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间质瘤伴淋巴瘤或癌4例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华欢 骆新兰 +1 位作者 梅平 王朝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273-1274,共2页
目的报告临床罕见的胃肠间质瘤伴淋巴瘤或癌。方法对4例胃肠闻质瘤伴淋巴瘤或癌患者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结果4例胃肠间质瘤均表达CD117,也表达Vimentin或CD34;淋巴瘤的表达例1为结肠及右扁桃体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例2为... 目的报告临床罕见的胃肠间质瘤伴淋巴瘤或癌。方法对4例胃肠闻质瘤伴淋巴瘤或癌患者临床、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等进行分析。结果4例胃肠间质瘤均表达CD117,也表达Vimentin或CD34;淋巴瘤的表达例1为结肠及右扁桃体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例2为胃B细胞性淋巴瘤,例3为十二指肠乳头高分化腺癌,例4为盲肠低分化腺癌。结论 胃肠间质瘤伴淋巴瘤或癌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GIST 临床表现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伴淋巴瘤2例病理分析
2
作者 林华欢 骆新兰 梅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分析 GIST 罕见病例
下载PDF
纵隔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1例
3
作者 林华欢 罗东兰 骆新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68-1568,共1页
关键词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纵隔肿块 神经源性肿瘤 节细胞神经瘤 右后纵隔 呼吸急促 医院就诊 症状缓解
下载PDF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尸解1例
4
作者 林华欢 钟敏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49-949,共1页
尸体男性,出生40d身长56cm,体重3900g,阿氏评分10分,足月妊娠,第1胎第1产,剖腹产。出生后1d半因气促、紫绀入院治疗,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住院4d治愈出院。后因反复呕吐1个月,体重不增再次入院,每天呕吐1-2次,呈喷射状,为胃内... 尸体男性,出生40d身长56cm,体重3900g,阿氏评分10分,足月妊娠,第1胎第1产,剖腹产。出生后1d半因气促、紫绀入院治疗,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住院4d治愈出院。后因反复呕吐1个月,体重不增再次入院,每天呕吐1-2次,呈喷射状,为胃内容物,无发热、抽搐、气促和紫绀。一直母乳喂养,现体重3440g。近两天吃奶欠佳,精神差,夜间哭闹,大便5-6次/d,尿量较多。体检:精神萎糜,偏消瘦,皮肤色素加深,余未见异常。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钠104.2~167.7mmol/L,钾6.97~3.10mmol/L,皮质醇945.2~1310.3mmol/L,醛固酮3.95mmol/L,促肾上腺素(8AM)56pmol/L。染色体核型:G显带,46 XY。入院后第5天高热39.5℃,第6天因血钠高、血压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mol/L 尸解 代谢性酸中毒 反复呕吐 再次入院 新生儿肺炎 实验室检查 促肾上腺素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舌癌化疗前后病理与临床分析
5
作者 林华欢 胡树立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9期641-641,共1页
关键词 舌癌化疗 临床分析 淋巴结内癌转移 鳞状上皮癌 病理活检 术前化疗 癌灶 坏死率 分化程度 缩小率
下载PDF
肝癌LP-TAE后病理与CT对照(附7例报告)
6
作者 林华欢 罗鹏飞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1-12,共2页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碘油化疗药物栓塞术(LP-TAE),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此疗法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对难以用手术切除的病例,可取得一定的疗效。我院开展此项技术4年。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疗法 病理 CT
下载PDF
三种停搏液心肌保护实验研究中心肌结构观察
7
作者 林华欢 陈萍 +1 位作者 张霭琳 林彩婵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观察三种方法对体外循环犬心肌在缺血前、缺血中及再灌注后的心肌结构变化,以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15 只犬随机分成3 组( n= 5) 分别灌注三种停搏液。在心肌缺血前,缺血后120 min 及再灌注30 min 于... 目的 观察三种方法对体外循环犬心肌在缺血前、缺血中及再灌注后的心肌结构变化,以评价其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15 只犬随机分成3 组( n= 5) 分别灌注三种停搏液。在心肌缺血前,缺血后120 min 及再灌注30 min 于右心室相同部位取心肌作光镜及电镜观察。电镜采用线粒体计数作半定量分析。结果 3 组在缺血前、中及再灌注后光镜结构无明显改变。电镜结构线粒体半定量分析显示在缺血120 min 及再灌注30 min 冷血停搏液间断顺灌组及血利钾停搏液及双向性灌注组心肌线粒体损伤轻于冷晶体停搏液组(P<0-05)。前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三种方法均能提供较好的心肌保护,血利钾停搏液及双向性灌注组心肌保护效果同等于冷血停搏液间断顺灌组,优于冷晶体停搏液间断顺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停搏液 心肌结构观察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超微结构的观察
8
