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患儿产前产后程序化管理
1
作者 吴强 钟微 +6 位作者 吕俊健 林土连 侯龙龙 夏波 顾圆圆 牛传强 何秋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26-730,共5页
目的总结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cervical lymphatic malformation with airway obstruction,CLMAO)患儿从产前评估到出生后干预程序化诊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 目的总结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cervical lymphatic malformation with airway obstruction,CLMAO)患儿从产前评估到出生后干预程序化诊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室收治的22例CLMA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于本院出生,13例由外院转入。收集并分析患儿胎儿期评估、产时处理、出生后治疗及预后等资料。根据出生后治疗方案分为早期治疗组(6例)和程序化治疗组(16例),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9例本院出生的患儿均在产前行胎儿MRI评估气管食管位移指数(tracheoesophageal displacement index,TEDI)或羊水量。其中,8例存在TEDI>12 mm或羊水过多,出生后因呼吸困难实施产时子宫外处理(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1例TEDI≤12 mm且羊水量正常者于断脐后出现呼吸困难而行气管插管。产前对气道梗阻评估准确性为88.9%(8/9)。程序化治疗组最终3例经手术治疗脱离呼吸支持。程序化治疗组与早期手术治疗组相比,气管造口例数、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9个月,两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怀疑为CLMAO的胎儿应进行TEDI及羊水量评估。与早期手术相比,程序化治疗可取得相似预后,可考虑作为CLMAO的一种新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气道梗阻 程序化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膈疝术后ECMO支持下治疗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2
作者 唐文锋 何秋明 +4 位作者 钟微 吕俊健 林土连 侯龙龙 谢晓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行膈疝修补术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例ECMO支持下行经腹膈疝修补... 目的总结新生儿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行膈疝修补术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例ECMO支持下行经腹膈疝修补术、术后发生ACS经使用切口保护器行开腹减压术成功救治的患儿临床资料。以"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和"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以"先天性膈疝"、"体外膜肺氧合"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为检索词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华医学期刊网及中国知网相关文献;剔除重复病例后进行文献复习,总结新生儿于ECMO下行膈疝修补术后ACS的诊治方法。结果本例患儿于孕中期产检发现胎儿左侧膈疝,产前评估为重度肺发育不良。于39+6周剖宫产娩出,生后收入新生儿外科监护室。因呼吸不能维持,于生后第19小时行ECMO支持,生后第2天在ECMO支持下行经腹膈疝修补术。术后第4天出现ACS经保守治疗无效后于监护室床旁行开腹减压术,术中应用切口保护器保持腹腔开放取得良好效果。开腹减压术后第3天撤离ECMO,第5天关腹,生后第38天痊愈出院,随访至术后4个月无膈疝复发。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篇(共报道53例ACS患者),均为英文文献,其中4篇报道了CDH术后合并ACS共6例,其中4例行开腹减压术治疗;另外12篇报道了ECMO术后发生ACS共47例,其中37例行开腹减压术治疗。结论开腹减压术是新生儿于ECMO支持下行膈疝修补术、术后发生ACS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切口保护器应用于新生儿开腹减压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体外膜肺氧合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造瘘术后造口高流量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土连 吴强 +3 位作者 彭艳芬 吕俊健 何秋明 钟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小肠造瘘术后造口高流量腹泻(high-output stoma,HOS)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室收治的NEC小肠造瘘术后患...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小肠造瘘术后造口高流量腹泻(high-output stoma,HOS)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7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室收治的NEC小肠造瘘术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造瘘术后是否出现HOS分为腹泻组及非腹泻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手术及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EC患儿小肠造瘘术后发生HOS的相关因素。结果76例NEC患儿中,有25例(32.9%)发生HO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手术时矫正胎龄及体重、术前需呼吸支持、分期与分型以及造瘘近端小肠剩余长度是NEC患儿肠造瘘术后发生HOS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瘘近端小肠剩余长度(OR=1.220,95%CI:1.108~1.343)是NEC患儿术后发生HOS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经造瘘近端小肠剩余长度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49~1.000,P<0.05),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74%;近端剩余小肠长度为86.5 cm时,预测NEC小肠造瘘术后发生HOS的灵敏度为84%,特异度为96%,提示造瘘近端小肠剩余长度对NEC小肠造瘘术后造口HOS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意义。结论NEC小肠造瘘术后容易发生造口HOS,近端小肠剩余肠管长度是发生造口HOS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指标对造口HOS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肠造口术 腹泻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胎儿膈疝不同程度分级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土连 吕俊健 +3 位作者 何秋明 夏波 吴强 钟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32-836,共5页
