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抗病毒药物对持续病毒学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1
作者 严景全 刘娟 +2 位作者 卢雪兰 蓝云翠 林占洲 《肝脏》 2023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首诊并接受入院规范化治疗的CHC患者104例,男性65例,女性39例,年龄(45.6±11.2)岁。CHC诊... 目的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纤维化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首诊并接受入院规范化治疗的CHC患者104例,男性65例,女性39例,年龄(45.6±11.2)岁。CHC诊断符合要求,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较DAAs治疗前后CHC患者各项指标变化,依据肝病状态分为慢性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比较各CHC肝病状态治疗前后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值差异。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DAAs治疗前CHC患者WBC、PLT、ALT、AST及TBil分别为(5.0±1.2)×10^(9)/L、(142.6±36.6)×10^(9)/L、(62.0±13.7)U/L、(52.8±11.3)U/L及(21.5±5.2)μmol/L,与治疗后相比[(5.3±1.5)×10^(9)/L、(171.4±41.3)×10^(9)/L、(18.2±3.8)U/L、(21.6±4.1)U/L及(16.1±4.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s治疗前CHC患者APRI、FIB-4及LSM分别为(1.2±0.4)、(3.0±1.0)及(11.6±3.7)kPa,均显著高于治疗后[(0.4±0.1)、(1.7±0.7)及(7.3±2.0)kPa,P<0.05]。依据病史、检验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将CHC患者分为慢性肝炎(n=67)、代偿期肝硬化(n=22)及失代偿期肝硬化(n=15)等肝病状态。各CHC肝病状态APRI、FIB-4治疗前后变化值分别为(-0.4±0.1)、(-1.4±0.5)及(-1.9±0.9);(-0.4±0.2)、(-2.2±0.8)及(-4.0±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者LSM治疗前后变化值为(-2.3±1.0)、(-4.6±1.5)及(-9.5±3.8)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既往文献信息,与治疗前比较,慢性肝病患者治疗后LSM检测值降低>30%定义为LSM改善。以CHC患者DAAs治疗后LSM是否改善作为应变量(赋值0=未改善,1=改善),单因素分析得出治疗前ALT、AST、APRI与LSM改善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ALT、AST是DAAs治疗CHC患者LSM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应用DAAs治疗CHC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一旦HCV感染确诊,应尽早开展抗HCV治疗,阻止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直接抗病毒药物 持续病毒学应答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林占洲 谭斌 +3 位作者 周华坚 杨小云 温帆渊 李韶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3X期10-11,共2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差异,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2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48周时...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差异,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治疗方案。方法 2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48周时疗效的分析。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Child-Pugh评分、基线HBVDNA水平、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病毒转阴率、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但两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及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HBVDNA水平下降、Child-Pugh分级明显改善。但治疗48周两组疗效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肝炎乙型肝硬化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3年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占洲 卢雪兰 刘彩霞 《今日药学》 CAS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3年的疗效。方法 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另一组4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3年的疗效及安全... 目的观察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3年的疗效。方法 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另一组4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3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组成、Child-Pugh评分、基线HBV DNA水平、HBe Ag阳性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第1年、第2年、第3年结束时2组患者肝功Child-Pugh评分、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等均较治疗前好转且有统计学差异,但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药治疗组病毒转阴率、死亡率、失访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均优于联合治疗组,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治疗组有2名患者出现肌酐升高。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治疗3年2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恩替卡韦单药优于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门静脉癌栓累及部位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占洲 徐永成 +1 位作者 丘岳 卢雪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4期1702-1704,共3页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累及部位分类对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程度和出血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导致死亡的原因.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共68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分成Ⅰ型组和Ⅱ型组两组,采取胃镜或者超声对病人进行检查,并对68例病人长期回...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累及部位分类对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程度和出血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导致死亡的原因.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共68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分成Ⅰ型组和Ⅱ型组两组,采取胃镜或者超声对病人进行检查,并对68例病人长期回访直至其离世.结果 Ⅰ型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有29例为轻度曲张、15例为中度曲张、4例为重度曲张,Ⅱ型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有12例为轻度曲张、6例为中度曲张、2例为重度曲张;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型组有32例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66.67%;Ⅱ型组有6例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30%;Ⅰ型组中反复出血最多为5次,Ⅱ型组中反复出血最多为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门静脉癌栓累及部位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影响不大,但明显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患者的死亡原因也有影响.所以把门静脉癌栓患者按累及部位分类,可以很好的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检测,提出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癌栓疾病 累及部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死亡原因
下载PDF
