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养殖密度对紫贻贝和披针形蜈蚣藻生态混养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白凯强 韩军军 +4 位作者 林庆莹 吴月 王艺 霍元子 何培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462,共9页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5 g·L^(-1)、5 g·L^(-1)、10 g·L^(-1)。36 d后,G3组中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为(0.21±0.03)%·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11±0.028)^(0.21±0.03)%·d-1,P<0.01],而单养组的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仅为(0.063±0.022)%·d-1;G3组中披针形蜈蚣藻特定生长率为(0.96±0.20)%·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62±0.16)^(0.96±0.20)%·d-1,P<0.01]。G3组生态系统对营养盐(NO_3^--N、NO_2^--N、NH_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1.40)%、(96.79±1.97)%、(98.38±2.06)%、(96.86±3.16)%,显著高于G2组(P<0.05),而与G4和G5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紫贻贝与披针形蜈蚣藻湿重比为1∶0.5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藻混养 紫贻贝 披针形蜈蚣藻 特定生长率 生态效应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瓦氏马尾藻吸收溶解性无机碳及提升海水pH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庆莹 吴海龙 +2 位作者 刘媛媛 于克锋 何培民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9,共9页
探讨了温度、光照强度以及氮、磷加富对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溶解性无机碳(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光照强度对瓦氏马尾藻的DIC吸收速率及海水pH提升速率影响显著(P<0.05),在光照强度60μm... 探讨了温度、光照强度以及氮、磷加富对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溶解性无机碳(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光照强度对瓦氏马尾藻的DIC吸收速率及海水pH提升速率影响显著(P<0.05),在光照强度60μmol/(m2·s)、温度20℃条件下,瓦氏马尾藻对DIC吸收速率和海水pH提升速率最大,分别高达82.14μmol/(g·h)和0.138/(g·h),当环境条件低于或高于这一阈值,藻体对DIC吸收和海水pH提升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氮、磷加富能够显著提高瓦氏马尾藻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P<0.05),高氮、磷(HNP)组藻体对DIC吸收及提升海水pH能力均显著高于低氮、磷(LNP)组(P<0.05),且N、P的添加对增加藻体吸收DIC及提升海水pH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该研究为利用瓦氏马尾藻增养殖技术进行近岸富营养化及藻场退化海域生态修复及减缓海洋酸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无机碳 PH 瓦氏马尾藻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长江口封闭养殖海域水质污染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庆莹 白凯强 +1 位作者 孙彬 何培民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2-910,共9页
针对上海奉贤碧海金沙封闭养殖海域的水质状况及浮游植物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并据此分析养殖期间的水质污染状况和潜在风险。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7月、10月及2017年1月。水质调查表明:4月、7月、10月,调查海域DIP、DIN和COD浓度保... 针对上海奉贤碧海金沙封闭养殖海域的水质状况及浮游植物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并据此分析养殖期间的水质污染状况和潜在风险。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7月、10月及2017年1月。水质调查表明:4月、7月、10月,调查海域DIP、DIN和COD浓度保持较高水平,其中,DIP、DIN浓度在4月最高,而COD浓度最高值出现在7月。而养殖结束后,即10月到次年1月,水质状况明显改善。浮游植物共发现7门42种,其中秋季、夏季居多。浮游植物四季演替明显,春季优势度最高为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夏季则为绿藻门的小球藻(Chlorella),秋季蓝藻门的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为主要优势种,冬季则为蓝藻门的颤藻(Oscillatoria),其中小球藻四季均为优势种。浮游植物丰度较高集中在秋季、夏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在0.709~2.088和0.4404~0.8707。分析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且水质污染较重,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环境因子为营养盐浓度和温度,卷曲鱼腥藻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分别在夏季和夏、秋季优势度较高,具有潜在造成赤潮的风险,需控制养殖容量,结合生态修复,优化养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养殖 水质污染 潜在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