目的总结胎儿膈疝不同程度分级的产前评估及预后情况。方法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胎儿医学中心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62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超声和MRI结果分为轻... 目的总结胎儿膈疝不同程度分级的产前评估及预后情况。方法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胎儿医学中心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62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超声和MRI结果分为轻度CDH组(29例)和中重度CDH组(33例),对比两组间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诊断孕周、肺头比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observed/expected lung-to-head ratio,o/e LHR)、总肺体积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observed/expected total fetal lung volume,o/e TFLV)、预测肺容积比(Percentage of the predicted lung volume,PPLV)、肝脏疝入、疝囊及预后情况等资料。结果两组在性别构成、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膈疝侧别、MRI是否发现疝囊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CDH组的5分钟Apgar评分<7分、肝脏疝入的人数比例高于轻度CDH组(P<0.05);中重度CDH组的首诊孕周、o/e LHR、o/e TFLV、PPLV以及出生后存活率低于轻度CDH组(P<0.05);中重度CDH组出生后符合ECMO指征率及PPHN发生率高于轻度CDH组(P<0.05)。结论胎儿膈疝的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相关,产前评估有助于对胎儿膈疝进行严重程度分级,为产前咨询、规划患者出生后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横膈 先天性/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产前诊断 预后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Activated Protein C on Neurovascular Unit in a Rat Model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Induced Neonatal White Matter Injury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圣娟 刘艳 +5 位作者 邓诗桦 林土连 Abid Rashid 廖立红 宁琴 罗小平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6期904-909,共6页
Summary: Activated protein C (APC), a natural anticoagulant, has been reported to exert direct vascu- loprotective, neural protective,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neur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Summary: Activated protein C (APC), a natural anticoagulant, has been reported to exert direct vascu- loprotective, neural protective,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neur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PC on the neurovascular unit of neonatal rats with intrauterine infection-induced white matter injury. In- 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300 ~tg/kg lipopolysaccharide (LPS) was administered consecutively to preg- nant Sprague-Dawley rats at embryonic days 19 and 20 to establish the rat model of intrauterine infec- tion-induced white matter injury. Control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an equivalent amount of sterile saline on the same time. APC at the dosage of 0.2 mg/kg was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to neonatal rats imme- diately after birth. Brain tissues were collected at postnatal day 7 and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 and eo- sin (H&E).