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路径类比推理的药物重定位方法
1
作者 陈耿靖 王晖 +1 位作者 郭躬德 林世水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4年第8期158-165,共8页
传统药物研发模式有着费用昂贵、效率低下、时间周期较长等问题,而药物重定位方法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时间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目前已经提出了许多利用知识图谱进行药物重定位的方法,并取得相对可观的成果,但它们存在涉及限... 传统药物研发模式有着费用昂贵、效率低下、时间周期较长等问题,而药物重定位方法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时间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目前已经提出了许多利用知识图谱进行药物重定位的方法,并取得相对可观的成果,但它们存在涉及限制数据集范围、处理的关系较单一,且不考虑节点间路径信息等局限。为弥补这些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类比推理的药物重定位方法。首先,整合多个生物数据集构建异构信息网络。其次,对多种知识图谱嵌入模型(TransE、DistMult、ComplEx、RotatE和RGCN)进行训练,获得嵌入向量。再次,采用Adaboost决策树集成路径排序算法和多层感知机获取原始推理路径,结合类比推理进行预测。最后,通过传统性能、嵌入评估及复现率,选定TransE模型作为预测模型。该方法成功找到10种重定位候选药物,并通过相关文献证实它们的治疗效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也可为其他从事药物重定位研究的学者提供一种结合路径信息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重定位 知识图谱嵌入 类比推理 路径排序算法 ADABOOST
下载PDF
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林成 高尚君 +1 位作者 李建华 林世水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采用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可吸收锚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采用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1.8岁。观察1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每4~6周定期X线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功能恢复及疼痛情况。结果本研究1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60min,平均(41.6±7.4)min;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20.6±6.6)ml;术后住院时间1~3d,平均(1.7±0.6)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患者在6~12周[平均(8.4±2.0)周]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无切口愈合不良,无骨折移位、锚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中足功能AOFAS评分为85~100分,平均(92.5±4.3)分;术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为0~3分,平均(1.2±0.9)分。结论可吸收锚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具有软组织剥离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无须二次手术等优点,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跖骨 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锚钉 内固定
下载PDF
直型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林克凤 林世水 刘国铭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肱骨近端直型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4月—2021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直型肱... 目的探讨分析肱骨近端直型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4月—2021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直型肱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取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均为闭合性损伤,常规进行骨密度检查均提示骨质疏松。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肩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68.25±6.19)分、(83.35±8.16)分高于对照组(61.05±7.15)分、(76.15±8.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4、4.219,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直型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术后疗效优于解剖钢板,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微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直型髓内钉 解剖钢板 老年人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尚君 胡旭 +1 位作者 林成 林世水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南院自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2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内固定手术。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31例)...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南院自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2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内固定手术。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31例)和非肺部感染组(267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因素等病历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患者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31例患者术后发生了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0.4%。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吸烟、多发伤、糖尿病和手术节段(单阶段/多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OR=4.783,95%CI:1.749~13.082,P=0.002)和多发伤(OR=5.035,95%CI:2.191~11.568,P<0.001)是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合并糖尿病和多发伤是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降低肺部感染风险,临床医师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与局麻下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髓核摘除术比较
5
作者 林成 林世水 +4 位作者 林克凤 刘国铭 李建华 高尚君 周仕国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4期5-9,共5页
目的对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与局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6月福... 目的对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与局麻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PELD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全麻+电生理组(36例)和局麻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根刺激次数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Nalogue Scale,VAS)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全麻+电生理组与局麻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电生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56±7.15)min短于局麻组,神经根刺激次数(0.39±0.59)次低于局麻组,住院时间(1.53±0.61)d长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6、3.120、2.593,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3 d、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术后3个月ODI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相同时间点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下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局麻下手术的疗效相近,全麻手术可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神经电生理监测为全麻手术中避免神经根损伤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电生理 经皮脊柱内镜 髓核摘除术 麻醉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长管骨骨折分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林世水 何武兵 +3 位作者 许志贤 林昊 邱美光 张旭鸣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四肢长管骨骨折早期行单臂支架临时外固定的患者,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18~70岁,...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四肢长管骨骨折早期行单臂支架临时外固定的患者,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18~70岁,平均47岁。待全身病情稳定、局部软组织损伤改善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终确定性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外固定支架使用时间6d。二期确定性内固定治疗前2例出现钉道感染。内固定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切口3例出现感染,总体感染率为5.2%。结论早期采用临时外固定支架没有增加最终确定性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率,有利于闭合性长管骨骨折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骨骨折 多发伤 支架 内固定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理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林世水 白祥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61-62,共2页
