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8例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在食管手术中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招贤 潘小杰 +1 位作者 吴榕龙 欧德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的各类食管、胃恶性肿瘤再发行食管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外科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再发恶性肿瘤后行二次手术切除病灶,同时行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的48例患者... 目的探讨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的各类食管、胃恶性肿瘤再发行食管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外科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再发恶性肿瘤后行二次手术切除病灶,同时行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的48例患者。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存活,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术后出现颈部吻合口瘘,2例全胃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行食管空肠胸顶吻合术,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经换药及胸腔冲洗等保守治疗治愈。4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扩张后未复发。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胃、食管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再次行手术切除病灶后,利用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在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一定程度延长患者5年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吻接血管空肠代胃术 食管 胃癌
下载PDF
21例空肠代胃术在食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招贤 潘小杰 欧德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空肠代胃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食管胃重复癌及食管癌术后再发胸腔胃窦癌等食管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中下段癌、食管胃重复癌及食管癌术后再发胸腔胃窦癌... 目的探讨空肠代胃术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食管胃重复癌及食管癌术后再发胸腔胃窦癌等食管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中下段癌、食管胃重复癌及食管癌术后再发胸腔胃窦癌、食管癌术后长期胃瘫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后,采用空肠代胃。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经换药后愈合。术后生存5年以上3例。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感到满意。结论运用空肠食管吻合代胃,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及贲门癌、食管胃重复癌等施行手术切除,重建消化道,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 胃切除术 空肠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招贤 陈晓耕 刘振华 《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第11期22-25,共4页
HIF-1是调节细胞缺氧反应的主要转录因子,在许多肿瘤中表达增加,其与肿瘤侵袭转移以及治疗耐受密切相关。本文就HIF-1a的结构功能及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治疗 缺氧诱导因子-1 肿瘤侵袭转移 缺氧反应 耐受 节细胞 HIF-1A 结构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招贤 潘小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3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份—5月份收取的60例纵隔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经胸骨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治疗为研究组,开胸手术治疗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30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份—5月份收取的60例纵隔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经胸骨开胸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治疗为研究组,开胸手术治疗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3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胸肿瘤切除手术,研究组患者进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手术。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以及术后疼痛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研究组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后均取得成功,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没有出血、肺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6%,;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围手术期死亡,有4例出现肺感染,总体手术成功率仅为80%,明显低于研究组。结论采用胸腔镜治疗纵膈肿瘤不仅创伤喜爱,且无并发症出现,患者治疗后恢复较快,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纵隔肿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环氧化物酶-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林招贤 陈新 +1 位作者 吴榕龙 潘丹玲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5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56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其...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56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小细胞癌18例,腺癌9例,鳞癌29例;早期(Ib期,IIIa期)26例,晚期(IIIb期,IV期)3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的COX-2、HIF-1α的表达进行检测;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 IF^1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用CD34单克隆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标记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对COX-2、HIF-1α与肺癌组织及其血管生成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6例肺癌组织内COX-2的阳性表达为14例(78.57%),其中在小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为14例(77.78%),腺癌阳性表达为8例(88.89%),鳞癌阳性表达率22例(75.86%),COX-2阳性表达率不受病理分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Ib-IIIa期)肺癌组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61.54%,晚期(IHb-IV期)表达率为90.00%,COX-2阳性表达率有病理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6例肺癌组织内HIF-1α阳性表达为45例(89.49%),其中在小细胞癌中阳性表达为17例(94.44%),腺癌阳性表达为7例(77.78%),鳞癌阳性表达为25例(86.21%),HIF-1α阳性表达率不受病理分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Ib-IIIa期)的肺癌组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0.77%,晚期(IIIb-IV期)为93.33%,HIF-1α有病理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2弱阳性的MVD值为13.32±8.91,较强阳性为19.20±9.98,强阳性为23.04±5.69,在病灶部位MVD随着COX-2表达强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弱阳性MVD值为13.78±4.59,较强阳性为21.59±8.25,强阳性为28.58±2.59,在病灶部位MVD随着HIF-1α表达强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HIF-1α对于肺癌组织及其血管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探讨分析COX-2、HIF-1α在肺癌组织中的作用对于治疗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物酶-2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肺癌组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林招贤 陈晓耕 刘振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经手术切除的人体胃癌组织(术前均未行放疗及化疗)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主要表达于胃癌细胞浆及胞核,肿瘤间质细胞也可见少量表达...