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诸矛盾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学习‘矛盾论’笔记
1
作者 林寿晋 《史学月刊》 1954年第5期1-6,共6页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地主阶级统一政权的分裂汉末农民起义后,地主阶级纷纷组织武装镇压,其后,这种武装集团就演成了长时期的军阀混战,严重地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经济基础。北方的经济中心,洛阳和长安,几百里内一片焦土,直接和间接...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地主阶级统一政权的分裂汉末农民起义后,地主阶级纷纷组织武装镇压,其后,这种武装集团就演成了长时期的军阀混战,严重地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经济基础。北方的经济中心,洛阳和长安,几百里内一片焦土,直接和间接的死亡,加上大量的流徒,户口余下的不到十之一二,「通考」云:「魏武克平天下,人众之损,万有一存。」(註一)而另一方面,南方遭受破坏较少,同时,自汉末以来,人力资财源源南移,社会经济逐渐上升。一方下降,一方上升,这样,就使相差悬远的南北经济暂时趋于均衡。这种均衡在政治上造成两个后果: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权没有力最再维持全国统一的局面;二、南方的经济足以支持两个政权与北方相对抗。于是,就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什么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以前常常将这一历史事变归为三国领导者们的足智多谋和善于用人。固然,曹操、诸葛亮等的足智多谋会给当时的历史以一定的影响,但三国局面之形成则不是任何个人意志可以转移的。「矛盾论」首先教导我们要严格区分两种宇宙观。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就是要「承认客观地实在存在物(物质)独立于意识,感觉,经验等等而存在着……承认社会的存在独立于社会意识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三国鼎立 主要矛盾 魏晋南北朝时期 矛盾论 相互关系 民族 地主阶级 黄河流域 逻辑学
下载PDF
一八四八—五一年的法国革命
2
作者 林寿晋 《史学月刊》 1953年第11期5-9,共5页
(一)革命的社会根源及直接起因一八三○年七月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代表大地主贵族利益的波旁王朝,建立了代表金融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七月王朝」。「在路易、菲立普时代,握住统治权的,并不是法国资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底一部份,银行家... (一)革命的社会根源及直接起因一八三○年七月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代表大地主贵族利益的波旁王朝,建立了代表金融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七月王朝」。「在路易、菲立普时代,握住统治权的,并不是法国资产阶级,而是资产阶级底一部份,银行家、交易所大王、铁路大王、煤矿铁矿森林底所有主、与他们相勾结的一部份的地主——即所谓金融贵族。」(注一)它「……是榨取法国国富的股份公司,它底股息,是分配于阁员、议院议员,二十四万选举人及其同党。「(注二)这个王朝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整个过程,就准备了一八四八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七月王朝时期,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高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革命 意大利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七月王朝 大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发展 金融 社会根源 股份公司
下载PDF
东周式铜劍初论 被引量:24
3
作者 林寿晋 《考古学报》 1962年第2期75-84,154-155,共12页
近年各地东周墓中发現的大批銅劍,是研究我国古代劍制的可靠根据。为着能正确地判断銅劍的器形和年代,我們在采用資料上,作了三点限制:(1)經过科学发掘而获得的;(2)从发表的照片、繪图或文字說明中能識别其器形的;(3)从发表的資料中能... 近年各地东周墓中发現的大批銅劍,是研究我国古代劍制的可靠根据。为着能正确地判断銅劍的器形和年代,我們在采用資料上,作了三点限制:(1)經过科学发掘而获得的;(2)从发表的照片、繪图或文字說明中能識别其器形的;(3)从发表的資料中能知道其共存遺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 战国晚期 春秋 公元前 年代 长沙 中州 西周晚期 洛阳 西周早期
原文传递
《上村岭虢国墓地》补记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寿晋 《考古》 1961年第9期505-507,共3页
一《上村岭虢国墓地》出版后,有人不同意报告将平陆——陕县之虢作为一个虢,而主张把它分为南、北两个虢。其实,平陆——陕县之虢地跨黄河两岸,其都城上阳在今南岸的陕县,塞邑下阳在今北岸的平陆,后人虽有南、北虢之称,实际上是一个虢... 一《上村岭虢国墓地》出版后,有人不同意报告将平陆——陕县之虢作为一个虢,而主张把它分为南、北两个虢。其实,平陆——陕县之虢地跨黄河两岸,其都城上阳在今南岸的陕县,塞邑下阳在今北岸的平陆,后人虽有南、北虢之称,实际上是一个虢。最先辨明这一点的是清人赵一清。其后王先谦、杨守敬等也从其说。赵一清曾举《谷梁传》和《左传》杜注为证。《谷梁传》僖公二年:"虞师、晋师灭夏阳。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左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陆 陕县 黄河两岸 不同意 季氏 谷梁传 铜器 杜注 左传 都城
原文传递
论周代铜劍的渊源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寿晋 《文物》 1963年第11期50-55,共6页
