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漆艺的现代价值取向——对话汤志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公翔 汤志义 《艺术生活》 2007年第2期49-52,46-48,共7页
很多年以前,他就进入我的视野,没有一丝那种自以为是的年轻艺术家“颓废”的感觉,很阳光很清爽的印象。他总是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肩跨“食草堂”出品的真牛皮包,骑着风一样的摩托车。
关键词 汤志 食草堂 漆画艺术 艺术审美 价值取向 黑框眼镜 艺术生命 沈绍安 综合材料 工艺技法
下载PDF
关于漆的无限可能性——漆艺家陈杰访谈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5年第6期9-12,41+8,共6页
生活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似乎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我知道以现时的状态“生活着”对陈杰意味着什么。陈杰与我同是1962年生人氏,因而,我有更多的理由理解陈杰,理解大漆对于陈杰来说有多么重要。我始终相信, 大漆与陈杰的相遇是一种缘份... 生活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似乎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我知道以现时的状态“生活着”对陈杰意味着什么。陈杰与我同是1962年生人氏,因而,我有更多的理由理解陈杰,理解大漆对于陈杰来说有多么重要。我始终相信, 大漆与陈杰的相遇是一种缘份。大漆对于陈杰来说意味着一种坚持,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在过去的20年里,陈杰始终在探索漆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隐喻着一种不受任何常规限制的自由,一种动荡不安的色彩游戏,一种超越了传统“绘画”可界定范畴的东方文化的美丽与神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艺 无限可能性 漆器艺术 艺术作品 漆画 大漆 中国漆 艺术家 中国传统 语言
下载PDF
爱与美的天空——画家张怀林访谈
3
作者 林公翔 张怀林 《艺术生活》 2005年第4期13-15,共3页
林公翔(以下简称林):张先生,您和您太太杨宏伟女士、您女儿张绘小姐的三人作品联展开幕在即,一家人都从事“芙”的事业,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据我所知,这是你们的第三回家庭作品联展,你们为什么要一而再地推出这样的联展?张怀林(以... 林公翔(以下简称林):张先生,您和您太太杨宏伟女士、您女儿张绘小姐的三人作品联展开幕在即,一家人都从事“芙”的事业,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据我所知,这是你们的第三回家庭作品联展,你们为什么要一而再地推出这样的联展?张怀林(以下简称张):的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工笔画 艺术创作 中国美术史 艺术家 天空 画种 油画民族化 中华文化 艺术需要
下载PDF
陈若晖:大海·亲情·艺术
4
作者 林公翔 《福建艺术》 2010年第3期55-56,共2页
写若晖兄,不能不提到海,他对海的一往情深,他与海的忘情之恋,他画笔下的海多姿多彩,从闽水泱泱到马江潮涌,从鹭岛的天风海涛到崇武的惠女风情,都充满了迷人的神韵。完全可以这样说。故乡的海赋予他海的性格,使人相信,他的血液... 写若晖兄,不能不提到海,他对海的一往情深,他与海的忘情之恋,他画笔下的海多姿多彩,从闽水泱泱到马江潮涌,从鹭岛的天风海涛到崇武的惠女风情,都充满了迷人的神韵。完全可以这样说。故乡的海赋予他海的性格,使人相信,他的血液中流动的除了红色,还有一种透明的蓝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若晖 艺术 亲情 大海
下载PDF
汪天亮漆艺术的美学致思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公翔 《艺苑》 2007年第11期28-30,共3页
从总体上说,汪天亮的漆艺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漆艺术作品本身,二是他的现代水墨作品。关于漆艺术作品,汪天亮的尝试是多方面的,凡是看过汪天亮现代漆艺作品的人,都会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都会被他的作品中饱含的那种理性与激情,... 从总体上说,汪天亮的漆艺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漆艺术作品本身,二是他的现代水墨作品。关于漆艺术作品,汪天亮的尝试是多方面的,凡是看过汪天亮现代漆艺作品的人,都会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都会被他的作品中饱含的那种理性与激情,奔放与诗意,天然肌理与冥想色彩所感动。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当代性,更有其独特的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作品 艺术品 艺术作品 漆艺 美学 当代性 亮漆 视觉质感 色彩 创造性
下载PDF
打破经典:关于“长城脚下的公社”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3年第1期11-14,26-27,共6页
