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如琴 吴思婷 +3 位作者 余丹妮 刘思 邓诣群 文继开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9,共10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粮食和饲料中污染广泛的真菌毒素之一,其化学性质稳定,毒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目前DON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和生物脱毒法,其中生物脱毒法具有安全环保、特异性强...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粮食和饲料中污染广泛的真菌毒素之一,其化学性质稳定,毒性强,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目前DON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和生物脱毒法,其中生物脱毒法具有安全环保、特异性强、解毒效果显著等优点而备受推崇。生物脱毒法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酶降解方式等。微生物的酶降解作用是通过破坏DON的毒性基团,例如C12,13位脱环氧、C3-OH氧化和C3-OH异构化等,将DON代谢转化为毒性较小甚至无毒的物质。某些种类的乳酸菌、芽孢杆菌、德沃斯氏菌和酵母菌等细菌和真菌都具备降解DON的能力,乳酸菌作为食品级的益生菌,在降解DON和防控食品真菌毒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DON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将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防控食品和饲料中DON污染,尤其是微生物对DON脱毒作用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脱毒技术 生物脱毒 脱毒微生物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肠道定植体内外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如琴 吴娴波 +3 位作者 张益多 李亚文 吴宇桦 范宏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03-2607,共5页
目的:考察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在肠道定植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试验,体外检测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黏附Ht29细胞的作用,并通过体内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2和INF-γ的... 目的:考察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在肠道定植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试验,体外检测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黏附Ht29细胞的作用,并通过体内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2和INF-γ的表达水平,监测攻毒后小鼠粪便排菌量和肠道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体外竞争、排斥和置换实验表明嗜酸乳杆菌均可抑制大肠杆菌O157:H7黏附Ht29细胞;体内实验中治疗组均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IL-4、IL-12和INF-γ,而预防组仅提高IL-12表达水平;攻毒后15 d检测表明预防组有8只(80%)小鼠结束排菌,治疗组有5只(50%)小鼠结束排菌,且两组小鼠肠绒毛完整,基本无病理变化,而对照组小鼠肠道肠绒毛损伤严重。结论:嗜酸乳杆菌可抑制大肠杆菌O157:H7肠道定植,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益生菌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嗜酸乳杆菌 益生菌 黏附 定植
下载PDF
呕吐毒素的毒理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邓诣群 林如琴 +2 位作者 吴思婷 余丹妮 刘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96,共10页
呕吐毒素是对粮谷、饲料原料和饲料等污染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畜禽摄入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出现呕吐、腹泻、拒食和体重减轻等急、慢性的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威胁着畜禽的健康养殖。呕吐毒素的毒理机制和代谢转化是... 呕吐毒素是对粮谷、饲料原料和饲料等污染最为普遍和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畜禽摄入呕吐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出现呕吐、腹泻、拒食和体重减轻等急、慢性的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威胁着畜禽的健康养殖。呕吐毒素的毒理机制和代谢转化是农业和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呕吐毒素的细胞毒理机制、生物防治方法和脱毒微生物的筛选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防控呕吐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真菌毒素 毒理 生物防治 脱毒微生物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致脑膜炎的体内外实验
4
作者 钟亮 林如琴 +2 位作者 龙北国 吴娴波 范宏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考察鼠李糖乳杆菌(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致脑膜炎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aco-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黏附侵袭实验研究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侵袭作用及最佳感染时间,并用不同浓度的LGG与Caco-2细胞作用,确定其抑制阪崎克罗... 目的考察鼠李糖乳杆菌(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致脑膜炎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aco-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黏附侵袭实验研究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侵袭作用及最佳感染时间,并用不同浓度的LGG与Caco-2细胞作用,确定其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最佳浓度。进一步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实验检测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黏附侵袭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内实验,研究LGG对乳鼠脑膜炎的作用效果。结果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具有黏附侵袭性,最佳感染时间为3 h。随着加入LGG浓度的增加,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作用被显著抑制。LGG能通过竞争、排斥作用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预防效果更显著。结论通过体内外实验,LGG可以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进入肠屏障,从而减少其穿越血脑屏障的量,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脑膜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阪崎克罗诺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 黏附 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