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AP技术检测的脂蛋白亚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中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王勇 李振威 +4 位作者 王占科 孙卫 俞蝶 林少沂 陈晓敏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0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检测(VAP)技术检测的血脂蛋白亚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9例,通过VAP检测脂蛋白亚组分,常规技术(均... 目的探讨基于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检测(VAP)技术检测的血脂蛋白亚组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9例,通过VAP检测脂蛋白亚组分,常规技术(均相生化酶法)检测血脂四项,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所测的血脂数据差异。结果常规技术检测血脂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阳性19例(8.3%);VAP检测低密度脂蛋白颗粒(LDL-P)阳性33例(14.3%),脂蛋白残粒胆固醇(RLP)阳性59例(25.7%),LDL-P和RLP-C比LDL-C能发现更多脂质相关心血管风险(均<0.05)。常规技术检测血脂指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阳性80例(34.8%);VAP检测的HDL2-C或HDL3-C阳性为142例(62.01%)。常规技术检测的血脂四项检测异常115例,阳性率50.22%;VAP技术检测血脂蛋白亚组分异常168例,阳性率73.36%,两种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VAP检测血脂蛋白亚组分,可以更好地指导高危心血管风险患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检测 脂蛋白亚组分 低密度脂蛋白颗粒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从实验室到临床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少沂 陈晓敏 崔翰斌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5期599-600,共2页
抗血小板药物在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上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以阿司匹林应用最为广泛。但有研究报道40%的患者,其血小板功能未能被阿斯匹林抑制[1],同时这种药物低反应又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2]。阿司匹林不能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生物学... 抗血小板药物在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上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以阿司匹林应用最为广泛。但有研究报道40%的患者,其血小板功能未能被阿斯匹林抑制[1],同时这种药物低反应又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2]。阿司匹林不能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生物学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实验室 抗血小板药物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 心脑血管事件 血小板功能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非左主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少沂 杜为平 +4 位作者 胡豪畅 成绩 朱云云 皇甫宁 周宏林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3期255-257,28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非左主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脏中心的226例非左主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每组...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非左主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脏中心的226例非左主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每组113例。两组患者予以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后,分别给予不同的维持剂量(60、90 mg)持续12个月,同时联合应用Ⅰ类推荐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P2Y12反应单位(PRU)以及1年内有效性及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剂量组PRU为(85.23±21.15)U,明显高于标准剂量组的(54.96±15.22)U(P<0.05)。低剂量组患者安全性终点事件合计发生率、小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5%、11.5%,低于标准剂量组的34.5%、24.8%(均P<0.05),HR值及95%CI分别为0.564(0.351~0.905)、0.464(0.254~0.849);两组患者大出血事件及有效性终点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替格瑞洛治疗非左主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且能降低小出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血小板抑制剂 替格瑞洛 心肌梗死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关键基因
4
作者 林少沂 朱云云 姚麒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10期1295-1297,F0003,F0004,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关键基因。方法对GEO数据库中的基因芯片进行检索筛选,获取GSE41571和GSE120521表达芯片,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方法对芯片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及功能分析。结果获得96个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关键基因。方法对GEO数据库中的基因芯片进行检索筛选,获取GSE41571和GSE120521表达芯片,采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方法对芯片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及功能分析。结果获得9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基因17个,表达下调基因79个。GO和KEGG分析发现,表达下调的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细胞基质黏附、钙离子结合和钾离子跨膜转运等,通路主要富集在调节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上调的基因功能富集于免疫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及蛋白质结合等。GSE41571芯片得到FZD7、ASPN、PAK3、STK38L、KIF3A、COL21A1、FAP、LCP2、HECW2、GLIS2,除LCP2上调外,其余基因在破溃斑块中均表达下调。GSE120521芯片中基因表达情况与GSE41571芯片结果一致。结论LCP2可能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破裂 关键基因
下载PDF
