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佳选 陈星星 +3 位作者 李岳春 季亢挺 殷日鹏 林加锋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和(或)室性心动过速(VT)的心电图特征,提出鉴别流程。方法根据射频导管消融PVCs/VT有效靶点或心室最早激动点的×线胸片进行定位,分析不同起源PVCs/VT的12导联心电图QRS波群。结果 828...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和(或)室性心动过速(VT)的心电图特征,提出鉴别流程。方法根据射频导管消融PVCs/VT有效靶点或心室最早激动点的×线胸片进行定位,分析不同起源PVCs/VT的12导联心电图QRS波群。结果 828例接受导管消融,580例起源于右心室,248例起源于左心室,左、右心室起源者胸导联移行指数<0的分别占97.58%及7.24%;左和右心室流出道起源者下壁导联多数呈R型,V_1上,多数右心室流出道起源者呈rS型,右室间隔起源呈QS型,主动脉瓣上起源者常呈rS或RS型;下壁导联上,左前分支起源者常呈qR型,左后分支起源者常呈rS型。结论结合体表心电图胸导联移行指数、下壁导联和V_1上的QRS波群特征可初步判断特发性PVCs/VT的起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术 心电图
下载PDF
不同起源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林佳选 柴俊德 +5 位作者 林加锋 季亢挺 兰华仙 李继武 陈鹏 杨鹏麟 《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55-259,26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方法比较61例不同起源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律失常的QRS形态和电压。结果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均呈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伴心电轴右偏,并因起源不...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方法比较61例不同起源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律失常的QRS形态和电压。结果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均呈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型伴心电轴右偏,并因起源不同各有特征:①前间隔性:Ⅱ、Ⅲ、aVF及V4~V6R波电压最高,Ⅰ呈QS、rs、qr或m型,r波电压低≤0.2mV;QSaVR/QSaVL比值接近1。②后间隔性:Ⅱ、Ⅲ、aVF及V4~V6R波电压较低,下壁导联R波差值增大(>0.2mV),Ⅰ呈R或M型,电压0.2~0.5mV;QSaVR/QSaVL比值明显增大(平均达2.25)。③游离壁性:Ⅱ、Ⅲ、aVF及V4~V6R波电压最低,下壁导联R波差值进一步增大(>0.3mV);Ⅱ、Ⅲ、aVF有特征性的R波顶峰或降肢切迹且其位置逐渐延迟。结论熟悉不同起源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有利于在射频导管消融前初步判断其起源灶,以缩短手术时间并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右心室流出道 室性心律失常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消融1例
3
作者 林佳选 陈小锋 +3 位作者 陈延茹 黄晓芳 李岳春 林加锋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
国外文献报道的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通常发生在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BBR-VT国内少有报道,姚焰等[1]报道BBR-VT 2例,均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张劲林等[2]报道... 国外文献报道的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通常发生在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BBR-VT国内少有报道,姚焰等[1]报道BBR-VT 2例,均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张劲林等[2]报道1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BBR-VT。我院收治1例少见的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BBR-VT并经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右束支成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器质性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 经射频导管消融 缺血性心肌病 瓣膜性心脏病 肥厚型心肌病 国外文献
下载PDF
左心室流出道不同部位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4
作者 林佳选 林加锋 +5 位作者 季亢挺 李嘉 殷日鹏 李岳春 李进 张文武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1期55-62,共8页
多数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室性期前收缩(PVCs)起源下右心室流出道(RVOT)和左心室中后问隔部.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和房室环附近。本文报道起源于左心窄流出道(LVOT)的特发性PVCs/窀性心动过速(VT)的射频导管消融(... 多数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室性期前收缩(PVCs)起源下右心室流出道(RVOT)和左心室中后问隔部.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和房室环附近。本文报道起源于左心窄流出道(LVOT)的特发性PVCs/窀性心动过速(VT)的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结果,并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特发性PVCs/VT进行比较,以探讨RVOT、LVOT及LVOT不同部位特发性PVCs/VT的心电网特征,提出鉴别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左心室流出道 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特征 同部位 右心室流出道 PVCs
下载PDF
Lasso导管指导下左心房房性期前收缩消融2例
5
作者 林佳选 李进 +2 位作者 李岳春 季亢挺 林加锋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5期430-434,共5页
房性期前收缩(PAC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触发机制所致,由于PACs通常无严重的临床后果,且常有多个起源点而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带来困难。但近年来随着消融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维标测系统的应用,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期前收缩(PAC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触发机制所致,由于PACs通常无严重的临床后果,且常有多个起源点而给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带来困难。但近年来随着消融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三维标测系统的应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房性心律失常均可通过消融获得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期前收缩 射频导管消融 左心房 房性心律失常 三维标测系统 房性心动过速 临床后果 触发机制
下载PDF
经心中静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A型预激1例
6
