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蚕耐氟显性主效基因的发现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昌麒 糜懿殿 +2 位作者 姚琴 吴冬秀 魏兆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 家蚕 耐氟显性 主效基因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对氟化物耐受性调查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昌麒 姚勤 +2 位作者 吴冬秀 陈克平 方琴琴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53-255,共3页
家蚕品种资源对氟化物耐受性调查及相关分析林昌麒,姚勤,吴冬秀,陈克平,方琴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随着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氟化物对蚕业的危害日益严重,不少学者就氟化物对蚕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张远能等[1]、王红林... 家蚕品种资源对氟化物耐受性调查及相关分析林昌麒,姚勤,吴冬秀,陈克平,方琴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随着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氟化物对蚕业的危害日益严重,不少学者就氟化物对蚕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张远能等[1]、王红林等[2]、谈焕成等[3]对家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氟化物耐受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的茧丝纤度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昌麒 陈克平 +2 位作者 吴冬秀 汪萍 姚琴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58-162,共5页
对200个家蚕保育品种的茧丝纤度进行调查,平均2.80dtex(2.52D),最粗3.93dtex(3.54D),最细1.72dtex(1.55D)。茧丝纤度以日系品种最粗,欧系品种次之,中系品种再次之,热带系统品种... 对200个家蚕保育品种的茧丝纤度进行调查,平均2.80dtex(2.52D),最粗3.93dtex(3.54D),最细1.72dtex(1.55D)。茧丝纤度以日系品种最粗,欧系品种次之,中系品种再次之,热带系统品种最细。以化性论,一化品种最粗,二化品种次之,多化种最细。与其他性状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纤度与茧丝长、解舒丝长、茧层含胶率、净度成负相关,部分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与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五龄一日茧层量、茧丝量成正相关,部分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与发育经过和体质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纤度 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家蚕夏秋用耐氟品种绿·萍×晴·光的选配及光的耐氟改良 被引量:8
4
作者 林昌麒 姚勤 +2 位作者 方琴琴 陈克平 侯成香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4-28,共5页
用基因导入法将首次发现的家蚕耐氟显性主效基因导入性状良好的品种 ,选配了家蚕夏秋用耐氟品种绿·萍×晴·光 ,全龄耐氟 10 0mg/kg左右 ,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家蚕 耐氟品种 绿·萍×晴·光 选配 品种改良
下载PDF
家蚕品种茧层生产效率的调查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昌麒 吴冬秀 +1 位作者 姚琴 魏兆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2-96,共5页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层生产效率与茧层量、茧层率、5龄一日茧层量成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5龄经过、全龄经过有正相关倾向,但不显著;与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消化率无一致倾向的相关。还调查了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茧层生产效率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特殊性状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昌麒 陈克平 +1 位作者 吴冬秀 姚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9-713,共5页