伴抑郁、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的血小板活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邬丹娟 阮列敏 +4 位作者 季蕴辛 崔翰斌 杜为平 朱爱珍 林少沂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伴发抑郁、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的血小板活性。方法:选取符合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稳定期患者(心肌梗死后3个月以上,无心绞痛,且心功能≤Ⅱ级患者)79例,服用75 mg/d氯吡格雷和10... 目的:探讨伴发抑郁、焦虑情绪的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的血小板活性。方法:选取符合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稳定期患者(心肌梗死后3个月以上,无心绞痛,且心功能≤Ⅱ级患者)79例,服用75 mg/d氯吡格雷和100 mg/d阿司匹林3个月以上。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采集外周血通过Veri-fyNow血小板检测仪来检测ADP-P2Y12反应单位(PRU值)、血小板基础活性(基线值)及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程度(血小板抑制率)。结果:4例(5.1%)患者的HAMD总分≥20分,52例(65.8%)<8分;7例(8.9%)患者HAMA总分≥14,39例(49.4%)<7分。与HAMD<8分者相比,HAMD总分≥20分者的PRU值[(311.5±68.0)vs.(213.0±59.9)]、血小板基线值[(308.4±41.1)vs.(279.3±44.3)]较高,血小板抑制率[(0.1±0.2)vs.(0.2±0.2)]较低(P<0.05)。与HAM A总分<7分者相比,HAMA总分>14者的PRU值[(272.0±54.6)vs.(200.0±56.2)]较高,对血小板的抑制率[(0.1±0.1)vs.(0.3±0.2)]较低(P<0.05)。HAM D总分与PRU值(r=0.54,P<0.01)、血小板基线值(r=0.30,P<0.01)呈正相关,与血小板抑制率呈负相关(r=-0.47,P<0.01)。HAMA总分与PRU值(r=0.54,P<0.01)、血小板的基线值(r=0.24,P<0.05)呈正相关,与氯吡格雷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率呈负相关(r=-0.52,P<0.01)。结论:心肌梗死稳定期伴发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血小板活性可能会增加,氯吡格雷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程度的抑制率可能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焦虑 血小板 氯吡格雷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反应单位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勇 孔丽君 +4 位作者 王胜煌 林少沂 崔翰斌 周宏林 陈晓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阿司匹林反应单位(aspirin reaction units,ARU)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前瞻性收集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阿司匹林反应单位(aspirin reaction units,ARU)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前瞻性收集冠心病合并阿司匹林抵抗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ARU和临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ARU和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ARU水平显著降低(540.39±54.39 vs.654.49±39.48,P=00);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49.59±9.48)%vs.(64.39±8.89)%,P=00)];再次入院率显著降低(20%vs.40%,P=29)。死亡率、非致死性心梗、卒中和出血发生率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有助于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ARU,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司匹林抵抗 丹红注射液 阿司匹林反应单位
下载PDF
VerifyNow-Aspirin评估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崔翰斌 林少沂 +10 位作者 陈晓敏 王胜煌 朱绥 董亚 陈悦能 蔡文云 杜卫平 周宏林 李佳 高文辉 李晓静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联合VerifyNow-Aspirin与尿11-脱氢-血栓烷B2测定,评估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至少两周的冠心病患者264例,年龄33~86(65.31±10.23)岁,其中男147例(55.7%),女117例(44.3%)。阿司匹林标准... 目的联合VerifyNow-Aspirin与尿11-脱氢-血栓烷B2测定,评估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至少两周的冠心病患者264例,年龄33~86(65.31±10.23)岁,其中男147例(55.7%),女117例(44.3%)。阿司匹林标准剂量组(100mg/d)241例,低剂量组(25~75mg/d)23例。采用VerifyNow-aspirin系统测定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残余活性(用ARU表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11-脱氢-血栓烷B2(11-DH-TXB2)浓度,并记录入选人群的基线资料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以ARU≥550为切割值定义阿司匹林低反应性(ALR)人群,标准剂量组人群中ALR发生率为8.6%(23例)。ALR人群尿11-DH-TXB2显著高于正常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5±0.73pg/ml vs 2.51±0.49pg/ml,P<0.05),但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差(r=0.18,P=0.04)。女性、高血压及糖尿病均为ARU升高的预测因素(均P<0.05),但其组间尿11-DH-TXB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阿司匹林标准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人群残余血小板活性显著增强,同时伴有尿11-DH-TXB2升高(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存在个体差异,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而VerifyNow和尿11-DH-TXB2对评估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及其发生机制具有一定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血小板残余活性 VerifyNow 尿11-脱氢-血栓烷B2
下载PDF
PCSK9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短期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健 杜为平 +5 位作者 周宏林 林少沂 沈才杰 胡豪畅 胡颖楚 陈晓敏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10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短期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冠心病患者204例,比较他汀和PCSK9抑制剂使用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他汀组与PCSK9抑制剂组三酰甘油(TG)、总胆...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短期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冠心病患者204例,比较他汀和PCSK9抑制剂使用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他汀组与PCSK9抑制剂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CSK9抑制剂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他汀组高(P<0.05)。治疗3个月,他汀组总胆固醇、LDL-C、TG均显著降低(P<0.05)。且在PCSK9抑制剂组中,使用依洛尤单抗3个月患者总胆固醇、LDL-C、TG均显著降低。然而,HDL-C及Lp(a)在使用他汀或PCSK9抑制剂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PCSK9抑制剂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他汀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SK9抑制剂对于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有助于高危患者的血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他汀 血脂水平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的信息化管理及效果分析