作者 林佳选 陈小锋 +2 位作者 黄小芳 李岳春 林加锋 《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心悸、胸闷7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体检:血压130/82mmHg,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率68次/min,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电解质、肝肾功能、x线胸片、超声心动描记术... 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心悸、胸闷7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体检:血压130/82mmHg,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率68次/min,各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电解质、肝肾功能、x线胸片、超声心动描记术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A型预激 心中静脉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入院体检 病理性杂音 反复心悸 肺呼吸音
下载PDF
室性期前收缩的体表心电图定位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7
作者 林佳选 黄晓芳 +3 位作者 陈小锋 金戈 李嘉 林加锋 《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5期448-451,455,共5页
前面5期我们已经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及左心室间隔部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然而,在临床上,一些顽固性... 前面5期我们已经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及左心室间隔部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然而,在临床上,一些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经心内膜途径反复消融不成功,经心外膜途径或联合心内膜心外膜途径消融则有望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室性期前收缩 体表心电图定位 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 右心室流出道 心电图特征 三尖瓣环 邻近结构
下载PDF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心律失常
8
作者 林佳选 林加锋 +3 位作者 季亢挺 李继武 陈鹏 杨鹏麟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7例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2例,室性期前收缩95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将单根消融导管按需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 目的探讨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7例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2例,室性期前收缩95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将单根消融导管按需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或流出道。行电生理检查、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治疗。结果消融成功101例,成功率94.39%。有效靶点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群起始点提早(36.1±5.8)ms。成功靶点位于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27例、后间隔26例、前间隔48例。操作时间(55.2±26.2)min,X线曝光时间(9.9±53)min,放电时间(418.2±163.6)s,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月~3.5年,复发3例。结论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源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且节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右心室流出道 射频导管消融 单导管技术
下载PDF
左心室流出道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1例
9
作者 林佳选 陈小锋 +3 位作者 黄晓芳 戴小丫 李岳春 林加锋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左心室流出道(LVOT)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较少见,近来我院收治1例并经导管消融成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左心室流出道 经导管消融
下载PDF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主肺动脉干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4 位作者 季亢挺 李嘉 李继武 陈鹏 杨鹏麟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1594-1596,1600,共4页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肺动脉干(MSPA)室性早搏(PVCs)/室性心动过速(VT)的心电图特征、标测方法及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肺动脉造影证实起源于MSPA的PVCs/VT患者12例(MSPA组)以及右心室流出道(RVOT)前间...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肺动脉干(MSPA)室性早搏(PVCs)/室性心动过速(VT)的心电图特征、标测方法及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肺动脉造影证实起源于MSPA的PVCs/VT患者12例(MSPA组)以及右心室流出道(RVOT)前间隔起源的PVCs/VT患者59例(RVOT组),均采用单导管常规标测技术进行标测、消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特征,随访MSPA组患者的疗效。结果MSPA组患者体表心电图具有下壁导联R波振幅高以及胸前导联移形较早(多位于V2~V3)的特点,其有效靶点高电压(8V)可起搏心室,并与自发PVCs/VT的QRS波形12导联完全相同,有效靶点心室电位较PVCs/VT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早(33.91±3.69)ms,10例可记录到远场A、V波,6例可记录到融合或分离的尖峰或碎裂电位。所有消融治疗均成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起源于MSPA的PVCs/VT并非罕见.单导管标测及消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早搏 主肺动脉干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单导管技术
下载PDF
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4 位作者 季亢挺 李嘉 殷日鹏 李岳春 李进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7期1409-1415,1423,共8页