对 2 0 0~ 35 0份家蚕资源品种的 2 2项特殊性状进行调查研究 ,涉及 6 0 0 0余种次。发掘出 2 5类特优特色种质 2 0 2种次 ,对其中 10项和 3项性状分别作了相关和遗传分析 ,探明了性状间的内在联系 ,弄清了基因的性质与作用。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遗传分析 丝质性状 抗性性状 生理解剖性状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茧层丝胶率的调查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林昌麒 陈克平 +2 位作者 吴冬秀 汪萍 姚勤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家蚕品种资源茧层丝胶率的调查及其相关分析林昌麒,陈克平,吴冬秀,汪萍,姚勤(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丝胶是茧丝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对解舒率和出丝率关系极大,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1~6]。笔者等对家蚕229... 家蚕品种资源茧层丝胶率的调查及其相关分析林昌麒,陈克平,吴冬秀,汪萍,姚勤(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丝胶是茧丝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对解舒率和出丝率关系极大,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1~6]。笔者等对家蚕229个保育品种的茧层丝胶率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茧层丝胶率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家蚕茧层丝胶率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昌麒 糜懿殿 +1 位作者 姚勤 吴冬秀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关键词 家蚕 茧层丝胶率 遗传研究
下载PDF
家蚕血淋巴与丝腺内液状丝物质及茧层荧光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昌麒 姚琴 +1 位作者 陈克平 吴冬秀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3-44,共2页
家蚕血淋巴与丝腺内液状丝物质及茧层荧光性研究林昌麒,姚琴,陈克平,吴冬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对家蚕幼虫血淋巴、丝腺内液状丝物质及不同茧层的荧光,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封云芳等〔1〕认为,丝腺液状丝物质的荧光... 家蚕血淋巴与丝腺内液状丝物质及茧层荧光性研究林昌麒,姚琴,陈克平,吴冬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对家蚕幼虫血淋巴、丝腺内液状丝物质及不同茧层的荧光,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封云芳等〔1〕认为,丝腺液状丝物质的荧光光谱,与同品种的幼虫血淋巴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血淋巴 丝腺液状物 蚕茧 荧光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茧层丝胶溶失率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昌麒 姚勤 +3 位作者 陈克平 吴冬秀 汪萍 魏兆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1-85,共5页
250个品种的茧层在沸水中30min的丝胶溶失率平均为20.2%,最高为27.2/,最低为13.1%,以一化种较低,二化及多化种较高。茧层丝胶溶失率与茧层含胶率成正相关,与发育经过、茧层率有正相关倾向,与解舒率、健康性有负相关倾向。... 250个品种的茧层在沸水中30min的丝胶溶失率平均为20.2%,最高为27.2/,最低为13.1%,以一化种较低,二化及多化种较高。茧层丝胶溶失率与茧层含胶率成正相关,与发育经过、茧层率有正相关倾向,与解舒率、健康性有负相关倾向。雌雄茧间、不同荧光色茧间的茧层丝胶溶失率均无明显的差异。其中220个品种的茧层丝胶溶解率平均78.7%,最高977%,最低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丝胶溶失率 相关
下载PDF
家蚕品种资源茧丝性状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昌麒 陈克平 +2 位作者 吴冬秀 汪萍 姚琴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06-213,共8页
对209个家蚕保育品种的茧丝长进行调查,平均丝长840m,最长1273m,最短344m。各类品种中以中系二化品种最长,日系二化次之,多化最短。解舒率的调查结果是,平均值79.4%,最高100.O%,最低41.5%,9... 对209个家蚕保育品种的茧丝长进行调查,平均丝长840m,最长1273m,最短344m。各类品种中以中系二化品种最长,日系二化次之,多化最短。解舒率的调查结果是,平均值79.4%,最高100.O%,最低41.5%,90.0%以上的品种31个。解舒率多化品种和日本系统品种较好,中系和欧系品种较差。平均解舒丝长663m,最长1043m,最短274m。调查218个品种的净度,平均93.9分,最高99.2分,最低76.7分,98分以上的品种18个,多化品种净度最好,二化品种次之,一化品种最差。调查了200个品种的茧丝量,平均0.233克,最高0.354克,最低0.071克。以日系一化品种最高,二化品种次之,多化品种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品种资源 茧丝性状
下载PDF
家蚕耐氟遗传初探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昌麒 糜懿殿 +2 位作者 姚勤 吴冬秀 魏兆军 《江苏蚕业》 1997年第2期7-10,共4页
以耐氟性品种新龙和敏感性品种734新杂交,比较其F1、F2及回交子代的IC50和浓度对数——病死率机率值回归直线,表明F1代、F2代及回交子代的耐氟性均介于两亲本之间,略偏向于感性亲本一侧,且差异较小,势能比值0.1~0.4,家蚕耐氟性遗传是... 以耐氟性品种新龙和敏感性品种734新杂交,比较其F1、F2及回交子代的IC50和浓度对数——病死率机率值回归直线,表明F1代、F2代及回交子代的耐氟性均介于两亲本之间,略偏向于感性亲本一侧,且差异较小,势能比值0.1~0.4,家蚕耐氟性遗传是略带显性的多基因遗传,有偏父效应,在较低级的氟化物浓度下,有7%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耐氟性 遗传
