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存真作品
1
作者 林存真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0,共1页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展趋势变化,宣传有效落实“四早”措施,不聚集,不串门,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做好个人防护,复工复产后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分散就餐等,会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向...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展趋势变化,宣传有效落实“四早”措施,不聚集,不串门,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做好个人防护,复工复产后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分散就餐等,会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向英勇无畏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指战员、党员、干部、群众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断传播途径 疫情防控 个人防护 医务工作者 感染风险 有效落实 发展趋势 同舟共济
原文传递
林存真作品
2
作者 林存真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7,共2页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融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
关键词 作品 中国书法 艺术形态 现代风格 文化底蕴 “冬” 冬奥会 国际化
原文传递
林存真:奥运流进了我的血液
3
作者 林存真 王哲(整理) 《国家电网》 2021年第1期54-55,共2页
传承发扬中国文化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事业。年轻时的我不曾料到,自己会与奥运相伴十余载,在这样一个独特的舞台上践行心中的理想。2003年,我参与到奥运设计工作中。2006年,我出任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处副处长,负责奥运形象... 传承发扬中国文化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事业。年轻时的我不曾料到,自己会与奥运相伴十余载,在这样一个独特的舞台上践行心中的理想。2003年,我参与到奥运设计工作中。2006年,我出任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处副处长,负责奥运形象景观设计与设计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了我国多个奥运重大形象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设计 形象设计 传承发扬 形象景观 管理工作
原文传递
林存真作品
4
作者 林存真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33,共1页
原文传递
林存真,将传统赋予新生
5
作者 九月 林存真 《艺术与设计》 2018年第8期40-41,共2页
林存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领学生钻胡同,与老艺人聊天。她还是一名收藏爱好者,痴迷于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老家什。她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去年,她设计的"墨舞冬奥"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志获得好评,她以运动员和冰雪滑... 林存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领学生钻胡同,与老艺人聊天。她还是一名收藏爱好者,痴迷于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老家什。她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去年,她设计的"墨舞冬奥"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志获得好评,她以运动员和冰雪滑道勾勒出一个中国书法"冬"字,使奥运标志充满了独特美感和东方韵味。"用中国的书法作为设计元素在我的脑子里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因为汉字和书法是承载中国文化最多的载体,我希望通过奥运这个巨大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文化的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新生 传统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中国文化 设计元素 副院长
原文传递
林存真:请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你的设计
6
作者 张慧娟 林存真 《艺术与设计》 2015年第9期64-71,共8页
申奥成功(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喜悦还在延续,田径世锦赛的举办又使北京锦上添花。走在北京街头,随处可见随风舞动的田径世锦赛吉祥物“燕儿”,而这个吉祥物跟一个月前的“墨舞冬奥”标志都与林存真有关。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奥林匹克运动会 设计 吉祥物 北京 田径 申奥
原文传递
奥运遗产特点架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葆丽 王家宏 +3 位作者 林存真 杨占武 冯雅男 徐子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9-404,共6页
当前,“奥运遗产”已经是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和学术研究中最不容忽视的议题。对奥运遗产的研究是为主办国和城市留下造福后代的宝贵财富所提供的重要智力支持。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奥运遗产特点进行研究,并最终... 当前,“奥运遗产”已经是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和学术研究中最不容忽视的议题。对奥运遗产的研究是为主办国和城市留下造福后代的宝贵财富所提供的重要智力支持。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奥运遗产特点进行研究,并最终落实到北京冬奥会遗产工作研究之中。认为奥运遗产特点架构是由奥运遗产基本特点、奥林匹克各项活动遗产特点、单届奥运遗产特点三个部分组成。依照该特点架构体系,北京冬奥会遗产继承了奥运遗产基本特点和奥林匹克活动中的冬奥遗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具有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以及“双奥之城”的奥运传承两个独有特点。掌握奥运遗产特点架构,将有利于遗产效益的积极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奥运遗产 遗产特点 北京冬奥会 双奥之城 区域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载PDF