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在非病毒性疑难肝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占洲 卢雪兰 +2 位作者 刘娟 严景全 王春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疗非病毒性疑难肝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6例经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非病毒性疑难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应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辅助诊断,分析其诊断... 目的探讨应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疗非病毒性疑难肝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6例经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非病毒性疑难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应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辅助诊断,分析其诊断符合率、检出的病例分布情况,观察各检出病例的病理特征。结果肝脏占位性病变检出率为97.22%(35/36),肝硬化原因不明检出率为92.86%(13/14),肝功能异常查因检出率为89.39%(59/66)。各病例类型的检出方面,肝脏占位性病变35例,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13例,肝硬化再生结节10例,转移瘤7例,胆管细胞癌5例;肝硬化原因不明14例,其中隐原性肝5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3例,血色病3例,脂肪肝肝硬化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肝功能异常查因66例,其中药物性肝损害2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9例,隐原性肝炎7例,脂肪肝14例,重叠综合症6例。结论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应用在非病毒性疑难肝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病理特征的分析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 非病毒性疑难肝病 诊断及治疗
下载PDF
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干扰素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时机选择及疗效研究
6
作者 林占洲 刘彩霞 +2 位作者 卢雪兰 何伟峰 余治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时,联合核苷(酸)类药物的不同时机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观察干扰素治疗患者分别在治疗起始时联合阿德福韦酯、12周应答不佳者及24周应答不佳者联合拉米夫定最终各组疗效。结果:48周时及停药...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时,联合核苷(酸)类药物的不同时机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观察干扰素治疗患者分别在治疗起始时联合阿德福韦酯、12周应答不佳者及24周应答不佳者联合拉米夫定最终各组疗效。结果:48周时及停药后24周时,起始时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及12周应答不佳者联合拉米夫定组患者的病毒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HBeAg转换率并未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治疗起始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根据12周应答情况加用拉米夫定治疗均能一定程度提高治疗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治疗应用 核苷类药物治疗应用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的建立
7
作者 林占洲 王战会 +3 位作者 周彬 杨富强 余治健 侯金林 《肝脏》 2007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构建1.3拷贝乙型肝炎病毒(HBV)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方法在野毒株1.3拷贝HBV载体的基础上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rtL180M,rtM204V位点突变,构建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株,并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别... 目的构建1.3拷贝乙型肝炎病毒(HBV)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方法在野毒株1.3拷贝HBV载体的基础上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将rtL180M,rtM204V位点突变,构建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株,并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别以正向和反向将野毒株和耐药株分别连接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的相应酶切位点,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双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载体转染包装细胞,筛选培养细胞克隆并进行病毒滴定。结果通过双酶切、PCR扩增、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1.3拷贝HBV拉米夫定耐药株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建立包装细胞系并测得病毒滴度均为1×105cuf/ml。结论含正向及反向1.3拷贝HBV拉米夫定耐药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及其包装细胞系构建成功,可以用于拉米夫定耐药细胞模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耐药 逆转录病毒载体 包装细胞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不耐药的预测因素研究
8
作者 林占洲 徐永成 +1 位作者 卢雪兰 何伟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不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对研究组27例拉米夫定治疗5年而未出现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组拉米夫定治疗16个月出现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早期疗效的...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不耐药的预测因素。方法对研究组27例拉米夫定治疗5年而未出现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组拉米夫定治疗16个月出现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基线情况及抗病毒早期疗效的回顾分析。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组成无显著差异,研究组的基线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而抗病毒12周、24周时病毒转阴率、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第1年及第5年HBeAg转阴率/转换率并未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线病毒载量、12周时病毒转阴率、ALT复常率对患者长期不耐药的有预测作用,但对HBeAg转换率无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预测因素
下载PDF
干扰素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伟锋 甘爱华 +2 位作者 张晓慧 邹锦秀 林占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0期43-44,47,共3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阻断父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2年3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460例男性慢性HBV感染者及所生新生儿进行研究。研究组为23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并停药的患者及半年... 目的研究干扰素阻断父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2年3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460例男性慢性HBV感染者及所生新生儿进行研究。研究组为23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并停药的患者及半年后其与配偶自然受孕所生新生儿:对照组为230例不愿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与其配偶自然受孕所生新生儿。观察两组患者生育前HBV定量水平及两组所生新生儿HBV感染情况。结果HBV父婴传播高风险阈值为≥1.O×10^6 copies/mL。干扰素治疗后,父婴传播风险下降31.87%,而对于高病毒载量患者,父婴传播率无明显改变。结论HBV水平高者,其子代感染HBV可能性大;干扰素治疗后HBV垂直传播的风险明显下降。但对于过高病毒载量患者,干扰素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乙肝病毒 父婴传播
下载PDF
