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荀“心性论”与儒学意识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启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42,共12页
孟、荀二子,念兹在兹者均在于“价值世界”能否在人间证成之事上。只不过孟子立定心之大根大本,直探价值之超越真实,在扩充之工夫中,昂首人间。荀子则立足世界,以统类之心通贯历史与社会,在大无畏却极具忧患意识中,开展“道”的现世性... 孟、荀二子,念兹在兹者均在于“价值世界”能否在人间证成之事上。只不过孟子立定心之大根大本,直探价值之超越真实,在扩充之工夫中,昂首人间。荀子则立足世界,以统类之心通贯历史与社会,在大无畏却极具忧患意识中,开展“道”的现世性格。两人虽于“心性”之主张不同,却仍有相补相辅之可能。孟子道心性,强调践形工夫下的价值开显;荀子则重在价值之客观化上,故重视社会实践下的道德行为。两人均是一种“化成世界”的观点,而且是以“价值世界”为“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在。孟子内化伸展的学说取向,深化了儒学价值根源的理论深度;荀子则于外向实践的主张里,客观化了价值实践的具体可能。孟、荀二子俱为“儒学意识”作了不同向度的深化和开展,其于儒学之发展,实各有其功,不必强分高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 孟子 荀子
下载PDF
心性与性情:先秦儒学思想中的“人”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启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5,共11页
以"人生"为思考焦点的中国思想,在先秦时期相关学说主张中,表现为一种对于"人"的理解。探讨"人"的理解,成为建构古代中国思想"知识性"的重要工作。必须建立一个"概念策略",经由从&qu... 以"人生"为思考焦点的中国思想,在先秦时期相关学说主张中,表现为一种对于"人"的理解。探讨"人"的理解,成为建构古代中国思想"知识性"的重要工作。必须建立一个"概念策略",经由从"自然人"到"自由人"的分析进路,充分认识"心性"与"性情"的重要性,才可适切地展开"人"之图像,进而清楚地还原其古代样态。孟子性论中对"心性"的理解,虽以"道德"为其要素,但此一道德人之理想,并不脱离真实性情感的人性,这正是人之所以获得"自由"之关键。出土文献《性自命出》或《性情论》的内容,对此问题有深入讨论,从中我们当可获致由传统自然材质人性论,走向道德人性论的思想史轨迹,为"自然人"到"自由人"的路向进一步厘清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学 “人” 心性 性情
下载PDF
儒學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爲討論起點
3
作者 林啓 《诸子学刊》 2011年第1期17-26,共10页
基本上,'人'的課題是先秦儒家立教於古典社會的最核心部分。因此,理解'人'是什麽,當是先秦儒者建構其思想的重點。以是,歷史或時間的歷程性感受,即是'人'建構其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的一個面向。因爲人之... 基本上,'人'的課題是先秦儒家立教於古典社會的最核心部分。因此,理解'人'是什麽,當是先秦儒者建構其思想的重點。以是,歷史或時間的歷程性感受,即是'人'建構其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的一個面向。因爲人之能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並非只有透過外在具體事物的刺激感受而已,人亦對時間的過去、流逝等狀況,有著細密而深刻的體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儒家 是什 體會 社會 建構 時間 歷史 古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