不稳定骨盆骨折可以认为是致命性的骨折,随着诊治技术不断提高,治疗方法呈现多样化,但疗效还不尽理想。本文引入了损伤控制外科的概念,对不稳定骨盆骨折伴有多发伤的救治程序进行综述。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外科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用于颈椎病治疗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世水 刘国铭 +1 位作者 胡旭 高尚君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0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应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法将方便选取的该院收治68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采用标准开放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3... 目的探讨颈椎病应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9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法将方便选取的该院收治68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采用标准开放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辅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疼痛评分(VAS)。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1.61±4.26)min、术中出血量(21.36±4.82)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20、13.961,P<0.05)。研究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应用显微镜辅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缩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具有较小创伤,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使用以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显微镜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林世水 李建华 +3 位作者 何林盛 张忠祥 胡旭 周仕国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8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Stoppa入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腹直肌旁入路治... 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82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改良Stoppa入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腹直肌旁入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Matta评分以及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Matt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变化(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时的血清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相当,但腹直肌旁入路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有所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下降,且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腹直肌旁入路 改良STOPPA入路 应用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90α在严重多发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林世水 白祥军 唐朝晖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严重多发伤后患者(ISS评分≥16)外周血白细胞中HSP70、HSP90α蛋白的表达高峰期,以及检测严重多...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严重多发伤后患者(ISS评分≥16)外周血白细胞中HSP70、HSP90α蛋白的表达高峰期,以及检测严重多发伤经治疗后痊愈患者、严重多发伤因MODS死亡患者外周血HSP70、HSP90α蛋白在高峰期的表达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预后。结果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72hHSP70、HSP90α蛋白均表达明显升高,而经治疗后痊愈患者表达明显增强,因MODS死亡的患者表达相对增强。结论HSP70、HSP90α表达强弱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生存情况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热休克蛋白70 热休克蛋白90a
下载PDF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与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世水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123-123,共1页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比较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与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融合后路固定术,这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处理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 后路内固定术 前路病灶清除 胸腰椎结核 植骨融合 固定术治疗 椎间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含铅眼镜明显减少外科医生在髋关节和骨盆术中透视的的眼睛辐射暴露
12
作者 林世水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61-161,共1页
研究背景:尽管推荐术中佩戴铅眼镜,但骨科医生在术中透视时却很少这样做.晶状体的电离辐射会导致白内障,同时眼睛职业暴露界限的推荐值也被不断地下调.研究方法:应用患者和外科医生模型,投照16个骨盆和髋部手术常用位置的X线片,分别... 研究背景:尽管推荐术中佩戴铅眼镜,但骨科医生在术中透视时却很少这样做.晶状体的电离辐射会导致白内障,同时眼睛职业暴露界限的推荐值也被不断地下调.研究方法:应用患者和外科医生模型,投照16个骨盆和髋部手术常用位置的X线片,分别测量佩戴和不佩戴铅眼镜时外科医生模型晶状体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医生 辐射暴露 眼镜 含铅 眼睛 透视 骨盆 髋关节
下载PDF
单节段/多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翻修率和并发症--一项基于管理数据库的研究
13
作者 林世水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94-94,共1页
研究背景:颈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的自然演变过程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即便是有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采取单节段还是多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能否达到良好的长期临床疗效尚未明晰。研究目的:描述国内单节段或多节段... 研究背景:颈椎退变性疾病术后的自然演变过程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即便是有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采取单节段还是多节段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能否达到良好的长期临床疗效尚未明晰。研究目的:描述国内单节段或多节段ACDF术后翻修率、并发症、再入院趋势。研究设计:官方管理数据库统计研究。研究对象:2006—2010年间,在Thomson Reuters Market Scan数据库记录在案的有92 867例患者行ACDF手术。限定随访时间>24个月,28777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2744例(44%)行单节段ACDF和16033(56%)例行多节段ACDF。结果评价标准:翻修率和术后并发症。研究方法:根据住院时登记的通用过程术语编码,在Market Scan数据库查找2006—2010年间所有行ACDF手术的患者。使用第9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或通用过程术语编码,评价临床结果。研究结果:多节段ACDF更容易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OR)1.4;95%可信区间(CI)1.2~1.6;P<0.0001]。单节段ACDF术后硬膜外类固醇注射率较高(OR0.88;95%CI 0.8~1.0;P=0.01)。术后3 0天内,多节段A C D F组更可能需要翻修,是单节段ACDF组的1.6倍(OR 1.6;95%CI 1.1~2.4;P=0.02)。术后2年随访,单节段ACDF组和多节段ACDF组术后翻修率分别为9.13%和10.7%(OR 1.2;95%CI 1.1~1.3;P<0.0001)。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多节段ACDF组术后2年随访期间接受翻修手术(OR 1.1;95%CI 1.0~1.2;P=0.001)、不同原因再次入院(OR 1.2;95%CI 1.1~1.4;P=0.007)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高(OR 1.3;95%CI 1.1~1.5;P=0.0003)。研究结论:本研究报道了单节段与多节段ACDF术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翻修率。初次手术融合节段越多,再次手术率可能性也就越大。扩大手术范围的多节段ACDF通常需要更广泛的手术翻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并发症 数据库研究 MarketScan疗效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负压密闭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卢峰 林世水 魏德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负压密闭钻孔引流与传统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月因CSDH在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负压密闭钻孔引流与传统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月因CSDH在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负压密闭钻孔引流,术后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钻孔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头痛VAS评分、术前血肿量、术后血肿量和术后颅内积气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VAS评分、硬膜下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肿量为(8.45±6.11)ml、颅内积气(2±1.15)ml,VAS评分(1±0.55)分;对照组术后血肿量为(19.55±7.90)ml、颅内积气(12.05±8.15)ml、VAS评分(3±0.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密闭钻孔引流配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降低气颅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治疗CSDH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密闭钻孔 阿托伐他汀钙片 传统钻孔引流 颅内积气 VAS评分