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evaluate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expression in the 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region. Blood-brain barrier (BBB) permeability and brain water content ~were measured using Evens Blue dye and wet/dry weight method. Double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1 (PAR1). Typical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white matter injury were ob- served in rat brains exposed to LPS, and MBP expression in the periventricular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BB was disrupted and the brain water content was increased. Microglia were largely acti- vated and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PAR1 were elevated. APC administration ameliorated the pathological lesions of the white matter and increased MBP expression. BBB permeability and brain water content were reduced. Microglia activation was inhibited and the PAR1 mRNA and protein ex- pression levels were both down-regulated.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PC exerted neuroprotective ef- fects on multiple components of the neurovascular unit in neonatal rats with intrauterine infec- tion-induced white matter injury,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might involve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PA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protein C white matter injury neurovascular unit intrauterine infection 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1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膈疝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预测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吕俊健 林土连 +5 位作者 吴强 李珊 郑海清 夏波 何秋明 钟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14-818,82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预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预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收治的77例CDH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达到需要接受ECMO治疗的指征,分为非ECMO组58例,ECMO组19例。对比患者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膈疝侧别等一般资料,并分析出生后24 h内的超声心动图对CDH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预测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出生体重、胎龄、膈疝侧别、是否产前诊断,以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中经房水平分流流束宽径(atrial horizontal shunt,AHS)、右心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RVD)、主肺动脉内径(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MPAD)、左心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是否肝脏疝入、有无PPHN,以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值中经未闭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流束宽径、主动脉内径(aortic diameter,AO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肝脏疝入(OR=25.83,95%CI:1.46~456.26)、PDA增宽(OR=3.33,95%CI:1.03~10.81)、LAD缩小(OR=0.18,95%CI:0.05~0.67)是需要接受ECMO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DA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15~0.964,P<0.01),PDA=3.1 mm时预测CDH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1.02%;LAD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95%CI:0.722~0.937,P<0.01),LAD=7.5 mm时预测CDH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敏感度为61.11%,特异度为93.22%。结论出生后超声心动图对CDH患者是否需要接受ECMO辅助治疗有预测作用,可协助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体外膜氧合作用 预后
下载PDF
先天性膈疝产前程序化管理的临床结局 被引量:1
7
作者 邹鹏建 何秋明 +6 位作者 钟微 吕俊健 王哲 林土连 谢杰忠 余家康 夏慧敏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产前程序化管理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产前诊断为左侧膈疝患儿,回顾分析在产前程序化管理下CDH的新生儿期临床结局。结果左侧胎儿膈疝共计39例。4例(10.3%)胎儿膈疝终止妊娠(T... 目的总结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产前程序化管理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产前诊断为左侧膈疝患儿,回顾分析在产前程序化管理下CDH的新生儿期临床结局。结果左侧胎儿膈疝共计39例。4例(10.3%)胎儿膈疝终止妊娠(TOP)。1例TOP患儿产前超声和MRI评估为中重度并染色体异常,另外3例未做产前严重程度分级。在出生的病例中,产前超声或MRI评估为中重度者17例,轻度者19例。CDH新生儿期病死率为15.4%(6/39)(均产前评估为中重度者)。在分娩的中重度CDH患儿中,新生儿期病死率为26.7%(4/15),体外膜肺氧合(ECMO)使用率为26.7%(4/15)。50%(2/4)的ECMO患儿在新生儿期存活。与轻度膈疝患儿相比,中重度膈疝患儿的补片使用比例更高(60.0%vs.25.0%,P<0.05),住院的中位时间[34.0(15.9,63.7) d vs. 16.0(12.5,21.3) d,P<0.05]及机械通气的中位时间更长[14.0(7.6,22.2) d vs. 3.5(2.7,7.3) d,P<0.05)。