目的探讨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N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简称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例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特发性PVCs/VT,男7例,女3例,其中8例行动态心电图检... 目的探讨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N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简称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例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特发性PVCs/VT,男7例,女3例,其中8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其PVCs/VT总数11387~39672(237144-9493)次/24h,所有患者接受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消融成功8例(成功率80.0%),均无并发症发生。根据X线影像定位,7例起源于二尖瓣环心内膜(4例起源于前侧壁)采用普通温控导管消融成功6例,1例因起源点邻近希氏束放弃消融;3例起源于二尖瓣环心外膜前侧壁经心大静脉远端采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成功2例,1例采用普通温控导管因阻抗高,不能放电失败。起源于二尖瓣环心内膜PVCs/VT的心电图特征存在下列变化规律,即由二尖瓣环后侧壁→侧壁→前侧壁,下壁导联的r(R)波逐渐增高而s(S)波逐渐变浅甚至消失;间隔起源者在V,常呈qR或QR型,而游离壁起源者常呈R或rsR‘型;多数患者V5~V。有S波呈Rs型;二尖瓣环前侧壁心外膜消融成功者与相对应位置心内膜消融成功者除有更长的假性“6”波时间(前者≥67ms而后者〈67ms)外,其他特征并无区别。结论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PVCsNT,是特发性PVCs/VT的一个亚组,前侧壁是好发区域,消融治疗安全有效,部分患者需经冠状静脉窦至心大静脉远端、采用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标测与消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射频导管消融 二尖瓣环
下载PDF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4 位作者 季亢挺 唐疾飞 李继武 曾刚焕 杨鹏麟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7-10,19,共5页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单导管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特发性三尖瓣环起源的PVCs/VT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单导管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特发性三尖瓣环起源的PVCs/VT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PVCs/VT起源部位的时钟点数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r(R)波高度及s(S)波深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消融成功19例(95.0%),均无并发症发生,失败1例。其中17例消融成功、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VT的心电图特征存在下列变化规律:由三尖瓣环后侧壁→侧壁→前侧壁,下壁导联的r(R)波逐渐增高,而S(S)波逐渐变浅甚至消失,同时r或R波呈Ⅱ〉aVF〉Ⅲ、S或S波呈Ⅲ〉aVF〉Ⅱ的变化趋势;aVL导联的R波逐渐变浅;aVR导联的QS波逐渐变深;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和/或VT者下壁导联的r(R)波高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正相关(P〈0.05),而s(S)波深度、aVL导联的R波高度及aVR导联的QS波深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起源于三尖瓣环的PVCs/VT是特发性PVCs/VT的一个亚组,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三尖瓣环不同起源PVCs/VT的心电图特征亦异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将有助于消融术前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射频导管消融 单导管技术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4 位作者 李继武 季亢挺 曾刚焕 陈鹏 杨鹏麟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右心室流出道(RVOT)40例,右心室游离壁瓣环处、左心室前上间隔、左心室流出道(LVOT)、左心室下后间隔及左心室后间隔近心尖部各1例]分别采用起搏标测...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5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右心室流出道(RVOT)40例,右心室游离壁瓣环处、左心室前上间隔、左心室流出道(LVOT)、左心室下后间隔及左心室后间隔近心尖部各1例]分别采用起搏标测或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结合的方法进行消融。结果消融即刻成功41例,失败4例。手术操作时间37~156min,X线曝光时间5~28min。术后随访3个月~4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 室性期前收缩 疗效 安全性 病例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心律失常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3 位作者 李嘉 季亢挺 李岳春 杨鹏麟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A)射频导管标测与消融有效靶点的表现形式。方法:167例RVOTA患者男60例、女107例,年龄(47.7±15.2)(15~78)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20例,室性早搏(PVCs)147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将单根消...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A)射频导管标测与消融有效靶点的表现形式。方法:167例RVOTA患者男60例、女107例,年龄(47.7±15.2)(15~78)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20例,室性早搏(PVCs)147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将单根消融导管按需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或流出道,行电生理检查、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治疗,分析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有效靶点的表现形式。结果:消融成功160例,成功率达95.81%。激动顺序标测有效靶点心内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早(33.41±3.23)ms。起搏标测有效靶点有以下表现形式:①起搏的QRS波群与自发PVCs至少11导联完全相同;②起搏标测时有2种形态略异的QRS波群,其中1种与自发PVCs的QRS波群完全相同;③VT时有2种形态略异的QRS波群,起搏标测的QRS波群与自发VT的1种QRS波群完全相同;④起搏标测时与自发PVCs的QRS波群12个导联完全相同,激动标测可见尖峰样、尖峰碎裂样或双电位。放电时PVCs或VT很快(<10 s)消失或终止;或PVCs增多或VT持续时间延长、频率增快,随即很快消失。结论:绝大多数RVOTA激动顺序标测有效靶点心内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早应≥30 ms,起搏标测有效靶点除传统的起搏时QRS波群与自发PVCs形态至少11导联完全相同外,尚有多种表现形式,了解这些特征,有利于正确判断有效靶点,缩短标测、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心律失常 右心室流出道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有效靶点 起搏标测 激动顺序标测
下载PDF
