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入乌龙茶加工工艺制作石崖茶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国轩 罗小梅 +1 位作者 林强轩 刘玉芳 《广西农学报》 2017年第4期20-22,60,共4页
【目的】解决石崖茶外形松散,香气欠愉悦的问题。【方法】将乌龙茶加工工艺引入石崖茶的加工制作中,对石崖茶鲜叶晒青、摇青、做青,并以传统的加工方法进行对照。【结果】得出的石崖茶产品外形紧结油润,香气愉悦持久,比现行的加工工艺... 【目的】解决石崖茶外形松散,香气欠愉悦的问题。【方法】将乌龙茶加工工艺引入石崖茶的加工制作中,对石崖茶鲜叶晒青、摇青、做青,并以传统的加工方法进行对照。【结果】得出的石崖茶产品外形紧结油润,香气愉悦持久,比现行的加工工艺得出的产品不论从外形还是内质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以一芽二三叶石崖茶鲜叶为原料用乌龙茶工艺制石崖茶,其外形紧结、香气愉悦、滋味醇爽。研究得出的最佳的工艺参数是:下午16点以后晒青15-20min,以叶色失去光泽为宜;接着进行摇青,摇青强度为2-3q/min,摇青结束两小时杀青,后进行反复包揉成形,烘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崖茶 工艺 做青 做形 品质
下载PDF
玉兰花香桑叶红茶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强轩 林朝赐 《南方园艺》 2018年第2期54-55,共2页
为丰富桑叶红茶的品种,提高桑叶红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将传统的红茶加工技术应用于桑叶红茶加工的同时,在揉捻工序加入一定比例的玉兰花,使其进行一同发酵。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工艺的创新:有效的减轻了常规工艺制作的桑叶红茶中带有... 为丰富桑叶红茶的品种,提高桑叶红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将传统的红茶加工技术应用于桑叶红茶加工的同时,在揉捻工序加入一定比例的玉兰花,使其进行一同发酵。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工艺的创新:有效的减轻了常规工艺制作的桑叶红茶中带有不愉悦的青闷气味,获得具有优雅、细腻玉兰花香的桑叶红茶,提高了桑叶红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兰花香桑叶红茶 发酵 品质
下载PDF
桑黄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小群 梁贵秋 +6 位作者 刘开莉 肖潇 徐雯雯 韦伟 唐永飞 林强轩 陆春霞 《广西蚕业》 2022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桑黄,进一步拓宽桑黄活性成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桑黄的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主要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氧化、保肝护肝、免疫调节与抗炎、抗菌方面的药理作用,并综述了...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桑黄,进一步拓宽桑黄活性成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桑黄的多糖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主要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氧化、保肝护肝、免疫调节与抗炎、抗菌方面的药理作用,并综述了活性物质成分的构成和提取分离方法,总结桑黄活性成分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研究开发前景,为桑黄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活性成分 提取方法 前景
下载PDF
桑椹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6
4
作者 陆飞 唐燕梅 +6 位作者 曾森 梁贵秋 黄正勇 陆春霞 董桂清 吴婧婧 林强轩 《广西蚕业》 2011年第3期24-26,共3页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轻者造成桑椹品质低劣,重者使桑椹腐败,由紫红色变白而破碎脱落,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发生桑椹菌核病将会影响桑树种子的收获和桑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本文就桑椹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轻者造成桑椹品质低劣,重者使桑椹腐败,由紫红色变白而破碎脱落,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发生桑椹菌核病将会影响桑树种子的收获和桑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本文就桑椹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发生规律进行详细介绍,并以此提出了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桑黄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徐雯雯 陆春霞 +7 位作者 肖潇 刘开莉 李小群 莫炳巧 林强轩 唐永飞 杜谨利 梁贵秋 《蚕学通讯》 2022年第3期20-30,共11页
