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国土变更调查“调核建一体化”新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1
作者 林勋媛 黄宇婷 +3 位作者 王文渊 黄润兴 周常萍 王刚武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11期48-50,共3页
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土变更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标准高的情况,广东省首创探索出集“调查、核查、建库”于一体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新模式(以下简称“调核建一体化”新模式)。本文详细分析了新模式的工作机制、关键技术点和创新点等... 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土变更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标准高的情况,广东省首创探索出集“调查、核查、建库”于一体的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新模式(以下简称“调核建一体化”新模式)。本文详细分析了新模式的工作机制、关键技术点和创新点等,并经广东省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得到有效验证:新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调查模式中以“整库”为单位作业存在的任务反复、等待耗时、县级集中上报、省级集中审核、进度不可控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和成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变更调查 “调核建一体化”新模式 作业效率 成果质量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开放大数据的广州市中心城区职住平衡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勋媛 王广兴 胡月明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4-265,共12页
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百度热力图、百度实时路况和百度地图POI数据,从中观层面多角度综合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显示:1)工作时间段人口聚集的高值区整体呈带状分布,斑块较为细碎,但绝大部分集中在核心... 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百度热力图、百度实时路况和百度地图POI数据,从中观层面多角度综合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显示:1)工作时间段人口聚集的高值区整体呈带状分布,斑块较为细碎,但绝大部分集中在核心地带;人口主要高度集中于各区的商业繁华地段与交通线路周围。而休息时间段的高值区则相对集中分布,用地效率较高,表现出多中心的圈层结构;人口主要高度集中分布在传统的老城居住区和新开发的商业住宅区,与核心商圈相对错开。2)不管是在上班时段还是休息时段,人口聚集程度越高的地区,POI设施密度表现越显著;这意味着人口的聚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较完备的区域。3)广州市中心城区各街道的职住比介于0.73~1.54,职住相对平衡,区域之间差异较小。其中,分值较高的街道多分布于核心地带(主要集中在越秀区、荔湾区北部和天河区南部),分值较低的街道多分布于核心地带的外围或边缘地区(主要在海珠区、荔湾区和白云区零散分布)。4)从城市交通响应上看,广州市中心城区工作日内早高峰的拥堵度大于晚高峰,但总体路况变化跨度不大,区内并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潮汐通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数据 人口聚集 职住平衡 交通响应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多元要素流的珠三角城市群功能联系与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林勋媛 胡月明 +1 位作者 王广兴 樊舒迪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6-548,共13页
以珠三角城市群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热点网络开放大数据,对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经济流、交通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的联系强度和作用方向进行测算与评价。借助赋值法分别对四种要素流的总量进行打分,以各城市的综合得分作为空... 以珠三角城市群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热点网络开放大数据,对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经济流、交通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的联系强度和作用方向进行测算与评价。借助赋值法分别对四种要素流的总量进行打分,以各城市的综合得分作为空间层级划分依据,提出关于"点-线-面"的空间互动格局,进而探索珠三角城市群未来的发展规划。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各要素流的联系强度上看,城市间的等级划分具有较高的重合度,说明四种要素流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各要素流的作用方向上看,广州和深圳多作为区域内其它城市的首位空间联系城市,说明各要素流通常指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通达性较好的城市。②从整体来看,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功能互动表现极度不平衡,一是中心城市占据了要素流强度的绝大部分,其余城市仅占据极小部分流量,两极分化严重;二是东西两岸发展不平衡,东岸发展水平明显要强于西岸发展水平。③广州、深圳、东莞和佛山等城市虽然在区域内起到了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但是针对江门、肇庆等周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强度仍有待提升,说明还需进一步优化珠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与产业布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开放大数据 多元要素流 功能联系 空间格局 珠三角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