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经手术切除的人体胃癌组织(术前均未行放疗及化疗)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主要表达于胃癌细胞浆及胞核,肿瘤间质细胞也可见少量表达,肿瘤坏死区周围及肿瘤浸润边缘部的癌细胞HIF1α表达明显增多。HIF1α的表达强度与细胞分化程度(P<0.05)、胃癌淋巴结转移(P<0.05)及预后(P<0.01)有关,而与病人年龄、性别及原发肿瘤大小均无关。其阳性强度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短而增高。结论HIF1α可作为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预后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长期胃瘫手术治疗1例
7
作者 林招贤 欧德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术后胃瘫 手术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 胃排空延迟 动力学系统 临床症状 机械性
下载PDF
残胃食管癌患者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8
作者 林招贤 朱立桓 黄建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3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残胃食管癌患者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残胃食管癌患者107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应用结肠代食管术,研究组应用带蒂... 目的:探讨残胃食管癌患者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残胃食管癌患者107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应用结肠代食管术,研究组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WHOQOL-BREF)。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胃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9.7%(P<0.05);研究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残胃食管癌治疗过程中,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较为可行,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食管癌 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 可行性
下载PDF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临床回顾性分析
9
作者 林招贤 朱立桓 黄建源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4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采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与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6月于该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模式,实验组行腔镜食管癌...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采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与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6月于该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模式,实验组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淋巴清扫数[(14.32±4.61)个、(13.67±4.08)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长(256.31±21.50)min、住院时长(8.76±1.73)d均短于参照组[(388.62±57.92)min、(18.33±4.61)d,于参照组(282.64±38.11)mL相比,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72.57±24.39)mL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29 8、10.645 3、13.324 3,P=0.000 0、0.000 0、0.000 0),实验组CD3+、CD8+、CD4+/CD8+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吻合口瘘、乳糜胸等食管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参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 8,P=0.028 2,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手术相比,腔镜手术能够弥补其创伤过大的不足,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指标显著高于传统术式,应予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开放食管癌手术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腔镜
下载PDF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124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振龙 潘小杰 +3 位作者 郭天兴 欧德彬 黄雪珊 林招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124例。手术经一个操作孔和一个观察孔完成,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肋间,约1.5cm,操作孔取腋前线第4肋间,3~4 ...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5月,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124例。手术经一个操作孔和一个观察孔完成,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肋间,约1.5cm,操作孔取腋前线第4肋间,3~4 cm,术后常规放置1或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39.2±43.1)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55 ml(30~200 ml),术中淋巴结清扫(16.9±5.2)枚。术后住院时间(7.7±4.1)d。术后肺不张4例,经加强咳嗽咳痰后1周内均肺复张;1例持续少量漏气,经负压吸引7 d后停止漏气。116例随访2~13个月,(6.8±3.4)月,1例因心律失常术后11个月死亡,其余115例无复发、转移。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肺癌
下载PDF
空肠代食管术在食管外科中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小杰 赵力澜 +5 位作者 陈文树 李武锦 林招贤 郭天兴 朱立桓 欧德彬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788-792,共5页
空肠代食管术是既往有胃切除史或同期行食管胃切除术病人重建消化道的一种可选术式。该术式一般是指切取一段带蒂血管的空肠,将其提入胸腔或颈部,近端与近段食管吻合、远端保持空肠连续性的一种手术,用于不能用胃或结肠代替食管的情况... 空肠代食管术是既往有胃切除史或同期行食管胃切除术病人重建消化道的一种可选术式。该术式一般是指切取一段带蒂血管的空肠,将其提入胸腔或颈部,近端与近段食管吻合、远端保持空肠连续性的一种手术,用于不能用胃或结肠代替食管的情况。空肠管具有血液循环丰富,肠腔开放后手术野的污染机会少等优点。我们回顾了使用空肠管进行食管重建的相关文献,对其手术方式、短期与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等结果进行了讨论。未来需要对空肠代食管术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确定最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代食管 肠管 食管癌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P53及P糖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晓耕 林招贤 +1 位作者 孟波 李燕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13-816,共4页