桑黄(Sanghuangporus)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多糖是桑黄的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明确桑黄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建立高效实用的桑黄多糖提取与纯化工艺技术,将有利于对桑黄的高品质开发利用。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桑黄多糖的提取方法、分... 桑黄(Sanghuangporus)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多糖是桑黄的主要药用活性成分,明确桑黄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建立高效实用的桑黄多糖提取与纯化工艺技术,将有利于对桑黄的高品质开发利用。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桑黄多糖的提取方法、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以及对桑黄多糖的结构鉴定、药理作用和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与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多糖 提取方法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桑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春霞 刘开莉 +6 位作者 肖潇 董桂清 韦伟 唐永飞 林强轩 梁贵秋 周晓玲 《广西蚕业》 2021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了探索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培养基配方,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碳、氮源及辅料,研究桑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以及出菇袋料配方对桑黄菌丝长势、生长速度和生物学转化率和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从而筛选得出桑黄... 为了探索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培养基配方,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碳、氮源及辅料,研究桑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以及出菇袋料配方对桑黄菌丝长势、生长速度和生物学转化率和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从而筛选得出桑黄母种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玉米粉+2%琼脂+3%葡萄糖+0.1%KH_(2)PO_(4)+0.075%MgSO_(4);最佳原种培养基配方为20%桑枝屑+50%麸皮+22%棉籽壳+5%玉米粉+1%蔗糖+1%石灰+1%石膏;最佳出菇袋料配方为45%桑枝屑+30%杂木屑+20%麸皮+2%玉米粉+1%蔗糖+1%石灰+1%石膏。此出菇袋料配方培养出的桑黄菌丝长势最好,收获的桑黄子实体的质量最好,生物学转化率最高,表现为原基形成时间最短,为15 d;子实体成熟时间最短,为57 d;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125 g/袋;平均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为25%;成活率最高,为98%。子实体与CK3相比,粗多糖含量提高了43%,总三萜含量提高了97%,总生物碱含量提高了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栽培 配方 活性成分
下载PDF
桑叶油茶发展现状分析
7
作者 梁贵秋 刘开莉 +6 位作者 莫炳巧 陆春霞 肖潇 徐雯雯 周晓玲 李小群 林强轩 《广西蚕业》 2022年第4期52-55,共4页
系统阐述了桑叶油茶的研发背景、特点及发展现状,从挖掘和开发方便型桑叶油茶的养生价值,以科技力量推动桑叶油茶产业发展、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促进桑叶油茶原料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桑叶油茶的宣传、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四个方面分析了... 系统阐述了桑叶油茶的研发背景、特点及发展现状,从挖掘和开发方便型桑叶油茶的养生价值,以科技力量推动桑叶油茶产业发展、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促进桑叶油茶原料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桑叶油茶的宣传、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桑叶油茶的发展对策,为今后桑叶油茶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桑叶油茶 发展 现状
下载PDF
广西茶叶分段采摘与加工技术研究
8
作者 陆泰良 林朝赐 +4 位作者 莫怀鸿 林强轩 钟冬梅 唐书发 颜军 《南方园艺》 2018年第6期62-64,共3页
以台茶1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当6月中旬茶梢长至一芽四叶时进行分段采收与加工,先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原料制作高香红茶,再釆摘2~4叶原料制作冰鲜乌龙茶,与单次采摘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制作的红茶、冰鲜乌龙茶作对比,通过感官审评对比两种采摘... 以台茶12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当6月中旬茶梢长至一芽四叶时进行分段采收与加工,先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原料制作高香红茶,再釆摘2~4叶原料制作冰鲜乌龙茶,与单次采摘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制作的红茶、冰鲜乌龙茶作对比,通过感官审评对比两种采摘方式制作的茶样品质,研究分段采摘与加工技术在广西茶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分段采摘、分别制作出的红茶与乌龙茶比传统采摘方式的品质高,适合广西茶园,有利于提高广西茶园的产量与效益,改善广西乌龙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分段采摘 加工技术 品质
下载PDF
罗汉果套种绞股蓝试验
9
作者 秦永德 罗小梅 林强轩 《南方园艺》 2015年第1期26-27,共2页
研究了罗汉果与绞股蓝套种对生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套种绞股蓝,对合理利用土地和光温资源、减少病虫草害、减少生产成本有明显效果,667 m2经济效益平均增加2 000元。
关键词 罗汉果 绞股蓝 套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