一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似乎有些另类的名称:“长城脚下的公社(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它位于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原名为“亚洲建筑师走廊”,占地面积为8平方公里。一期工程由使用面积为400平方米的八栋别墅和一栋俱乐部组成。... 一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个似乎有些另类的名称:“长城脚下的公社(commune by the Great Wall),它位于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原名为“亚洲建筑师走廊”,占地面积为8平方公里。一期工程由使用面积为400平方米的八栋别墅和一栋俱乐部组成。这个在林荫相间的山坳里错落有致又匪夷所思的建筑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泰国、委内瑞拉的建筑师担纲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建筑师 建筑师走廊 张欣 双年展 建筑家 公社 策展人 长城 俱乐部 使用面积
下载PDF
夏俊娜作品的个人语言图式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2年第4期12-14,共3页
关注九十年代中国油画,特别是关注新生代油画家的人,都不会省略掉夏俊娜这个名字。因为夏俊娜已经成了一个品牌,她是近年来在各种艺术拍卖中屡创佳绩、价格飙升的青年女油画家。我真正接触夏俊娜的作品是2000年,那一年的5月,夏俊娜在上... 关注九十年代中国油画,特别是关注新生代油画家的人,都不会省略掉夏俊娜这个名字。因为夏俊娜已经成了一个品牌,她是近年来在各种艺术拍卖中屡创佳绩、价格飙升的青年女油画家。我真正接触夏俊娜的作品是2000年,那一年的5月,夏俊娜在上海浦东金茂大厦对街的艺博画廓举办了一次大型的个人作品展览《青春组曲》,那个展览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些唯美的画面持久地打动我,在我看来,那是一种浪漫的诗的表达,在夏俊娜作品展厅流连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更愿意相信夏俊娜是一位天才的女诗人。夏俊娜油画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语言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图式 作品 中国油画 九十年代 新生代 画面 艺术创作 个人 陈逸飞 金茂大厦
下载PDF
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对话——评2000上海双年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与上海这座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身份相符合,2000年上海双年展在改建后的上海美术馆举行,标志着上海乃至中国以更加宽容的姿态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在艺术的平台上真正与国际对话。100多件出自全球五大洲18个国家66位艺... 与上海这座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身份相符合,2000年上海双年展在改建后的上海美术馆举行,标志着上海乃至中国以更加宽容的姿态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在艺术的平台上真正与国际对话。100多件出自全球五大洲18个国家66位艺术家的作品,极尽耳目声色,让中国的艺术家和普通观众大饱了一番眼福。 2000上海双年展在世纪即将交替的时刻举行,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它至少实现了三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双年展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家 艺术作品 对话 美术馆 现代性 三个方面 中国艺术 策展人
下载PDF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与科学的真正对话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1年第5期5-7,共3页
盛夏的北京,骄阳似火,但丝毫没有抵挡住人们对一场大型展览的热情。它就是于2001年5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件作品,在美术馆11个展厅里向人们展示了艺术与科学因相互碰撞与融合... 盛夏的北京,骄阳似火,但丝毫没有抵挡住人们对一场大型展览的热情。它就是于2001年5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件作品,在美术馆11个展厅里向人们展示了艺术与科学因相互碰撞与融合所焕发出的奇妙光彩。当你踏进中国美术馆,你的眼睛一定会为之一亮——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创意的作品《物之道》和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的作品《生之欲》左右对称地摆放在展馆门口,成为本次展览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李政道先生认为: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除了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更能表达科学的内容;而科学则在追求和表达真理的普遍性的同时,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科学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艺术家 吴冠中 科学家 作品 获得者 诺贝尔奖 美术馆
下载PDF
