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建凡 《科技传播》 2012年第23期219-219,203,共2页
把传统的PID控制和单神经元的优点有机地结合,产生单神经元PID自适应控制器,可以改进传统PID的控制效果。用单神经元实现自适应PID控制器功能,对单神经元结合的控制算法进行实验仿真,证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单神经元 自适应 鲁棒性
下载PDF
单片机温度监测与自动控制研究
2
作者 林建凡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55-58,共4页
在工程系统实践中,多项生产环境温度均需要外场实验加以显示,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对现场温度进行监测控制是生产中常会遇到的情况.简要分析了单片机进行工业环境准确温度监测的系统构成、工作作用原理,并介绍了其中的核心电路部分.
关键词 单片机 温度监测 自动控制
下载PDF
通航桥梁桥下船舶安全行驶速度研究
3
作者 林建凡 郑学忠 杜跃亭 《福建交通科技》 2012年第6期93-96,共4页
本文应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船舶以不同速度撞击桥梁的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最大撞击力分别与船舶吨位、撞击速度之间的关系,将最大撞击力用船舶吨位及撞击速度表示,进而得到通航桥梁桥下最大允许通航速度。
关键词 桥梁 船舶 撞击 安全行驶速度研究
下载PDF
系杆拱桥施工过程吊杆索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建凡 《福建交通科技》 2011年第4期44-45,49,共3页
吊杆是拱梁组合体系桥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好坏是衡量桥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以南门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振动频率法测试吊杆索力,将实测计算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影响矩阵法对吊杆成桥后索力进行... 吊杆是拱梁组合体系桥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好坏是衡量桥梁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以南门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振动频率法测试吊杆索力,将实测计算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影响矩阵法对吊杆成桥后索力进行调整,确保内力和线形都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杆索力 影响矩阵 优化
下载PDF
基于火灾后静载试验结果修正预应力连续箱梁有限元模型及其承载能力评价
5
作者 林建凡 《福建交通科技》 2016年第5期42-44,共3页
通过某桥梁火灾后的专项检查和静载试验结果,指导有限元模型修正,使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尽可能模拟现场火灾后的实际受损情况,并在修正有限元模型上进行基于原设计标准火灾前后桥梁抗弯承载能力分析比较,鉴定火灾对桥梁结构受力性能的影... 通过某桥梁火灾后的专项检查和静载试验结果,指导有限元模型修正,使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尽可能模拟现场火灾后的实际受损情况,并在修正有限元模型上进行基于原设计标准火灾前后桥梁抗弯承载能力分析比较,鉴定火灾对桥梁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程度,为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火灾 静载试验 修正有限元模型 承载能力
下载PDF
在役空心板梁临时支撑后结构体系抗裂分析
6
作者 林建凡 《福建交通科技》 2014年第4期19-21,40,共4页
针对某分离式立交中桥由于车辆碰撞采用贝雷架临时支撑处理后可能存在的几种不利受力体系进行计算分析,以确保临时支撑处理后桥梁结构的受力安全。
关键词 空心板梁 临时支撑 抗裂分析
下载PDF
船桥碰撞后结构损伤识别有限元模型选择
7
作者 林建凡 郑学忠 《福建交通科技》 2011年第5期19-21,24,共4页
本文阐述了有限元分析船桥碰撞研究方法中船、桥模型的处理方法,对各学者关于船、桥有限元模型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并根据船桥碰撞后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精确的船桥碰撞有限元模型。最后认为有限元方法进行船一... 本文阐述了有限元分析船桥碰撞研究方法中船、桥模型的处理方法,对各学者关于船、桥有限元模型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并根据船桥碰撞后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精确的船桥碰撞有限元模型。最后认为有限元方法进行船一桥碰撞后结果损伤识别研究时:船舶模型宜选用附加质量模型,船舶的碰撞区根据船舶实际形状、材料建立,将非碰撞区域船体结构以具有相应质量分布和弯曲刚度的惯性等效模型来代表;宜建立桥梁的全桥模型,并准确模拟支座的作用,桩一土之间的作用宜用分段等刚度弹簧法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撞桥梁 有限元模型 损伤识别
下载PDF
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 被引量:1
8
作者 林上顺 暨邦冲 +3 位作者 夏樟华 刘君平 林建凡 赵锦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7,共12页