下载PDF
以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被引量:7
15
作者 邱美光 张旭鸣 +2 位作者 林世水 林昊 施爱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外科理论(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3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S方法救治,第1阶段为控制出血和不稳定骨...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外科理论(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3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S方法救治,第1阶段为控制出血和不稳定骨折的早期临床固定;第2阶段行ICU复苏;第3阶段行确定性手术。观察其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结果 2例死亡,2例未随访,获得随访32例,随访17.6个月。1例合并胸腰椎骨折发生截瘫,3例远期出现跛行、行走痛。按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应用DCS理论救治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能明显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多发伤 损害控制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曙光 张旭鸣 +1 位作者 何武兵 林世水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10年1月,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按照Evans分类ⅢA9例、ⅢB15例、Ⅳ1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0.71±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10年1月,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按照Evans分类ⅢA9例、ⅢB15例、Ⅳ1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0.71±9.64)min,出血(392.86±78.72)ml。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其中3例失访,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判定标准,优14例,良12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 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54例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国铭 林世水 周仕国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618-620,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切口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收治的5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14例;年龄22~56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2例、道路交通伤18...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切口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收治的5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0例,女性14例;年龄22~56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2例、道路交通伤18例,其他4例。患者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对其进行经跗骨窦切口入路跟骨解剖钢板方法进行内固定治疗,如有必要则进行植骨手术,评价经跗骨窦微创切口跟骨解剖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X线片显示患者解剖结构恢复良好。Bohlee角平均恢复到38°,Gissane角平均恢复到135°。术后对其进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其中46例获得随访,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以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经跗骨窦切口入路外侧跟骨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必要时联用植骨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微创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治疗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詹儒东 周仕国 +6 位作者 林世水 陈昱 刘国铭 林克凤 王钦奋 胡旭 李建华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0期41-42,4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经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省立临床医学院骨科收治的50例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病患,患者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7月间,均接受Ilizarov技... 目的探讨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经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省立临床医学院骨科收治的50例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病患,患者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7月间,均接受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ICFSG(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制定)评分,统计治疗结果。结果 1患者治疗前、后的ICFSG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患者的治疗效果上看,在58足中,有52足(89.66%)恢复情况为优;8足(比例为13.79%)恢复情况为良;4足(6.89%)恢复情况为差;3有2足术后发生针道感染,发生率为3.45%,经处理后感染症状消失。结论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病患通过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微创截骨治疗后,患者的ICFSG评分得到显著改善,这种治疗方式有利于促进其踝关节及足部功能的改善与恢复,矫治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截骨 ILIZAROV技术 马蹄内翻足畸形
下载PDF
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早期救治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旭鸣 邱美光 +4 位作者 林世水 庄颖峰 何武兵 陈曙光 施爱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治疗骨关节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73例(平均ISS≥27分)临床资料,早期采用控制出血、骨折临时固定、手术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等损害控制措施救... 目的探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治疗骨关节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73例(平均ISS≥27分)临床资料,早期采用控制出血、骨折临时固定、手术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等损害控制措施救治。结果 73例患者中,1例因严重颅脑外伤死于入院后11h,1例因ARDS死于术后24h,2例因伤后第3、6天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因未予以早期积极救治死于入院后2h内;66例存活(90.4%),死亡7例(9.6%)。结论及时控制出血、早期骨折固定、手术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合理应用损害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等措施有助于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对临床救治严重创伤伤员有很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骨折 早期救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42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詹儒东 周仕国 +6 位作者 林世水 陈昱 刘国铭 胡旭 林克风 王钦奋 李建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对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42例(43A型26例,其中A2型10例,A3型16例;43B型6例;43C型10例),术后无需其他外固定,第2天开始指导不负重踝、膝关节功能锻炼。结... 目的对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42例(43A型26例,其中A2型10例,A3型16例;43B型6例;43C型10例),术后无需其他外固定,第2天开始指导不负重踝、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36例,33例伤口一期愈合,3例伤口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平均临床愈合时间约16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6%。结论 MIPO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 骨折 微创 接骨板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