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地理研究性学习 提高地理学习实效
1
作者 林志胜 《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第18期76-77,共2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
关键词 地理研究性学习 地理学习 新课程标准 社会生活 学习生活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知识
下载PDF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教学过程设计
2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11年第21期22-24,共3页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提出问题:这两张照片都是春节前后拍摄的,从照片上看冬季我国南北两地的气温有什么差异?
关键词 教学过程设计 气候 季风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 哈尔滨 照片 气温
下载PDF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过程设计
3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11年第5期28-30,共3页
一、黑人的故乡 1.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让学生回忆或找出黑种人在各大洲的分布区。提出问题: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从世界范围看,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而从非洲范围看,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今天我们开始学... 一、黑人的故乡 1.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让学生回忆或找出黑种人在各大洲的分布区。提出问题: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从世界范围看,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而从非洲范围看,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里的居民黑色人种占绝大部分(本区人口的90%以上,因此又有“黑非洲”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地区 教学过程设计 撒哈拉 世界范围 提出问题 分布图 人种 分布区
下载PDF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教学过程设计
4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10年第9期33-36,共4页
新课引入 展示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的材料,要求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 新课引入 展示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的材料,要求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以此导入新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教学过程设计 生命线 地带 沿江 河流 新课引入 特大洪水
下载PDF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教学过程设计
5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09年第11期19-20,共2页
新课导入 展示多组聚落景观图片,请学生判断图片分别反映了乡村或城市的景观,说出判断理由。 新课教学 一、乡村与城市 1.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P78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关键词 教学过程设计 聚落 居住地 人类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图片 景观
下载PDF
“辽阔的疆域”一节教学过程设计
6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09年第9期16-19,共4页
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展开世界地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 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展开世界地图,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要认识和了解我们可爱的祖国,必须学好中国地理。要学好中国地理,首先必须学好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因为疆域是地理环境的空间所在,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疆域的地理位置是影响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行政区划是国家实行行政管理的区域划分和调整。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疆域和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是掌握我国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设计 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地理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宇宙中的地球”一节教学过程设计
7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09年第7期14-16,共3页
一、新课导入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地球作为宇宙中的天体,其运动和变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地球上发生的不少自然现象,如果仅从地球本身找它们的因果关系,有... 一、新课导入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地球作为宇宙中的天体,其运动和变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地球上发生的不少自然现象,如果仅从地球本身找它们的因果关系,有时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也就是说要了解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现象的来龙去脉,首先要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地球 自然现象 新课导入 人类生活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下载PDF
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 积极推进高中地理教学
8
作者 林志胜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32-33,97,共3页
一、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 一、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实际上高中地理课程必修、选修模块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还隐含于“技术”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程 地理教学 高中 教学理念 地理信息技术 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学习 九年义务教育
下载PDF
“发展与合作”一节教学过程设计
9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期35-36,51,共3页
一、国家和地区 1.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220多个) 2.阅读课文P86第二自然段和图5.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六个国家,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面积较大... 一、国家和地区 1.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220多个) 2.阅读课文P86第二自然段和图5.1“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这六个国家,并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面积较大的其他国家和面积极小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设计 合作 世界 面积 地图 政治
下载PDF
“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教学过程设计
10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5期20-22,共3页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寻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
关键词 教学过程设计 地球仪 课前准备 生活经验 跨学科
下载PDF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未试卷
11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09年第12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七年级 等高线地形图 世界人口增长 地球公转
下载PDF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12
作者 林志胜 《中学教学参考》 2009年第9期83-84,共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及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 激活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巴西”一节教学过程设计
13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09年第5期19-22,共4页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阅读课本图9.17“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9.18“巴西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 (2)找出巴西的邻国。 (3)说明“巴西是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关键词 教学过程设计 巴西 位置
下载PDF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一节活动设计
14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09年第2期26-27,共2页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1.阅读图5.14“西北地区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活动设计 青藏地区
下载PDF
优化地理教学策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15
作者 林志胜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2年第11期43-44,共2页
教学策略是在地理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和能力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以及所安排的教学过程的总和。良好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地理基础知识,认识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建构地理主... 教学策略是在地理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和能力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以及所安排的教学过程的总和。良好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地理基础知识,认识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建构地理主干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地理分析方法,提升地理学习能力。优化地理教学策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是地理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以现行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为例,谈淡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效率 优化 地理课堂教学 生态环境建设 地理知识 学习能力
下载PDF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
16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育》 2009年第3期26-27,共2页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影响和危害的深远性在于它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危害的时间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转。在中国,荒漠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和土地问...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影响和危害的深远性在于它摧毁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危害的时间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转。在中国,荒漠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和土地问题,荒漠化面积的扩大已成为土地资源逐渐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和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教学案例 半干旱地区 成因 环境问题 土地问题 经济发展 社会生存
下载PDF
“海陆的变迁”教学构想
17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育》 2008年第5期28-29,共2页
课程标准分析(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该标准重点在进行科学观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海陆仍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该标... 课程标准分析(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该标准重点在进行科学观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海陆仍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该标准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构想 板块运动 变迁 标准分析 科学兴趣 科学史教育 地球表面 举例说明
下载PDF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人教版)
18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育》 2012年第7期45-46,共2页
一、课标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关键词 地球仪 教学设计 人教版 表面积 经纬网 周长
下载PDF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二(新课程卷)
19
作者 林志胜 《地理教育》 2011年第1期88-92,共5页
关键词 北大西洋暖流 生态工业园 新课程 模拟试题
下载PDF
微波协同纳米银对羽绒的抗菌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游遨 黎彧 +7 位作者 邹训重 黎柳堂 张祖伟 韩敬泉 冯安生 林志胜 黄天送 萧韵琪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134,136,137,共3页
本文研究了微波协同纳米银对羽绒抗菌除臭的新工艺,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确定了抗菌实验中最适宜辐射时间、羽绒与纳米材料最佳质量比、辐射温度、微波辐射功率等条件。在所确定的最适条件下,探讨了微波协同纳米银的最佳抗菌率。同时,进... 本文研究了微波协同纳米银对羽绒抗菌除臭的新工艺,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确定了抗菌实验中最适宜辐射时间、羽绒与纳米材料最佳质量比、辐射温度、微波辐射功率等条件。在所确定的最适条件下,探讨了微波协同纳米银的最佳抗菌率。同时,进行了纳米银的回收实验,测定了多次回收的纳米材料的最佳抗菌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纳米银的优化抗菌条件为微波时间5 min,纳米银与羽绒质量比3∶1,微波时温度50℃,微波功率300 W,最佳抗菌效果88.02%,新工艺最佳抗菌率随着纳米抗菌剂使用次数增加略有下降,至少可回收循环使用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纳米银 羽绒 抗菌 回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