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点阻滞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1
作者 林尊强 曾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8期99-100,共2页
目的:有效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探讨是否有经济方便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的方法。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34例。采用痛点阻滞治疗每周1次,4次1个疗程,分别观察... 目的:有效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探讨是否有经济方便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引起的疼痛的方法。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34例。采用痛点阻滞治疗每周1次,4次1个疗程,分别观察术后2天、1周、2周、3周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并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大多数患者疼痛逐步缓解。4次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从5~10分下降到0~3分。结论:痛点阻滞治疗能有效的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疼痛,且治疗费用低廉,无需昂贵的医疗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痛点阻滞
下载PDF
低浓度大容量利多卡因混合镇痛液用于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曾义 林尊强 +2 位作者 夏智谦 蔡统强 刘婷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4期24-26,34,共4页
目的观察低浓度大容量与常规浓度剂量的利多卡因混合镇痛液在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治疗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分为2组各54例。治疗组以0.1%利多卡因60~80mL加得宝松0.5rnL、甲钴胺1mg。... 目的观察低浓度大容量与常规浓度剂量的利多卡因混合镇痛液在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治疗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分为2组各54例。治疗组以0.1%利多卡因60~80mL加得宝松0.5rnL、甲钴胺1mg。对照组以0.5%利多卡因40mL加得宝松0.5mL、甲钴胺1mg分别行枕神经、Q横突、颈部竖棘痛点阻滞,注射镇痛液3~5mL。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2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的头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浓度大容量利多卡因用于颈源性头痛的神经阻滞是一种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低浓度大容量 疗效和安全性 利多卡因
下载PDF
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治疗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义 林尊强 +1 位作者 夏智谦 刘婷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214-215,共2页
目的:观察交替应用颈椎硬模外神经阻滞,枕神经+竖脊肌阻滞交替使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112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6例,其中A组以每天一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左右交替,共12次。B组:以硬... 目的:观察交替应用颈椎硬模外神经阻滞,枕神经+竖脊肌阻滞交替使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患者112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6例,其中A组以每天一次星状神经节阻滞,左右交替,共12次。B组:以硬膜外神经阻滞2次,枕神经+竖脊肌阻滞2次。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眩晕与其他症状显著改善,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硬膜外神经阻滞交替枕神经+颈部竖脊肌阻滞在治疗以头痛、眩晕为主的混合型颈椎病中,疗效确切,但在治疗次数、并发症、费用方面优于传统方法,是一种高效率、经济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颈椎病 眩晕
下载PDF
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林尊强 曾义 +3 位作者 夏智谦 刘婷婷 蔡统强 杨邦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4期6692-6695,6767,共5页
目的:分析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SNRB组及PVB组。SNRB组患者采用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PVB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及治疗7 d... 目的:分析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SNRB组及PVB组。SNRB组患者采用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PVB组采用腰椎旁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时VAS评分、治疗7 d及治疗14 d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SNRB组患者在局麻药及得宝松用量上均明显低于PVB组(P<0.01)。SNRB需加用口服镇痛药比例(6.98%)明显低于PVB(32.56%)(P<0.01)。治疗7 d及14 d时,SNRB组VAS分值均明显低于PVB组(P<0.01)。治疗7d后,SNRB组治疗总有效率达79.07%,明显高于PVB组总有效率(55.81%)(P<0.05);治疗14d后,SNRB组总有效率达95.35%,明显高于PVB组(74.42%)(P<0.01)。SNR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PV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PV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SNRB组(P<0.05)。结论: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具有阻滞用药少,阻滞效果更好,作用准确及安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神经根阻滞 椎旁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