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点优先缝合法应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吻合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林和新 朱靖涛 +9 位作者 洪清琦 余荒岛 李永文 陈逸南 陈东汉 王海滨 陈毅福 肖亮斌 徐志文 尤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3,共8页
目的探讨中点优先缝合法应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吻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例,女20例;年龄为(56±11)岁。72例... 目的探讨中点优先缝合法应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吻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例,女20例;年龄为(56±11)岁。72例患者均行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其中2019年1―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消化道吻合采用侧边优先缝合法,设为侧边组;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2例患者消化道吻合采用中点优先缝合法,设为中点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并发症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72例患者顺利施行TLDG,无中转开腹患者。中点组和侧边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2,P<0.05)。(2)并发症情况。中点组和侧边组患者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分别为5例和2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评分、吻合口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3)随访情况。中点组患者中,19例获得随访(其中11例获得胃镜随访),随访时间为20(1~24)个月。侧边组患者中,49例获得随访(其中28例获得胃镜随访),随访时间为18(2~25)个月。两组患者复发转移、远期并发症、术后胆汁反流、残胃炎、食物潴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点优先缝合法可应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连续性手工缝合 消化道重建 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应用
原文传递
术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胃癌转移淋巴结癌残留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林和新 +12 位作者 陈粤泓 王晓东 刘超群 黄慧琳 梁华元 张惠敏 李风萍 刘浩 胡彦锋 李国 尤俊 赵丽瑛 余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4-701,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否减少胃癌转移淋巴结的癌残留。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术前系统治疗,且D 2根治术后病理提示原发灶退缩分级为肿瘤...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否减少胃癌转移淋巴结的癌残留。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术前系统治疗,且D 2根治术后病理提示原发灶退缩分级为肿瘤退缩分级(TRG)1级的胃腺癌患者,排除术前接受放疗的患者。共纳入58例患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46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例),根据术前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术前单纯化疗组(36例)和术前免疫联合化疗组(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肿瘤位置、病理分型、Lauren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治疗前肿瘤原发灶浸润深度、治疗前淋巴结分期、治疗前临床分期、错配修复蛋白状态、术前治疗周期和术前治疗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术后淋巴结降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检出数目,以及影响原发灶TRG1级胃癌患者淋巴结癌残留的因素。结果:术前免疫联合化疗组治疗后淋巴结降期显著优于术前单纯化疗组[pN0:90.9%(20/22)比61.1%(22/36);pN1:4.5%(1/22)比36.1%(13/36);pN2:4.5%(1/22)比0;pN3:0比2.8%(1/36),Z=-2.315,P=0.021]。术前免疫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术后送检淋巴结数目[(40.5±16.3)枚比(40.8±17.5)枚,t=0.076,P=0.940]和治疗后原发灶浸润深度[pT1a:50.0%(11/22)比30.6%(11/36);pT1b:13.6%(3/22)比19.4%(7/36);pT2:13.6%(3/22)比13.9%(5/36);pT3:13.6%(3/22)比25.0%(9/36);pT4a:9.1%(2/22)比11.1%(4/36),Z=-1.331,P=0.18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治疗方案与原发灶TRG 1级胃癌患者淋巴结癌残留有关(χ^(2)=6.070,P=0.014)。除术前治疗方案外,另外选取治疗前肿瘤原发灶浸润深度、治疗前淋巴结分期、治疗前临床分期、术前治疗周期和术前治疗间隔时间等临床上考虑可能与淋巴结癌残留有关的因素一起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联合免疫治疗是原发灶TRG 1级胃癌患者淋巴结无癌残留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47,95%CI:0.026~0.828,P=0.030)。结论:相对术前单纯化疗,术前免疫检查点抑制联合化疗在原发灶TRG 1级胃癌患者中更好地减少了胃癌转移淋巴结的癌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术前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化疗 淋巴结 癌残留