9
作者 余爱萍 林少沂 应茉薇 《医院管理论坛》 2013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实施中的成效。方法心内科入选实行信息化管理前后共31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的病例,记录每例入径病例的住院时间、变异情况、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实行信息化管理的路径,其住院...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实施中的成效。方法心内科入选实行信息化管理前后共31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的病例,记录每例入径病例的住院时间、变异情况、住院费用情况。结果实行信息化管理的路径,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未实行信息化管理的病例,同时信息化管理路径的临床变异率较无信息化路径管理显著减少,经分析为可控变异减少所致。结论信息化管理可减少临床路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同时可降低可控变异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路径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ITGB3基因变异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崔翰斌 陈晓敏 +9 位作者 林少沂 周宏林 李佳 高文辉 李晓静 杜卫平 朱绥 董亚 陈悦能 蔡文云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6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ITGB3基因SNP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宁波市第一医院及宁波市姜山镇社区服务中心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两周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38例,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Veri-fyNow-Aspirin方法评估其血小板反应性,结果... 目的探讨ITGB3基因SNP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宁波市第一医院及宁波市姜山镇社区服务中心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两周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38例,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Veri-fyNow-Aspirin方法评估其血小板反应性,结果以ARU表示。同时提取静脉血全基因组DNA,采用Snapshot方法检测ITGB3基因SNPrs11871251和rs2317676;并通过ELISA法检测其尿11-DH-TXB2浓度,分析SNP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的联系。结果本研究人群中ITGB3基因rs1187125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 22.5%、AG52.4%及GG 25.3%;rs2317676基因型频率分别为GG 4.3%、GA 29.4%及AA 66.2%。rs2317676不同基因型携带者AR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其尿11-DH-TXB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SNPrs11871251不同基因型携带者ARU及尿11-DH-TXB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不同SNP基因型携带者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ITGB3基因SNP rs2317676可能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有关,研究结果有待大样本量人群资料进一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血小板反应性 糖蛋白Ⅲa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朱云云 林少沂 +2 位作者 姚麒 刘婷 余晶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2期154-155,200,I0002,共4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6360利用GE02R、DAVID及STRING等分析平台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信...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6360利用GE02R、DAVID及STRING等分析平台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信号通路(KEGG)分析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进行模块分析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共筛选出2个下调基因和80个上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碳水化合物类结合、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识别出的9个核心基因中,IL1B、SLC11A1及LILRB2为显著上调的差异基因,CCR2为下调基因。结论AMI时循环内皮细胞出现表达变化的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碳水化合物类结合、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其中显著变化的核心基因IL1B、SLC11A1、LILRB2及CCR2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AMI的预防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微阵列分析技术 内皮细胞 心肌梗塞 计算生物学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成绩 胡豪畅 +2 位作者 林少沂 苏嘉 陈晓敏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441-446,共6页
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其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密切相关。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世界上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对于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研究表... 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其发生、发展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密切相关。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世界上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对于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疾病中同样存在显著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显示出其在心血管疾病中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不同冠状动脉截段定量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测值的差异与意义
13
