以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为变量设计了调查问卷,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与其职业倦怠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在大力度的社会支持影响下,高校图书馆员工作满意度与其职业倦怠的负相关关系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员 职业倦怠 工作满意度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生理条件下的S期检查点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华 杭海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细胞周期检查点在细胞遭遇DNA损伤因子的攻击或遇到营养缺乏等不利因素作用时,能够暂时阻止或减慢细胞周期的进程,是细胞在长期进化中发展起来的抵御DNA损伤的重要机制.不仅如此,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存在一种S期检查点,对... 细胞周期检查点在细胞遭遇DNA损伤因子的攻击或遇到营养缺乏等不利因素作用时,能够暂时阻止或减慢细胞周期的进程,是细胞在长期进化中发展起来的抵御DNA损伤的重要机制.不仅如此,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存在一种S期检查点,对DNA复制的速度进行调控.从分子水平而言,这种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一系列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如ATR、9-1-1复合体、Chk1、Cdc25A和CDK2等的作用来实现的.这种调节作用对细胞至关重要,它使DNA复制速度不致于过快,从而减少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几率,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检查点 DNA复制 调节机制
下载PDF
DNA修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扬 杭海英 《科学》 2016年第1期29-32,4,共4页
2015年度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分别授予了研究DNA损伤响应和DNA修复机制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953年,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解析出著名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 2015年度的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分别授予了研究DNA损伤响应和DNA修复机制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1953年,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解析出著名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结构。从那时起,DNA分子有遗传属性并在细胞分裂时能够自我复制,从而保持物种的延续就成为大家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DNA修复 DNA损伤应答
下载PDF
产油细菌中的中性酯储存机制研究
11
作者 丁云峰 杭海英 +1 位作者 刘平生 叶琛 《科技资讯》 2016年第20期180-181,共2页
传统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迫使我们寻找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与此同时,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日益升高,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人工构建以阳光为能源、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高能源物质长链脂质的光合产油菌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自... 传统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迫使我们寻找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与此同时,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日益升高,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人工构建以阳光为能源、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高能源物质长链脂质的光合产油菌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自然界已存在多种光合菌,这些光合菌虽然能够利用太阳光能固定二氧化碳产烃和产脂肪酸,但产率较低。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这些光合菌缺乏有效的脂质储存机制。首先要研究清楚产油细菌中的中性酯储存机制,发现构建光合菌的基本元件,然后构建和优化光合产油菌。这里我们选取浊红球菌Rhodococcus opacus PD630为模式生物进行相关研究。(1)完成了一株高效产油菌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并使用比较基因组学等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了其转录组和蛋白组,找到与脂滴形成的关键蛋白。(2)利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寻找并分析研究对脂滴形成和动态变化的关键蛋白,例如目前正在研究的SNARE样蛋白和Dynamin样蛋白等。(3)将脂滴形成或脂质代谢相关的目标基因整合至光合蓝细菌中。(4)利用Rhodococcus sp.RHA1强大的降解能力有效清除污染物,并将这些污染物转化为甘油三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源 光合产油菌 脂滴
下载PDF
利用双报道基因筛选系统改造产烃基因工程细菌(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海兵 赵云 杭海英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32,共9页
自然界中所有的蓝藻都能产生烷烃,但这些烷烃都比汽油(C5~C12)的链长更长。两个源于蓝藻的产烃基因已经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成功表达。迄今为止,从头合成的最短烷烃为C9。本研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设计了一个人工进化系统,该系统能生产短... 自然界中所有的蓝藻都能产生烷烃,但这些烷烃都比汽油(C5~C12)的链长更长。两个源于蓝藻的产烃基因已经在大肠杆菌细胞中成功表达。迄今为止,从头合成的最短烷烃为C9。本研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设计了一个人工进化系统,该系统能生产短链烷烃,并可以提高烷烃的产量。该进化系统由两大部分元件组成:产烃基因和胞内烷烃响应系统。烷烃是报道基因氯霉素抗性基因(Cm R)和16S r DNA的一种主要诱导物。携带有Cm R的细胞能在含有氯霉素(Cm)的培养基中存活下来,而烷烃诱导产生更多的16S RNA,能加快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将这些基因组装在一种易突变的大肠杆菌菌株中,并成功地筛选出了具有生长优势和高产烷烃能力的细菌。最后,用这些细菌实现了辛烷(C8)的生产——在不加入产烃底物的情况下,创造了在人工生物系统中产生最短链长烷烃的记录。以上结果说明,在大肠杆菌中生产比C9更短的烷烃不存在机理方面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进化 16S RDNA 烷烃诱导 微生物烷烃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杭海英 刘春春 任丹丹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83,共16页
以流动中的细胞或颗粒为测量对象的流式细胞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具有统计意义的大量单细胞、颗粒或集聚体的测量数据。经过7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生物学、医学、环境检测等多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这一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被提出,于70... 以流动中的细胞或颗粒为测量对象的流式细胞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具有统计意义的大量单细胞、颗粒或集聚体的测量数据。经过7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生物学、医学、环境检测等多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这一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被提出,于70年代成型,并在此后40多年里,检测性能、多参数测量能力和分选能力得到显著发展,而它的应用领域更是飞速扩展到从细菌、环境微生物检测、常规细胞功能检测,到许多临床疾病诊断和监测,再到最前沿的肿瘤免疫机理研究、免疫疗法和生物制药等广泛领域。当前,一系列新技术和相应的新型流式细胞仪被开发出来,虽然工作原理有别于传统方式,但获取大规模单细胞多参数测量的理念从未变化。流式细胞术领域正处于技术大发展和大变革的前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分化簇 大肠杆菌 外泌体 高维数据自动分析技术