多重语境下的符号构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实践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万千个 林存真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68-72,共5页
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不仅代表着这一国际体育盛事,同时也承载着来自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其设计过程是经过综合考虑、广泛征求意见后所达成的共识,因此里面每一处细节都是不断修正后的结果,其形式已不仅... 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不仅代表着这一国际体育盛事,同时也承载着来自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其设计过程是经过综合考虑、广泛征求意见后所达成的共识,因此里面每一处细节都是不断修正后的结果,其形式已不仅局限于审美范畴,而是多重语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过程,本文将以历时与共时为两个轴向,分别从历史、当下、外在与内在四个方面的语境出发,结合本人亲身参与其中所带来的一手资料,对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过程和理念进行深入解析,并初步尝试整理出一套适用于吉祥物创作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吉祥物 语境 符号构建
下载PDF
融入中国元素 展现中国形象 讲述中国故事--浅论北京2022年冬奥形象景观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存真 《中国艺术》 2022年第1期4-11,共8页
奥运会拥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形象景观设计策略。历届奥运会举办国都试图通过独特且新颖的奥运形象景观设计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彰显本国文化和形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形象景观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思想,是一个极具中国特... 奥运会拥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形象景观设计策略。历届奥运会举办国都试图通过独特且新颖的奥运形象景观设计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彰显本国文化和形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形象景观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思想,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视觉体系。本文系统梳理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形象景观的设计理念与方法,立体化地呈现了冬奥形象景观系统的构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冬残奥会 形象景观设计 中国形象
下载PDF
指间非凡……从创意到完成
10
作者 林存真 《桌面出版与设计》 1996年第5期48-51,共3页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我创意制作的这一作品。以下是利用 3D Studio 和 Adobe Photoshop两种软件制作时的分步解析,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 Filter 电脑平面设计 软件制作 PHOTOSHOP 网络结构 3DStudio 创意制作 RGB模式 EXPLORER 动态效果
全文增补中
前瞻性景观设计策略打造“双奥之城”新名片——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冷却塔景观设计解析
11
作者 林存真 代依莎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艺术展览是艺术家创作的展示集合,它不仅仅是提供了艺术创作者和外界交流沟通的窗口,更是最有效的、最直接和参观者沟通的桥梁。文章从参观者沉浸体验的角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情绪、艺术展览氛围感与参观者沉浸体验之间的关系。此外... 艺术展览是艺术家创作的展示集合,它不仅仅是提供了艺术创作者和外界交流沟通的窗口,更是最有效的、最直接和参观者沟通的桥梁。文章从参观者沉浸体验的角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情绪、艺术展览氛围感与参观者沉浸体验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比较分析了情绪动机(正面和负面情绪)对于参观者的沉浸体验行为意向范式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澳门地区科技大学进行,回收有效问卷655份。结果展现,艺术展览氛围感对于参观者的沉浸体验有显著影响,对积极情绪有显著负相关影响、对负面情绪有显著正相关影响。此外,参观者情绪在艺术展览氛围感和参观者的沉浸体验之间起着不同的中介作用,最后讨论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奥之城 奥运设计 前瞻性设计 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奥运形象景观与冬奥会会徽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存真 赵沅沣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0,共3页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拥有完整、系统的奥运形象景观策略,历届奥运会举办国通过其独特且完美的奥运景观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彰显本国文化和形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承载了中国文化基因,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借鉴中国独...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拥有完整、系统的奥运形象景观策略,历届奥运会举办国通过其独特且完美的奥运景观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彰显本国文化和形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承载了中国文化基因,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借鉴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及美学特征,呈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会 形象景观 会徽 “冬梦” “飞跃”