作者 李振威 林少沂 +4 位作者 贺甫威 王世奇 杜为平 崔翰斌 陈晓敏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评价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心病不同冠状动脉截段参考血管直径的测量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导管室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检查的患者共278例,分别测量不同冠状动脉截段病变血管的参考血... 目的评价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心病不同冠状动脉截段参考血管直径的测量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导管室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检查的患者共278例,分别测量不同冠状动脉截段病变血管的参考血管直径,并进行比较,寻找相对简单的公式应用于两者内在联系,并随机选择额外300处病变(280例患者)血管进行验证分析。结果不同冠状动脉截段病变血管的参考血管直径QCA和IVUS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右冠状动脉直径IVUS测值较QCA测值大,旋支直径IVUS测值较QCA测值小,这种差异在血管远端更明显。通过线性回归分析,QCA测量的不同冠状动脉截段参考血管直径由相应公式推算出IVUS测出的直径,并通过额外300处血管病变测量的数值得到相应验证。结论不同冠状动脉截段定量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测值之差具有规律性,有助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确定血管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血管直径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抗栓策略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泓臻 胡豪畅 +2 位作者 沈伟 林少沂 陈晓敏 《心电与循环》 2022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针对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症状明显但不耐受外科换瓣手术患者的一种替代疗法。随着TAVR适应证的不断扩充,优化TAVR患者术后管理方案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十分重要。血栓相关事件是TAVR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但目...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针对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症状明显但不耐受外科换瓣手术患者的一种替代疗法。随着TAVR适应证的不断扩充,优化TAVR患者术后管理方案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十分重要。血栓相关事件是TAVR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但目前关于TAVR术后抗栓策略并未完全统一,因此本文就TAVR术后抗栓策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血栓相关事件 抗栓策略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的临床研究进展
15
作者 沈伟 胡豪畅 +2 位作者 陈泓臻 林少沂 陈晓敏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5期552-557,共6页
心脏起搏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引起的电-机械失同步会增加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发生的风险。生理性起搏通过直接夺获传导系,带来更好的心室收缩同步性。房室结以下,希氏束起搏(HBP)是贴近生理的起搏... 心脏起搏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引起的电-机械失同步会增加心力衰竭与心房颤动发生的风险。生理性起搏通过直接夺获传导系,带来更好的心室收缩同步性。房室结以下,希氏束起搏(HBP)是贴近生理的起搏方式,但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其缺点亦不断显现。左束支起搏(LBBP)具有克服HBP局限的可能,早期研究已证明其较好的临床实践可行性。本文就LBBP的手术方式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起搏 手术方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DNA羟甲基化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颖楚 胡豪畅 +1 位作者 林少沂 陈晓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2-640,共9页
DNA羟甲基化作为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对基因的表达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见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 5hmC)和染色体10/11易位(ten-eleven translocation,TET)家族蛋白的异常改... DNA羟甲基化作为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对基因的表达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见5-羟甲基胞嘧啶(5-hydroxymethylcytosine, 5hmC)和染色体10/11易位(ten-eleven translocation,TET)家族蛋白的异常改变,提示这些心血管疾病与DNA羟甲基化的调控密切相关。DNA羟甲基化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危险因素如衰老、性别、高血压和吸烟存在一定关联,并且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免疫炎症反应以及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相关。本文综述了DNA羟甲基化和TET家族蛋白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提供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羟甲基化 动脉粥样硬化 5hmC TET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基因型-表型关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舒甜 胡豪畅 +2 位作者 沈才杰 林少沂 陈晓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8-207,共10页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左心室肥厚为突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率为1/500~1/200。目前已发现超过30个基因的1500种突变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致病基因变异连同修饰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等...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左心室肥厚为突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率为1/500~1/200。目前已发现超过30个基因的1500种突变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致病基因变异连同修饰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等影响因素发挥作用,使得疾病表型极具异质性,临床表现上从无任何症状到心源性猝死均可发生,病理表型主要包括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及纤维化、心肌缺血等。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究HCM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并基于遗传背景对HCM的治疗方法进行研发。本文以HCM基因型–表型的关联为重点,从HCM的致病基因、关联影响因素和最新治疗手段等多方面综述了HCM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HCM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向提供遗传学方面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致病基因 表型 治疗
