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良喜 林岭海 吴小丽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16期48-50,共3页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医院接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医院接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结合胃镜检查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及呕吐胆汁的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χ2=4.821 4,P=0.028 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6.67%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120 1,P=0.728 9)。结论 埃索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性胃炎 埃索美拉唑 曲美布汀 铝碳酸镁
下载PDF
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岭海 黄良喜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16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GP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观察组... 目的研究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对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GP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4项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近期疗效控制效果和治疗后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4项营养指标均明显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控制率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50%(χ2=12.578 6,P=0.000 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皮疹、腹泻、腹胀、恶心及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克替尼靶向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改善效果良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埃克替尼 免疫功能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改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疟原虫耐药基因SNP检测中的价值及可行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岭海 黄良喜 刘光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2474-247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常见药物抗性基因SNP的检测价值及可能性。方法采集非洲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地区医院提供的500例当地疟疾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以巢式PCR为金标准,比较改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其在恶性疟原虫耐药基... 目的探讨改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常见药物抗性基因SNP的检测价值及可能性。方法采集非洲赤道几内亚马拉博地区医院提供的500例当地疟疾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以巢式PCR为金标准,比较改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其在恶性疟原虫耐药基因SNP检测中的反应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对照金标准巢式PCR方法,对500例患者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检测符合率为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效率比较显示,通过与金标准进行比较,改良LAMP的初反应时间较快,在10 min内即起跳并迅速达到阳性反应阈值,而巢式PCR扩增效率相对较低,明显落后于改良LAMP(q_(浑浊度)=6.492,P<0.001;q_(反应速率)=0.931,P=0.079);敏感性比较显示,改良LAMP扩增的阳性反应阈值较巢式PCR出现得早,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反应扩增量逐渐增加,在反应的20 min内,改良LAMP反应起跳时间较早(q_(浑浊度)=20.171,P<0.001;q_(反应速率)=0.326,P=0.674);特异性比较显示,改良LAMP对四种疟原虫均有较好的特异性,无论是起跳时间、扩增产物速率均优于巢式PCR(q_(浑浊度)=18.619,P<0.001;q_(反应速率)=1.927,P=0.073)。结论改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具有较好的反应速率、特异性及敏感性,操作简便、诊断效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抗药性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后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光明 黄良喜 +1 位作者 林岭海 苏宏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期53-53,共1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阿仑膦酸钠后的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变化。方法:两组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均给予综合性的常规治疗,并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在其他治疗上,均给予钙剂补充,但治疗组额外进行清晨空腹给药阿仑膦酸钠,观... 目的:分析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阿仑膦酸钠后的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变化。方法:两组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均给予综合性的常规治疗,并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在其他治疗上,均给予钙剂补充,但治疗组额外进行清晨空腹给药阿仑膦酸钠,观察两组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经治疗后的校正体位结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均有增加(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改善情况也有显著性差异,效果明显。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 阿仑膦酸钠 骨密度 骨代谢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岭海 陈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OD、MDA水平及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OD、MDA水平及NIHSS、BI评分均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选择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儿科门诊用药情况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岭海 黄良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997-998,共2页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6月的儿科门诊处方3 000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各种不合理用药处方441张。结论儿科用药存在多种不合理情况。
关键词 门诊 儿科 不合理用药调查
下载PDF
青蒿素类抗疟药药效的比较及联合用药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岭海 陈江涛 陈骏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药效和联合用药的意义。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疟疾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分配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青蒿素药物治疗,对照2组... 目的:探讨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药效和联合用药的意义。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疟疾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分配法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1组患者给予青蒿素药物治疗,对照2组患者给予奎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青蒿素联合奎宁药物治疗。观察对比3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以及联合用药的疟疾发作率。结果:3组药物治疗效果为对照2组(80.0%)<对照1组(90.0%)<观察组(100.0%),疟疾复发率为对照2组(20.0%)>对照1组(10.0%)>观察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药效显著,治愈率高,且副作用少,联合用药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可降低疟疾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奎宁 疟疾
下载PDF
门诊中成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
作者 黄良喜 林岭海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处方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结论:我院临床存在中成药使用不合理... 目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处方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结论:我院临床存在中成药使用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师、药师均应具备相关中西医药学临床知识,以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配伍 合理使用 对策
下载PDF
近五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9
作者 陈莹 林岭海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期171-171,共1页
目的:探究我院近五年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采取干预前组(2010年),以及近五年来阶段干预组(2011~2015年)中涉及到的3种清洁切口手术,包括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手术、腹腔镜胆... 目的:探究我院近五年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采取干预前组(2010年),以及近五年来阶段干预组(2011~2015年)中涉及到的3种清洁切口手术,包括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90份患者病历,观察对比实施干预措施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近五年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由实施干预措施前的72.34%下降至实施干预阶段的55.21%,其中首次用药时间、使用疗程的合理性均有明显提升,抗菌药物的费用有所下降。结论:我院通过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并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采取一系列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管理措施,对促进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具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合理性
下载PDF
赤道几内亚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基因PfATPase6的研究
10
作者 林岭海 杨丽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4-6,共3页
探讨赤道几内亚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基因PfATPase6。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6月随机采集疟原虫虫株74份为观察组,对PfATPase6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对该地区的疟原虫耐药性进行系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随机采集疟原虫虫15株为对照组,... 探讨赤道几内亚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基因PfATPase6。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6月随机采集疟原虫虫株74份为观察组,对PfATPase6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对该地区的疟原虫耐药性进行系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随机采集疟原虫虫15株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PfATPase6,通过对PfATPase6基因测序,确定与青蒿素耐药严密相关的SNP基因位点。结果 对89份标本进行测序,采用巢式PCR技术特异性扩增N86Y、E130K、Y184F、1034C、N1042D、V1109I、D1246Y耐药分子标记的PfATPase6基因片段,结果表明:标本中共发现四种不同的单倍体,YEY/SNVD、NEF/SNVD、YEF/SNVD、NEY/SNVD,80份标本中发现耐药性位点,检出率为89.89%。赤道几内亚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基因PfATPase6位点以Y184F和N86Y为主,分别占:50.00%和30.00%。结论 赤道几内亚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基因PfATPase6检出率较高,且多数样本中发现耐药性位点突变,能为当地抗疟疾病选用药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几内亚 恶性疟原虫 青蒿素 耐药基因PfATPase6 基因位点
下载PDF
冷链监控系统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 被引量:4
11
作者 沙志勇 林岭海 +1 位作者 林锐志 刘文婷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第4期114-116,共3页
目的为了提升医院冷链药品存储的安全性,确保其冷藏药品的质量,探讨分析药品冷链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方法分析研究某院药品冷链监控系统的建立方式以及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结果通过配备设备,... 目的为了提升医院冷链药品存储的安全性,确保其冷藏药品的质量,探讨分析药品冷链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方法分析研究某院药品冷链监控系统的建立方式以及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结果通过配备设备,建立平台网络,明确监控点,在系统中设置预警条件等方面建立和完善药品冷链监控系统,实施监控该院不同区域、不同冷链设备的温度和湿度情况,这样便于实时了解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并按照预警短信提示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更换不合格设备。在平台使用期间,医用药品专用冰箱逐一代替了普通冰箱,全面减低了设备故障率,大大减少短信预警。结论在医院内部建立药品冷链监控系统,加强实践和监管,能保证药品按要求存储,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冷链监控系统 建立 存在问题 实际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