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袖传导对期前刺激表现出递减传导一例(摘要)
1
作者 尹晓盟 杨延宗 +5 位作者 刘少稳 高连君 杨东辉 夏云龙 李世军 林志湖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96-196,共1页
目的 报告一例肌袖性房颤患者在电隔离上腔静脉过程中 ,房袖传导对期前刺激表现出递减传导。资料与方法 患者 ,女 43岁 ,发作性心悸气短一年入院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示 :频发房早 (呈“PONT”样 ) ;短阵房速。完善术前准备征得书面... 目的 报告一例肌袖性房颤患者在电隔离上腔静脉过程中 ,房袖传导对期前刺激表现出递减传导。资料与方法 患者 ,女 43岁 ,发作性心悸气短一年入院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示 :频发房早 (呈“PONT”样 ) ;短阵房速。完善术前准备征得书面同意后 ,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于冠状窦口起搏 ,上腔静脉内记录。预设温度 5 5度 ,能量 3 0瓦 ,放电共 2 40秒。结果 术中未能诱发房颤 ,但根据动态心电图特点 ,且上腔静脉内LASSO电极记录肌袖电位高大、明显 ,故先行隔离上腔静脉。LASSO电极在窦律下记录到肌袖电位位于心房电位之后 ,部分与心房电位融合 ,且LASSO1,10肌袖电位最提前。于冠状窦电极窦口起搏 ,行S1S2刺激 ,可见房袖呈递减传导 ,且肌袖组织较心房组织传导延迟程度严重。随S2提前 ,心房电位预肌袖电位之间距离间拉开 ,肌袖电位更加清晰明显。此外 ,肌袖电位最提前处 (LASSO1,10 )传导延迟程度较其余电极轻 ,故随S2提前 ,各电极心房电位与肌袖电位间传导时间差异更明显 ,肌袖电位传导顺序更显著。于LASSO 1,10极附近放电共 2 40秒 ,肌袖电位渐渐消失 ,于上腔静脉内起搏无上腔静脉 -心房传导 ,即传出阻滞。成功隔离上腔静脉。结论 上腔静脉肌袖组织对期前刺激表现出递减传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袖传导 期前刺激 递减传导 肌袖性房颤 电隔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房内传导时间作为典型心房扑动射频消融终点的评价方法及其意义(摘要)
2
作者 高连君 张树龙 +4 位作者 杨东辉 刘少稳 夏云龙 杨延宗 林志湖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2期167-167,共1页
目的 线性消融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间的峡部至双向传导阻滞作为成功消融心房扑动 (AF)的终点可以使复发率降低 ,但如何判断双向传导阻滞仍存在争议。本文探讨以房内传导时间 (intraatriumconductiontime ,i aCT)作为消融终点的理论根据... 目的 线性消融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间的峡部至双向传导阻滞作为成功消融心房扑动 (AF)的终点可以使复发率降低 ,但如何判断双向传导阻滞仍存在争议。本文探讨以房内传导时间 (intraatriumconductiontime ,i aCT)作为消融终点的理论根据和临床效果。方法  18例连续住院病人 ,男 11例 ,女 7例。年龄 68.3± 13 .4岁。体表心电图均表现为典型I型AF。对所有病人进行冠状窦、右房侧壁和峡部拖带标测 ,起搏周长较心动过速周长(tachycardiacyclelength ,TCL)短 2 0msec ,并测量起搏后回归周长 (postpacinginterval,PPI)。在CARTO指导下进行峡部的线性消融。于冠状窦口 (CSo)和冠状窦远端 (CSd)分别以 60 0msec和 2 5 0msec起搏 ,在线性消融部位记录双电位(doublepotential,DP)。定义从CSo或CSd到DP的第一个成分的传导时间为T1,至第二个成分为T2。iaCT =T1+T2-(PPI -TCL)。在CARTO指导下进行峡部的线性消融。结果 TCL 2 87± 49msec。在CSo处PPI为 3 0 7± 5 1msec。 2例病人iaCT/TCL <0 .7。DP分别为 110和 170msec。 1例术中有可以诱发的AF。当继续消融后至iaCT/TCL 0 .95和0 .97后AF不再诱发。另 1例病人经CARTO标侧显示有激动穿过低位右房界嵴的传导。所有其它病人iaCT接近TCL(p >0 .3 2 ,iaCT/TCL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内传导时间 心房扑动 射频消融终点 传导阻滞 线性消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