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资子公司债权人保护的公司法特殊规则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建伟 林斯韦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公司集团结构中母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过度控制、以牺牲后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两大基石原则的制度框架下,全资子公司的债权人成为最终的唯一受害人、孤立无援的受害人、难获... 公司集团结构中母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过度控制、以牺牲后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两大基石原则的制度框架下,全资子公司的债权人成为最终的唯一受害人、孤立无援的受害人、难获救济的受害人。为此,公司组织法对其实施特殊的保护实属必要。既然母公司对于多重子公司的股东权利行使存在事实上的穿越,那么相应的责任穿越规则有必要引入到全资子公司身上。作为对现代公司两大基石原则的例外,穿越理论可以为全资子公司的债权人特殊保护规则提供理论支持,据此修正有关规则,有助于对全资子公司的债权人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资子公司 母公司 公司债权人 穿越理论
下载PDF
股权转让如何准用买卖合同规范?——跨越契约法与组织法的解释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斯韦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12期46-67,共22页
第67号指导性案例最大意义并不局限于“分期付款解除权准用与否”的结论,而在于展示股权转让准用买卖合同规范障碍的冰山一角,相关的解释逻辑应立足于整体准用特征展开。考察既有股权转让准用的司法裁判与学术见解,民法概念涵摄准用造... 第67号指导性案例最大意义并不局限于“分期付款解除权准用与否”的结论,而在于展示股权转让准用买卖合同规范障碍的冰山一角,相关的解释逻辑应立足于整体准用特征展开。考察既有股权转让准用的司法裁判与学术见解,民法概念涵摄准用造成法律解释体系的冲突。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方法论层面,股权作为无体财产、典型商事、组织性的权利,应根据合伙企业、一人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各主体的特征采类型化思维,同时,结合股权转让合同自身特性实现外部证成。在本体论层面,股权转让合同具有股权转让的限制性、公司财产的牵连性、债权人财产的牵连性三特征,由此对包括分期付款解除权在内的,债务人给付义务、风险负担以及瑕疵担保责任等诸买卖合同规范产生“或强或弱”变通准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转让合同 变通准用 类型化思维 三特性
下载PDF
股权转让准用买卖合同障碍研究——《合同法》的假设、解释与不完备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斯韦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9年第5期76-89,207,共15页
股权价值始终在目标公司是股权转让合同准用买卖合同的障碍之一,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第67号指导性案例集中展现了这一障碍,但由于解除权、分期支付、履行先后、利益衡量等裁判理由的介入,该障碍被遮盖,不同审级法院的裁判说理也因此难有... 股权价值始终在目标公司是股权转让合同准用买卖合同的障碍之一,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第67号指导性案例集中展现了这一障碍,但由于解除权、分期支付、履行先后、利益衡量等裁判理由的介入,该障碍被遮盖,不同审级法院的裁判说理也因此难有强说服力。考察司法实践,准用障碍可以区分为先天障碍与后天障碍:前者指《合同法》典型买卖合同的立法假设与股权转让合同相差甚远,股权价值即属于先天障碍中的客体假设偏差障碍;后者指以典型买卖合同为模型的类推解释遭遇价值判断介入过度、部分模拟推理的难题,先天与后天障碍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最终撕裂了准用规则,使之名存实亡。障碍生成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法》的不完备性,第67号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未能揭示股权转让合同准用规则的障碍,难以有效指导司法实践、指引当事人行为。从标准化成本、预期负外部性考量,第67号指导性案例的裁判在个案中是有效率的,但在股权转让规范体系的构建中,却未必是最有效率的选择,股权转让合同规范应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以坚持共同价值最大化原则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转让合同 买卖合同 准用 不完备法律
原文传递
中国商法学实证研究测评——基于2000年至2015年的法学核心期刊论文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少伟 林斯韦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94,共16页
法学实证研究的测评普遍存在结论互相矛盾、忽略学科异质性的测评困境。困境因测量失范而生,概念先定、叙述杂糅是其具体表现。受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和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启发,商法学实证研究的测评应采取"先测量、后... 法学实证研究的测评普遍存在结论互相矛盾、忽略学科异质性的测评困境。困境因测量失范而生,概念先定、叙述杂糅是其具体表现。受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和顾颉刚的"古史层累说"启发,商法学实证研究的测评应采取"先测量、后定性、再测量"的新路径,从材料、问题、方法三层面测评2000年至2015年法学核心期刊的商法研究论文,归纳出商法学实证研究的现实定义,以助商法学实证研究共识的形成。测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商法学实证研究广受经济学影响,并伴有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影子。商法学实证研究现实定义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机理,是由商法学者知识结构的缺陷、核心期刊追逐热点共同造成。未来,中国商法学实证研究应当面向更密切的学科互动、更恰当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本体意识的觉醒等三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研究 述评方法 方法革新 商法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