原文传递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近端胃切除食管管状胃吻合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后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志文 赵康 +8 位作者 洪清琦 陈毅福 王海滨 林和新 王廷豪 肖亮斌 朱靖涛 燕速 尤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目的分析比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近端胃切除食管管状胃吻合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近期临床疗效以及长期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 目的分析比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近端胃切除食管管状胃吻合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近期临床疗效以及长期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84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7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37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按肿瘤切除范围以及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两组,行近端胃切除术食管管状胃吻合82例,为近端胃切除管状胃吻合组;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102例,为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消除两组之间由于缺乏平等分布而产生的潜在偏差,按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纳入的13项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术前血糖、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总蛋白、术前白蛋白、新辅助放化疗、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和病理TNM分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营养状态及长期生活质量(术后1年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和Visick生活质量分级,分级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近端胃切除管状胃吻合组和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组各入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两组围手术期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半流质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肿瘤长径以及住院总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端胃切除管状胃吻合组术后胃管拔除时间和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组(分别为t=−2.183,P=0.023和t=−4.073,P<0.001),淋巴结清扫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明显少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组(分别为t=−5.754,P<0.001和t=−2.575,P=0.031)。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3.3%(26/60),高于近端胃切除管状胃吻合组为的26.7%(16/60),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χ^(2)=3.663,P=0.056);肺部感染发生率(31.7%,19/60)及胸腔积液发生率(30.0%,18/60)显著高于近端胃切除管状胃吻合组(13.3%,8/60和8.3%,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8.711,P=0.003和χ2=11.368,P=0.001)。所有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在出院前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0.0%(12/60),近端胃切除管状胃吻合组则为35.0%(21/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6,P=0.066),近端胃切除管状胃吻合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23.3%(14/60),显著高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组的1.7%(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6,P<0.001)。两组术后1年体质量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两组术后1年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级均以Ⅰ级为主;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组Visick生活质量Ⅱ、Ⅲ级的患者所占比例为11.7%(7/60),显著低于近端胃切除管状胃吻合组所占比例的33.3%(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6,P=0.004);两组均无Ⅳ级患者。结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端胃切除食管管状胃吻合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各有优劣,但均安全可行。近端胃切除食管管状胃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远期生活质量低于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近端胃切除 全胃切除 管状胃吻合 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腔内顺蠕动侧侧吻合结合手工缝合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彬 吴建海 +11 位作者 许强 林和新 李永文 陈逸南 陈东汉 陈毅福 王海滨 余荒岛 黄安乐 林天胜 洪清琦 尤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3-1421,共9页
目的比较腔内顺蠕动侧侧吻合结合手工缝合与腔外吻合(EA)在腹腔镜结肠癌(回盲部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上段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结肠癌根... 目的比较腔内顺蠕动侧侧吻合结合手工缝合与腔外吻合(EA)在腹腔镜结肠癌(回盲部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上段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80例病人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腔内吻合(IA)组37例以及EA组43例。分层分析: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左侧组(结肠-结肠吻合)40例和右侧组(回肠-结肠吻合)40例。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近期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情况。(3)随访及预后生存情况。结果(1)手术及术后近期恢复情况:80例病人顺利完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病例。IA组在辅助切口长度[3.00(2.50~8.00)cm vs.5.00(4.00~10.00)cm,P<0.001]、术后排气[3(2~10)d vs.4(2~9)d,P=0.001]、排便时间[6(4~11)d vs.8(4~15)d,P=0.017]、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4(2~11)d vs.5(3~11)d,P<0.001]、术后住院时间[8(7~24)d vs.11(6~27)d,P=0.042]方面均优于EA组,但手术时间[(219.51±45.57)min vs.