你应该读一读沈克龙——沈克龙漆画作品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15年第1期38-43,F0003,共7页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只有诗人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育出百合花来。我觉得这句话同样也适合于一部分坚韧执着且勇往直前的艺术家,比如沈克龙。我很早就开始关注沈克龙,可以说,在福建漆艺界,沈克龙...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只有诗人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育出百合花来。我觉得这句话同样也适合于一部分坚韧执着且勇往直前的艺术家,比如沈克龙。我很早就开始关注沈克龙,可以说,在福建漆艺界,沈克龙是我最欣赏的一位漆艺家,我之所以欣赏沈克龙,不仅仅因为他在漆艺界长袖善舞,更因为沈克龙是一位有深刻思想的漆艺家,甚至可以说是漆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解读 《月亮与六便士》 漆画 沥青路面 漆艺 百合花 艺术家 哲学家
下载PDF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看地理环境对教育的制约
11
作者 林公翔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8-20,共3页
本文试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地理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历史制约作用。所谓文化发生学就是研究在一定的历史形态和地理形态中文化的发生、演变和消亡的科学。它运用发生学的原理,以整个文化形象作为考察点,借用文化发生学的理论对教育现... 本文试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地理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历史制约作用。所谓文化发生学就是研究在一定的历史形态和地理形态中文化的发生、演变和消亡的科学。它运用发生学的原理,以整个文化形象作为考察点,借用文化发生学的理论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在更高的层面把握教育的内在特性。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发生学 地理环境 教育文化 制约作用 文化现象 教育发展 传统文化 文化教育 生活方式 自然环境
下载PDF
儿童心理语言研究的方法论与发展前景
12
作者 林公翔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16-121,115,共7页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进行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进行的。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上来看,在科学变革时期,理论研究上的突破和新理论的建立无不与研究方法的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从冯特(W·Wundt,1832—1920)一八九七年在莱比锡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言语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实验 心理过程 巴甫洛夫 信息论 莱比锡 学习过程 心理活动
下载PDF
我国教育行政制度的历史沿革
13
作者 林公翔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42-146,136,共6页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极为低下,教育水平也极端低下,教育内容极度贫乏。这时期还没有文字和书本,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和实际行动的模仿。因此,...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极为低下,教育水平也极端低下,教育内容极度贫乏。这时期还没有文字和书本,所以教育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和实际行动的模仿。因此,谈不上教育行政制度。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教育机关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的日益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工具和学习内容,这样有组织有计划来传播这些文化知识便有了必要和可能,学校这种教育专门场所便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政制度 历史沿革 国子监 教育行政机关 教育水平 学校制度 社会生产力 科举制度 文化知识 州县
下载PDF
精神的投射,审美的观照——陈铸作品论析
14
作者 林公翔 《福建艺术》 2016年第3期49-51,共3页
在不久前开幕的《木兰舟:文明漂流》艺术展上,我看到在展厅的醒目位置,悬挂着两件陈铸的系列作品《大道无极》,这两件作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是这两件作品具有一定的体量,大漆的红色基调在展厅中特别吸引观者的视觉;更重要的是,这... 在不久前开幕的《木兰舟:文明漂流》艺术展上,我看到在展厅的醒目位置,悬挂着两件陈铸的系列作品《大道无极》,这两件作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是这两件作品具有一定的体量,大漆的红色基调在展厅中特别吸引观者的视觉;更重要的是,这两件作品在绘画材料的探索方面,具有某种探索和实验的性质,凸显了陈铸个人对综合材料绘画的思考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铸 综合材料 作品论 系列作品 艺术语言 基弗 体量 艺术作品 中国符号 痕迹学