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治健 王战会 +3 位作者 周元平 李晖 林占洲 侯金林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8-30,35,共4页
目的研究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活性。方法将pcDNA3.1-MXA重组质粒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分别按1∶1、2∶1共转染HepG2细胞(MXA组),对照组使用空pcDNA3.1、Salon DN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共转染,3 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 目的研究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活性。方法将pcDNA3.1-MXA重组质粒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分别按1∶1、2∶1共转染HepG2细胞(MXA组),对照组使用空pcDNA3.1、Salon DN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共转染,3 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法检测细胞上清HBeAg和HBsAg分泌量,定量PCR检测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pcDNA3.1-MXA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对照组为pcDNA3.1-MXA重组质粒、PU19空质粒和Salon DNA共转染,3 d后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显示MXA组有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MXA和PU19-1.24 HBV重组质粒按1∶1转染时,MXA组HBeAg下降27%,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分别下降1个log值和0.6个log值;按2∶1比例转染时MXA组HBeAg较对照组下降66%,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1.9个和1.7个lo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XA蛋白抑制HBV组与对照组MX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结论MXA蛋白在HepG2细胞具有抑制HBV复制活性,抑制活性与蛋白的表达量相关;在抑制HBV复制过程中MXA蛋白自身可能不发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A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伟锋 李斌 +3 位作者 黄文峰 余中贵 林占洲 许岸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6期1212-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MELD评分,脾脏厚度和腹水总蛋白最终进入了Logistic回归方程,OR分别为4.703、3.864、7.108。结论 MELD评分、脾脏厚度、腹水总蛋白可能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伟锋 李斌 +2 位作者 黄文峰 余中贵 林占洲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6期28-29,共2页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分析其人口学、常见临床指标及预后特点。结果sBP患者主...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分析其人口学、常见临床指标及预后特点。结果sBP患者主要仍为乙肝患者,涉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158例。腹腔积液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34%。结论SBP仍是临床常见肝硬化危重症,仍需强调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补体系统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雪兰 刘娟 +3 位作者 严景全 王春玲 蓝云翠 林占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4期3050-3052,共3页
目的 研究补体系统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表达,探讨补体系统激活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数据集GSE96851,通过与血管瘤对照病人对比,分析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内差异基因表达,... 目的 研究补体系统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表达,探讨补体系统激活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数据集GSE96851,通过与血管瘤对照病人对比,分析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内差异基因表达,以及基因组通路及蛋白相互作用的联系。使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健康对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中Ig G和补体C3表达差异。结果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内免疫信号通路明显活化,其中补体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活化最为明显。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较健康对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g G明显升高,而补体C3明显下降。结论 补体系统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补体
下载PDF
K83A变异MxA蛋白抑制HBV复制体外研究
14
作者 余治健 彭劼 +4 位作者 李晖 王战会 周元平 林占洲 侯金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研究K83A变异MxA蛋白抑制HBV复制活性。方法将pcDNA3.1-MxA(wild-type)重组质粒(WT组)、pcDNA3.1-MxA-K83A重组质粒(K83A组)和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分别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按2∶1比例瞬时共转染HepG2细胞,转染3d后western blo... 目的研究K83A变异MxA蛋白抑制HBV复制活性。方法将pcDNA3.1-MxA(wild-type)重组质粒(WT组)、pcDNA3.1-MxA-K83A重组质粒(K83A组)和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分别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按2∶1比例瞬时共转染HepG2细胞,转染3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检测各组细胞上清HBsAg和HBeAg表达,定量PCR检测上清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MxA、K83A组有较好的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K83A组和MxA组上清HBeAg分别下降73%和71%(P<0.05),上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2.22lg和2.11lg(P<0.01),细胞内HBV DNA水平下降1.89lg和1.78lg(P<0.01)。结论K83A变异不影响MxA蛋白抑制HBV复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转染 复制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T-Ⅱ、TGF-β_1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5
作者 何伟锋 许岸高 +6 位作者 温帆渊 杨小云 吴静黎 谭斌 林占洲 易智君 黄卓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0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规范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T-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规范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组加用缬沙坦80mg/d,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检测AT-Ⅱ及TGF-β_1水平,两组在疗程结束24周内分别有15例及13例患者复查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应用缬沙坦治疗后血清AT-Ⅱ较治疗前升高,而血清TGF-β_1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两指标数值均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TGF-β_1治疗后表达均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干扰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组织学表现,严重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管紧张素Ⅱ 转化生长因子-β_1 缬沙坦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E645R变异MXA蛋白抗HBV复制体外研究
16