原文传递
蛋白质分子人工进化在合成生物学中的作用
14
作者 杭海英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12,共1页
合成生物学的实质在于利用、改造、乃至重新制造生物元件,并通过组装、构建成新的生物系统。由于"生物元件(如蛋白质)"异常多样化和微细的特征。
关键词 人工进化 生物学 蛋白质分子 合成 生物系统 构象变化 元件设计 相互作用 多样化 生物进化
原文传递
豚鼠精子获能与Na,K-ATPase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杭海英 冯北元 张致一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工作探讨了豚鼠精子质膜Na,K-ATPase与获能及顶体反应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蔗糖梯度离心分离豚鼠精子的质膜以测定Na,K-ATPase活性。通过用0.05%DOC(脱氧胆酸)处理,可以定量测定酶的活性。豚鼠精子在获能培养液中孵育8h后,其质膜Na,K... 本工作探讨了豚鼠精子质膜Na,K-ATPase与获能及顶体反应之间的关系。实验采用蔗糖梯度离心分离豚鼠精子的质膜以测定Na,K-ATPase活性。通过用0.05%DOC(脱氧胆酸)处理,可以定量测定酶的活性。豚鼠精子在获能培养液中孵育8h后,其质膜Na,K-ATPase活性下降为孵育前的35.6%。获能培养液中含1和5μzmol/L的乌本苷,使孵育10.5h的豚鼠精子的顶体反应率分别为46.5和64.4%,而对照组仅为27.4%。实验结果首次证实豚鼠精子质膜有Na,K-ATP ase活性,并进而发现其质膜Na,K-ATPase活性的下降对获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精子 质膜 获能 NA K-ATPASE
原文传递
单个细胞内重组β-半乳糖苷酶的折叠:要么完全折叠,要么完全聚集
16
作者 赵云 何伟 杭海英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6-187,共2页
利用细菌进行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工业应用中具有意义。但重组蛋白的错误折叠和包涵体的形成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目前,对包涵体的体内形成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流式细胞仪。
关键词 Β-D-半乳糖苷酶 流式细胞仪 包涵体的形成 大肠杆菌 蛋白质的折叠和聚集
原文传递
模仿自然界——基于基因高频突变的蛋白质人工进化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俊康 杭海英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5-860,共6页
从上世纪50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科学家积累了大量的有关生物的生理和病理分子机理的知识。人们期望从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中衍生出高效、环保的生物相关制造产业,为人类服务。为了发展生物制造产业,生物基础元件蛋白质和基因的制造... 从上世纪50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科学家积累了大量的有关生物的生理和病理分子机理的知识。人们期望从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中衍生出高效、环保的生物相关制造产业,为人类服务。为了发展生物制造产业,生物基础元件蛋白质和基因的制造技术必不可少。最近出现了一种基于基因高频突变的蛋白质人工进化技术。这一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新抗体的产生,以及抗体和荧光蛋白质的改造。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成为蛋白质改造、乃至新蛋白质制造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进化 高频突变 活化诱导的胞嘧啶脱氨基酶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
原文传递
以藻类作为产油生物资源——机遇与挑战
18
作者 岳海兵 杨晓 杭海英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1-936,共6页
本文对以产油藻作为新的可再生能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且对比了真核绿藻与原核蓝藻作为产油藻种的生物学特点,对产油藻未来的走向,包括优质菌种的筛选方法及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构建新菌种,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产油藻 生物柴油 机遇 挑战
原文传递
小鼠Rad1基因剔除引发皮肤肿瘤易感性
19
作者 韩璐 胡志上 +4 位作者 刘宇恒 王向远 Kevin M.Hopkins Howard B.Lieberman 杭海英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52-452,共1页
生物时刻都面对着细胞内源自由基和环境污染物及辐射等 DNA 损伤因素。DNA 复制过程中也会产生 DNA 损伤。生物经过长期进化。
关键词 Mrad1 Mrad9 基因打靶 肿瘤发生 DNA损伤
原文传递
STUDI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Na, K-ATPase ACTIVITY AND SPERM CAPACITATION IN GUINEA PIG 被引量:1
20
作者 杭海英 冯北元 张致一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0年第11期1304-1310,共7页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sperm capaei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lemma Na, K-ATPase, capacitation and acrosome reaction was investigated.Plasmalemma of guinea pig spermatozoa was i...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sperm capaeit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lemma Na, K-ATPase, capacitation and acrosome reaction was investigated.Plasmalemma of guinea pig spermatozoa was isolated by sucrose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a, K-ATPase activity. As far as the authors are aware, the Na, K-ATPase activity in plasmalemma of the guinea pig has never been detected. By treating sperm plasmalemma with 0.05% DOC (deoxycholate), enzyme activity could be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After spermatozoa were incubated in capacitation medium for 8 h, Na, K-ATPase activity was found to be decreased to 35.6% a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incubation. The spermatozoa incubated for 10.5h in capacitationmedium containing 1 and 5μmol/L ouabain showed 46.5% and 64.4% acrosome reaction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acrosome reac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27.4%.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crease in the Na, K-ATPase activity of guinea pig spermatozoa m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NEA pig SPERM PLASMALEMMA NA K-ATPASE eapaci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