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出生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出生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旧法复苏,观察组采用新法复苏。...目的观察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出生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出生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旧法复苏,观察组采用新法复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肌酸激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比较两组复苏后1、5、10 min Apgar评分、心肌损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复苏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心肌损害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1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法复苏运用于新生儿窒息的干预中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的心肌指标,并降低心肌损害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及运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新法复苏预防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出生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8例出生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旧法复苏,观察组采用新法复苏。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肌酸激酶(CK)、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比较两组复苏后1、5、10 min Apgar评分、心肌损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复苏后1、5、10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心肌损害发生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1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法复苏运用于新生儿窒息的干预中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的心肌指标,并降低心肌损害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及运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