下载PDF
家蚕耐氟种质的创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昌麒 陈克平 +1 位作者 姚勤 侯成香 《蚕学通讯》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将耐氟主效基因导入性状优良的实用品种,并纯合固定,创建了一批耐氟种质,其2~4龄耐氟200ppm以上,保持了原型品种的特性,并在某些方面有所提高。
关键词 家蚕 耐氟性种质 抗逆育种 基因结合 主效基因
下载PDF
桑蚕品种资源5龄1日茧层量的调查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昌麒 陈克平 +2 位作者 吴冬秀 汪萍 姚勤 《蚕桑通报》 1998年第1期4-6,共3页
调查了235个桑蚕品种的5龄1日茧层量,平均3.65cg,最大5.63cg,最小1.67cg。一化种大于二化种,二化种大于多化种。中国系统最大,欧洲系统次之,日本系统第三.热带系统最小。相关分析表明,5龄1日茧层量与茧层量、全茧量、茧层率... 调查了235个桑蚕品种的5龄1日茧层量,平均3.65cg,最大5.63cg,最小1.67cg。一化种大于二化种,二化种大于多化种。中国系统最大,欧洲系统次之,日本系统第三.热带系统最小。相关分析表明,5龄1日茧层量与茧层量、全茧量、茧层率、茧丝量成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茧丝长、解舒丝长成正相关,部分这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纤度成正相关,但仅在欧系一化中达显著水平;与发育经过成负相关,亦仅在欧系一化中达显著水平;与解舒率、茧层含胶率成负相关,部分达显著水平;与强健性、净度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5龄1日茧层量
下载PDF
桑蚕品种菁松×皓月的耐氟改良系菁松F×皓月F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昌麒 姚勤 +1 位作者 侯成香 张月华 《蚕桑通报》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将耐氟主基因导入生产品种菁松、皓月 ,并纯合固定 ,作成耐氟系菁松F、皓月F,一代杂交种菁松F×皓月F ,全龄耐氟90mg/kg。
关键词 桑蚕品种 菁松×皓月 耐氟系 菁松F×皓月F 回交改良
下载PDF
家蚕幼虫肠液pH值的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昌麒 糜懿殿 +2 位作者 陈克平 魏兆军 吴冬秀 《江苏蚕业》 1998年第3期17-18,共2页
调查290个家蚕品种4龄起蚕的肠液pH值,平均9.42,最高9.97,最低8.67,60%的品种集中于9.21~9.60之间.同一品种肠液pH值随龄期增大而略有增大,同一龄期内起蚕较高,食桑后、中食期渐次降低,盛食期、将眠蚕又渐次升高.绝食24小时后升高,雌... 调查290个家蚕品种4龄起蚕的肠液pH值,平均9.42,最高9.97,最低8.67,60%的品种集中于9.21~9.60之间.同一品种肠液pH值随龄期增大而略有增大,同一龄期内起蚕较高,食桑后、中食期渐次降低,盛食期、将眠蚕又渐次升高.绝食24小时后升高,雌雄蚕之间无差异.肠液pH值与发育经过、体质、茧质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幼虫肠液 pH值调查
下载PDF
家蚕欧系白茧品种黄血抑制基因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昌麒 吴冬秀 +2 位作者 糜懿殿 魏兆军 姚勤 《蚕学通讯》 1997年第4期12-15,共4页
调查了20个欧洲系统白茧品种中的黄血抑制基因,发现欧17、欧18、欧19、法50B、信浓欧白、苏联一号、百格迭特、AN525、阿萨格等9个品种含有显性黄血抑制基因I,苏联一号和百格达特两品种还同时含有隐性的煤姬黄血抑制基因I^S,I和I^s互为... 调查了20个欧洲系统白茧品种中的黄血抑制基因,发现欧17、欧18、欧19、法50B、信浓欧白、苏联一号、百格迭特、AN525、阿萨格等9个品种含有显性黄血抑制基因I,苏联一号和百格达特两品种还同时含有隐性的煤姬黄血抑制基因I^S,I和I^s互为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欧洲系统 黄血抑制基因
下载PDF
家蚕卵无胶着力基础品种的创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昌麒 姚勤 《蚕学通讯》 2001年第4期4-7,共4页
用多元杂交方法 ,育成蚕卵无胶着力兼斑纹限性基础品种 935 7、92 14等 ,其综合经济性状达到实用水平 ,并配成四元杂交种在农村试用 ,效果良好。
关键词 家蚕 无胶着力卵 基础品种 综合经济性状 育种方法
下载PDF
家蚕有滞育多化性品种一年一次保育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昌麒 方琴琴 +1 位作者 姚勤 吴冬秀 《蚕学通讯》 1996年第2期17-19,共3页
用上年复制种的滞育卵经复式冷藏处理到夏蚕期饲育进行家蚕有滞育多化性品种一年一次保种试验,试验组的发育经过、茧质、单蛾产卵量比对照组没有差异;体质和黑种率有所下降,差异不显著,良卵率、孵化率有明显下降,达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家蚕 多化性 保种
下载PDF
蚕种生产中雌雄比例失调时的发蛾调节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昌麒 《蚕学通讯》 1992年第2期20-21,23,共3页
蚕种生产中,曾遇到一次少见的雌雄比例失调现象,经详细调查,精确计算,采取合理技术措施,最后顺利制种,且符合生产要求,今报告如下。一、调查情况在一次蚕种生产中,由于一些预料不到的因素,使对交两品种雌雄比例失调。
关键词 发蛾 蚕种生产 雌雄比例 雄蛾 技术措施 失调现象 雌蛾 雄蛹 三交 雌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