心室异常除极顺序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加锋 杨鹏麟 +3 位作者 林佳选 兰华仙 王品晓 陈鹏 《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心室最早异常除极点与心脏电张调整性T波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对91例(37例右心室心尖部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后,1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终止或射频导管消融后,40例间歇或持续性预激综合征射频导管消融后)持续或间歇性心室除极异常患... 目的探讨心室最早异常除极点与心脏电张调整性T波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对91例(37例右心室心尖部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后,1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终止或射频导管消融后,40例间歇或持续性预激综合征射频导管消融后)持续或间歇性心室除极异常患者的心室最早异常除极点与电张调整性T波产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出现与未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室最早异常除极点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及左心室下后间隔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者100%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②除少数特殊心室最早异常除极点外,预激综合征旁道下传阻断后,多数患者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③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及右希氏束旁、右前间隔、右前壁旁道下传阻断后不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④不同部位心室最早异常除极产生的电张调整性T波的导联分布特征及其深度不同。结论不同心室异常除极顺序产生的电张调整性T波的导联分布特征及深度也不同,这些特征对与缺血性及急性肺栓塞性T波改变的鉴别有极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张调整性T波 心电描记术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4 位作者 李继武 曾刚焕 陈鹏 季亢挺 杨鹏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6期555-555,共1页
30例室性早搏(简称室早)采用起搏标测与激动顺序标测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成功27例,失败3例。术后随访2~4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早安全、有效,其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窒性早搏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4 位作者 季亢挺 兰华仙 李继武 陈鹏 杨鹏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0,共1页
对153例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18例,室性早搏(PVCs)135例。成功率95.42%。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①激动顺序标测PVCs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波领先30ms以上成功率高;②起搏时QRS波形态与体表心电... 对153例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18例,室性早搏(PVCs)135例。成功率95.42%。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①激动顺序标测PVCs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波领先30ms以上成功率高;②起搏时QRS波形态与体表心电图PVCs的QRS波12个导联上的形态相同成功率高,且有3种特征;③放电时PVCs或VT很快消失或出现同形PVCs增多或VT持续时间延长,频率增快,随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有效靶点
下载PDF
不同部位心室预激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3 位作者 兰华仙 王品晓 陈鹏 杨鹏麟 《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心室显性预激伴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电学特征。方法观察46例持续或间歇性显性预激综合征(右侧28例,左侧18例)射频导管消融后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电学特征析,并对预激程度[最大δ波时间及其百分比(最大δ波时间/同导联QRS时...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心室显性预激伴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电学特征。方法观察46例持续或间歇性显性预激综合征(右侧28例,左侧18例)射频导管消融后电张调整性T波的心电学特征析,并对预激程度[最大δ波时间及其百分比(最大δ波时间/同导联QRS时间×100%)]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①除右希氏束旁、右前间隔、右前壁旁道外,其他各位点预激旁道顺传阻断后,多数患者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②右侧显性预激组最大δ波时间(62.76±5.37ms)、百分比(51.32%±4.48%)及电张调整性T波深度(-0.35±0.11mm)、持续时间(14.7±5.6天)均显著大于左侧显性预激组。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不论右侧或左侧显性预激组,其最大δ波时间和百分比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左、右侧显性预激综合征的心室预激程度及其产生电张调整性T波的导联分布特征、深度、持续时间均有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张调整性T波 心电描记术 预激综合征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治疗828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3 位作者 李岳春 季亢挺 殷日鹏 李嘉 《心电与循环》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和(或)室性心动过速(VT)的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8例PVCsNT患者接受消融治疗,采用X线影像或三维标测系统进行标测,普通或冷盐水消融导管进行消融,分析不同标测与消...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和(或)室性心动过速(VT)的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8例PVCsNT患者接受消融治疗,采用X线影像或三维标测系统进行标测,普通或冷盐水消融导管进行消融,分析不同标测与消融方法治疗不同起源PVCs/VT的优缺点。结果右心室起源580例(70.05%),左心室起源248例(29.95%),其中右心室流出道最常见(469例,占56.64%),其次为左心室间隔部、左心室流出道、邻近三尖瓣环。左、右心室起源分别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7.50%和95.52%。心内膜起源者采用普通温控消融导管消融,经冠状窦的心外膜消融则需应用冷盐水灌注导管。结论特发性PVCs/VT消融治疗安全有效,右心室起源者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下载PDF
心室流出道多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消融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官学强 林佳选 +4 位作者 李岳春 李进 殷日鹏 李嘉 林加锋 《心电与循环》 2019年第3期254-257,共4页
报道1例心室流出道多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的消融过程。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周"入院。心电图示持续单形性VT,结果经肺动脉左窦消融终止VT,但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并经右心室流出道消... 报道1例心室流出道多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的消融过程。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周"入院。心电图示持续单形性VT,结果经肺动脉左窦消融终止VT,但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并经右心室流出道消融成功;但经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另一种形态的持续性VT并经右冠窦消融成功;再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第3种形态的持续性VT,最终经二尖瓣-主动脉瓣连接区(AMC)消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流出道 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