作者 余治健 王战会 +3 位作者 周元平 李晖 林占洲 侯金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研究E645R变异MXA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活性。方法对pcDNA3.1-MXA重组质粒采用定点突变构建E645R变异MXA蛋白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MXA-E645R。将pcDNA3.1-MXA(MXA组),pcDNA3.1-MXA-E645R(E645R组)和pcD... 目的研究E645R变异MXA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活性。方法对pcDNA3.1-MXA重组质粒采用定点突变构建E645R变异MXA蛋白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MXA-E645R。将pcDNA3.1-MXA(MXA组),pcDNA3.1-MXA-E645R(E645R组)和pcDNA3.1空质粒(对照组)分别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按2∶1比例瞬时共转染HepG2细胞,转染3d后检测MXA蛋白表达和各组细胞上清HBsAg和HBeAg的量以及上清和细胞内HBVDNA水平。结果酶切和测序表明定点突变成功构建pcDNA3.1-MXA-E645R重组质粒;MXA、E645R转染组有较好的MXA蛋白表达。E645R组与MXA组HBsAg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3%和20%(P>0.05),E645R组和MXA组HBeAg较对照组分别下降61%和66%(P<0.05)。E645R组与MXA组上清HBVDNA水平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9个和2.2个log值,细胞内HBVDNA水平均下降1.7个log值。结论E645R变异MXA蛋白具有较好的抗HBV活性,E645R变异不影响MXA蛋白抑制H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A蛋白 HBV
下载PDF
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时机选择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丘岳 林占洲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6例干扰素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继续肌肉注射干扰素治疗,治... 目的:探讨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6例干扰素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继续肌肉注射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拉米夫定治疗,至5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 DNA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流感样症状、肝区不适、脱发等,经对症处理缓解,患者均能耐受,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定期超声检查,及早发现干扰素应答不佳患者,及时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提高临床应答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拉米夫定 超声
下载PDF
低乙肝表面抗原的核苷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疗效研究
18
作者 卢雪兰 刘彩霞 +1 位作者 刘娟 林占洲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低乙肝表面抗原的核苷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1000 IU/mL)的恩替卡韦(ETV)经治的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ETV单药治疗组和序贯... 目的探讨低乙肝表面抗原的核苷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低乙肝表面抗原(HBsAg<1000 IU/mL)的恩替卡韦(ETV)经治的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ETV单药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连续用药4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BsAg下降、HBsAg清除率、HBsAg血清学转换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序贯治疗组的HBsAg下降及HBsAg清除率明显高于ETV单药治疗组(P<0.05)。两组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ET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通过额外增加干扰素治疗,有利于提高HBsAg清除率,从而使患者达到停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序贯疗法 核昔 干扰素
下载PDF
CLEC12B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卢雪兰 刘娟 +3 位作者 严景全 王春玲 蓝云翠 林占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5期698-700,共3页
目的:研究CLEC12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肝癌数据集,获得CLEC12B基因表达谱和临床资料。比较CLEC12B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LEC12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CLEC12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肝癌数据集,获得CLEC12B基因表达谱和临床资料。比较CLEC12B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LEC12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和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基因富集化分析预测CLEC12B影响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LEC12B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CLEC12B表达状态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优于低表达患者。CLEC12B高表达富集到DNA修复,低表达则富集到炎症反应等基因集。结论:CLEC12B可能通过炎症及DNA修复等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LEC12B 癌症基因组图谱 预后
下载PDF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水平对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预测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严景全 王春玲 +3 位作者 刘娟 卢雪兰 林占洲 莫凡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HBV pgRNA)水平预测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价值。方法2015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初始治疗的CHB患者107例,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治疗观察48 w。采...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HBV pgRNA)水平预测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的价值。方法2015年8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初始治疗的CHB患者107例,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治疗观察48 w。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pg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应用MedCalc15.1统计学软件绘制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HBV pgRNA水平预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疗效。结果在治疗48周末,27例(25.2%)患者不应答,另80例(74.8%)患者获得完全应答或部分应答;(完全或部分)应答组血清HBV DNA载量为(6.1±1.0)lg copies/mL,显著低于不应答组【(7.2±1.2)lg copies/mL,P<0.05】,外周血CD4+/CD8+比值为(0.7±0.2),显著高于不应答组【(0.6±0.1),P<0.05】,血清HBeAg阳性率为41.3%,显著低于不应答组(70.4%,P<0.05),血清HBV pgRNA水平为(5.3±0.8)lg copies/mL,显著低于不应答组【(6.5±1.1)lg copies/m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V DNA载量、HBeAg状态和血清HBV pgRNA水平均为影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疗效的因素(OR=2.793、OR=3.827、OR=4.035,P均<0.05);经ROC分析显示,血清HBV pgRNA水平预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患者不应答的最佳截断点为5.89 lgcopies/mL,AUC值为0.865(95%CI:0.816~0.905),其预测的灵敏度为74.1%(20/27),特异度为88.8%(71/80)。结论监测血清HBV pgRNA水平预测核苷(酸)类似物初治的CHB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果检测结果稳定,不失为一种临床决策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前基因组RNA 核苷(酸)类似物 疗效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