作者 林华欢 庄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24-225,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超微结构的观察林华欢,庄建(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心外科,广州510080)心脏是一个高耗能的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性可以从心肌线粒体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目前冷停搏液虽对心肌的保护取得了较为满...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超微结构的观察林华欢,庄建(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心外科,广州510080)心脏是一个高耗能的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性可以从心肌线粒体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目前冷停搏液虽对心肌的保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超微结构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9
作者 陈晓明 罗鹏飞 +4 位作者 林华欢 周泽健 邵培坚 符力 李伟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9-8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介入治疗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与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PEI)是开展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两项治疗措施。TACE联合PEI可明显提高肝癌的近效疗... 背景与目的肝癌的介入治疗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与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PEI)是开展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两项治疗措施。TACE联合PEI可明显提高肝癌的近效疗效,但远期随访结果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探讨TACE联合PEI治疗肝癌的长期效果及价值。方法675例肿瘤直径为2~15cm(平均9.6cm)、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接受介入治疗,其中179例行TACE联合PEI治疗(联合组),496例行单纯TACE治疗(TACE组)。两组中各有10例介入治疗后行Ⅱ期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研究。其他病例随访5~7年以上(平均6.6年),分别统计1、3、5、7年累计生存率。联合组与TACE组两组无论是手术切除病例,还是随访病例,介入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结果病理研究显示,虽然治疗前后肿块缩小程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联合组肿瘤平均坏死程度[(100.0±0.0)%]及完全坏死率(100%)均显著高于TACE组[分别为(91.5±7.1)%和20%,P<0.05或0.01]。随访结果显示,联合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80.5%、58.6%、29.6%和16.5%,TACE组分别为68.5%、27.8%、7.2%和5.2%,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治疗 治疗性栓塞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增殖和凋亡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子俊 林秋雄 +3 位作者 王启仪 林华欢 骆新兰 詹德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99-1001,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其调控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在胃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对 128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erminal deoxynucleotidly transferase mediate... 目的:观察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其调控基因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常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在胃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对 128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人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erminal deoxynucleotidly transferase mediated labelling, 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殖及 bcl- 2/bax表达。结果:正常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依次为 (4.58± 1.92)%、 (10.14± 2.56)%、 (24.6± 35.19)%、 (26.26± 9.34)%、 (19.35± 4.04)%、 (19.81± 4.66)% ;PCNA指数分别为 (3.93± 1.02)%、 (13.58± 4.65)%、 (20.16± 4.89)%、 (24.30± 4.44)%、 (39.79± 6.37)%、 (54.79± 10.6)% ; bcl- 2蛋白表达分别为: 0%、 18.6%、 20%、 38.5%、 44.4%、 58.3% ;bax蛋白表达分别为 20%、 51.2%、 55%、 30.85%、 27.8%、 16.7%。