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盐酸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
15
1
作者
孟利刚
马星钢
+4 位作者
胥亮
崔宁宁
林华填
彭凤云
王琳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2197-2200,2205,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并自愿术后镇痛的患儿15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方式将患儿分为氢吗啡酮1组(H1组),氢吗啡酮2组(H2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入...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并自愿术后镇痛的患儿15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方式将患儿分为氢吗啡酮1组(H1组),氢吗啡酮2组(H2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入室丙泊酚2.5~3.0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舒芬太尼0.3μg/kg顺序诱导,诱导完成后行气管内插管或置入喉罩,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术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开始前静注氟比洛纷酯1 mg/kg。术毕前10 min连接电子镇痛泵。镇痛泵配方:H1组氢吗啡酮0.1 mg/kg,H2组氢吗啡酮0.2 mg/kg,S组舒芬太尼1.5μg/kg,3组均加入氟比洛芬酯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输注速度为2 mL/h。连接镇痛泵后,3组均给予首剂2 mL。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托烷司琼0.1 mg/kg。术毕送麻醉复苏室观察。记录患儿出PACU时、术毕2、6、12、24、36、48 h的MAP、HR、RR、SpO_2;记录上述观察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FLACC评分≥4例数;记录术后需自控镇痛的患儿总例数、总次数;记录术后48 h监护人镇痛总体满意度例数;记录镇静过度、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异常出血的例数。结果 3组患儿一般资料和手术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和12 h时H2组HR和RR较S组降低(P<0.05);与S组比较,术后2、6 h时H1组和H2组Ramsay评分均降低(P<0.05,P<0.01),H2组降低更明显(P<0.01);与H1组比较,术后2、6 h时H2组Ramsay评分降低(P<0.05);术后12 h时Ramsay评分H2组较S组降低(P<0.05);与S组比较,术后6 h时H1组和H2组FLACC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P<0.01),H2组降低更明显(P<0.01);术后2、12、24和36 h时FLACC疼痛评分H2组较S组和H1组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FLACC评分≥4分、自控镇痛总例数、自控镇痛总次数H1组和H2组减少或降低(P<0.05,P<0.01),H2组降低更明显(P<0.01);与H1组比较,自控镇痛总例数、自控镇痛总次数H2组减少(P<0.05);术后48 h监护人镇痛满意例数H2组较S组和H1组增高(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H2组较S组增高(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H2组较S组和H1组增高(P<0.05)。结论氢吗啡酮0.2 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5 mg/kg用于小儿不同手术切口的术后自控镇痛,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镇静评分满意,处于无痛或轻微疼痛状态,自控镇痛次数减少,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可安全地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有助于患儿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小儿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麻醉药物复合减轻小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孟利刚
彭涛华
+3 位作者
林华填
王雪青
高瑞君
马星钢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998-1000,100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物复合减轻小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阻滞的患儿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4组:丙泊酚+咪达唑仑组(Ⅰ组)、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组(Ⅱ组)、丙泊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组(Ⅲ组)...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物复合减轻小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阻滞的患儿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4组:丙泊酚+咪达唑仑组(Ⅰ组)、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组(Ⅱ组)、丙泊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组(Ⅲ组)、丙泊酚+咪达唑仑+七氟烷(Ⅳ组),每组40例。患儿入室后按分组给药顺序依次用药。记录患儿入室后(T1)、穿刺前(T2)、穿刺后1 min(T3)、切皮时(T4)、术中3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的数值;记录患儿穿刺时发生体动反应的例数;记录穿刺时追加丙泊酚的例数、次数;记录面罩辅助呼吸、静注阿托品例数;记录术中追加芬太尼的例数、次数;记录术后苏醒时间。结果Ⅰ组在T3、T4时刻,MAP与HR较T1增高,在T5时刻,HR较T1降低(P<0.05,P<0.01);Ⅱ组在T2时刻,MAP与SpO_2较T1降低,在T2、T3、T5时刻,HR较T1降低(P<0.05,P<0.01);Ⅲ组在T2、T3时刻,MAP较T1降低,在T2、T3、T4、T5时刻,HR较T1降低,在T2时刻,SpO_2较T1降低(P<0.05,P<0.01);Ⅳ组在T3、T4时刻,MAP较T1增高,在T3时刻,HR较T1增高,在T5时刻,HR较T1降低(P<0.05,P<0.01)。Ⅱ组在T3时刻,MAP较Ⅰ组降低,在T2、T3时刻,HR较Ⅰ组降低(P<0.05,P<0.01);Ⅲ组在T3时刻,MAP较Ⅰ组降低,在T2、T3、T4时刻,HR较Ⅰ组降低(P<0.05,P<0.01)。丙泊酚追加例数和次数、芬太尼追加例数和次数Ⅰ组明显多于Ⅱ组、Ⅲ组(P<0.01);面罩辅助呼吸例数和术后苏醒时间Ⅲ组明显大于Ⅰ组(P<0.01);静注阿托品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前采用丙泊酚2 mg/kg、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1μg/kg的用药方案进行诱导,可减轻小儿神经阻滞穿刺痛,穿刺时体动反应发生少,神经阻滞效果良好,且不影响术后苏醒,能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提供安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痛
