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家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党狱,在中国抗战的政治环境下初步形成,并在1939年底苏德协定签订后所阐述的"最后见解"中最终确立。深入梳理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揭示其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以及与当... 晚年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党狱,在中国抗战的政治环境下初步形成,并在1939年底苏德协定签订后所阐述的"最后见解"中最终确立。深入梳理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揭示其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以及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间的有机联系,对于全面认识和评析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抗日战争 民主思想
下载PDF
陈独秀的抗战言论再评价——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家虎 张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8-64,共7页
陈独秀在武汉时期的抗战言论以其"汉奸"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政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抗战性质、指导路线、领导权等问题的认识是深刻的,与中共的抗战纲领基本一致;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其中也存在着严重不足... 陈独秀在武汉时期的抗战言论以其"汉奸"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政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对抗战性质、指导路线、领导权等问题的认识是深刻的,与中共的抗战纲领基本一致;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其中也存在着严重不足.全面审视他在这一时期的抗战言论,对于认识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抗日战争 武汉时期
下载PDF
熊十力的“内圣外王”思想述论——兼论现代新儒学“开出说”的理论困境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家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在对传统儒学"内圣外王"历史困境的解构性认识和近代"中体西用""西化"思潮与现代社会危机的反思基础上,熊十力通过"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建构,实现了传统儒学"内圣"开"外王"... 在对传统儒学"内圣外王"历史困境的解构性认识和近代"中体西用""西化"思潮与现代社会危机的反思基础上,熊十力通过"体用不二"的本体论建构,实现了传统儒学"内圣"开"外王"思想进路的现代重建。他的"内圣外王"思想也成为现代新儒学"内圣开出新外王"思想文化纲领的理论原型,在现代新儒学发展史上具有枢纽性的意义。但是,自熊十力以来,现代新儒学"内圣开外王"思想在"外王"层面却建树有限,因为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解决并不意味着在客观历史实践层面的解决。只有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在现代生活实践的具体展开中,儒家的"内圣"心性之学才能真正地开显出民主与科学的"新外王"。这一生活实践的维度,应是现代新儒学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现代新儒学 内圣外王
下载PDF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四要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家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60-63,共4页
从系统论的整体视野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效性与教育实践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教育实践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只有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与教育环境这四个方面共同入手,大力解决当前影响各方面积极... 从系统论的整体视野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效性与教育实践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教育实践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只有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与教育环境这四个方面共同入手,大力解决当前影响各方面积极作用正常发挥的突出问题,形成整体性的教育合力,才能实现教育实践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原理 教学实效性 教育要素 教育环境
下载PDF
突破·拓展·更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陈独秀研究”专栏10余年进展概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家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9-52,共4页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陈独秀研究”专栏10余年发表论文70余篇,在陈独秀研究上不仅突破了一些传统观点,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也有更新。
关键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陈独秀研究”专栏 概述
下载PDF
近20年陈独秀晚年思想研究的成果与展望
6
作者 林家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8-264,共7页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的晚年,更是长期被作为批判的反面人物而成为研究的禁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学界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始重新研究晚年陈独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具体梳理了二十来年的研究成果,...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的晚年,更是长期被作为批判的反面人物而成为研究的禁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学界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始重新研究晚年陈独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具体梳理了二十来年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陈独秀 政治思想 成果与展望
下载PDF
陈独秀在“汉奸”事件后的抗战政见评析
7