(177.91±50.46)min,P<0.001]较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50(20~200)mL vs.50(20~150)m L,P=0.502]、各围手术期血感染指标(P>0.050)、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6.22%vs.16.28%,P=0.994)、腹腔感染(5.41%vs.2.33%,P=0.470)和切口感染(2.70%vs.4.65%,P=0.647)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病理情况:在肿瘤大小[(4.39±1.76)cm vs.(4.29±1.79)cm,P=0.242]、大体类型(P=0.816)、组织学类型(P=0.420)、阳性淋巴结清扫数[1(0~10)枚vs.0(0~29)枚,P=1.000]、T分期(P=0.380)、N分期(P=0.800)、病理分期(P=0.836)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随访及预后生存情况:所有病人均获得术后回访,随访时间为36~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两组在术后化疗(72.97%vs.76.74%,P=0.698)、肿瘤复发转移(16.22%vs.16.28%,P=0.994)、生存率(97.30%vs.95.35%,P=0.65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分层分析:左侧组中,左半结肠腔内吻合(IA-L)组在辅助切口长度[3.00(2.50~8.00)cm vs.5.00(4.00~5.00)cm,P<0.001]、术后排气[3(2~5)d vs.4(3~9)d,P=0.002]、排便时间[6.5(4~9)d vs.8(4~15)d,P=0.011]以及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4(2~5)d vs.5(3~11)d,P<0.001]方面均优于左半结肠腔外吻合(EA-L)组,但手术时间较长[205.00(160~320)min vs.157.5(120~210)min,P<0.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右侧组中,右半结肠腔内吻合(IA-R)组仅在辅助切口长度[3.00(2.50~5.00)cm vs.6.00(5.00~10.00)cm,P<0.001]优于右半结肠腔外吻合(EA-R)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EA相比,腔内顺蠕动侧侧吻合结合手工缝合在腹腔镜结肠癌(回盲部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降结肠癌、乙状结肠上段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近远期疗效均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腔内顺蠕动侧侧吻合术 手工缝合 腔外吻合
原文传递
胸腔内食管胃双肌瓣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朱靖涛 林和新 +7 位作者 洪清琦 陈逸南 陈毅福 李永文 陈东汉 余荒岛 王海滨 尤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6-1232,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食管胃双肌瓣(Kamikawa)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例,女3例... 目的探讨胸腔内食管胃双肌瓣(Kamikawa)吻合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为62(53~71)岁。10例患者均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采用胸腔内Kamikawa吻合术。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3)随访和生存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和术后情况。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347±41)min,术中出血量为(91±41)mL。10例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4.3±1.1)d,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5.0±1.6)d,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10.5±3.9)d,术后住院时间为(13.3±3.8)d。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ⅢB级1例、Ⅱ级3例、Ⅰ级2例。术后第7天10例患者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2)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10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上下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总数目为(22±6)枚、3例患者检出5枚阳性淋巴结,肿瘤长径为(3.3±0.5)cm,肿瘤中心距离齿状线距离为(1.9±1.4)cm,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1例、中分化5例、中低分化3例、低分化1例,肿瘤病理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各5例。(3)随访和生存情况。1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7(3~12)个月,均无瘤生存;Visick生命质量分级Ⅰ级、Ⅱ级分别为7、3例,无Ⅲ级和Ⅳ级患者。7例患者完成术后胃镜检查,其中2例轻度吻合口狭窄,均无需特殊处理;均未发现反流性食管炎。结论胸腔内Kamikawa吻合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且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双肌瓣吻合 Kamikawa吻合 临床疗效 并发症 腹腔镜检查 胸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离断时机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239例报告) 被引量:17
6
作者 林和新 陈锦萍 +9 位作者 苏国强 张国伟 傅锦波 叶志坚 卢传辉 龚江 黄荣杰 柯海林 蔡丽生 尤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1-580,共10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离断时机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国内5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39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45例、福...