结论产前程序化管理对于胎儿CDH的救治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新生儿期临床结局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产前 程序化管理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胎儿膈疝出生后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10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吕俊健 何秋明 +7 位作者 钟微 林土连 夏波 彭艳芬 吴强 李嘉骅 邹鹏建 余家康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总结10例胎儿膈疝出生后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经产前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膈疝、生后ECMO辅助治疗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儿中9例产前评估为中至重度膈疝,ECMO辅助年龄中位时间在出生后28(3,21... 目的总结10例胎儿膈疝出生后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经产前诊断为胎儿先天性膈疝、生后ECMO辅助治疗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儿中9例产前评估为中至重度膈疝,ECMO辅助年龄中位时间在出生后28(3,218)h,经右侧颈内动静脉置管静脉–动脉ECMO模式辅助治疗,ECMO运行时长中位时间为7.3(3.6,40.2)d,8例患儿完成膈肌修补手术,7例患儿成功撤离ECMO,5例患儿存活至出院。结论精准的产前评估有助于判断胎儿膈疝的预后,患儿出生后在常规治疗无效时,使用ECMO辅助治疗能维持生命,创造手术机会并挽救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体外膜肺氧合 胎儿
下载PDF
先天性膈疝疝囊的产前识别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侯龙龙 林土连 +4 位作者 何秋明 吕俊健 钟微 黄莉 刘鸿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827-832,共6页
目的评估胎儿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产前识别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疝囊的准确性以及疝囊对CDH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胎儿MR评估、且生后行手... 目的评估胎儿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产前识别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疝囊的准确性以及疝囊对CDH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胎儿MR评估、且生后行手术干预的62例CDH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疝囊分为疝囊组(n=26)和非疝囊组(n=36),收集并对比两组患儿产前评估、产时情况、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情况。结果62例CDH患儿中,共26例术中证实存在疝囊,其中18例通过胎儿MR发现疝囊且术中得到证实,MR产前识别CDH疝囊的灵敏度为69.2%(18/26)。两组患儿总肺容积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observed/expected total fetal lung volume,o/e TFLV)、性别构成、出生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手术方式及术中使用补片情况、缺损大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及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使用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疝囊组患儿具有更高的预测肺容积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lung volume,PPL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疝囊组患儿缺损位于右侧及肝疝入的比例高于非疝囊组(P<0.05);疝囊组患儿存活率为100%,非疝囊组患儿存活率为8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能够在产前较好识别CDH是否存在疝囊;有疝囊CDH患儿产前肺发育程度评估指标整体优于无疝囊CDH患儿,且出生后存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并发症 产前诊断/方法 婴儿 新生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帷韬 林土连 +6 位作者 陈家乐 何秋明 田妍 马祖谊 邹鹏建 何娟 钟微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Bell分期Ⅱ期及以上的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Bell分期Ⅱ期及以上的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收集两组患儿的围产期情况、临床特点、发病时实验室指标,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并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NEC患儿177例,其中手术组62例(35.0%),保守组115例(6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婴(OR=3.178,95%CI 1.457~6.929,P=0.004)、合并休克(OR=3.434,95%CI 1.112~10.607,P=0.032)、发病前有创呼吸支持时间>7 d(OR=3.663,95%CI 1.098~12.223,P=0.035)及发病时淋巴细胞绝对值小于2.0×10^(9)/L(OR=4.121,95%CI 1.801~9.430,P=0.001)是NEC患儿需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婴、合并休克、发病前使用有创呼吸机时间>7 d及发病时淋巴细胞减少是BellⅡ期及以上NEC患儿需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手术治疗 危险因素 早期监测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致重度水肿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土连 李嘉骅 +3 位作者 吕俊健 彭艳芬 何秋明 钟微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4期62-63,共2页