下载PDF
文化的自觉与笔墨的创新——简评张明超的中国画作品
15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8年第5期49+6-7,共3页
上世纪"文革"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曾被中国美术界形象地称为"春天的来临",因为春天的前面是十年文化浩劫的漫漫冬天,严冬过后的中国美术界开始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蓬勃的活力——对艺术本质的讨论、对抽象艺术的肯... 上世纪"文革"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曾被中国美术界形象地称为"春天的来临",因为春天的前面是十年文化浩劫的漫漫冬天,严冬过后的中国美术界开始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蓬勃的活力——对艺术本质的讨论、对抽象艺术的肯定、对形式美的重新认识,乃至于对裸体艺术的研究,都透露出冲破禁锢解放思想的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作品 文化 中国美术 自觉性 人物创作 艺术创作 国画作品 笔墨语言 情感 小品
下载PDF
朱铭雕塑的“中国精神”
16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6年第6期62-63,4-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精神 太极拳 艺术家 作品 雕塑家 艺术大师 雕塑艺术 现代雕塑 台湾 七十年
下载PDF
多维向度的探索——评陈鸿志的近作
17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6年第2期52-,43,共2页
关键词 政治波普 波普艺术 作品 艺术家 多维 金字塔 探索 近作 表现手法 当代艺术
下载PDF
南方的风景与自由的心灵——读李晓伟教授近作有感
18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5年第3期40-41,共2页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晓伟教授近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举办了个人油画展,据说很是轰动。虽然我也刚从美国回来,但却与他的画展擦肩而过。他回国后我们曾有过几次深入的晤谈,他谈他对洛杉矶建筑和街道的印象,谈他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晓伟教授近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举办了个人油画展,据说很是轰动。虽然我也刚从美国回来,但却与他的画展擦肩而过。他回国后我们曾有过几次深入的晤谈,他谈他对洛杉矶建筑和街道的印象,谈他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观感,谈他对自己这批风景油画作品的感受。我发现他的这一批作品是很值得细细推敲琢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院 博物馆 美术馆 作品 油画 近作 观感 纽约 艺术家 艺术创造
下载PDF
山高水长仰岱宗——远别坚净居主人启功先生
19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
2005年6月30日上午,久不联系的我的一位北师大同学给我发来一则短信:“启功先生去世了!”惊闻噩耗, 我的内心掠过一阵茫然和空虚。静静地斜靠在苦乐斋的沙发上,凝目启功先生两次题赠给我的条幅,浮想联翩, 思绪万千。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 2005年6月30日上午,久不联系的我的一位北师大同学给我发来一则短信:“启功先生去世了!”惊闻噩耗, 我的内心掠过一阵茫然和空虚。静静地斜靠在苦乐斋的沙发上,凝目启功先生两次题赠给我的条幅,浮想联翩, 思绪万千。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那位慈眉善目、永远挂着像拈花微笑的佛祖一样笑容的坚净居老人了。尽管我知道九十多岁的老人迟早会走到这样一天,但我依旧时时刻刻在内心深处祈祷这一天来得晚一些,再晚一些。“评书画论诗文一代宗师承于古创于今永垂鸿业标青史,从辅仁到师大两朝元老学为师行为范不息青衿仰令仪”,由启功先生弟子赵仁琏教授撰写、秦永龙教授书就的这对挽联生动地概括了启功先生传奇的一生。一百年光阴荏苒,一个世纪的烟尘散去,启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苦乐 教授 斜靠 元老 季羡林 等分 北师大 结构 九十多岁
下载PDF
养在深闺人未识——福建培田古民居
20
作者 林公翔 《艺术生活》 2001年第5期25-27,共3页
朋友从培田归来,兴致勃勃地与我谈起在培田看到的一切,那里的一砖一瓦,那里的一石一木,堪称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令我怦然心动。机会说来就来,春暖花开时节,我终于来到这片位于长汀与连城交界处的培田,一睹这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瑰宝... 朋友从培田归来,兴致勃勃地与我谈起在培田看到的一切,那里的一砖一瓦,那里的一石一木,堪称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令我怦然心动。机会说来就来,春暖花开时节,我终于来到这片位于长汀与连城交界处的培田,一睹这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瑰宝”的芳蓉。尽管行色匆匆,但镜头却留下了她的倩影。这里选登几幅相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田 古民居 博物馆 明清 归来 交界处 长汀 福建 连城 机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