采用JGJ 138—2016、СИ3-78、YB 9082—2006、AISC 360-16、叶列平公式,计算了所收集的51个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SRC)梁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了所收集试件的参数范围及现有计算方法出现计算误差的原... 采用JGJ 138—2016、СИ3-78、YB 9082—2006、AISC 360-16、叶列平公式,计算了所收集的51个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SRC)梁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了所收集试件的参数范围及现有计算方法出现计算误差的原因,讨论了现有计算方法在计算理论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进行理论推导,提出了矩形截面SRC梁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采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所收集试件的抗弯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现有计算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均存在一些偏差;СИ3-78中的受压区高度取值不合理,且该方法的计算误差随混凝土强度提高而增大;JGJ 138—2016未考虑中性轴与型钢位置的相对关系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存在局限性;YB 9082—2006与AISC 360-16未考虑型钢与混凝土相互作用及型钢的布置方式等问题;叶列平公式计算结果较为保守;采用提出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试件试验值的比值均值为0.953,方差为0.015,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所收集SRC梁试件的含钢率为1.77%~5.77%,小于YB 9082—2006所建议的合理含钢率范围,因此,今后还需进一步开展高含钢率试件的补充试验,以便完善矩形截面SRC梁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型钢混凝土梁 规范 抗弯极限承载力 含钢率 计算精度
原文传递
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
9
作者 林上顺 暨邦冲 +2 位作者 刘君平 林建凡 赵锦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9,共16页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SRUHPC)梁的抗弯特性,制作了4根配筋率为0.8%~1.1%,含钢率为8.7%~15.6%,内置型钢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与H型的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开展了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分析了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损伤机理... 为研究矩形截面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SRUHPC)梁的抗弯特性,制作了4根配筋率为0.8%~1.1%,含钢率为8.7%~15.6%,内置型钢分别为一字型、倒T型与H型的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开展了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分析了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损伤机理和破坏模式;基于试验结果与理论推导,提出了矩形截面SRUHP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了21根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和111个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抗弯承载力,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和有限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矩形截面SRUHPC梁试件的破坏模式均为适筋受弯破坏,即型钢与受拉纵筋先后屈服,随后受压区UHPC被压碎,且型钢与UHPC可较好地共同工作至试件破坏;内置倒T型钢试件和H型钢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高于内置一字型钢试件,且抗裂性能更好;与其他试件相比,内置H型钢试件中纵筋、UHPC与型钢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及其发展速度均较小,因此,在矩形截面SRUHPC梁内的型钢中设置上、下翼缘有助于提高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提出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和有限元计算值的比值均值分别为0.972和1.035,方差分别为0.009和0.002,研究结果可为矩形截面SRUHPC梁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和规范、规程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抗弯承载力 试验 计算方法 刚度 抗裂性能
原文传递
后张拉法预制T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损失率合理取值范围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建凡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96-198,共3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两种方法对不同长度预制T梁预应力损失状况进行研究,并分析预制T梁在不同欠张拉状况下的受力性能;通过综合比较,提出不同长度预制T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损失率合理取值范围。
关键词 锚下预应力 理论计算 有限元计算 欠张拉 合理取值范围
原文传递
船撞力作用下连续刚构桥全桥动力响应分析
11
作者 林建凡 郑学忠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2年第9期248-250,259,共4页
通过对船撞力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归纳,将船撞力简化为锥形荷载,并将简化的船撞力施加在连续刚构桥全桥有限元模型上,得到了连续刚构全桥在船撞力作用下各关键截面位移、应力等参数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连续刚构桥在船撞力... 通过对船撞力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归纳,将船撞力简化为锥形荷载,并将简化的船撞力施加在连续刚构桥全桥有限元模型上,得到了连续刚构全桥在船撞力作用下各关键截面位移、应力等参数的动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连续刚构桥在船撞力正面撞击作用下,全桥横向位移最大点位于中跨距离被撞桥墩一定距离处,碰撞过程中全桥应力最大值位于桩基与承台交接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船撞 动力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