作者 林家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陈独秀的抗战政见以其“汉奸”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汉奸”事件后,他与中共的政治对立使其前期抗战政见的内在矛盾进一步演化,其抗战理论与中共的抗战实践由脱离走向严重对立,由此从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倒退到依赖国民党政... 陈独秀的抗战政见以其“汉奸”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汉奸”事件后,他与中共的政治对立使其前期抗战政见的内在矛盾进一步演化,其抗战理论与中共的抗战实践由脱离走向严重对立,由此从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倒退到依赖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并最终走向悲观主义的泥沼。但抗战救国仍是他思想的主旋律,他仍为中国抗战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抗日战争 “汉奸”事件
下载PDF
安徽近代政治人物群体时空分布与特征
8
作者 林家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安徽政治人物群体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从区域人文地理学视角考察,这一人物群体在数量与密度的区域分布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呈现出由江淮之间向南北两端衰减的分布趋势,并在人物分布的区域变迁中形成了沿江与皖西北两条各具... 安徽政治人物群体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从区域人文地理学视角考察,这一人物群体在数量与密度的区域分布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呈现出由江淮之间向南北两端衰减的分布趋势,并在人物分布的区域变迁中形成了沿江与皖西北两条各具特色的人物分布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近代 政治人物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体系模式的构建——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探究
9
作者 林家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54-157,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体系以实践范畴为核心构建,在第1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中,将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观与辩证法置于实践范畴上作出再诠释;第2章认识论部分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价值观中的基础地位予以强调;第3至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体系以实践范畴为核心构建,在第1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中,将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观与辩证法置于实践范畴上作出再诠释;第2章认识论部分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价值观中的基础地位予以强调;第3至7章则通过理论补充,揭示实践范畴在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基础与核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体系 模式构建 实践范畴
下载PDF
陈独秀理论创新的哲学认识论特征探究
10
作者 林家虎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抗战时期实现了两次理论创新,为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转型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从理论创新的视野深入梳理陈独秀两次创新的具体成果及其哲学认识论特征,对于深化陈独秀的思想研究以及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推进理论创新...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抗战时期实现了两次理论创新,为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转型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从理论创新的视野深入梳理陈独秀两次创新的具体成果及其哲学认识论特征,对于深化陈独秀的思想研究以及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推进理论创新都将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理论创新 进化论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探析——基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筱荣 郭超 林家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2-56,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当前要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一要注重思政课教学,有针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当前要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一要注重思政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要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课程与教材体系,提高学生文化自觉;三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四要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提高道德践行能力;五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提升师资队伍传统文化素养;六要开辟网上阵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试析晚年陈独秀对民粹主义的理论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勤 林家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抗战时期陈独秀呼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对民粹主义思想进行深刻批判。虽然他在政治倾向上有着重大错误,对中国走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道路也认识不够,但他在纯理论方面对民粹主义的批判却是鞭辟入里,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时期陈独秀呼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对民粹主义思想进行深刻批判。虽然他在政治倾向上有着重大错误,对中国走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道路也认识不够,但他在纯理论方面对民粹主义的批判却是鞭辟入里,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与中国共产党党内以马克思主义克服民粹主义倾向的思想斗争一脉相承,和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民粹主义的批判也息息相应。因此,他的这一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必将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抗日战争 民粹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
下载PDF
