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cgis的地下水污染荷载评估--以川东南某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宗会 赵文楷 +2 位作者 杨广焱 刘洋 林勇征 《四川环境》 2023年第3期201-206,共6页
地下水作为我国重要的备用水资源,其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人类活动对地下水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影响。为评估研究区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开展研究区污染源调查,建立地下水污染荷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rcgis叠加分析方法,评估地下水污... 地下水作为我国重要的备用水资源,其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人类活动对地下水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影响。为评估研究区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开展研究区污染源调查,建立地下水污染荷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rcgis叠加分析方法,评估地下水污染荷载。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污染荷载(PI)最终分为5个等级,最终分区受工业污染源和矿山开采区影响较大,受垃圾填埋场和危废处置场影响较小,分值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长江沿线一带,与工业企业污染源分布具有高度耦合性。本次研究为摸清研究区内地下水污染程度、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法、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源 污染荷载 指标体系 ARCGIS
下载PDF
西南地区典型坡耕地农作物风险评价及土壤中Cd的特征研究
2
作者 吴鹏盛 林勇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85-89,共5页
通过对万源市4个乡镇的耕地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特征调查,探究研究区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起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并不能全部迁移转化进入农作物中,且土壤污染严重地区的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食用安全限值以... 通过对万源市4个乡镇的耕地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特征调查,探究研究区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污染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起土壤污染的重金属并不能全部迁移转化进入农作物中,且土壤污染严重地区的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处于食用安全限值以内,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区4个乡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庙子乡>大竹镇>旧院镇>白羊乡,庙子乡玉米、马铃薯、四季豆、茶叶、花生中As、Cd、Pb等有害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可以安全食用。但若长期大量食用庙子乡种植的农作物,谷物类作物中的Cd和叶菜类蔬菜中的Pb可能会在人体中富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影响土壤中Cd含量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土壤Cd含量高低受到地层、成土母岩、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农作物 风险评价 重金属 污染
下载PDF
富磷水系中方解石吸附铀的探究
3
作者 廖容 施泽明 +4 位作者 王新宇 林清 林勇征 王洋 程科 《河南科学》 2017年第11期1845-1851,共7页
运用静态实验方法,探讨了不同p H、离子强度、磷酸盐浓度、固液比、铀初始质量浓度以及接触时长等条件下富磷水系中方解石吸附铀的机制.通过对平衡浓度、吸附量、吸附时长等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富磷水系中方解石吸附铀受p H、磷酸盐浓... 运用静态实验方法,探讨了不同p H、离子强度、磷酸盐浓度、固液比、铀初始质量浓度以及接触时长等条件下富磷水系中方解石吸附铀的机制.通过对平衡浓度、吸附量、吸附时长等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富磷水系中方解石吸附铀受p H、磷酸盐浓度、固液比、铀初始质量浓度、离子强度及接触时长等多因素影响.平衡条件下,在7<p H<11之间,铀在方解石上的吸附量随p H增加而增大,p H=8时吸附量达到最高,p H>11时,随p H的升高方解石吸附铀的量呈下降趋势;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吸附率随固液比增加而减小;随着铀初始浓度的增加,方解石吸附铀量增加;随着离子强度、吸附时长的增加,方解石吸附铀的量增加,在反应10 h时达到最大吸附量,反应基本达到平衡.实验还对富磷水系方解石吸附铀的等温吸附和不同接触时长的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Freundlich型等温吸附模型和Ho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富磷水系方解石吸附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磷水系 方解石 吸附
下载PDF
铅同位素示踪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勇征 吴鹏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8期60-61,共2页
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快速发展,铅同位素示踪应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大气降尘、沉积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简要的从铅同位素在各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铅同位素示踪 研究方法 环境污染
下载PDF
乌斯河铅锌矿重金属淋滤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鹏盛 施泽明 +5 位作者 王新宇 李文博 林勇征 王洋 林清 王京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淋滤实验是评价矿山环境危害性的最常用方法,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获得被淋洗样品在自然环境中的风化淋滤特征。介绍了铅锌矿重金属淋滤实验目的、样品处理、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淋滤实验,控制矿石样品粒径和淋滤液p H值,探究不同变量与... 淋滤实验是评价矿山环境危害性的最常用方法,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获得被淋洗样品在自然环境中的风化淋滤特征。介绍了铅锌矿重金属淋滤实验目的、样品处理、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淋滤实验,控制矿石样品粒径和淋滤液p H值,探究不同变量与淋出液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探明矿山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转化迁移机制,为治理矿山环境、优化矿业冶炼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重金属 淋滤 乌斯河
下载PDF
土壤中微量元素硒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建凡 林清 +1 位作者 吴鹏盛 林勇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6期175-175,共1页
土壤在自然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硒。其中,成土母岩是土壤硒含量的决定性因素,而土壤的酸碱度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土壤质地、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地形等... 土壤在自然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硒。其中,成土母岩是土壤硒含量的决定性因素,而土壤的酸碱度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土壤质地、土地利用类型、气候、地形等也较明显地影响着土壤中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硒 成土母岩 酸碱度 有机质 土壤地质
下载PDF
汞矿区尾矿渣的淋滤特征研究
7
作者 吴鹏盛 施泽明 +4 位作者 王新宇 林勇征 王京 林清 王洋 《中国锰业》 2016年第4期114-116,共3页
通过对比不同初始pH值的淋滤液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随着淋滤实验的进行重金属淋出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尾矿中重金属淋出量跟淋滤液初始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样品中的某种元素存在最佳的淋滤液初始pH值,即在某种特定的初... 通过对比不同初始pH值的淋滤液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随着淋滤实验的进行重金属淋出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尾矿中重金属淋出量跟淋滤液初始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样品中的某种元素存在最佳的淋滤液初始pH值,即在某种特定的初始pH值的淋滤下,该种元素能最大限度的被淋出。As、Pb两种元素更容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迁移,而Cr元素则更容易在中性环境下淋出。此外,大多数元素能在前两次淋滤中大量淋出,获得极大值或者最大值,由于实验次数的限值在后期并未出现稳定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渣 淋滤 重金属
下载PDF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进展
8
作者 林勇征 吴鹏盛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15-,共1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工农业迅速发展,人为活动导致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的恶化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种种污染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担忧。全世界每年要耗费大量人力和... 近年来,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工农业迅速发展,人为活动导致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重金属污染的恶化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种种污染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担忧。全世界每年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近几年,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有客土法、热解吸、固化、土壤冲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人口快速增长 热解吸 超积累植物 国民健康 化学修复 生物有效性 化学形态 水土资源
原文传递
坡耕地土壤中Cd元素含量特征
9
作者 吴鹏盛 施泽明 +3 位作者 林勇征 王洋 林清 王京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31-,共1页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李秀彬等,1999),确保现有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刻不容缓,但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且难以可持续地维持,耕地利用中存在着保障粮食安全与撂荒趋势加重、耕地保护...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李秀彬等,1999),确保现有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刻不容缓,但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且难以可持续地维持,耕地利用中存在着保障粮食安全与撂荒趋势加重、耕地保护政策与实践中"占优补劣"、保证农产品安全与土壤环境污染等矛盾(付国珍等,2015)。特别是山地地区,坡耕地作为其主要的耕地类型对当地人民的粮食生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坡耕地又有其天然的特殊性。一方面坡耕地灌溉水基本来源于自然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污染 粮食安全 含量特征 Cd 粮食生产安全 生态安全 可持续利用 重金属污染 因子指数 农业生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