铜劍这种武器,在我国周代,特别是东周的战争和社会生活中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是本土自己創造的呢?还是由外地傳入的?过去中外許多学者都主張后說。现在发掘的資料多了,看来,这种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对于刀、劍、矛一类器物是否由外地... 铜劍这种武器,在我国周代,特别是东周的战争和社会生活中曾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是本土自己創造的呢?还是由外地傳入的?过去中外許多学者都主張后說。现在发掘的資料多了,看来,这种說法是不能成立的。对于刀、劍、矛一类器物是否由外地傳入这个問题的探讨,必须联系到它们的形制。我们不能仅仅由于甲地用劍在先,乙地用劍在后,就认为乙地的劍一定渊源于甲地。因为,只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由于社会的需要都会制造出刀、劍、矛一类最易觉察到其功用及效能的兵器和工具。只有确定甲地不但用劍在先,而且其劍的形制也同乙地的有着共同的特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渊源 西伯利亚 公元前 鄂尔多斯 淮河流域 内蒙古地区 东周 西周晚期 中原地区
原文传递
上村岭的屈肢葬及其渊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寿晋 《考古》 1961年第11期625-627,共3页
上村岭虢国墓地有屈肢葬44座(图一),直身葬154座。这批屈肢葬出于一个国族的完整墓地,年代也较早,对了解中原地区屈肢葬与直身葬的关系及屈肢葬的渊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屈肢葬和直身葬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两种葬式在... 上村岭虢国墓地有屈肢葬44座(图一),直身葬154座。这批屈肢葬出于一个国族的完整墓地,年代也较早,对了解中原地区屈肢葬与直身葬的关系及屈肢葬的渊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屈肢葬和直身葬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两种葬式在姿式上的异同。根据发掘资料,墓地中的屈肢葬和直身葬都取仰臥姿势,头大多向北。值得注意的是上肢的处置方式。屈肢葬中,上肢屈于腹部的有34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肢葬 中原地区 甘肃地区 葬式 渊源 上肢 参考价值 处置方式 腹部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一九五二年秋季洛阳东郊发掘报告 被引量:62
7
作者 郭宝钧 林寿晋 《考古学报》 1955年第1期91-116,249-260+280,共39页
一、前言 1952年8月,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为配合国家基本建设,培养文物工作干部,与北京大学历史系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办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训练对象是各省的在职文物工作干部。是年10月,第一届训练班课堂讲授期满。
关键词 考古学 墓葬 腰坑 人骨 秋季 陶器 社会文化 文物工作 形制 出土
原文传递
一九五四年秋季洛阳西郊发掘简报 被引量:6
8
作者 安志敏 林壽晋 《考古》 1955年第5期25-33,9-11,共12页
一洛阳城市建设委员会为了贯通新舊市区,计划在西关至涧河之间修筑一条全长4,650米的公路。这条公路的西半段正穿过汉代河南县城城址的中心,关于这个汉代河南县城的勘察工作,考古通讯创刊号(页9—21)载有郭宝钧先生的简报。为着保护古... 一洛阳城市建设委员会为了贯通新舊市区,计划在西关至涧河之间修筑一条全长4,650米的公路。这条公路的西半段正穿过汉代河南县城城址的中心,关于这个汉代河南县城的勘察工作,考古通讯创刊号(页9—21)载有郭宝钧先生的简报。为着保护古代的文化遗产和保证工程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墓葬形制 考古研究 城址 勘察工作 考古学 河南县 新石器 瓦当 周文化
原文传递
关于战国铁器鉴定问题的说明
9
作者 林寿晋 《考古》 1957年第1期132-132,共1页
编辑同志:我在"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发表的"东晋南北朝时期矿冶铸造业的恢复和发展"一文中有一条关于战国铁器鉴定的注文,鉴定结果是郭子衡先生在1955年春转告我的。后来见到东北工学院寄考古研究所的正式报告(即&... 编辑同志:我在"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发表的"东晋南北朝时期矿冶铸造业的恢复和发展"一文中有一条关于战国铁器鉴定的注文,鉴定结果是郭子衡先生在1955年春转告我的。后来见到东北工学院寄考古研究所的正式报告(即"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孙廷烈先生:"辉县出土的几件铁器底金相学考察"),结论和我的注文大有出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战国时代 南北朝时期 铁器 考古学 正式报告 鉴定问题 中国古代 矿冶 东晋
原文传递
东晉南北朝时期礦冶铸造业的恢复与发展
10
作者 林壽晉 《历史研究》 1955年第6期111-123,共13页
公元四世纪初葉到六世纪末葉——我国历史上南北对峙各族杂处的期间——常被学者错误地称为"中衰时代"。这一时期的矿冶铸造业,更没有人稍加注意。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冶鐵业、冶铜业以及金银手工业都在恢复和发展着。首先让我... 公元四世纪初葉到六世纪末葉——我国历史上南北对峙各族杂处的期间——常被学者错误地称为"中衰时代"。这一时期的矿冶铸造业,更没有人稍加注意。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冶鐵业、冶铜业以及金银手工业都在恢复和发展着。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与战争和生产有关的冶铁业。西晋统一不久,反映地主阶级内部矛盾的"八王之乱",反映敌对阶级矛盾的"流民起义",以及反映种族矛盾的"永嘉之乱"相继爆发,形成了长期混战的"十六国"局面。这一系列的战争,严重地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业 北方 兵器 八王之乱 内部矛盾 金银器 十六国 考察 南北朝时期 手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