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启泉作品
1
作者 林启泉 《国画家》 2022年第6期51-51,共1页
原文传递
林启泉作品
2
作者 林启泉 《国画家》 2020年第5期48-49,共2页
原文传递
唯美·幻象——解读中国工笔画的当代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启泉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3-47,共5页
唯美与幻象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是两种主要而又不同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态。唯美是人们审美需求的产物,是工笔画固有的审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充实,在审美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唯... 唯美与幻象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是两种主要而又不同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态。唯美是人们审美需求的产物,是工笔画固有的审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断丰富和充实,在审美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在当代工笔画领域中,唯美形态自觉融入当代审美特征,形成多种多样的当代唯美工笔画风。以幻象因素作为工笔画主要表现形态观念,反应了大批当代年轻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审美特征,为当代工笔画的演变和发展又多了一种可能。分析唯美与幻象两种因素在工笔画中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是对工笔画的当代性进行最好的解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工笔画 唯美 幻象 创作观念 审美方式 表现形态
下载PDF
对中国工笔画写意性的解读与体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启泉 《龙岩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6-49,52,共5页
写意性是工笔画固有的审美特征,认识和理解工笔画的写意性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精神,是工笔画艺术长期坚持的审美倾向和创作方式。在工笔画创作中以"意"为主导,注重以文脉、精神、情趣、品味对传统精神的感悟和现实生活的体验... 写意性是工笔画固有的审美特征,认识和理解工笔画的写意性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精神,是工笔画艺术长期坚持的审美倾向和创作方式。在工笔画创作中以"意"为主导,注重以文脉、精神、情趣、品味对传统精神的感悟和现实生活的体验,实现工笔画的写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画 写意性 审美倾向 创作方式 艺术理论
下载PDF
肌理在工笔画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启泉 《艺海》 2012年第9期81-82,共2页
肌理作为绘画表现的语言技巧,已被越来越多的画家重视和运用。在肌理审美实践中,肌理虽不能等同于笔墨范畴,但可以以笔墨的某些规范性和原理对肌理进行审美评价。肌理语言技巧的运用应以"物理、情理、画理"为依据,遵循"... 肌理作为绘画表现的语言技巧,已被越来越多的画家重视和运用。在肌理审美实践中,肌理虽不能等同于笔墨范畴,但可以以笔墨的某些规范性和原理对肌理进行审美评价。肌理语言技巧的运用应以"物理、情理、画理"为依据,遵循"清、润、沉、和、活"的原理,做到"缘情体物,自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画 肌理 语言技巧的运用
下载PDF
《丽影2》
6
作者 林启泉 《艺海》 2012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中药鉴定VR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吴潼 林启泉 +3 位作者 林世姚 张怡标 甘祖儿 蓝天悦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17期102-107,111,共7页
文章通过分析中药鉴定虚拟仿真软件的现状,调研中药类相关专业对中药鉴定VR教学软件的使用需求,发现:国内有关中药仿真类项目数量较少,且现有软件功能不完善,同时支持PC端和移动端的软件更是少见;大部分学生认为中药鉴定虚拟仿真软件对... 文章通过分析中药鉴定虚拟仿真软件的现状,调研中药类相关专业对中药鉴定VR教学软件的使用需求,发现:国内有关中药仿真类项目数量较少,且现有软件功能不完善,同时支持PC端和移动端的软件更是少见;大部分学生认为中药鉴定虚拟仿真软件对自己学习能力和中药鉴定能力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综合了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采用分层架构思想设计和开发了一款跨终端的中药鉴定VR教学软件,可帮助解决中药鉴定教育教学和培训中存在的“找药难、查询难、分辨难”等难题,进一步提升中药鉴定教学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鉴定 虚拟仿真 软件设计与开发
下载PDF
1929·古田会议
8
作者 林启泉 《龙岩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沉静与从容——对工笔画艺术精神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启泉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125,共2页
沉静与从容是中国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优秀品格。一般而言,沉静是指沉敛、宁静,从容是指悠闲、舒缓,所谓“从容于心,淡定于行”是也。沉静与从容是古人在感受自然、感悟生活、体验生命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追求的一种精... 沉静与从容是中国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优秀品格。一般而言,沉静是指沉敛、宁静,从容是指悠闲、舒缓,所谓“从容于心,淡定于行”是也。沉静与从容是古人在感受自然、感悟生活、体验生命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对艺术家而言,沉静与从容的心态能够使其在创作过程中抛开世俗的干扰,超越名利,保持内心的淡泊宁静,最终达至虚静的艺术境界。这种精神一直隐含于古代美学理论和绘画艺术创作之中,对包括工笔画在内的古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观当前的工笔画创作,这种艺术精神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这对工笔画的发展极为不利,有必要重新挖掘和大力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精神 工笔画 从容 沉静 创作过程 古代绘画 中国文化 感悟生活