结论:胃粘膜癌变过程中 ,起初三个阶段细胞凋亡和 PCNA同时增加 ,而至肠化生后 ,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减少, PCNA指数显著增加 ;凋亡调控基因 bcl- 2和 bax的比值逐渐增加 ,尤其肠化生阶段后增加显著 ,说明在胃癌演变过程中它们起重要作用 ,临床防治胃癌发生应从肠化生之前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BCL-2/BAX 癌前病变 PCNA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144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明辉 刘艳辉 +5 位作者 骆新兰 姚军 林华欢 罗东兰 张芬 庄恒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144例病历资料,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44例患者中,Ⅳ型最多,占5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狼疮性肾炎患者144例病历资料,在B超下行肾活检,进行病理分型。标本分别做直接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44例患者中,Ⅳ型最多,占55.6%;其次是Ⅴ型和Ⅲ型,分别占17.4%和15.3%;Ⅱ型、Ⅲ+Ⅴ型和Ⅳ+Ⅴ型相对少见。Ⅱ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Ⅲ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Ⅴ型和Ⅳ+Ⅴ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Ⅳ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Ⅱ型荧光沉积部位以系膜区(Ms)为主,Ⅴ型和Ⅳ+Ⅴ型荧光沉积部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GCW)为主,Ⅲ型和Ⅳ型荧光沉积部位以GCW+Ms为主。Ⅳ型和Ⅳ+Ⅴ型的AI和CI评分要高于其他类型。结论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均有一定的特点,这对于狼疮性肾炎的分型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肾活检 病理分型
下载PDF
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寄梅 张镜方 +1 位作者 林秋雄 林华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92-93,共2页
[目的]建立新生兔心肌缺虑-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方法]新西兰幼兔(兔龄2~3周) 32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37℃的K-H液预灌注10 min后,随机分4组,每组8只。对照Ⅰ组:持续37℃ 的K-H液灌注300 min;... [目的]建立新生兔心肌缺虑-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方法]新西兰幼兔(兔龄2~3周) 32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37℃的K-H液预灌注10 min后,随机分4组,每组8只。对照Ⅰ组:持续37℃ 的K-H液灌注300 min;实验组:改用4℃的St.Thomas液灌注2 min,将心脏置于15℃恒温生理盐水中,分别停灌60 min(Ⅱ 组)、120 min(Ⅲ组)、240 min(Ⅳ组)后,心脏逐渐复温至34℃时,恢复37℃的K-H液灌注60 min。采集、处理和保存左心室心 肌标本。测定凋亡心肌细胞(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对照Ⅰ组持续灌注,凋亡率为0,与其它组 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的Ⅱ、Ⅲ、Ⅳ组均见心肌细胞凋亡现象,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Ⅲ组凋亡率高于Ⅱ 组(P<0.05),Ⅳ组凋亡率最高,高于Ⅱ、Ⅲ组(P<0.01)。[结论]与成年心脏心肌细胞一样,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伴有 细胞凋亡,凋亡的严重程度与再灌注前的缺血时间长短有关,缺血时间长的再灌注组凋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率 缺血-再灌注损伤 未成熟心肌 缺血时间 心脏 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 注模 AI 对照
下载PDF
血管内淋巴瘤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艳辉 庄恒国 +2 位作者 林华欢 林秋雄 骆新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例血管内淋巴瘤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及原位杂交检测与EB病毒的关系 ,并文献复习。结果 :女性 ,48岁 ,不明原因发热伴体重下降 3个月 ,CT扫描示子宫肿块而行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病理学检... 目的 :探讨血管内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例血管内淋巴瘤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及原位杂交检测与EB病毒的关系 ,并文献复习。结果 :女性 ,48岁 ,不明原因发热伴体重下降 3个月 ,CT扫描示子宫肿块而行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病理学检查发现瘤细胞位于血管内 ,伴少许管周浸润。瘤细胞免疫表型CD45 (LCA)和CD2 0 (L2 6 )呈阳性表达。原位杂交显示E BERs阴性。患者经CHOP联合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结论 :血管内淋巴瘤是一种极罕见的B细胞肿瘤 ,此瘤的诊断只能依赖病理学检查 ,治疗上应予以积极联合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淋巴瘤 大细胞 B细胞 病理特征 IVL 大细胞淋巴瘤 罕见肿瘤 B细胞肿瘤
下载PDF