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离断时机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国内5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39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45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35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0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5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3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与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07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8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6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4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例)患者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完成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后,先离断十二指肠再清扫胰腺上区淋巴结,设为前入路组;132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0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37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19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6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例)患者先清扫胰腺上区淋巴结再离断十二指肠,设为后入路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术后并发症情况。(3)术后不同TNM分期、体质量指数(BMI)、肿瘤最大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的分层分析。(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总体生存、肿瘤复发、肿瘤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2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 死亡。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患者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9±2.6)枚和(3.0± 2.5)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8,P〈0.05)。前入路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方式(Billroth Ⅰ式、Billroth Ⅱ式、Billroth Ⅱ+Bruan式和Roux-en-Y式)、手术时间、胃大弯淋巴结清扫时间、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时间、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时间、胃小弯淋巴结清扫时间、门静脉显露、术中出血量、总体淋巴结清扫数目、胃大弯淋巴结清扫数目、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数目、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胃小弯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32、47、12例,(233.0±41.0)min,(14.6±5.4)min,(21.9±6.3)min,(32.7±6.8)min,(7.4±2.9)min,74例,(87±73)mL,(35.0±10.0)枚,(8.5±4.1)枚,(4.8±4.2)枚,(13.3±5.2)枚,(4.3± 3.3)枚,(4.1±2.6)d,(5.4±2.8)d,(7.9±3.5)d,(8.9±2.9)d,(11.7±4.5)d,后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7、47、61、7例,(243.0±44.0)min,(15.7±5.2)min,(23.1±8.0)min,(34.2±7.1)min,(7.9±2.8)min, 79例,(93±57)mL,(33.0±10.0)枚,(8.1±4.8)枚,(5.3±4.9)枚,(12.5±5.6)枚,(3.8±2.4)枚,(3.8±3.3)d,(5.0±3.6)d,(7.5±4.0)d,(8.5±3.8)d,(11.3±5.7)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31,t=-1.836,-1.546,-1.324,-1.634,-1.228, x2=2.552,t=-0.684,1.630,0.797,-0.871,1.148,1.314,0.954,0.951,0.884,1.065,0.694,P〉0.05)。(2)术后并发症情况:前入路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胰瘘、术后胃瘫、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肺炎、腹腔感染、菌血症、肠梗阻、淋巴液漏及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Ⅲa、Ⅲb、Ⅳa级)分别为15例,1例,1例, 1例,0,3例,1例,2例,3例,0,1例,3例,0,3、9、1、2、0例,后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5例,3例,0, 1例,2例,2例,2例,5例,7例,3例,2例,3例,1例,6、14、1、2、2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027,0.643,0.022,0.479,0.161,0.765,0.921,0.161,0.063,Z=-1.055,P〉0.05)。两组发生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3)不同术后TNM分期、BMI、肿瘤最大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的分层分析:前入路组术后TNM分期Ⅲ期患者手术时间、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时间、门静脉显露、总体淋巴结清扫数目、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胰腺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6.0±41.0)min、(33.9±6.2)min、 32例、(36.0±12.0)枚、(3.8±3.0)枚、(13.4±5.5)枚,后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53.0±45.0)min、(36.5±7.0)min、29例、(31.0±9.0)枚、(2.5±2.0)枚、(11.4±4.6)枚,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8,-2.066,χ^2=4.686,t=2.472,2.757,2.016,P〈0.05)。前入路组BMI≥25 kg/m2患者总体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7.0±12.0)枚和(3.6±3.1)枚,后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0.0±7.0)枚和(2.0±1.3)枚,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1,2.205,P〈0.05)。前入路组肿瘤最大径≥3.3 cm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80±45)mL和(4.0±2.6)枚,后入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10±67)mL和(2.8±1.8)枚,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0,2.589,P〈0.05)。(4)随访和生存情况:239例患者中,202例获得随访,其中前入路组89例,后入路组113例。