本文报道1例以“重度贫血、水肿”起病的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及抗M抗体阳性确诊。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病情轻重程度有较大差异,临床通常表现为黄疸、贫血,少数病例合并水肿及肝脾肿大,对于有反复死胎、... 本文报道1例以“重度贫血、水肿”起病的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及抗M抗体阳性确诊。新生儿MN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病情轻重程度有较大差异,临床通常表现为黄疸、贫血,少数病例合并水肿及肝脾肿大,对于有反复死胎、流产、胎儿水肿病史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在排除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后,建议查MN血型及其抗体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不合 抗M抗体 水肿
原文传递
巨大胎儿肝血管瘤的临床结局:22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土连 谢杰忠 +2 位作者 何秋明 余家康 钟微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肝血管瘤(giant fetal hepatic hemangioma, GFHH)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8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 生后接受保守观察或治疗并至少随访1年的GFHH患儿。收集这些患儿出生...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肝血管瘤(giant fetal hepatic hemangioma, GFHH)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8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 生后接受保守观察或治疗并至少随访1年的GFHH患儿。收集这些患儿出生前后的资料, 分析GFHH的特征(大小、位置和病变类型)、患儿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结果最终纳入22例患儿。(1)22例患儿中, 男性17例(77.3%), 女性5例(22.7%);首次B超诊断GFHH的胎龄为(35.0±2.8)周, 范围为30~40周+1;出生胎龄为(38.9±1.5)周, 范围为33周+4~40周+3;早产1例(4.5%)。15例(68.2%)经阴道娩出, 7例(31.8%)因"胎儿窘迫"剖宫产娩出。22例患儿中, 21例(95.5%)为局灶型, 1例(4.5%)为多发型。22例胎儿期接受2.5次(2~4次)B超检查, 发现血管瘤直径呈现随胎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至出生时达到最大[56 mm(42~99 mm)]。9例(40.9%)患儿经超声诊断为GFHH, 12例经MRI诊断为GFHH。其中6例超声和MRI均分别诊断为GFHH。其余病例的超声或MRI均表现为占位性病变。(2)10例患儿仅接受随访观察(保守组), 12例患儿接受药物治疗(治疗组)。治疗组患儿血小板减少的比例明显低于保守组(7/12与0/10, Fisher精确概率法, P=0.014)。保守组患儿无合并心功能异常或肺动脉高压;治疗组2例合并肺动脉高压。2组患儿的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随访3.3年(1.2~7.0年), 所有患儿均存活。保守组均未转行药物治疗, 该组1例于2岁时病灶完全消退, 其余9例病灶部分消退。治疗组12例均口服普萘洛尔治疗, 其中3例治疗早期联合使用地塞米松, 2例患儿同时使用雷帕霉素, 2例患儿因早期病灶逐渐增大, 接受了介入治疗。结果该组2例患儿分别于1.7及5.5岁时病灶完全消退, 其余10例病灶部分消退。结论 GFHH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长。部分患儿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典型。对于生后无症状的患儿可考虑仅随访观察。而对于出现呼吸困难、腹部膨隆(呕吐)等症状、伴或不伴异常检验结果的患儿可考虑药物治疗;如仍无效, 可行介入治疗。GFHH患儿多可存活, 长期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瘤 超声检查 产前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妊娠晚期宫内感染大鼠发热反应和胎盘病理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圣娟 林土连 +3 位作者 龙文君 刘艳 廖立红 罗小平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细菌脂多糖暴露所致宫内感染大鼠发热反应和胎盘病理的变化。方法选用妊娠第18天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宫内感染组(每组各6只),宫内感染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350μg/kg建立宫内感染模型,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细菌脂多糖暴露所致宫内感染大鼠发热反应和胎盘病理的变化。方法选用妊娠第18天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宫内感染组(每组各6只),宫内感染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350μg/kg建立宫内感染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脂多糖或生理盐水后每隔1h测定孕鼠体温,连续监测8h。于妊娠第19天麻醉后剖腹取胎盘,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胎盘组织炎症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d、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结果(1)实验前2组孕鼠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感染组孕鼠在腹腔注射脂多糖1h后体温上升,达到(37.67±0.08)℃,与对照组[(37.13±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78,P〈0.01);2h后发热反应逐渐消退,体温下降至37℃以下,持续呈现低体温反应,2~6h的体温分别为(37.70±0.10)、(37.23±0.05)、(36.57±0.06)、(36.60±0.10)和(36.57±0.08)℃,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6.83±0.12)、(36.63±0.12)、(36.71±0.07)、(36.87±0.12)和(36.77±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02、11.163、-4.025、-4.000和-4.243,P值均〈0.01)。(2)宫内感染组胎盘组织HE染色显示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腔扩大、充血等急性炎症表现,对照组胎盘组织未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3)宫内感染组胎盘组织肿瘤坏死因子-d[(0.62±0.02)ng/g]、白细胞介素-6[(66.12±5.11)ng/g]和白细胞介素-113[(7.09±1.23)ng/g]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27±0.01)、(16.71±1.55)和(2.86±0.38)n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608、-18.749和-5.714,P值均〈0.01)。