兔VX2肿瘤CT灌注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飚 梁长虹 +5 位作者 张云亭 李伟雄 林华欢 茹光腾 刘其顺 刘红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分析兔VX2软组织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白兔8只,在双侧兔大腿接种VX2肿瘤,接种2周后CT灌注检查,然后单侧(右侧)局部大剂量放疗,左侧作为对照组.放疗后7~8 d做第二次CT灌注检查,随后取出肿... 目的分析兔VX2软组织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白兔8只,在双侧兔大腿接种VX2肿瘤,接种2周后CT灌注检查,然后单侧(右侧)局部大剂量放疗,左侧作为对照组.放疗后7~8 d做第二次CT灌注检查,随后取出肿瘤,用Weidner技术计算肿瘤标本的MVD.结果肿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肌肉组织的相应值.VX2肿瘤放疗后,肿瘤MVD下降,BF、BV和PS值也随之下降,肿瘤的BF、PS、BV均与肿瘤MVD呈正相关.结论兔VX2肿瘤的BF、BV和PS均与肿瘤微血管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 评价研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微血管密度 VX2肿瘤 新西兰白兔 相关性研究 CT灌注 微血管密度(MVD)
下载PDF
肾小球基膜六胺银染色的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骆新兰 蔡秀玲 +5 位作者 王朝杰 林华欢 张威 朱小兰 刘雪峰 姚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球基膜 六胺银染色 氧化剂 微波预热
下载PDF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被引量:7
16
作者 廖新波 庄恒国 +4 位作者 林华欢 林秋雄 骆新兰 蔡秀玲 姚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总结 10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N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复查 10例淋巴结活检标本的HE切片 ;分别用S P法和TUNEL法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和凋亡。结果 :5例曾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上副皮质区 ,尤其滤泡间区有各种... 目的 :总结 10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HN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复查 10例淋巴结活检标本的HE切片 ;分别用S P法和TUNEL法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和凋亡。结果 :5例曾被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上副皮质区 ,尤其滤泡间区有各种大小散在或融合病灶 ,由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转化淋巴细胞以及凋亡碎片组成 ,缺乏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表达CD3和CD45RO ,不表达CD15、CD2 0、CD30 ;组织细胞表达CD6 8和 (或 )Mac387。结论 :淋巴结活检显示有多种组织细胞、转化T细胞以及凋亡碎片组成的病灶 ,不合并有粒细胞浸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免疫组织化学 HNL 病理
下载PDF
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形态学进一步分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梅平 李旻 +7 位作者 邝丽娟 罗东兰 王小冰 徐方平 张明辉 林华欢 庄恒国 刘艳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对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形态学进一步分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 153例ASCUS,依据形态学分为少许异型鳞状上皮细胞组(ASCUSⅠ组)、倾向于低度鳞... 目的对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形态学进一步分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 153例ASCUS,依据形态学分为少许异型鳞状上皮细胞组(ASCUSⅠ组)、倾向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ASCUSⅡ组)、不除外鳞状上皮内病变组(ASCUSⅢ组)及未能进一步分类组(ASCUSⅣ组);对其中662例进行随访。结果 ASCUSⅠ组中阴性62.12%(205/330)、ASCUS5.45%(18/330)、LSIL 28.48%(94/330)、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3.94%(13/330);ASCUSⅡ组中阴性45.45%(50/110)、ASCUS 2.73%(3/110)、LSIL 49.09%(54/110)、HSIL 2.73%(3/110);ASCUSⅢ组中阴性48.24%(14/29)、ASCUS 3.45%(1/29)、LSIL 24.14%(7/29)、HSIL 17.24%(5/29)、鳞状细胞癌6.90%(2/29);AS-CUSⅣ组中阴性45.08%(87/193)、ASCUS 3.62%(7/193)、LSIL 46.11%(89/193)、HSIL 5.18%(10/193)。经统计学分析,ASCUSⅠ组的阴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ASCUSⅢ组的HSIL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ASCUSⅡ组及AS-CUSⅣ组的LSIL检出率明显高于ASCUSⅠ组及ASCUSⅢ组。结论 ASCUS的形态学进一步分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内病变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形态学
下载PDF
肉眼醋酸试验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岑坚敏 钱德英 +3 位作者 陈观娣 舒焰红 林华欢 林爱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4-796,共3页