随访时间为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随访期间,前入路组患者总体生存、肿瘤复发、肿瘤转移例数分别为85、3、8例,后入路组患者分别为109、3、11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2,0.089,0.119,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前入路与后入路有相似的近期临床疗效且安全可行。在幽门上区淋巴结清扫方面,前入路较后入路更具优势。对于肿瘤分期较晚、BMI较高或肿瘤体积较大患者,前入路较后入路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远端 根治术 十二指肠离断时机 手术入路 腹腔镜检查 多中心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体型对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506例报告)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和新 燕速 +16 位作者 叶志坚 张健 蔡丽生 陈锦萍 苏国强 张国伟 傅锦波 卢传辉 王亮 纪伟平 孔文成 龚江 陈平 黄荣杰 柯海林 沈贤 尤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3,共9页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体型对该手术方式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国内8家医疗中心收治的506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3例,青海大学附属医...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体型对该手术方式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国内8家医疗中心收治的506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3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66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6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4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48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35例,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0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与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8例,女178例;平均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24~85岁。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指标:脐水平最大腹壁厚度(USCF)、经脐部腹腔最大前后径(UAPD)、经脐部腹腔最大左右径(UTD)、经剑突最高点腹腔最大前后径(XAPD)、经剑突最高点腹腔最大左右径(XTD)、腹壁至腹腔动脉根部腹腔最大前后径(CAD)、经腹腔动脉根部腹腔左右径(CATD)。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4)体型相关各项指标对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的影响:①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②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各体型因素对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1)术中和术后情况:50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BillrothⅠ式吻合103例,BillrothⅡ式吻合140例,BillrothⅡ+Braun吻合201例,Roux-en-Y吻合62例。506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3±44)min、(102±86)mL、(34±13)枚;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6±1.5)d、(5.8±3.3)d、(8.3±3.8)d、(12.2±5.7)d。506例患者术后病理学分期:Ⅰ期196例,Ⅱ期122例,Ⅲ期188例。506例患者中,93例(106例次)发生围术期并发症,其中肺部及上呼吸道感染33例次、切口感染12例次、吻合口漏11例次、腹腔感染11例次、肠梗阻8例次、胃瘫8例次、腹腔出血6例次、菌血症5例次、吻合口出血3例次、淋巴液漏3例次、胰液漏2例次、泌尿系感染1例次、吻合口狭窄1例次、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次、肺栓塞1例次;其中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并发症11例。同一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2)随访情况:506例患者中,46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51例术后生存,38例肿瘤复发转移。(3)影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清白蛋白、XAPD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χ^2=10.289,7.427,5.269,5.481,4.285,P<0.05)。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血清白蛋白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033,1.118,0.937,95%可信区间为1.011~1.057,1.025~1.219,0.887~0.990,P<0.05)。(4)体型相关各项指标对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的影响。①Pearso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PD、XAPD、CAD、CATD与术中出血量均相关(r=0.107,0.169,0.179,0.106,P<0.05),UAPD、XAPD、CAD与淋巴结清扫数目均相关(r=-0.137,-0.143,-0.173,P<0.05),USCF、XAPD与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相关(r=0.122,0.109,P<0.05),USCF、XAPD、CAD与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均相关(r=0.132,0.108,0.132,P<0.05),USCF、XAPD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相关(r=0.116,0.100,P<0.05)。②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AD与术中出血量呈线性正相关(r=6.776)、与淋巴结清扫数目呈线性负相关(r=-0.841),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0,-1.992,P<0.05)。USCF与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r=0.170)、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r=0.365)、术后住院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r=0.636),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8,1.981,2.107,P<0.05)。