背景与目的:H IF-1α在许多恶性肿瘤中的过表达与肿瘤的血管形成、侵袭转移及放化疗耐受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 IF-1α的过表达与突变的P53蛋白存在密切关系。本实验探讨H IF-1α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P53及P糖蛋白(P-gp)的关系。方... 背景与目的:H IF-1α在许多恶性肿瘤中的过表达与肿瘤的血管形成、侵袭转移及放化疗耐受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 IF-1α的过表达与突变的P53蛋白存在密切关系。本实验探讨H IF-1α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P53及P糖蛋白(P-gp)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组织中的H IF-1α、P53及多药耐药蛋白的表达。结果:在H IF-1α蛋白表达阳性的44例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45%;在H IF-1α蛋白表达阴性的30例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0.0%,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s=0.327,P<0.01)。在H IF-1α蛋白表达阳性的44例中,P-g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36%,在H IF-1α蛋白表达阴性的30例中,P-g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6.6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s=0.256,P<0.01)。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40例中,P-g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在H IF-1α蛋白表达阴性的34例中,P-g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5.29%,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s=0.283,P<0.01)。结论:H IF-1α蛋白过表达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胃癌组织中P53突变蛋白具有上调H IF-1α的作用,通过P53/H IF-1α途径可能在P糖蛋白调节及多药耐药过程发生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 P53 P-蛋白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纵膈置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增 林招贤 +1 位作者 周东升 马明平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5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经皮穿刺纵膈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分析在该院治疗的纵膈淋巴瘘、纵膈大血管间隙脓肿、食道胃吻合口纵膈瘘、食道破裂纵膈脓肿、食道术后经皮纵膈胃造瘘与心包积液(积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经皮穿刺纵膈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分析在该院治疗的纵膈淋巴瘘、纵膈大血管间隙脓肿、食道胃吻合口纵膈瘘、食道破裂纵膈脓肿、食道术后经皮纵膈胃造瘘与心包积液(积血)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运用CT引导经皮穿刺纵膈置管,对照组29例运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纵膈置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均1次性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随访2周至6个月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照组29例患者成功率为89.66%,术中2人有出血现象,1人发生气胸。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纵膈置管治疗纵膈淋巴瘘、纵膈大血管间隙脓肿、食道胃吻合口纵膈瘘、食道破裂纵膈脓肿、食道术后经皮纵膈胃造瘘与心包积液(积血)定位准确、安全有效,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穿刺 纵膈置管
下载PDF
早期胸腔置管引流治疗隐匿性血气胸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立桓 陈文树 +2 位作者 林招贤 郭天兴 潘小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3期107-108,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胸腔置管引流治疗隐匿性血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隐匿性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早期胸腔置管引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胸腔手术干预率、ICU...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胸腔置管引流治疗隐匿性血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隐匿性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早期胸腔置管引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胸腔手术干预率、ICU时长、总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在总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手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ICU住院时长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胸腔置管引流可动态观察隐匿性血气胸的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长,节约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隐匿性血气胸 胸腔置管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TNF-α、IFN-γ分泌情况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志璇 陈晓耕 +2 位作者 刘振华 秋华 林招贤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检测胃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 )经 IL - 2激活培养其上清内各时间点的 TNF-α、 IFN-γ含量 ,探讨 TIL 的激活状态和过继免疫治疗的时间选择。方法 提取多个病人的胃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用淋巴细胞培养液培养 4 8h后 ,调... 目的 检测胃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 )经 IL - 2激活培养其上清内各时间点的 TNF-α、 IFN-γ含量 ,探讨 TIL 的激活状态和过继免疫治疗的时间选择。方法 提取多个病人的胃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用淋巴细胞培养液培养 4 8h后 ,调整 TIL 丰度为 2× 10 6 /m l。取 2 ml单独培养 ,培养的第 4天提取上清液 1ml并再次调整TIL丰度为 2× 10 6 /ml,之后依照同样的方式提取 6、 8、 10、 12、 14天 TIL的培养上清液。 EL ISA检测 TNF-α、 IFN -γ浓度。结果  TNF- α随 TIL 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浓度倾向增高 ,以培养的第 12天以后变化为剧。总体上IFN- γ浓度也有随培养时间延长倾向增高的趋势 ,培养的第 10~ 12天以后浓度变化较显著。结论  TIL 分泌的 TNF-α、 IFN-γ有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浓度增高的趋势 ,培养的第 12天后增高显著 ,提示 TIL于培养的 12天后表现出激活迹象 ,免疫过继治疗宜在 TIL 培养的 12天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 TNF—α IFN-Γ IFN—γ TNF-Α 增高 淋巴细胞 培养 情况 倾向
下载PDF
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建源 陈文树 +2 位作者 潘小杰 林招贤 尤培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对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1例、女... 目的对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1例、女性20例,平均(22.99±5.62)岁,根据术中行胸膜固定与否,分为单纯肺大疱切除组25例,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组146例,随访两治疗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171例纳入研究,随访4~64个月,共有3例复发,总复发率1.75%(3/171),初次发作气胸术后复发率为1.71%(2/117),复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率为1.85%(1/5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947)。4例复发性PSP(4/54,7.41%)合并血胸,初次发作PSP无合并血胸情况(P<0.05)。单纯肺大疱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8%(2/25),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组术后复发率为0.68%(1/14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两个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组,在年龄、BMI、吸烟史、气胸发作史、手术部位、肺大疱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胸膜固定术使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延长,总住院费用增加(P <0.05)。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PSP安全、有效。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降低初次发作气胸的复发率及复发性PSP血气胸的发生;联合胸膜固定术可以进一步降低术后复发率,但存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延长,总住院费用增加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初次发作气胸 胸膜固定术 复发率