目的:评估肉眼醋酸试验(VIA)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在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院宫颈病变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中,随机选择383例进行VIA与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凡VIA评估为可疑病变或以上和(或)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 目的:评估肉眼醋酸试验(VIA)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在2006年9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院宫颈病变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中,随机选择383例进行VIA与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凡VIA评估为可疑病变或以上和(或)TCT结果为不典型鳞状细胞或以上以及VIA与TCT结果均正常而阴道镜检查有可疑者均作宫颈活检,病理科专家读片和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作为参照研究。结果:383例中经病理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中度瘤变(CIN-2)2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重度瘤变(CIN-3)71例。VIA筛查出CIN-2及CIN-3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分别为84.6%、59.9%、42.3%、91.8%及1.45%(以VIA"可疑"或"异常"作为阳性诊断界值);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范围分别为51.6%~96.7%、60.3%~97.3%、45.8%~87.0%、85.5%~98.1%及1.48%~1.57%(视不同的阳性诊断界值而不同)。结论:经过严格培训的医生进行VIA是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一项有效可行的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医疗资源匮乏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肉眼醋酸试验 宫颈液基细胞学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雌、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黎秀芳 洪淡华 +2 位作者 卢秀兰 林华欢 林秋雄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 通过对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科经手术治疗的新鲜活体组织标本 ,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癌 30例。采用较新的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 目的 通过对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科经手术治疗的新鲜活体组织标本 ,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癌 30例。采用较新的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水平。结果 ER和PR的阳性率一致 ,均为 6 6 6 7% :组织学分级高分化腺癌 (Ⅰ级 )的阳性率为 4 0 % ,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者 (Ⅱ、Ⅲ级 ) ;临床分期早期 (Ⅰ期 )的阳性率为 4 3 33% ,明显高于中、晚期 (Ⅱ、Ⅲ期 )患者 (P <0 0 1)。在同一标本不同部位的癌灶、癌旁和正常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率显示癌灶组织明显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 <0 0 5 )。结论 ER和PR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高分化癌的ER和PR表达水平高 ,低分化癌的ER和PR含量低 ;临床分期早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高 ,中、晚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低。笔者认为 :ER和PR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转VEGF基因对血管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方 耿庆山 +4 位作者 冯建章 林华欢 蒋祖勋 余细勇 周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观察局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对血管球囊拉伤后修复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3组 ,Ⅰ组单纯拉伤右髂动脉 ;Ⅱ组拉伤后局部转染真核表达质粒Ad... 目的 :观察局部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对血管球囊拉伤后修复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s)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3组 ,Ⅰ组单纯拉伤右髂动脉 ;Ⅱ组拉伤后局部转染真核表达质粒AdtrackCMV ;Ⅲ组拉伤后局部转染pAdtrackCMV -VEGF1 65 ;每组按实验终点随机分为 5个亚组 ,术前一周开始给予高脂饮食至实验终点。取拉伤段髂动脉用于总RNA提取、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组动物血脂水平保持在正常的 5 - 1 0倍 ,组间血管损伤程度评分相似 (P >0 .0 5)。Ⅰ、Ⅱ组整个观察过程中均可检测到MMP2、TIMP1 ,2持续表达 ;而转VEGF基因组术后 3d时可检测到MMP1 ,2 ,9、TIMP1 ,2表达 ,1周时达到高峰 ,8周时无表达。结论 :血管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存在MMPs和TIMPs表达失衡 ,致使基质堆积 ,并发生病理性重塑 ,而局部转染VEGF基因选择性改变局部MMPs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修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