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家角遗址水稻硅酸体形状特征及其在水稻进化上的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云飞 芮国耀 +2 位作者 松井章 宇田津彻朗 藤原宏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1-696,共6页
对距今约 70 0 0年的浙江省罗家角遗址 4个文化层出土的 15块陶片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 ,结果从来自第 2、3、4等 3个文化层的 5块陶片中检出了稻运动细胞硅酸体 .形状解析结果显示 :罗家角遗址水稻硅酸体的纵长、横长较小 ,形状系数较... 对距今约 70 0 0年的浙江省罗家角遗址 4个文化层出土的 15块陶片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 ,结果从来自第 2、3、4等 3个文化层的 5块陶片中检出了稻运动细胞硅酸体 .形状解析结果显示 :罗家角遗址水稻硅酸体的纵长、横长较小 ,形状系数较大 ,是一类小型硅酸体 ;利用硅酸体 4个形状特征参数进行亚种判别的判别值也较小 ,和现代栽培稻籼亚种的硅酸体更相近 .但在硅酸体的分布图上出现多峰现象 .从硅酸体形状分析结果看 ,罗家角遗址及其周围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以籼亚种为主 ,并混杂粳亚种的多样性群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家角遗址 水稻 硅酸体 亚种 形状特征 水稻进化
下载PDF
从南庄桥遗址的稻硅酸体看早期水稻的系统演变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云飞 刘斌 +2 位作者 松井章 宇田津彻朗 藤原宏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0-346,共7页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 ,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 5~ 12层中采集了 16份土样和 8份陶片及红烧土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 14份土样和 6份...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 ,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 5~ 12层中采集了 16份土样和 8份陶片及红烧土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 14份土样和 6份陶片中发现了稻的硅酸体 ,分别属于马家浜文化(B.C. 4 5 0 0~B.C. 380 0 )和良渚文化 (B.C. 35 0 0~B.C. 2 0 0 0 ) ,说明这个遗址及其周围从距今 6 0 0 0年左右起就已经栽培水稻了。对发现的稻硅酸体进行形状解析结果显示 ,伴随历史的发展稻硅酸体的长、宽、厚增大 ,形状系数 b/ a减小 ;在 4个形状特性的分布上看到同样的趋势 ,表明从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稻的硅酸体有一个向大尺寸、尖长型方向变化的过程。根据稻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 ,我们认为遗址早期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正在分化的多样性的群体 ,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庄桥遗址 稻硅酸体 早期水稻 系统演变 新石器时代
下载PDF
从楼家桥遗址的硅酸体看新石器时代水稻的系统演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云飞 蒋乐平 +2 位作者 松井章 宇田津彻朗 藤原宏志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historic changes of subspecies of rice cultivated in the ancientr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alysis of plant opal was carried out for Loujiaqiao site in Zhengjiang prov...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historic changes of subspecies of rice cultivated in the ancientr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alysis of plant opal was carried out for Loujiaqiao site in Zhengjiang province, China. It was identified that rice have been cultivated there since about 6000 years ago by detecting a great number of plant opals in soil samples and earthenware fragments from this site. Further,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opals of rice showed that the vertical, horizontal and lateral lengths had rise and the b/a had fell with changes of historic times, but there were some times such as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Hemudu culture dating from 5000 B.C. to 3900 B.C. and the Maqiao-Shangzhou period dating from 1700B.C. to 770B.C. when the changes were the opposite to those. Changes of discrimination scores appeared to be same as those of vertical, horizontal and lateral lengths, but those of the periods of the Hemudu culture were numerically smaller than 0.5, appeared neuter. From those result,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rice was varied in the periods of the Hemudu culture and would change to a great deal cultivated japonica rice from then on, but there was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of indica rice, during those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家桥遗址 硅酸体 新石器时代 水稻 系统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