下载PDF
VerifyNow-P2Y12系统评估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性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林少沂 崔翰斌 +10 位作者 陈晓敏 王胜煌 周宏林 杜为平 叶红华 潘伟民 杨锐 丰明俊 胡烨文 王勇 王世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2-666,共5页
目的临床评估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性,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99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规律服用氯吡格雷1周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通过VerifyNow—P2Y12系统检测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状况,并... 目的临床评估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性,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入选99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规律服用氯吡格雷1周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通过VerifyNow—P2Y12系统检测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状况,并分别以血小板基线活性、P2Y12反应单位(PRU,代表血小板残余活性)及血小板抑制率来表示。详细记录所有入选者抗血小板药物的服用剂量和疗程、合并用药情况以及临床基线特征等。本研究以PRU~〈240为标准,将氯吡格雷服用后血小板反应性分为正常反应及低反应(即氯吡格雷抵抗),后者进一步根据基线活性及抑制率水平分为I型(即基线相关型,假性抵抗)、Ⅱ型(抑制率相关型,真性抵抗)和Ⅲ型(复合型)3种亚型。结果99例受检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者48例(48.5%),其中Ⅰ、Ⅱ和Ⅲ型抵抗分别为9例(9.1%)、27例(27.3%)和12例(12.1%);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血小板基线活性较高(P〈0.01),同时PRU增高的人群比例较高(P〈0.01),女性为Ⅰ型抵抗的预测因素(OR=6.500,95%CI2.295~18.407,P〈0.01);而体质指数(BMI)〉24kg/m2与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显著相关(P〈0.05),提示为Ⅱ型抵抗的预测因素(OR=3.207,95%CI1.375~7.485,P〈0.0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合用泮托拉唑等因素与基线活性及血小板抑制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VerfyNow—P2Y12系统检测提示,氯吡格雷Ⅰ型抵抗因血小板基线活性过高所致,女性为高基线活性的独立预测因素;Ⅱ型抵抗因血小板抑制率过低所致,与氯吡格雷药理作用减弱有关,超重为其影响因素;Ⅲ型抵抗同时存在高基线及低抑制率的特征;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及合用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等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抗药性 血小板功能试验
原文传递
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健 陈晓敏 +7 位作者 王胜煌 叶红华 崔翰斌 杜为平 周宏林 丰明俊 潘宇宁 林少沂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7-491,共5页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人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冠心病患者69例。先后行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人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冠心病患者69例。先后行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结果为标准,评价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对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进行分级,并分析支架直径、结构厚度、数量以及心室率对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诊断性能的影响。结果69例患者共置人110枚支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14枚存在支架内再狭窄,而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准确诊断支架内再狭窄13枚,漏诊1枚,高估狭窄程度5枚,另有6枚无再狭窄的支架因图像无法观测而判定为支架内再狭窄。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9%、54%和99%。直径≥3.0mm支架与直径〈3.0mm支架成像质量为优质级和中等级的比例(分别为56%比27%,P〈0.01;25%比49%,P〈0.05)及诊断符合率(95%比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构厚度〈140μm支架与结构厚度≥140μm支架成像质量为劣质级比例(12%比45%,P〈0.01)及诊断符合率(94%比76%,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又及套叠支架与单支架成像质量为劣质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比17%,P〈0.05),为优质级、中等级的比例(36%比49%,27%比34%)及诊断符合率(86%比9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室率≥65次/min患者与心室率〈65次/min患者的支架成像质量(优质级、中等级和劣质级的比例分别为53%比40%、26%比39%和21%比21%)及诊断符合率(91%比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20层CT冠状动脉成像可有选择地应用于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对大直径、薄结构支架的成像质量和诊断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架 冠状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脱落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俊松 陈晓敏 +3 位作者 杜为平 林少沂 王健 崔翰斌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7-528,共2页
患者女性,80岁,因胸痛6h于2013年6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时胸痛持续不能缓解,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体检发现患者血压为88/62 mmHg(1 mmHg二0.133 kPa),心率62次/min,两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5~0.2 mV,V3R... 患者女性,80岁,因胸痛6h于2013年6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时胸痛持续不能缓解,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体检发现患者血压为88/62 mmHg(1 mmHg二0.133 kPa),心率62次/min,两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5~0.2 mV,V3R~ V5R导联ST段抬高0.1 mV,考虑“急性下壁及右心室心肌梗死”,予阿司匹林片300 mg嚼服和氯吡格雷300 mg口服,并予适当补液,多巴胺升压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80/112 mmHg,平时服用培哚普利片+氨氯地平片治疗,血压控制尚可,另患者有心房颤动史5年,平时未服用抗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房血栓 右心室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AVF导联 高血压病史 升压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