20来年陈独秀晚年思想研究之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勤 林家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90-94,共5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学界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陈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尤其重视对其晚年的研究,20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梳理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二十来年的研究概况,认为其晚年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学界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陈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尤其重视对其晚年的研究,20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梳理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二十来年的研究概况,认为其晚年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确立与发展阶段和突破性发展阶段,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特点、具体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陈独秀 政治思想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近代徽州与安庆地区文化人物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比较研究
14
作者 徐国利 林家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2-349,共8页
近代徽州和安庆地区人才荟萃,形成了安徽乃至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区域人文地理景观。两地在近代文化人物的区域分布、时间分布和类型分布这三个方面形成的既具共同特征又具鲜明区域特色的结构和特征,不仅折射出两地深厚的区域文... 近代徽州和安庆地区人才荟萃,形成了安徽乃至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区域人文地理景观。两地在近代文化人物的区域分布、时间分布和类型分布这三个方面形成的既具共同特征又具鲜明区域特色的结构和特征,不仅折射出两地深厚的区域文化积淀和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图景,而且反映出近代文化发展、历史传统、社会变革及教育发展等诸多因素在其中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安庆 近代文化人物 结构特征 成因
下载PDF
西化·传统·马克思主义——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
15
作者 王光照 林家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 中国 现代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王业兴 书评
下载PDF
晚年陈独秀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理论贡献
16
作者 王光照 林家虎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2-56,共5页
晚年陈独秀在抗日战争的形势下,对中国的抗战与未来前途作了广泛的文化思考。它包括对五四“伦理革命”的继承与超越,对物质文化在文化转型中的基础地位的发掘,对政治文化中民主制的最新定位以及对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探讨等多个方面... 晚年陈独秀在抗日战争的形势下,对中国的抗战与未来前途作了广泛的文化思考。它包括对五四“伦理革命”的继承与超越,对物质文化在文化转型中的基础地位的发掘,对政治文化中民主制的最新定位以及对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探讨等多个方面。这些是陈独秀对中国近百年社会转型和他一生革命活动在文化上的历史总结,它在众多领域对中国文化现代化作出了可贵的理论贡献,对我们今天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文化建设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陈独秀 传统文化 物质文化 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 中国文化现代化
下载PDF
关于罗汉赴陕与陈独秀关系的史料辨正
17
作者 张勤 林家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如何看待罗汉赴陕与中国共产党商洽"合作抗日"的行动与陈独秀的关系,即罗汉是不是"陈独秀的代表"?通过相关史料的考证、分析,对于这一问题可持肯定的回答,陈出狱一段时间后,确实有与党"合作抗日"的政治... 如何看待罗汉赴陕与中国共产党商洽"合作抗日"的行动与陈独秀的关系,即罗汉是不是"陈独秀的代表"?通过相关史料的考证、分析,对于这一问题可持肯定的回答,陈出狱一段时间后,确实有与党"合作抗日"的政治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罗汉 合作抗日
下载PDF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在陈独秀故乡召开
18
作者 林家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 民主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 《新青年》 序幕 文学革命 故乡
下载PDF
道德、民主与科学的融摄——熊十力对中国文化道统的现代诠释
19
作者 林家虎 《船山学刊》 2021年第1期87-96,共10页
熊十力的道统思想包括道统内涵的现代阐释、道统传承历程的梳理、道统内含的治统与学统的发掘以及道统、治统与学统的全面重建等多方面内容。他的“一国学术思想的中心”与“立国精神”的道统观,相对于第一代新儒家群体中冯友兰和钱穆... 熊十力的道统思想包括道统内涵的现代阐释、道统传承历程的梳理、道统内含的治统与学统的发掘以及道统、治统与学统的全面重建等多方面内容。他的“一国学术思想的中心”与“立国精神”的道统观,相对于第一代新儒家群体中冯友兰和钱穆的道统观具有更为合理自洽的思想价值,但是,他关于中国文化道统内含的治统与学统的现代诠释及其力图从儒家心性之道的践履中发展出民主与科学的理论建构又有自身的缺陷。全面梳理熊十力对中国文化道统的现代诠释,不仅对于深入认识现代新儒家道统思想的演进脉络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而且对于批判性地汲取现代新儒家道统思想的合理价值以推进中国文化道统的现代传承也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道统 现代新儒家 三统并建 民主 科学
下载PDF
熊十力与儒家历史哲学的现代发展
20
作者 林家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历史哲学在古代发展中呈现出以儒家历史哲学为主导的基本特征。但在西方文化东来的近现代,儒家历史哲学遇到了各种进化论历史观的严峻挑战。从康有为到冯友兰,几代中国学者以不同方式对进化论历史观作出了理论... 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历史哲学在古代发展中呈现出以儒家历史哲学为主导的基本特征。但在西方文化东来的近现代,儒家历史哲学遇到了各种进化论历史观的严峻挑战。从康有为到冯友兰,几代中国学者以不同方式对进化论历史观作出了理论回应。但是,直至熊十力,才以“本心”本体论的历史哲学思想建构,实现了儒家道德决定论的历史观与进化论历史观的有机融合,从而将儒家历史哲学推进到进化史观的现代形态,并在理论上对中国与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给出了创造性的回答,为儒家历史哲学的现代发展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本心”本体论 儒家 历史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