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嵌入性的社会意义——论格拉诺维特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幸颖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9期153-155,共3页
"嵌入性"的本质事实上是一种社会秩序,经济行为本身就属于社会秩序。格拉诺维特继承韦伯经济社会学观点,将经济行动视为社会性的一种能构成信任并对经济活动中的稳定具有极大的帮助的行为,然而这种观点似乎偏向经济理性的范围...
"嵌入性"的本质事实上是一种社会秩序,经济行为本身就属于社会秩序。格拉诺维特继承韦伯经济社会学观点,将经济行动视为社会性的一种能构成信任并对经济活动中的稳定具有极大的帮助的行为,然而这种观点似乎偏向经济理性的范围内,忽略经济活动对于社会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无论是好或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性
格拉诺维特
经济行动
社会结构
社会网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地区汉族殡葬礼俗管窥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幸颖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7期210-211,共2页
传统汉民族的殡葬礼俗并未因现代化的历程而被简化,相反地却形成更为复杂的殡葬礼俗过程,这种落差是被传统社会对于生死观念的文化体系所牵引,而殡葬行为只是这种传统生死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繁琐的殡葬礼俗过程的背后,存在着无意识的...
传统汉民族的殡葬礼俗并未因现代化的历程而被简化,相反地却形成更为复杂的殡葬礼俗过程,这种落差是被传统社会对于生死观念的文化体系所牵引,而殡葬行为只是这种传统生死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繁琐的殡葬礼俗过程的背后,存在着无意识的行为符号意义,而这些行为符号又代表着汉民族社会对自身终极关怀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殡葬礼俗
仪式
符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代江南汉民族族田发展的因素初探
3
作者
林幸颖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4X期57-58,共2页
从周代确立宗法治以来,族田的功能始终与宗族的凝聚程度形成正比相关性。然而中国在长期屡经战乱之后,宗族的功能逐渐式微,原本居住于中原的汉民族,分批迁移至江南地区,远离家乡的思念,与同宗之人的联系成为精神上的慰藉,到元代时期,元...
从周代确立宗法治以来,族田的功能始终与宗族的凝聚程度形成正比相关性。然而中国在长期屡经战乱之后,宗族的功能逐渐式微,原本居住于中原的汉民族,分批迁移至江南地区,远离家乡的思念,与同宗之人的联系成为精神上的慰藉,到元代时期,元朝皇帝对于多元民族的统治以沿袭各民族的旧制为主要统治原则。江南地区的汉民族从中获得休息生养的时机与场所,而元代的经济、官僚等社会背景也使江南士大夫积极耕耘于自身宗族的经营,对于以"敬宗收族"为目的的宗族形态,以物质需求形态存在的族田,成为重要的利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江南汉民族
族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嵌入性的社会意义——论格拉诺维特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幸颖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9期153-155,共3页
文摘
"嵌入性"的本质事实上是一种社会秩序,经济行为本身就属于社会秩序。格拉诺维特继承韦伯经济社会学观点,将经济行动视为社会性的一种能构成信任并对经济活动中的稳定具有极大的帮助的行为,然而这种观点似乎偏向经济理性的范围内,忽略经济活动对于社会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无论是好或坏的。
关键词
嵌入性
格拉诺维特
经济行动
社会结构
社会网络
分类号
F09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地区汉族殡葬礼俗管窥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幸颖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所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年第7期210-211,共2页
文摘
传统汉民族的殡葬礼俗并未因现代化的历程而被简化,相反地却形成更为复杂的殡葬礼俗过程,这种落差是被传统社会对于生死观念的文化体系所牵引,而殡葬行为只是这种传统生死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繁琐的殡葬礼俗过程的背后,存在着无意识的行为符号意义,而这些行为符号又代表着汉民族社会对自身终极关怀的期望。
关键词
殡葬礼俗
仪式
符号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代江南汉民族族田发展的因素初探
3
作者
林幸颖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4X期57-58,共2页
文摘
从周代确立宗法治以来,族田的功能始终与宗族的凝聚程度形成正比相关性。然而中国在长期屡经战乱之后,宗族的功能逐渐式微,原本居住于中原的汉民族,分批迁移至江南地区,远离家乡的思念,与同宗之人的联系成为精神上的慰藉,到元代时期,元朝皇帝对于多元民族的统治以沿袭各民族的旧制为主要统治原则。江南地区的汉民族从中获得休息生养的时机与场所,而元代的经济、官僚等社会背景也使江南士大夫积极耕耘于自身宗族的经营,对于以"敬宗收族"为目的的宗族形态,以物质需求形态存在的族田,成为重要的利基点。
关键词
元代
江南汉民族
族田
分类号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嵌入性的社会意义——论格拉诺维特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
林幸颖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台湾地区汉族殡葬礼俗管窥
林幸颖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元代江南汉民族族田发展的因素初探
林幸颖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