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吻合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党琳琳 侯东省 +2 位作者 林存虎 宗园媛 覃业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4-745,共2页
患者女性,44岁。因上腹部闷胀不适伴乏力3个月余。影像学诊断示:肝右叶异常信号灶,符合富血供肿瘤MRI表现。门诊以“肝占位”于2019年3月27日收入院。病理检查眼观:肝组织1块,大小9 cm×7 cm×5 cm,临床已剖开,切面见一海绵状肿... 患者女性,44岁。因上腹部闷胀不适伴乏力3个月余。影像学诊断示:肝右叶异常信号灶,符合富血供肿瘤MRI表现。门诊以“肝占位”于2019年3月27日收入院。病理检查眼观:肝组织1块,大小9 cm×7 cm×5 cm,临床已剖开,切面见一海绵状肿物,灰黄、灰红色,质软,半透明,肿物切面面积5 cm×4.5 cm,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图1)。镜检:肿物与周围肝组织界限较清楚,为非浸润性生长方式,周围肝组织未见受累(图2)。病变富于腔隙样结构,内衬单层细胞。高倍镜下可清楚观察到散在的鞋钉样内皮细胞,细胞核有轻微异型性,但无核分裂象(图3),间质较均一红染,呈透明硬化状,血管内散在分布小的纤维蛋白血栓,部分区域存在脂肪细胞化生(图4)。免疫表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图5)和CD34(图6)均阳性,SMA、vimentin阳性,CK、D2-40及S-10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吻合状血管瘤 血管肉瘤 海绵状血管瘤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45例疑似Lynch综合征肿瘤的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志刚 程显魁 +6 位作者 林存虎 李佳 吕蓓蓓 李加美 井海燕 覃业军 孙锡超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3-849,共7页
目的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Lynch综合征相关基因胚系突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16—2018年在山东省立医院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MutL homolog 1(MLH1)、PMS1 homolog 2(PMS2)、MutS homolog 2(MSH2)和MutS homolog ... 目的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Lynch综合征相关基因胚系突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16—2018年在山东省立医院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MutL homolog 1(MLH1)、PMS1 homolog 2(PMS2)、MutS homolog 2(MSH2)和MutS homolog 6(MSH6)4种DNA错配修复(MMR)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MMR的表达情况和临床资料,选取45例疑似Lynch综合征患者,提取其经显微镜证实无癌累及正常组织的DNA,对MLH1和MSH2等12个基因进行NGS测序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基因胚系突变位点和意义。采用Sanger测序对10例患者的可疑致病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45例肿瘤组织标本中,MLH1和PMS2表达缺失22例,MSH2和MSH6表达缺失16例,MMR蛋白表达正常7例。NGS显示,28例结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样本中,4例有MLH1致病性突变,1例有MLH1疑似致病性突变,2例有MSH2致病性突变,2例有MSH2疑似致病性突变。6例直肠癌、6例胃癌和7例免疫组化检测MMR表达正常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组织样本中均未见明显MMR基因突变。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的正常组织样本中,MLH1和MSH2致病性突变各1例,MLH1疑似致病性突变1例。此外,NGS还检测到许多其他基因异常和未见报道的基因突变。Sanger测序均检测到与NGS检测结果相同的MLH1和MSH2基因突变位点。结论高通量NG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可靠地检测到疑似Lynch综合征患者的异常基因,对消化道等遗传性肿瘤的相关基因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NCH综合征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