结论腹部体型将影响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但并不增加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年龄、体质量指数及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根治胜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体型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胃腺癌组织中果蝇激酶、程序性死亡受体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永文 林和新 +3 位作者 余荒岛 陈毅福 王海滨 尤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果蝇激酶(DEK)、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胃腺癌患者112例纳入研究。分别采集胃腺...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果蝇激酶(DEK)、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胃腺癌患者112例纳入研究。分别采集胃腺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胃组织中的DEK、PD-L1、Her-2及MMP-9表达。并分析上述各项蛋白表达和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此外,将胃腺癌患者按照5年生存状况的差异分作死亡组32例和存活组80例,比较两组DEK、PD-L1、Her-2及MMP-9表达情况。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EK、PD-L1、Her-2及MMP-9诊断胃腺癌的效能。组间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结果胃腺癌组织中DEK、PD-L1、Her-2及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73.32%、59.82%、16.07%、73.21%,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7.50%、26.79%、0.00%、39.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195,P<0.05)。胃腺癌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DEK、PD-L1、Her-2及MMP-9阳性率均高于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P<0.05)。胃腺癌死亡患者DEK、PD-L1、Her-2及MMP-9阳性率分别为87.50%、81.25%、46.88%、93.75%,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的66.25%、51.25%、3.75%、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34,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DEK、PD-L1、Her-2及MMP-9联合检测诊断胃腺癌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上述各项指标单独诊断。结论胃腺癌组织中DEK、PD-L1、Her-2及MMP-9均存在异常高表达,且和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果蝇激酶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经肛腔镜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廷豪 洪清琦 +6 位作者 陈东汉 林和新 余荒岛 李永文 陈逸南 黄安乐 尤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肛腔镜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例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肛腔镜部分ISR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例,女1例;中位... 目的探讨经肛腔镜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例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肛腔镜部分ISR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例,女1例;中位年龄为58岁,年龄范围为39~62岁。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肿瘤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生存,造瘘口还纳,还纳后3个月肛门功能,直肠癌术后6个月男性病人性功能、排尿功能,女性病人性功能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手术及术后情况: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9例病人中,7例行经肛腔镜部分ISR,2例由于肿瘤下缘位于齿状线水平,行经肛腔镜改良部分ISR。9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67±48)min,术中出血量为50 mL(30~60 mL)。9例病人中,5例经肛移除标本,4例经腹移除标本。9例病人均采用经肛手工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均行保护性回肠造口术,术后均留置2根盆腔引流管。9例病人中,3例留置肛管,6例未留置肛管;3例发生术中不良事件,6例未发生术中不良事件。9例病人术后首次肠造口排气时间为3 d(2~4 d),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为5 d(4~7 d),术后30 d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Ⅰ级并发症1例、Ⅱ级并发症2例,余6例病人均未见术后相关并发症;9例病人均无吻合口出血、狭窄及尿潴留。9例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11 d(9~23 d),住院总费用为(6.8±1.3)万元。(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9例病人肿瘤长径为(3.2±1.4)cm,远端切缘距离为0.6 cm(0.5~1.5 c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7±7)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0枚(0~7枚),肿瘤病理学类型均为腺癌,肿瘤结节与神经浸润均为阴性,仅1例病人发现脉管癌栓。9例病人标本远端切缘和环周切缘均为阴性,直肠系膜均完整。9例病人中,6例术前临床T分期T1~T2期病人术后病理学TNM分期分别为pT2N0M0期3例,pT2N1M0期、pT2N2M0期、pT3N1M0期各1例;3例术前临床T分期T3期病人术后病理学TNM分期分别为ypT0N0M0期、ypT2N0M0期、ypT3N0M0期各1例。(3)随访情况:9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无肿瘤相关死亡。9例病人中,1例病人未行造瘘口还纳术,未评估术后肛门功能;余8例均行造瘘口还纳术,术后肛门功能排便控制能力为无障碍5例、轻度障碍2例、重度障碍1例;8例男性病人术后排尿功能为轻度障碍6例,中度障碍、重度障碍各1例,术后性功能为无障碍3例、轻度障碍2例、中度障碍3例;1例女性病人术后性功能无障碍,女性性功能指数6项评分表总评分为25分。结论经肛腔镜部分ISR可用于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 经肛腔镜手术 近期疗效 排便功能 泌尿生殖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