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头颅模体的不同重建算法及低剂量扫描对内耳CT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晓庆 姜荣 +1 位作者 林思圆 王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18-24,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重建算法下内耳CT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索不同重建算法降低内耳CT扫描剂量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头颅模体分别采用100、80、70、60、50和40mA固定管电流,行横断位多层螺旋容积高分辨率CT(HRCT),每种管电流进行25... 目的:研究不同重建算法下内耳CT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索不同重建算法降低内耳CT扫描剂量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基于头颅模体分别采用100、80、70、60、50和40mA固定管电流,行横断位多层螺旋容积高分辨率CT(HRCT),每种管电流进行25例次扫描试验,采用不同重建参数进行内耳CT常用的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3种重建技术重建图像,分析对比不同管电流及重建参数对VRT、MPR、MIP图像软组织、骨质、伪影质量评分的影响。由4名从事影像诊断工作5年以上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按0~3分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相同管电流下,VRT、MPR和MIP图像的软组织、骨质、伪影质量评分均随重建间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53、49.296、71.280,P<0.05);相同重建间隔参数下VRT、MPR和MIP图像的软组织、骨质、伪影质量评分均随扫描时管电流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346、23.632、21.746,P<0.05)。VRT中图像软组织、骨质和伪影质量评分均与管电流呈正相关(r=0.892、0.907、0.871,P<0.05),与重建间隔呈负相关(r=-0.841、-0.864、-0.866,P<0.05)。结论:内耳CT扫描中,通过减小重建间隔,能有效提升薄层扫描、低剂量扫描的成像质量,进一步降低内耳CT的辐射剂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CT 辐射剂量 重建算法 低剂量
下载PDF
眼部CT扫描应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王晓庆 姜荣 +1 位作者 林思圆 王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研究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眼部CT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30例行眼部CT检查患者,根据扫描时所采用的管电流控制方式将其分为调制组、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调... 目的:研究器官剂量调制技术在眼部CT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30例行眼部CT检查患者,根据扫描时所采用的管电流控制方式将其分为调制组、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调制组采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智能自动管电流70~150 mA;常规剂量组采用固定管电流100 mA;低剂量组采用固定管电流70 mA。比较3组辐射剂量及CT成像质量差异。结果:调制组行横断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和有效剂量(ED)分别为62.37、12.83和0.143 mSv,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115.23、18.93.和0.265 mSv,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44.944、6009.596、2544.944,P<0.05);行冠状扫描,调制组DLP、CTDI_(vol)及ED分别为68.19、13.15和0.156 mSv,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122.41、19.20和0.282 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413、3813.940、1232.413,P<0.05)。行横断扫描,调制组、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8.83%、86.15%和47.6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08,P<0.05);行冠状扫描,调制组、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6.61%、80.70%和48.2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92,P<0.05)。结论:眼部CT扫描应用器官剂量调制技术,行横断扫描、冠状扫描时,均可在确保成像质量符合诊断需要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CT 器官剂量调制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能谱CT血管钙化参数与腹主动脉钙化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桂莲 张婷婷 +2 位作者 郭王 林思圆 杨正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3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钙化参数与腹主动脉钙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到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行能谱CT腹部平扫的肾内科患者30例,对其能谱腹部CT平扫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测量常规指标腹主动脉钙化指...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钙化参数与腹主动脉钙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到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行能谱CT腹部平扫的肾内科患者30例,对其能谱腹部CT平扫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测量常规指标腹主动脉钙化指数,同时获得腹主动脉钙化容积重建的钙(水)基物质图,记录腹主动脉钙化体积、腹主动脉平均钙化浓度,并计算腹主动脉钙化评分,观察能谱CT血管钙化参数与腹主动脉钙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腹主动脉钙化指数、钙化体积与腹主动脉钙化积分之间呈极强相关性(r>0.8),钙化平均浓度与腹主动钙化指数、钙化体积和腹主动脉钙化积分3个参数呈强正相关性(0.6<r<0.8)。结论使用能谱CT对腹主动脉钙化进行分析是较为可靠的方法,能更好地体现血管钙化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血管钙化 腹主动脉钙化指数 腹主动脉平均钙化浓度
下载PDF
不同体位对双上肢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江桂莲 张婷婷 +2 位作者 林思圆 张鹏 李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观察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作用,以及成像过程中双上肢上举或自然下垂于腹部两种不同体位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肢动静脉内瘘患者的CTA图像,10例在检查时双上肢上举,10例自然下垂置于腹部...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观察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作用,以及成像过程中双上肢上举或自然下垂于腹部两种不同体位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肢动静脉内瘘患者的CTA图像,10例在检查时双上肢上举,10例自然下垂置于腹部。在内瘘的动脉流入、动静脉吻合口、前臂和上臂静脉流出以及中心静脉分别设置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结果在流入动脉及动静脉瘘口处,不同体位下两组的SNR及CNR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体位下两组图像均可用于临床诊断。如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推荐采用双上肢上举体位进行CTA检查,对流入动脉及动静脉瘘口显示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上肢CT血管造影 动静脉內瘘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原文传递
缩窄性心包炎致心室膨出形成室壁瘤样憩室1例
5
作者 李殿坤 林思圆 +3 位作者 邸北冰 肖志斌 王雪娇 张永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0-381,共2页
1例53岁女性患者罹患缩窄性心包炎,心尖从心包薄弱处膨出,形成类似憩室结构。行心包剥脱术,术后予以强心及利尿治疗1个月,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0.55,顺利出院。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 利尿治疗 左心室射血分数 室壁瘤 憩室 心包剥脱术 膨出 女性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