结论孕鼠在妊娠晚期暴露于脂多糖后,胎盘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但其发热反应被抑制并出现低体温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感染性 发热 低温 胎盘 细胞因子类 妊娠末期 脂多糖类 疾病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肠闭锁术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妍 吕俊健 +9 位作者 何秋明 钟微 夏波 陈家乐 陈唯一 林土连 谢晓丽 钟帏韬 彭艳芬 张锐忠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肠闭锁术后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因肠闭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闭锁术后是否发生NEC分为NEC组和非NEC... 目的探讨肠闭锁术后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因肠闭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闭锁术后是否发生NEC分为NEC组和非NEC组,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和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闭锁术后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肠闭锁术后患儿96例,NEC组13例(13.5%),非NEC组83例(86.5%)。与非NEC组相比,NEC组患儿初诊日龄晚[4.0(1.5,6.0)d比1.4(0,2.0)d]、手术日龄晚[4.8(2.0,7.0)d比3.1(1.0,4.0)d]、复杂型肠闭锁[76.9%(10/13)比44.6%(37/83)]及术后48 h内输血[46.2%(6/13)比13.3%(11/83)]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诊日龄晚(OR=3.346,95%CI 1.493~7.500,P=0.003)、复杂型肠闭锁(OR=9.052,95%CI 1.119~73.209,P=0.039)及术后48 h内输血(OR=6.835,95%CI 1.399~33.380,P=0.018)是术后NE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肠闭锁诊断延迟、复杂型肠闭锁及术后48 h内输血的患儿,应警惕术后NE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肠闭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下先天性膈疝的围术期管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秋明 钟微 +5 位作者 王哲 吕俊健 马力 黄国栋 林土连 余家康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9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总结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下修补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ECMO下完成CDH修补术的病... 目的总结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下修补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ECMO下完成CDH修补术的病例资料.结果共纳入4例CDH患儿,均于胎儿期诊断左侧膈疝,在胎儿医学中心进行详细检查并制定孕期监测和序贯化治疗方案,胎儿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为中-重度肺发育不良.4例患儿分别于出生后3、35、41、11 h予静脉-动脉ECMO支持.CDH修补时机为ECMO置管后2周内,同时凝血状态达到激活凝血时间180~22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0~80 s,血小板计数>100×10^9/L,红细胞压积>30%.手术分别在ECMO置管后的0.9、0.5、3.6、5.1 d进行,以"降落伞"法置入补片修补缺损膈肌,手术时间为85~210 min.按国际CDH膈肌缺损分级标准,2例为C级缺损,2例为D级缺损.术后引流管总引流量为215~1301 ml,术后ECMO总运行时间为3.0~39.3 d,新生儿期存活3例,死亡1例.结论在ECMO辅助下进行CDH手术治疗具有可行性,对提高中-重度肺发育不良CDH患儿的新生儿期存活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体外膜肺氧合 围术期管理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先天性膈疝胎儿晚期总胎肺容积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强 何秋明 +3 位作者 吕俊健 黄莉 林土连 夏波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2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胎儿晚期总胎肺容积(total fetal lung volume,TFLV)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产检诊断胎儿膈疝、并于胎龄32周后行胎儿磁共振成像的患儿资料,分析TFLV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先天性膈疝胎儿晚期总胎肺容积(total fetal lung volume,TFLV)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产检诊断胎儿膈疝、并于胎龄32周后行胎儿磁共振成像的患儿资料,分析TFLV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用于评价预后的指标包括是否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存活率、是否出现肺动脉高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共纳入37例先天性膈疝患儿,左侧膈疝33例,右侧4例,TFLV为(36.2±11.1)ml。6例(16.2%)生后需要ECMO支持,ECMO组TFLV低于非ECMO组[(24.9±8.2)ml比(38.4±10.3)ml,P=0.005],TFLV预测需ECMO支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5,最佳界值点对应的TFLV为27.0 ml。总体存活率89.2%(33/37),存活患儿TFLV高于死亡患儿[(38.1±10.1)ml比(21.1±5.5)ml,P=0.002]。TFLV预测患儿存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5,最佳界值点对应的TFLV为25.8 ml。TFLV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P=0.016)及总住院时间(P=0.009)成负相关。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59.5%(22/37),肺动脉高压组TFLV低于无肺动脉高压组[(32.1±10.8)ml比(42.2±8.6)ml,P=0.005]。结论胎儿晚期通过磁共振成像测量TFLV对预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存活率及是否需要ECMO支持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磁共振成像 胎儿 肺容积测量 结局
