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悬臂式压电振动给料器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学洋 高兴军 +1 位作者 王月 邓子龙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77-81,共5页
现代化的自动装配对物料输送的平稳性和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工业需求,设计了一种采用矩形压电振子作为激振源、以垂直驱动方式工作的压电振动给料器。通过对双悬臂式压电振动给料器进行简化,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固有... 现代化的自动装配对物料输送的平稳性和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工业需求,设计了一种采用矩形压电振子作为激振源、以垂直驱动方式工作的压电振动给料器。通过对双悬臂式压电振动给料器进行简化,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固有频率以及装置振幅的表达式,分析了影响固有频率和振幅的因素。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对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系统固有频率为118.85 Hz,并对装置进行了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驱动电压为200 V时,系统驱动频率为116.00~122.00 Hz,双悬臂式压电振动给料器具备输送物料能力,在最靠近共振点处(118.00 Hz)振动幅值最大,输送效率最高,满足工业生产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给料器 矩形压电振子 压电驱动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下载PDF
单侧边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学洋 邓子龙 高兴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121,31,共6页
压电式振动给料器作为自动化装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使物料输送更加平稳、高效及噪音更低。针对矩形压电振子以垂直驱动式进行驱动上的动力不足、有效驱动频率区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侧边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分析了给料器的工... 压电式振动给料器作为自动化装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使物料输送更加平稳、高效及噪音更低。针对矩形压电振子以垂直驱动式进行驱动上的动力不足、有效驱动频率区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侧边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分析了给料器的工作原理,建立振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固有频率和料斗振幅的主要因素。制做了振动给料器样机,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00 V时,样机的有效输送频率范围为116~134 Hz,在共振点处物料拥有最大的输送速度,分析了流经给料器的电流与阻抗之间的关系,得出样机的固有频率为122 Hz。当样机共振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给料器对物料的输送速度呈线性增长。与同类型的压电给料器相比耗能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给料器 压电振子 垂直驱动 力学模型 试验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石韦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惠舒 林学洋 +6 位作者 陈成龙 秦焕宇 张可心 陈磊 刘馨谣 汤凯璇 毛近隆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354-357,共4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韦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以石韦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石韦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石韦多糖的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27 g·m L^(-1)、提取时间...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韦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以石韦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石韦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石韦多糖的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27 g·m L^(-1)、提取时间为110 min、提取温度为76℃,在此条件下石韦多糖的得率为3.96%,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IC50)为0.445 mg·L^(-1),与阳性对照维生素Vc比较,石韦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韦 水提醇沉 多糖 响应面
下载PDF
卤代5-羟基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晨 吕宁 +6 位作者 李学燕 盖凯旋 吴丽娜 张培培 朱雯婷 林学洋 曹江营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1380-1383,1401,共5页
以Baker-Venkataraman方法经过酯化、重排和关环3步反应合成了4个卤代5-羟基黄酮衍生物4a~4d和5-羟基黄酮4e,并以4a为例优化了合成工艺。考查了投料比、反应时间或N2保护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根据优化的合... 以Baker-Venkataraman方法经过酯化、重排和关环3步反应合成了4个卤代5-羟基黄酮衍生物4a~4d和5-羟基黄酮4e,并以4a为例优化了合成工艺。考查了投料比、反应时间或N2保护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根据优化的合成工艺,4a~4e合成的每步反应收率在50%以上,3步反应总收率为15%~20%。该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可以高效率地合成5-羟基黄酮衍生物。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1H NMR和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基黄酮衍生物 黄酮衍生物 合成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