丙泊酚
咪达唑仑
芬太尼
舒芬太尼
七氟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酸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
15
1
作者
孟利刚
马星钢
胥亮
崔宁宁
林华填
彭凤云
王琳
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麻醉科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2197-2200,220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并自愿术后镇痛的患儿15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方式将患儿分为氢吗啡酮1组(H1组),氢吗啡酮2组(H2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入室丙泊酚2.5~3.0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舒芬太尼0.3μg/kg顺序诱导,诱导完成后行气管内插管或置入喉罩,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术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开始前静注氟比洛纷酯1 mg/kg。术毕前10 min连接电子镇痛泵。镇痛泵配方:H1组氢吗啡酮0.1 mg/kg,H2组氢吗啡酮0.2 mg/kg,S组舒芬太尼1.5μg/kg,3组均加入氟比洛芬酯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输注速度为2 mL/h。连接镇痛泵后,3组均给予首剂2 mL。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托烷司琼0.1 mg/kg。术毕送麻醉复苏室观察。记录患儿出PACU时、术毕2、6、12、24、36、48 h的MAP、HR、RR、SpO_2;记录上述观察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FLACC评分≥4例数;记录术后需自控镇痛的患儿总例数、总次数;记录术后48 h监护人镇痛总体满意度例数;记录镇静过度、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异常出血的例数。结果 3组患儿一般资料和手术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和12 h时H2组HR和RR较S组降低(P<0.05);与S组比较,术后2、6 h时H1组和H2组Ramsay评分均降低(P<0.05,P<0.01),H2组降低更明显(P<0.01);与H1组比较,术后2、6 h时H2组Ramsay评分降低(P<0.05);术后12 h时Ramsay评分H2组较S组降低(P<0.05);与S组比较,术后6 h时H1组和H2组FLACC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P<0.01),H2组降低更明显(P<0.01);术后2、12、24和36 h时FLACC疼痛评分H2组较S组和H1组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FLACC评分≥4分、自控镇痛总例数、自控镇痛总次数H1组和H2组减少或降低(P<0.05,P<0.01),H2组降低更明显(P<0.01);与H1组比较,自控镇痛总例数、自控镇痛总次数H2组减少(P<0.05);术后48 h监护人镇痛满意例数H2组较S组和H1组增高(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H2组较S组增高(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H2组较S组和H1组增高(P<0.05)。结论氢吗啡酮0.2 mg/kg复合氟比洛芬酯5 mg/kg用于小儿不同手术切口的术后自控镇痛,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镇静评分满意,处于无痛或轻微疼痛状态,自控镇痛次数减少,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可安全地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有助于患儿快速康复。
关键词
氢吗啡酮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小儿
术后镇痛
分类号
R971.2 [医药卫生—药品]
R726.1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麻醉药物复合减轻小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孟利刚
彭涛华
林华填
王雪青
高瑞君
马星钢
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麻醉科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998-1000,1004,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物复合减轻小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神经阻滞的患儿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4组:丙泊酚+咪达唑仑组(Ⅰ组)、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组(Ⅱ组)、丙泊酚+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组(Ⅲ组)、丙泊酚+咪达唑仑+七氟烷(Ⅳ组),每组40例。患儿入室后按分组给药顺序依次用药。记录患儿入室后(T1)、穿刺前(T2)、穿刺后1 min(T3)、切皮时(T4)、术中3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的数值;记录患儿穿刺时发生体动反应的例数;记录穿刺时追加丙泊酚的例数、次数;记录面罩辅助呼吸、静注阿托品例数;记录术中追加芬太尼的例数、次数;记录术后苏醒时间。结果Ⅰ组在T3、T4时刻,MAP与HR较T1增高,在T5时刻,HR较T1降低(P<0.05,P<0.01);Ⅱ组在T2时刻,MAP与SpO_2较T1降低,在T2、T3、T5时刻,HR较T1降低(P<0.05,P<0.01);Ⅲ组在T2、T3时刻,MAP较T1降低,在T2、T3、T4、T5时刻,HR较T1降低,在T2时刻,SpO_2较T1降低(P<0.05,P<0.01);Ⅳ组在T3、T4时刻,MAP较T1增高,在T3时刻,HR较T1增高,在T5时刻,HR较T1降低(P<0.05,P<0.01)。Ⅱ组在T3时刻,MAP较Ⅰ组降低,在T2、T3时刻,HR较Ⅰ组降低(P<0.05,P<0.01);Ⅲ组在T3时刻,MAP较Ⅰ组降低,在T2、T3、T4时刻,HR较Ⅰ组降低(P<0.05,P<0.01)。丙泊酚追加例数和次数、芬太尼追加例数和次数Ⅰ组明显多于Ⅱ组、Ⅲ组(P<0.01);面罩辅助呼吸例数和术后苏醒时间Ⅲ组明显大于Ⅰ组(P<0.01);静注阿托品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前采用丙泊酚2 mg/kg、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1μg/kg的用药方案进行诱导,可减轻小儿神经阻滞穿刺痛,穿刺时体动反应发生少,神经阻滞效果良好,且不影响术后苏醒,能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提供安稳条件。
关键词
穿刺痛
丙泊酚
咪达唑仑
芬太尼
舒芬太尼
七氟烷
分类号
R614.4 [医药卫生—麻醉学]
R971.2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盐酸氢吗啡酮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孟利刚
马星钢
胥亮
崔宁宁
林华填
彭凤云
王琳
《广东医学》
CAS
2019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麻醉药物复合减轻小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痛的临床观察
孟利刚
彭涛华
林华填
王雪青
高瑞君
马星钢
《广东医学》
CAS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