原文传递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同关瘘时机并发症及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艳芬 何秋明 +3 位作者 林土连 吕俊健 余家康 钟微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不同关瘘时机术后并发症及关瘘后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NEC行小肠造瘘术及二期关瘘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不同关瘘时机术后并发症及关瘘后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选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NEC行小肠造瘘术及二期关瘘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关瘘时机分为早期组(术后8周内关瘘)、中期组(术后8~12周关瘘)、晚期组(术后超过12周关瘘)。比较患儿一般资料、两次手术日龄和体重、关瘘术后并发症及关瘘后4~6周、12~15周、24~30周、42~48周时体重、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age Z-score,WAZ)情况。结果共纳入56例患儿,出生胎龄(33.4±3.4)周,出生体重(1894±640)g,造瘘手术日龄、造瘘与关瘘时间间隔分别为16.5(8.0,28.2)d和94.0(76.5,126.5)d。早期组6例,中期组11例,晚期组39例。3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造瘘手术日龄以及关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造瘘时总体生长迟缓(WAZ<-2)发生率为14.3%,关瘘时生长迟缓发生率增加至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和晚期组关瘘时WAZ分别为(-3.2±1.9)、(-3.0±1.6)和(-2.3±1.5)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瘘后WAZ逐渐改善,至关瘘42~48周时分别上升至(-0.7±1.2)、(-0.1±2.0)和(-0.1±0.8)分。结论关瘘时机可能与关瘘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NEC患儿带瘘生存容易出现生长迟缓,关瘘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带瘘期间体重增长不良者,建议早期关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 造口闭合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新生儿消化道疾病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应用情况分析
18
作者 彭艳芬 何秋明 +2 位作者 吕俊健 林土连 钟微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目的研究为探索新生儿消化道疾病术后开展家庭肠内营养支持(home enteral nutrition,HEN)的并发症以及营养结局。方法回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室2017至2020年间消化道疾病术后开展HEN的新生儿资料,分析HEN的管道相关... 目的研究为探索新生儿消化道疾病术后开展家庭肠内营养支持(home enteral nutrition,HEN)的并发症以及营养结局。方法回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室2017至2020年间消化道疾病术后开展HEN的新生儿资料,分析HEN的管道相关并发症以及HEN前后的营养状态。结果共纳入66例HEN患儿,平均出生胎龄(35.7±3.0)周和平均出生体重(2426±709)g。疾病分布主要以先天性食管闭锁和肠道疾病(肠闭锁、肠扭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为主。开始HEN年龄中位数92(50,112)d,HEN持续时间为64(41,95)d。HEN均采用管饲,经胃造口14例(21.2%),经鼻胃管52例(78.8%),间歇推注20例(30.3%),持续输注46例(69.7%)。HEN配方,整蛋白配方19例(28.8%),短肽配方33例(50%),氨基酸配方14例(21.2%)。随访过程中,胃造口组10例(71.4%)发生管道相关并发症共18例次,其中意外拔除6例(42.8%),导管移位4例(18.6%),管道周围肉芽组织增生4例(18.6%)。鼻胃管喂养组14例(26.9%)发生管道并发症共21例次,12例(23.1%)胃管意外拔除19例次,2例(3.8%)导管断裂。患儿HEN后,年龄别体重Z评分以及年龄别身高Z评分均得到提高。结论HEN能促进消化道疾病术后新生儿营养状态的改善,但HEN的管道相关并发症管理仍存在较大困难与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对HEN的团队管理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 肠内营养 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合并食管闭锁的新生儿CHARGE综合征1例
19
作者 彭艳芬 吕俊健 +2 位作者 林土连 何秋明 侯超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5-967,共3页
本文报道1例合并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新生儿CHARGE综合征。患儿母亲孕30周发现羊水过多、胎儿胃泡小,胎儿MRI提示先天性食管闭锁。胎龄37周+5因胎盘早剥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310 g,重度窒息,复苏后胃管不能置入。X射线食管造影发现食管闭... 本文报道1例合并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新生儿CHARGE综合征。患儿母亲孕30周发现羊水过多、胎儿胃泡小,胎儿MRI提示先天性食管闭锁。胎龄37周+5因胎盘早剥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310 g,重度窒息,复苏后胃管不能置入。X射线食管造影发现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电子鼻咽镜和鼻咽部MRI明确双侧后鼻孔闭锁,同时发现颅骨缺损、可疑脑膜膨出等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CHD7基因缺失移码变异c.2155delA(p.Thr719GlnfsTer9),确诊CHARGE综合征。放弃治疗后患儿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综合征 食管闭锁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