原文传递
融汇法度 得妙于心--对中国画线条表达的一些认识
10
作者 林启泉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149,共3页
在我的中国画创作中,线条的表达是我努力追求生命意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在试图运用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来传递对自然中丰富的客观事物的审美反映。线条自身的内涵与其所显现出的艺术语言使我能长期坚持在国画创作中对线条表达的训... 在我的中国画创作中,线条的表达是我努力追求生命意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在试图运用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来传递对自然中丰富的客观事物的审美反映。线条自身的内涵与其所显现出的艺术语言使我能长期坚持在国画创作中对线条表达的训练与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创作 线条 法度 融汇 生命意蕴 审美反映 客观事物 艺术语言
原文传递
简约入境 散淡抒怀
11
作者 林启泉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6-89,共4页
“简约”与“散淡”是中国画传统审美系统中重要的美学思想,培养简约与散淡的审美情趣,对于中国画画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开始从事水墨画创作,“简约”与“散淡”便一直是我追求的重要目标和希望达到的境界。对于这种目标的自觉追求... “简约”与“散淡”是中国画传统审美系统中重要的美学思想,培养简约与散淡的审美情趣,对于中国画画家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开始从事水墨画创作,“简约”与“散淡”便一直是我追求的重要目标和希望达到的境界。对于这种目标的自觉追求,为我的绘画作品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也使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更加喜欢那种简洁明晰、质朴与沉静的素雅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约 入境 美学思想 传统审美 审美情趣 绘画作品 艺术精神 中国绘画
原文传递
关于工笔画家文化品格的思考
12
作者 林启泉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5,共6页
文化品格是画家精神品质与格调的综合体现,是画家对自然、社会生活、现实人生、艺术精神感悟的体现。高雅的文化品格是画家通过画面自然反映出来的人文理想、生命精神和心灵的幽韵。工笔画家在追求工笔画的文化品格时,应在继承优秀的... 文化品格是画家精神品质与格调的综合体现,是画家对自然、社会生活、现实人生、艺术精神感悟的体现。高雅的文化品格是画家通过画面自然反映出来的人文理想、生命精神和心灵的幽韵。工笔画家在追求工笔画的文化品格时,应在继承优秀的传统审美文化和审美风范基础上,把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到的生命、生存的意义和灵韵自然融入到作品线条、色彩、意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画家 文化品格 传统审美文化 生命精神 精神品质 社会生活 现实人生 艺术精神
原文传递
国画线条的意象性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启泉 《国画家》 2015年第1期70-72,共3页
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结。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在长期的线条表达过程中累积沉淀下来的艺术精神被不断保存和继承下来,其中意象性的表达这一审美因素一直以来作为国画线条传统表达方式的重要内... 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结。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在长期的线条表达过程中累积沉淀下来的艺术精神被不断保存和继承下来,其中意象性的表达这一审美因素一直以来作为国画线条传统表达方式的重要内涵,被历代艺术家不断赋予新的活力。线条的意象性表达不仅有状物叙事功能,而且还有抒情表意的功能,观者从线的运行轨迹中感受到它的律动和节奏.感受到它承载着审美主体对生命体验所呈现出的独特审美情趣.体现审美主体把自然形态转化为艺术形态的本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性 线条 国画 叙事功能 审美主体 造型手段 中国绘画 审美情结
原文传递
丹青总与山河壮
14
作者 林启泉 《国画家》 2018年第2期72-73,共2页
在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旋律的当下,作为美术家,幸逢盛世,应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知所敬畏,知所赞美。具体来说,也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画笔来反映时代的新风貌,讴歌先进文化,努力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努力,不断凝聚一个民族奋斗进取的精... 在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旋律的当下,作为美术家,幸逢盛世,应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知所敬畏,知所赞美。具体来说,也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画笔来反映时代的新风貌,讴歌先进文化,努力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努力,不断凝聚一个民族奋斗进取的精神力量。这就需要美术家们不仅要有"出世的精神",更要有"入世的担当",在不断触摸和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同时,以文化自觉的精神进行思考与创作,把握表现对象的文化内涵,在超越具体事物审美意义的视野中发掘其有深度的艺术价值,借此弘扬中华民族之魂,提升国民的文化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应有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丹青 精神力量 伟大复兴 先进文化 社会风气 文化精神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