下载PDF
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伴有并发症的胸段食管异物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李武锦 陈文树 +2 位作者 郭天兴 林招贤 潘小杰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异物患者在胸腔镜联合胃镜下治疗效果,为胸段食管异物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胸段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64.28%),女10例(35.62%);28例患者均有吞食异物史,...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异物患者在胸腔镜联合胃镜下治疗效果,为胸段食管异物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胸段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64.28%),女10例(35.62%);28例患者均有吞食异物史,食管异物主要以动物骨骼为主(78.58%,22/28),胸上段食管(52.57%,15/28)为异物最常见嵌顿部位。28例均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如单纯穿孔、纵隔脓肿等。28例均行胸腔镜联合胃镜下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28例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121.08±60.10)分钟(72~210分钟);住院时间(14.12±12.65)天(9~60天);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胸段食管异物伴有并发症发生时,应尽早行外科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手术方式可优先选择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物 纵隔脓肿 外科手术 胸腔镜
下载PDF
食管癌肿瘤细胞中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招贤 朱立桓 +6 位作者 黄建源 陈志耀 黄阳昀 吴榕龙 欧德杉 叶明凡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4-329,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肿瘤细胞中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实验组,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细胞增殖活... 目的探讨食管癌肿瘤细胞中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实验组,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细胞增殖活力。(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情况。(3)初始生理状态下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4)Per2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后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5)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协方差分析。结果(1)细胞增殖活力: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90%±0.14%和0.52%±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6,P<0.05)。(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73±41)个和(50±1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4,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6±27)个和(21±9)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P<0.05)。(3)初始生理状态下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初始生理状态下,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7±2.7、20.4±6.6、12.4±2.5;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2.4±0.5、8.5±2.2、27.3±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2,2.982,-5.034,P<0.05)。(4)Per2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后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Per2激动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1±2.2、22.4±6.2、16.6±4.2;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9.9±3.1、18.4±5.6、15.3±2.3。实验组细胞Per2激动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300,10.087,-4.187,P>0.05);对照组细胞Per2激动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46,3.501,9.294,P<0.05)。Per2激动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和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00,7.582,P>0.05);两组细胞HDA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4,P<0.05)。Per2抑制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1±1.7、7.5±2.2、22.8±4.2;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3.1±0.9、9.3±3.2、28.4±5.8。实验组细胞Per2抑制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24,5.105,-10.245,P<0.05);对照组细胞Per2抑制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815,1.568,-1.439,P>0.05)。Per2抑制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和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965,82.134,P<0.05);两组细胞HDA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416,P>0.05)。(5)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黏蛋白mRNA表达情况:HDAC1抑制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4±3.5、24.2±3.4,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3.1±1.2、26.8±5.2。实验组细胞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 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959,P>0.05);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7,P<0.05)。对照组细胞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40、1.058,P>0.05)。HDAC1抑制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4,P>0.05),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800,P<0.05)。结论食管肿瘤细胞中Per2和HDAC1 mRNA表达水平升高,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降低。Per2 mRNA高表达可能会激活下游靶向蛋白HDAC1的表达升高,抑制细胞表面E-钙黏蛋白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PER2 组蛋白脱乙酰酶 E-钙黏蛋白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