原文传递
中国设计思维体系推动传统文化的设计复兴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存真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6年第9期26-28,共3页
在中国设计被频繁提出的当代文化背景下,怎样通过自身文化基因的挖掘与分析,找到适合中国设计发展之路,并由此进行方法论的总结与探究,文章以书籍设计课题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中国设计 传统文化 设计思维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探微——以山西开化寺壁画艺术为例
14
作者 林存真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壁画作为一种高度综合化的艺术门类,包含丰富的社会元素和文化特质。其中对设计的运用和把握更具传统特色,文章试图以山西开化寺壁画艺术"帘"为例,进行设计思维的分析,提出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链... 中国传统文化中,壁画作为一种高度综合化的艺术门类,包含丰富的社会元素和文化特质。其中对设计的运用和把握更具传统特色,文章试图以山西开化寺壁画艺术"帘"为例,进行设计思维的分析,提出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链接的纽带的研究方法,推而广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设计 壁画 设计思维
原文传递
中央美院:大栅栏思维与模式的课程实践
15
作者 林存真 《北京规划建设》 2016年第1期19-20,共2页
大栅栏课程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大栅栏合作开展的一项设计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设计课程,目前已经历经三年。在与大栅栏合作的过程中,项目着力于设计思维这一创新的设计思路如何与老城区发生关系,在每个阶段,课程制定了相... 大栅栏课程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大栅栏合作开展的一项设计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设计课程,目前已经历经三年。在与大栅栏合作的过程中,项目着力于设计思维这一创新的设计思路如何与老城区发生关系,在每个阶段,课程制定了相应的主题和方向。年轻的设计师们以课程为研究和实践平台,在主题和方向的范围内主动介入大栅栏的城市传统,以新的视角尝试不同的设计思路,并提出可应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栅栏 中央美院 中央美术学院 城市传统 实践平台 课程实践 传统手工艺 城市要素 创作过程 空间利用
原文传递
茶味跃然眼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蕊 林存真 《艺术与设计》 2017年第7期32-39,共8页
包装时于品牌和产品而言,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因其是产品与消费者沟通并且建立亲和力的最有力手段、最直接方式。如今,包装与商品(品牌)已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各个环节中... 包装时于品牌和产品而言,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因其是产品与消费者沟通并且建立亲和力的最有力手段、最直接方式。如今,包装与商品(品牌)已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各个环节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茶叶、茶点等与茶有关的产品来说,由于食品的特殊性,茶的包装显得更为重要和难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商品价值 消费者 包装 产品 亲和力 品牌
原文传递
DM-T
17
作者 王苑箔 王敏 +1 位作者 林存真 王捷 《缤纷》 2015年第6期258-261,258,共4页
做设计就像做实验一样,跨学科是激发创意最理想的方式,你当初的设计构思是什么,做过哪些有益的试验? 我一直就对建筑感兴趣,开题时很狂妄的说“不做平面,要做空间”。但我不是建筑专业的,因为这种身份的缺失,我最后不可能真的... 做设计就像做实验一样,跨学科是激发创意最理想的方式,你当初的设计构思是什么,做过哪些有益的试验? 我一直就对建筑感兴趣,开题时很狂妄的说“不做平面,要做空间”。但我不是建筑专业的,因为这种身份的缺失,我最后不可能真的搭建一个空间模型出来,于是将点落在“空间体验”上。但这是一个很虚很泛的议题,没有一个核心的问题点。其实前半段的时候,我已经出了一套自认为挺完整的方案,是针对虚拟空间的物理重建,也做了问卷调查和设计等等,但在和老师的讨论中,发现其中的转换点很牵强,于是将议题的重心转移到研究赛博空间中,有了“失真体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 设计方案 视觉审美
原文传递
喝中国茶,品中华文化
18
作者 王蕊 杨联伟&李亦文紫砂艺术展 林存真 《艺术与设计》 2017年第7期40-47,共8页
胡同里的老爷爷拎着水壶遛弯的场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这样的老人可能喝了一辈子茶,但是他们可能品不出新茶与旧茶味道上的差别,也不知道中国成千上万种茶叶的精髓和品茶的舒心乐趣。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很多的传统文化和生活... 胡同里的老爷爷拎着水壶遛弯的场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这样的老人可能喝了一辈子茶,但是他们可能品不出新茶与旧茶味道上的差别,也不知道中国成千上万种茶叶的精髓和品茶的舒心乐趣。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很多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都被大大改变,甚至,在很多现代人心里认为,喝一口茶还要用到那么多复杂的器具,实在是自讨苦吃。饮茶至美至精的过程其实就是使用茶器的过程,也是茶艺师和品茶人享受这一美妙的幸福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 中华文化 生活习惯 传统文化 中国人 现代人 茶艺师 水壶
原文传递
不为美丽而设计专统手表设计的颠覆与创新
19
作者 橙子(摄影) 林存真 《时尚时间》 2008年第10期56-57,共2页
现在的社会正变得多元化,人们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以前人们看书就只为求知,戴表只为看时间,现在还期望从巾得到感官的享受和心情的愉悦。借助信息设计理论,手表设计师们正在逐步将这期望变作现实。
关键词 设计理论 手表 创新 多元化 多样化 设计师 期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